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毓文中学205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1076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毓文中学205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吉林省毓文中学205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吉林省毓文中学205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吉林省毓文中学205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吉林省毓文中学205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毓文中学205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吉林省毓文中学205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毓文中学205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省毓文中学205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4.孔子要求作为一个仁者,在消极方面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积极方面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是

A.后世民本思想的根源  B.意在缓和尖锐阶级矛盾

C.顺应社会转型的调整    D.对统治者相互间的要求

5.汉武帝一方面选派董仲舒出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让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

另一方面又重用张汤,鼓励其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

材料主要反映了汉武帝时期

A.法家思想的重新崛起   ﻩB.儒、法思想并行发展

C.封国威胁了专制皇权   D.诸侯王问题得到解决

6.魏晋南北朝时期,孝道思想逐步发展超越了忠君的思想,成为士人阶层安身立命的最高追求。

这主要是因为

A.为了维护士族门阀政治合理性的需要 B.孝道思想成为唯一主导思想

C.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D.为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需要

7.董仲舒说“夫长吏多出于郎中、中郎”,又有郎官多出自“任子”(指二千石以上官员任职满三年,可举子弟一人为郎)或“貲选”(非有市籍的商人,家资满十万,文帝时减为四万,可任郎官)。

为解决上述现象所反映的问题,汉武帝

A.实行察举制  B.颁布推恩令 C.设刺史监察  D.建“内外朝”制度

8.汉代谶纬迷信盛行。

谶是用诡秘的隐语、预言作为神的启示向人们昭告吉凶祸福、治乱兴衰;

纬是用宗教迷信的观点来解释儒家经典。

这种现象的出现

A.反映统治的没落B.与新儒学紧密相关 C.遭到统治者的禁止D.导致西汉的覆亡

9.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公卿大夫士吏斌斌多文学之士”;

但资料显示,直到东汉

前期,选官中仍然有“俗吏繁炽,儒生寡少”、“儒者寂于空室,文吏哗于朝堂”的情况。

据此可以推知,汉朝的选官

A.体现以德取仕的鲜明意向  B.更重行政能力和工作经验

C.纯用文吏而儒生仅为点缀     D.纯用儒生而文吏仅为陪衬

10.西晋时,一些佛教高僧主动与名士交游并模仿他们的言谈和情趣,名士也乐于与高僧交往,摄取佛教义理,交流文学创作上的心得体会。

高僧与名士的互动

A.改变了西晋的宗教政策    B.巩固了儒学的主流地位

C.弱化了佛教的社会影响  D.促进了佛教中国化进程

11.史学家邓嗣禹说:

“历代名臣贤相,十之八九,盖从此孔(科举)穿过,不能谓未得人才也。

然以盖世奇才,有不尽出身科场者。

”这说明科举制

A.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    B.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C.难以全面地选拔人才    D.促进文化教育的发展

12.在文化史家的眼中,宋诗是一个思虑精微的宇宙。

在这个宇宙中,宋人忘象得意,以意索理,冷静地对外在物象展开概念化思考,进而从凝思中省悟到人生和宇宙的底蕴。

宋诗的这一特色

A.反映了宋加强专制集权统治   B.表现了中国文人的精神气节

C.受到了程朱理学的深刻影响    D.满足了市民阶层的精神需求

13.有史书记载:

“行中书省……与都省为表里”,“常赋岁钞四百万锭,各省备用之外,入京师者二百八十万锭”,元后期文人中不乏行省“画地统民”之说。

上述材料反映了

①行省代表中央治理地方  ②行省具有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并重的性质 

③行省是地方的最高官府④行省的设置使元朝中央集权程度高于前朝

A.①③ﻩ  B.②④ﻩ    C.①②③   D.②③④

14.清代定制,官员任命由军机处等机构简选,最后由皇帝朱笔圈定简放。

但自太平天国运动以来,不仅司道以下官员的任命,皆由督抚奏定,而且邻省督抚的任命,有时也要征求有力督抚的意见。

这表明

A.皇帝的权力受到了限制     B.统治危机冲击中央集权

C.清政府已无力控制地方    D.地方政府掌握了行政权

15.李约瑟说:

“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荣。

”材料意在说明理学

A.本质是科学的     B.确去伦理本体论以塑造崭新人格

C.强调经世致用     D.格物致知理论推动对物理的探究

16.王阳明认为:

“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自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

