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数学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七年级下册数学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数学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
E
F
1
2
3
4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几何符号语言:
∵ ∠3=∠2
∴ 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1=∠2
∴ 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4+∠2=180°
∴ 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请同学们注意书写的顺序以及前因后果,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相等,然后得出平行。
平行线的判定是写角相等,然后写平行。
典型例题: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给予改正:
⑴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定平行线。
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重合的两条直线,如果它们不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⑶过一点可以且只可以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如图,根据下列条件,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并说明判定的根据是什么?
2、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几何符号语言:
∵AB∥CD
∴∠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4+∠2=180°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如图,直线AB∥CD,EF⊥AB于E,EF⊥CD于F,则称线段EF的长度为两平行线AB与CD间的距离。
G
H
4、命题:
⑴命题的概念: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⑵命题的组成
每个命题都是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
题设是已知事项;
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命题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具有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用“如果”开始的部分是题设,用“那么”开始的部分是结论。
有些命题,没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题设和结论不明显。
对于这样的命题,要经过分析才能找出题设和结论,也可以将它们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注意:
命题的题设(条件)部分,有时也可用“已知……”或者“若……”等形式表述;
命题的结论部分,有时也可用“求证……”或“则……”等形式表述。
5、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
①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互逆的关系
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其中,由角的相等或互补(数量关系)的条件,得到两条直线平行(位置关系)这是平行线的判定;
由平行线(位置关系)得到有关角相等或互补(数量关系)的结论是平行线的性质。
已知∠1=∠B,求证:
∠2=∠C
如图,AB∥DF,DE∥BC,∠1=65°
求∠2、∠3的度数
6、平移变换
①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②新图形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
③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2、平移的特征:
①经过平移之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图形的形状与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
②经过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如图,△ABC经过平移之后成为△DEF,那么:
⑴点A的对应点是点_________;
⑵点B的对应点是点______。
⑶点_____的对应点是点F;
⑷线段AB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______;
⑸线段BC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______;
⑹∠A的对应角是______。
⑺____的对应角是∠F。
(二)试题精选:
1.如图(4),给出下列论断:
①AD∥BC:
②AB∥CD;
③∠A=∠C.以上其中两个作为题设,另一个作为结论,用“如果……,那么……”形式,写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___.
(4)(5)(6)
2.如图(5),直线AB、CD、EF相交于同一点O,而且∠BOC=∠AOC,∠DOF=∠AOD,那么∠FOC=______度.
3.如图(6),直线a、b被C所截,a⊥L于M,b⊥L于N,∠1=66°
则∠2=________.
4.如图,图中的内错角的对数是()
A.2对 B.3对 C.4对 D.5对
5.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而其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4倍少,那么这两个角是()
A. B.都是
C.或 D.以上都不对
针对性练习:
1.已知:
如图,,且B、C、D在一条直线上。
求证:
2.已知:
如图,,DE平分,BF平分,且。
3.已知:
如图,。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