甘肃省张掖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51364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1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张掖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甘肃省张掖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甘肃省张掖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甘肃省张掖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甘肃省张掖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张掖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甘肃省张掖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张掖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省张掖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甘肃省张掖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甘肃省张掖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将选项填入上面的表格内)

1.(2分)(2013•张掖)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

A、野火燃烧的过程中发生了燃料的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过程中发生了生石灰与水、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形成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2分)(2013•张掖)2月29日,新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主要来源之一是化石燃料的燃烧.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

 

A.

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B.

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C.

鼓励用煤火力发电

D.

鼓励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

考点: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A、私家车越多,燃烧的化石燃料越多;

B、太阳能热水器不需燃烧化石燃料;

C、煤属于化石燃料;

D、液化石油气也属于化石燃料.

解答:

解:

A、私家车越多,燃烧的化石燃料越多,生成的微小颗粒物越多,会增加PM2.5污染,故不符合题意;

B、太阳能热水器不需燃烧化石燃料,是洁净的能源,不会增加PM2.5污染,故符合题意;

C、煤属于化石燃料,燃烧生成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不符合题意;

D、液化石油气也属于化石燃料,燃烧生成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考题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

 

3.(2分)(2013•张掖)下列实验操作正确是(  )

 

A.

熄灭酒精灯

B.

过滤

 

C.

稀释浓硫酸

D.

将固体药品装入试管中

考点:

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

B、过滤实验要用玻璃棒引流;

C、稀释浓硫酸要把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D、取用固体药品要一横、二放、三竖.

解答:

解:

A、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故A错误;

B、过滤实验要用玻璃棒引流,图中无玻璃棒引流,故B错误;

C、稀释浓硫酸要把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C错误;

D、取用固体药品要先横放试管,再把药品放入试管底部,最后慢慢竖起试管,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掌握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同学们必须具备的能力.

 

4.(2分)(2013•张掖)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B.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

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

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

考点:

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

分析比较法.

分析:

A、根据防触电的原则判断.

B、根据灭火的原理判断.

C、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判断.

D、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判断

解答:

解:

A、为了防止触电,应先关闭用电器的电源,再用水灭火,所以错误.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或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正确.

C、立即打开所有门窗,会使室内空气对流,为燃烧提供了更多的氧气,所以错误.

D、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打开排气扇会产生电火花,引燃混合气体,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所以错误.

故选B.

点评: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关乎我们的生存、健康和社会的发展,是中考热点之一.

 

5.(2分)(2013•张掖)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在t2℃时,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

在t1℃时,10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5g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固体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而通过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知道:

①某固体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②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等.

解答:

解:

A、从甲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的影响很大,故A正确;

B、在t1℃时,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B正确;

C、由于在t2℃时,N点在甲的溶解度曲线的下方,因此代表的是甲的不饱和溶液,故C正确;

D、由于在t1℃时,乙的溶解度是25克,即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25克乙,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对固体的溶解度的概念的应用和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6.(2分)(2013•张掖)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或者结论错误的是(  )

 

A.

“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在钢铁制品表面涂油漆﹣﹣可防止钢铁锈蚀

 

C.

水通电分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D.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熄灭﹣﹣瓶中气体一定是CO2

考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可以闻到花香;

B、铁制品容易生锈,根据防止生锈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

解答:

解:

A、花香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便闻到了气味.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铁制品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生锈,人们常用涂油漆的方法防锈.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水通电分解,是因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故选项说法正确;

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瓶中气体不一定是CO2,氮气也不支持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综合性比较强,涉及了多个知识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顺利解题的关键.

 

7.(2分)(2013•张掖)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

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和H

 

C.

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D.

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

考点:

物质的元素组成;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A.对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从这个角度分析本题;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反应前后元素的情况;

C.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来分析灭火的条件;

D.从碱溶液与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来分析.

解答:

解:

A.对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分子不同,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A的说法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反应后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反应前也应有三种元素,又因为反应物质中有氧气,故只能判断蜡烛中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故B的说法正确;

C.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灭火只要控制其中的一个条件就可以.故C的说法错误;

D.碱溶液中有氢氧根离子,呈碱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但它是盐溶液.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化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的化学思维方法,难度不大.

 

8.(2分)(2013•张掖)丽丽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其中不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要求

区分羊毛绒和棉线

区分食盐水和稀盐酸

区分硝酸铵粉末和氧化钙粉末

区分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方案

灼烧闻气味

滴加酚酞试液

加水

灼烧闻气味

 

A.

A

B.

B

C.

C

D.

D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酸、碱、盐的鉴别;塑料及其应用;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专题:

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

A、根据羊毛绒和棉线燃烧气味不同判断;

B、根据食盐水稀盐酸使指示剂变色情况判断;

C、根据硝酸铵与氧化钙溶于水温度变化判断;

D、根据聚氯乙烯与聚乙烯灼烧情况判断.

解答:

解:

A、羊毛是蛋白质,燃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线灼烧时迅速,灰烬易碎,故可鉴别;

B、食盐水呈中性,稀盐酸呈酸性,都不能使酚酞变色,故不能鉴别;

C、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氧化钙溶于水温度升高,故可鉴别;

D、聚氯乙烯灼烧有臭味,而聚乙烯没有,故燃烧闻气味可以鉴别;

故选B

点评:

物质的鉴别是初中化学的难重点,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熟练掌握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

 

9.(2分)(2013•张掖)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水资源

B.化学与健康

废水﹣﹣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来检验

人体缺乏维生素B﹣﹣引起坏血病

铁、锌、钙元素﹣﹣都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

C.微观粒子

D.食品安全

春天处处闻花香﹣﹣分子在不停运动

硫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工业酒精﹣﹣含有甲醇等有毒物质,不能饮用

黄曲霉素(C17H12O6)﹣﹣属于有机物,食用霉变

后含有黄曲霉素的食物可能诱发癌变

 

A.

A

B.

B

C.

C

D.

D

考点:

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硬水与软水;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矿物质与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