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设计方案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地、得的用法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49269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课设计方案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地、得的用法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微课设计方案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地、得的用法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微课设计方案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地、得的用法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课设计方案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地、得的用法文档格式.doc

《微课设计方案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地、得的用法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课设计方案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地、得的用法文档格式.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课设计方案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地、得的用法文档格式.doc

教学内容:

助词“的”、“地”、“得”的用法。

教学目标:

通过微课的学习,明白助词“的”、“地”、“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会在写话的时候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

在写话中正确使用“的”、“地”、“得”。

教学思路: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在写句子或写日记的时候,常常用错“的”、“地”、“得”,虽然老师多次告知用法,多次纠正,但还是有不少孩子在用时出错,有的孩子为避免出错,干脆用拼音代替。

看似简单的语文知识,一年级的孩子掌握起来确实有难度。

如何让他们学会呢?

微课可以反复观看的特点,的确可以满足不同程度孩子学习需求。

但是怎样的微课才能吸引一年级的孩子,还能达到学习目标呢?

仅仅是清晰简单的告知知识,这对自主学习能力还比较弱的一年级孩子来说,仍然达不到在写话中正确使用“的”、“地”、“得”的目的。

怎么办呢?

只有精心设计。

首先,这节微课的设计一定要符合一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

鲜艳的图画,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亲切而富于变化的教学语言等等因素都能引起孩子的注意,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学习,收到好的学习效果。

其次,尊重孩子的自主学习,不把孩子当成知识地容器。

这节微课,尊重孩子的年龄特征和自主学习的地位,不是把知识简单地告知学生,而是通过精心设计,运用一些孩子喜欢的方式来引导他们带着问题,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比较、去发现知识。

第三,注重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孩子知道知识,但是不会用,如何帮助他们达到会用的最终目的呢?

微课采用了学练结合的方式。

在开头,根据孩子们平常学习中常出现的困难设计了一道任务题,有利于孩子自我了解学习水平,调动孩子主动认真地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孩子进一步明确所学知识,及时巩固;

在结尾,孩子可以完成任务题(自测题)及时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从而决定是否再次学习微课。

这些练习虽然占用了较多时间,但是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一年级孩子来说很有必要,因为知识化为能力,必要的练习不可少,在有陪伴的练习下,孩子不仅清楚地知道了知识而且会用,最终达到在写话中正确使用的目标。

所以把练习设计得与学习知识一样重要,孩子就能做到学以致用,真正把知识化为己有。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明确学习内容、目标。

小朋友,你好!

在写话时,我们常常用到“的”、“地”、“得”这三个字,它们读音一样,用法可不一样哦。

兰兰写了一段话,因为不明白它们的用法,只好用拼音代替。

我们一起来帮助兰兰把“的”、“地”、“得”对号入座吧。

只要我们弄明白了它们的用法,就一定能完成任务。

二、循序渐进,观察、思考、发现、运用,掌握“的”、“地”、“得”的用法。

(一)学习“的”的用法。

1、看动画。

2、做练习,发现的的后面是名词。

3、做一做,想一想,进一步巩固的的用法。

(二)学习“地”的用法。

(三)学习“得”的用法。

(四)总结用法,练习巩固。

“的”的后面是表示“什么”的词;

“地”的后面是表示“干什么”的词;

“得”的后面是表示“怎么样”的词。

三、照应开头,自测效果。

按下暂停键,想一想,做一做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