”李贽也主张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并强调人的正当私欲。

这说明他们

A.否定传统权威,倡导个性自由    B.没有辩证看待孔子的历史作用 

C.反对盲信孔子,主张顺时而变  D.批判了儒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

17.隋朝杨尚希上奏曰:

“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

具僚以众,资费日多;

吏卒人倍,租调岁减。

……所谓民少官多。

十羊九牧。

”据此,杨尚希最有可能提出的建议是

A.扩大郡县面积     B.整顿冗官 C.裁减郡县数量D.减免赋税

18.顾炎武弟子潘耒为《日知录》作序:

“凡经义、史学、官方、吏治、艺文之属,一一疏通其源流,考正其谬误。

至于叹礼教之衰迟,伤风俗之颓败,则古称先,规切时弊,尤为深切著明……异日有整顿民物之责者,读是书而憬然觉悟,采用其说,见诸施行,于世道人心实非小补。

如第以考据之精详,文辞之博辨,叹服而称述焉,则非先生所以著此书之意也。

”由此可知,顾炎武著《日知录》旨在

A.精详考据  B.博辨文辞     C.借古讽今 D.明道救世

19.有学者认为:

“中古时代,天下佛寺无处不有,僧尼可达数百万,以此反映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虽为普通事实、人物,亦足以为历史事实;

如多数碑碣之广泛叙述忠孝仁慈,千篇一律,虽为史家斥为毫无价值,但可见出社会心理趋向,亦可具有历史意义。

”这说明了

A.存在数量大是社会现象成为历史事实的前提条件

B.能反映社会重要趋向的普通事实可成为历史事实

C.历史学家是普通事实能成为历史事实的决定因素

D.反复出现但未经考古验证的文字记录无历史价值

20.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使用了很多新词语,如政治(politics)、进口(import)、出口(export)、新闻纸(newspaper)、铁路(railway)、铁辙(track)、火轮机(1iterature)等。

这段材料表明魏源ﻩﻩﻩ

A.关注西方的新知识、新技术  B.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C.号召国人全面学习西方     D.力图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 

21.历史学家陈旭麓说:

“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

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

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先进的中国人通过第二次反思得出的启示是

A.只引进西方技术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 B.要用暴力革命方式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C.要从根本上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D.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22.梁启超在1901年的《过渡时代论》中写道:

“今日之中国,过渡时代之中国也……中国自数千年以来,皆停顿时代也,而今则过渡时代也……过渡时代者,希望之涌泉也,人世间所最难遇而可贵者也。

”材料中的“过渡”应指

A.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B.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

C.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过渡D.由封建文明向近代资本主义文明过渡

23.下表为某校高三同学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习西学的趋势是

类别

1860——1899年

1902年——1904年

数量

比重

哲学、社会科学

123种

22%

327种

61%

自然科学

162种

29%

112种

21%

应用科学

225种

41%

56种

11%

A.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  B.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

C.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     D.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

24.梁启超指出:

“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是若把儒家抽去,中国文化恐怕没有多少东西了。

”下列各项符合儒家思想主张的是

A.“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

B.“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C.“民道弊而所重易也,世事变而行道异也。

D.“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

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25.孙中山早期提出:

“中国有很坚固的家族和宗族团体,中国人对于家族和宗族的观念是很深的……由这种观念推广出来,便可由宗族主义扩充到国族主义。

”孙中山这番讲话强调 

A.实现民族统一和民族平等      B.维护宗法体系的传承

C.反对外来压迫,争取民族独立   D.推翻满清政府,复兴汉族政权

26.蔡元培于1934年在《中山文化教育季刊》创刊号上发表的文章中写道:

“吾人一说到文化运动,就不能不联想到欧洲的文艺复兴,因为它实在是文化运动上最显著的一个例证。

……观察我国的文化运动,也可用欧洲的文艺复兴作一种参证。

”蔡元培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其原因是两者

A.都提倡吸收外来文明  B.指导思想皆为理性主义

C.内容都蕴涵人文主义      D.都主张古典文明的复兴

27.“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大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

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

……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

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井冈山时期   C.延安时期 D.过渡时期

28.下列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表述正确的是①面临者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②总

结了我国和国际社会主义事业的经验教训③继承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④第一

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落后国家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9.路德认为,“上帝是全能的,但是,信者就是上帝”。

“上帝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使他的意念服从于我们的意志。

”上述观点   

A.培育了精神生活中的个人自由倾向 B.树立起了躬行勤俭的个人神职观念

C.以人的无上价值否定了上帝的存在  D.强调依赖上帝获得救赎的信仰原则 

30.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西方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表现在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