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49308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

1、学生交流在“识字加油站”和以前的学习中都了解了哪些学习汉字的方法,师小结:

看电视认识汉字、在身体名称中认识汉字、逛街时认识汉字、看食品包装袋认识字。

2、师过渡:

认识汉字的方式有很多,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种有趣的方法:

加法和减法。

要想知道这种神奇的方法,就赶紧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二、学习“识字加油站”

1、学习“加法”识字:

(1)师出示第一组通过“加法”组合成的汉字,指名学生读一读这些“汉字加法算式”。

(2)出示汉字“吵、胖、岁、现”,指名学生认读,相机正音:

“吵”是翘舌音,“岁”是平舌音。

正音后再次指名学生认读汉字。

(3)鼓励学生为这四个字口头组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巩固对汉字的理解。

(4)师小结:

通过汉字与汉字的相加,也可以组成新的汉字。

组成新汉字的两部分大部分是左右结构,也有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等。

(5)鼓励学生回忆,学过的汉字中有哪些也可以通过“加法”来识记,指名学生交流,师适当板书:

姓、李、晴、因、梦……

2、学习“减法”识字:

(1)生自主学习第二组通过“减法”得到的汉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出示汉字“票、交、弓、甘”,指名学生认读,相机正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学生认读汉字。

(3)鼓励生为汉字口头组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强对汉字字义的理解。

(4)指名学生说说这些汉字是如何通过“减法”得到的。

(5)师小结:

利用认识的汉字去掉一部分而形成新的汉字,这种识字方法也很常见。

师鼓励学生说说还有哪些汉字也可以通过“减法”来识记。

根据学生的交流师适当板书。

3、巩固识字:

师随机出示八张汉字卡片,指名学生认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巩固识字成果。

4、师小结:

汉字中有很多都可以通过“加法和减法”这种方法来学习,希望小朋友们熟练掌握这种学习汉字的方法,以能认识更多的汉字。

三、学习“字词句运用”

1、学习第一部分:

(1)师过渡:

在我们学习汉字的过程中,会发现有很多汉字就像双胞胎一样长得很像,我们把这样的汉字叫做“形近字”。

(2)出示课文中的四组形近字,指名学生认读,发现其读音上的不同。

(3)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形近字的字形,指名学生说说每一组的两个字在字形上的细微差别。

(4)进一步鼓励学生用什么巧妙的方法可以区别这些形近字,师在生交流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指导:

可以抓住汉字的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加以区别。

如:

“牛”字第四笔出头的“竖”表示的是牛头;

“已”表示完成了一部分,所以第三笔竖弯钩半出头;

“人”是一个象形字,从字形上看像一个人昂首挺胸,而“入”就像一个人弯腰低头走进房子的样子。

(师适当出示相关图片,使学生形成直观感受。

(5)生自主完成填空练习,并与同位轻声交流自己的答案。

(6)指名学生汇报自己所填的汉字,师生共同评议订正。

(7)鼓励学生说说在已经学过的汉字中还有哪些形近字,师适当板书。

(如:

万—方;

为—办;

乐—东等)

(8)师小结:

我们在辨析形近字的时候,不仅要从外表上发现它们的细微差别,更要从字形与字义的联系上去区别,这样才能区分得更加彻底。

2、学习第二部分:

(1)出示六个词语,指名学生认读。

(2)鼓励学生说说读每一个词语的时候,头脑里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

(3)指名学生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师适当出示相关画面,给予学生直观的欣赏。

(4)生自主练习说话,并用上所给的词语。

(5)指名学生交流,师生共同评议,在评议中师给予方法引导:

说话时句子表达要完整清楚,句子与句子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

(6)再次指名学生交流,鼓励学生把自己说的几句话写下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又掌握了一种认识汉字的方法,而且还区别了几组汉字双胞胎,并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将词语变成了有趣的句子,收获可真不少啊!

第二课时

1、掌握左上包围结构和右上包围结构汉字的书写笔顺。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四句名句。

3、大致了解名句的意思。

一、交流方法,谈话导入

1、师谈话:

汉字在书写的时候讲究笔顺规则,同学们经过将近一年的学习,都了解汉字有哪些书写的笔顺规则吗?

2、生交流,师适当小结: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内再封口、先中间后两边等。

3、师过渡:

在书写时遵循一定的笔顺规则,可以让汉字书写变得更加美观。

这节课,我们再来了解一种书写的笔顺规则。

二、学习“书写提示”

1、师出示“床、左、居、包”四个汉字,指名学生认读。

2、生自主观察这四个汉字的结构,指名学生交流,师小结:

像“床、左、居”这样的汉字是半包围结构,又因为所包围的位置是在左上角,所以叫做“左上包围结构”;

像“包”这样的汉字,右上部分被包围住,所以就叫做“右上包围结构”。

3、生自主书写,感受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汉字的书写笔顺。

4、指名学生进行交流,在生交流的基础上师总结:

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汉字在书写时都是先外后内。

5、师范写讲解:

像这种结构的汉字,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部分不宜写得太大,下部分的汉字在书写时适当注意半藏半露。

生观察书空。

6、生再次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

7、鼓励学生拓展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汉字,师适当板书:

右、友、麻、扁、可、句、司等。

三、学习“日积月累”

1、师出示《识字8:

三字经》中的两句话: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指名生朗读,并说说这两句话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学习的重要性)。

小朋友们都知道学习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你们知道学习也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吗?

如果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学习的效果就会更好。

在今天的“日积月累”中,我们就来听听古人是怎么介绍学习方法的吧!

3、师范读四句古文,生认真倾听。

4、生自主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争取把句子读通顺。

5、指名生分句朗读,根据生的朗读情况师相机进行指导,将句子读得正确流利。

6、生再次自由练习朗读,边读边想想句子的意思,并标明不懂的地方。

7、指名生交流,师适当讲解:

(1)第一句的意思是:

天神聪明而又爱好学习,向不如自己的认请教。

(2)第二句的意思是:

对于不知道的事情就要多问,对于自己不会的就要学习。

(3)第三句的意思是:

读书读了很多遍,自然就能理解其中的意思了。

(4)第四句的意思是:

我们要善于读书,从书中学习知识,同时也要游历很多地方,在生活中学习。

8、鼓励生在师讲解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谈一谈读了这四句话后的体会。

9、通过自由练读、同位互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诵读,并加以背诵。

10、指名生分句背诵,全班齐背。

小朋友们,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不仅可以在食品包装袋上认识很多的汉字,还能从古人的话语中初步了解学习的方法。

希望同学们都能成为爱学习,会学习的孩子。

第三课时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童谣《孙悟空打妖怪》。

2、大致了解童谣的意思,了解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3、激发学生对阅读《西游记》的兴趣。

一、播放视频,激发兴趣

1、师播放电视剧《西游记》的片头视频,生认真观看,交流对《西游记》的了解。

2、师在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四位主要人物的图片:

唐僧、孙悟空、沙僧、猪八戒。

引导生观看,并出示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认读,注意读准字音。

《西游记》的故事不仅拍成了电视剧,还被一位老伯伯编成了好听又有趣的儿歌,这节课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板书课题,指名学生朗读。

二、初读童谣,读准读顺读出节奏

1、师播放童谣朗读的视频动画,生认真欣赏。

2、生自主阅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生的自读情况(明确本首童谣共有九句话,巩固学生对句子的理解):

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师适当正音,并进行范读指导。

4、生再次自由练习朗读,将童谣读正确读流畅,同位相互检查。

5、通过学生指名读、男女生对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将童谣读正确,读流利。

6、指导学生在朗读时注意节奏,师进行范读指导:

唐僧/骑马/咚那个咚,后面/跟着个/孙悟空。

孙悟空,跑/得快,后面/跟这个/猪八戒。

7、生再次练习有节奏地朗读童谣,借助拍掌伴读的方式练习读准节奏。

8、指名生有节奏地朗读,师生共同评议,全班有节奏地齐读童谣。

三、再读童谣,理解意思,理解故事

1、了解故事人物。

(1)生再读童谣,画出童谣里所出现的人物,并与同位轻声交流。

(2)指名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师小结:

一共出现了五个人物,分别: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还有老妖婆。

2、了解故事情节。

(1)生再读童谣,说说这五个人的位置是怎样的,分别在做什么事。

(2)指名学生交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师小结,并相机指导学生朗读相关的句子。

(这五个人的位置是: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老妖婆。

唐僧骑马,孙悟空和猪八戒跟在唐僧的后面,沙和尚挑箩,老妖婆想吃唐僧。

(3)师进一步引导:

面对老妖婆,唐僧师徒四人有什么不同的反应呢?

(4)生交流童谣中的相关句子,师小结:

唐僧和猪八戒人妖不分,上了当,多亏孙悟空火眼金睛,认出了妖怪,用金箍棒打死了妖怪。

(5)生齐读第五至九句话。

3、师播放《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的视频片段,生认真观看,进一步了解童谣内容。

4、生交流观看后的感受,说说对唐僧师徒有什么样的印象。

(在此过程中,师不予以明确的评价,鼓励学生进一步阅读《西游记》青少年版,观看《西游记》这部电视剧,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5、鼓励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西游记》中哪些故事。

6、全班再次有节奏地齐读童谣。

四、三读童谣,读出趣味

1、师过渡:

这首童谣不仅故事有趣,而且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节奏欢快。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变着花样读吧!

2、鼓点伴奏朗读。

(1)师出示小鼓,边敲击鼓点边朗读课文,生跟着节奏轻声朗读。

(2)指名学生跟着教师的鼓点声分别分句尝试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师适当进行指导。

(3)全班同学在老师的鼓点声伴奏下有节奏地朗读童谣。

3、同位对拍朗读。

(1)师请一生上台,师生共同用“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驾飞机”的对拍方式来朗读童谣,为全班学生做示范。

(2)同位之间相互练习,师巡视了解并进行适当的指导。

(3)全班同时进行,同位对拍朗读,师进行鼓点伴奏。

4、师再次播放童谣朗读的视频动画,师生共同跟着视频动画一起欢快地读起来。

五、课堂小结

(师播放《西游记》电视剧片尾曲)《西游记》是一部经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