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人员绩效管理办法实施细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47725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发人员绩效管理办法实施细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研发人员绩效管理办法实施细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研发人员绩效管理办法实施细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研发人员绩效管理办法实施细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研发人员绩效管理办法实施细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研发人员绩效管理办法实施细文档格式.doc

《研发人员绩效管理办法实施细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发人员绩效管理办法实施细文档格式.doc(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研发人员绩效管理办法实施细文档格式.doc

1.1. 目的 3

1.2. 绩效考核内容 3

第二章 考核细则 3

2.1. 标准工时工作量 3

2.1.1. 任务类工作 3

2.1.2. 运维支持类工作 9

2.1.3. 事务类工作 13

2.2. 单项指标评价 14

2.2.1. 指标范围 14

2.2.2. 指标原则 15

2.2.3. 指标设置 15

2.3. 综合评价 20

第三章 绩效结果应用 21

3.1. 年度考核 21

3.2. 薪资调整 21

第四章 附录 22

第一章总则

1.1.目的

为落实《研发人员绩效管理办法》,规范研发部门绩效考核,特制定本细则。

1.2.绩效考核内容

绩效考核内容包括标准工时工作量、单项指标评价和综合评价三部分。

如图:

第二章考核细则

2.1.标准工时工作量

标准工时工作量反映了研发人员工作量,占总绩效值的大部分比例,包括任务类工作、运维支持类工作和事务类工作。

2.1.1.任务类工作

任务类工作是指通过CQ下达的任务,包括开发类任务和非开发类任务。

2.1.1.1.开发类任务工作量核算

(一)考核范围

开发类任务的考核范围是CQ二级开发任务,本考核周期内代码审查任务及技术测试任务均已完成的开发任务纳入本期核算。

已在往期核算过的开发任务不再重复核算。

(二)考核流程图及说明

说明:

1、响应任务,编写任务修改方案

承接人应根据任务描述,分析任务,编写任务修改方案,细化修改内容并估算所用标准工时。

2、填写《开发类任务修改方案》、《开发类任务工作量估算表》(以下简称“估算表”)。

修改方案要描述清楚为达到任务目标,所要做的业务逻辑调整,或新增的业务处理,如有必要可通过流程图说明;

具体的修改方案,如果有多个可选方案,要说明选定最终方案的原因;

修改方案所涉及的具体程序及程序类型。

任务承接人根据经验填写《估算表》,最小单位为0.5人天,任务的工作量指完成任务所需的标准工时,而并非任务书中填写的“允许工期”(即交单时间与下单时间之间的间隔天数)。

任务工作量估算需参考已完成的同等规模、难度任务的实际工作量,原则上不得高于已完成的类似任务实际工作量,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增加工作时间,即高于同类任务的工作量,承接人需说明详细原因,填写在《估算表》的补充说明栏中。

开发类任务的工作量估算可从修改方案设计与评审、开发(具体修改内容)、单元测试、配合技术测试、代码审查、部署说明文档编写、同步相关技术文档等方面进行。

修改方案设计工作占该任务工作量的30%,合格的设计工作应该有RationalSoftwareArchitect输出物。

3、确定工作量评估小组成员

评估小组成员由本专业的骨干组成,并且必须在3人以上。

任务参与人遵循回避原则。

4、修改方案及工作量评估

评估小组对任务工作量估算需参考之前完成的同等规模、难度任务的实际实施工作量,评估量原则上不得高于已完成的类似任务实际工作量。

如因特殊情况,本次任务的工作量高于同等规模、难度任务的实际实施工作量,并且任务承接人已在《估算表》中说明原因,则评估小组根据实际情况评估,结果需要报处室负责人确认,并在技术组内部备案,作为任务过程资产保留,为今后任务工作量估算提供参考。

修改方案与评估结果应全员公开。

5、分配需求、开发、测试、代码审查任务

任务承接人在接收到一级研发类任务(包括上线项目修改和新项目开发)时,必须新建四类二级任务:

需求任务、开发任务、代码审查任务以及测试任务。

其中开发任务要与技术测试任务和代码审查任务关联。

上述四类任务,一般情况下,均只允许有一个。

每个开发任务,为了保证工时评估的准确性,要求最大工时不超过200人时。

特殊情况下,如果有分配多个开发任务,相应的代码审查任务、测试任务也要有多个,要求开发任务,代码审查任务、测试任务一一对应。

对于新项目,由于一般工时比较大,要求按客户端、服务器端以及后台传输三个方面进行二级开发任务分配。

二级任务负责人应根据估算工时审批三级任务。

二级任务估算工时与实际工时允许上下10%的浮动。

6、开发完成提交技术测试

任务开发及单元测试均完成后,即可提交技术测试,并通知代码审查人员进行代码审查。

技术测试通过后要填写《任务修改程序说明》。

7、处理实际工时与估算工时误差

技术组长审批二级任务时,会比较实际工时与估算工时,若误差超过10%,则需要进行相应调整,并通知二级任务负责人。

若二级任务负责人有异议,则需要提交相关补充文档说明误差超过10%的原因,并报处室负责人确认。

8、代码审查

不同开发语言的代码审查人员应熟悉相应的代码审查规范,并填写相应的代码审查报告。

代码审查任务的工时占总工时的10%。

(三)考核核算方法

绩效考核管理人员通过CQ脚本每月统计,并将统计结果公布到绩效考核数据管理平台上。

开发类任务的最终工作量是依据任务完成情况而评定出的。

任务完成情况通过两个方面来考核,分别为进度控制和质量。

1、任务进度控制情况

延期率是反映任务进度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

根据延期率将会扣除一定的工作量。

任务的工期指任务从CQ上下达当日开始计算,到任务书中要求开发修改完成的时间(即提交测试的时间)之间的时间段天数。

如果任务书中没有明确开发修改完成时限,则由研发部门技术组长根据《开发类任务工作量估算表》,确定开发完成时限。

延期天数指CQ上指定的修改完成的时间和实际修改完成(即提交测试)的时间之间相差的天数。

延期率的计算方式为:

延期率=延期天数/工期(天)。

根据延期率和延期天数计算出延期扣除比率,如下表:

延期天数

延期率

延期扣除比率

一天

>

=10%

20%;

<

10%

2*延期率

两天及以上

2、任务质量情况

每人天缺陷率是反映任务质量情况的重要标志,根据每人天缺陷率将会扣除一定的工作量。

任务通过技术测试后,测试部门会根据测试情况出具测试报告,测试报告中会明确本次二级开发任务下的所有三级任务对应的缺陷数量,缺陷的数量与三级任务的工作量相比较计算出该三级任务的每人天缺陷率。

每人天缺陷率的计算公式为:

每人天bug率=bug数/三级任务工作量

根据每人天缺陷率计算出每人天缺陷比率,如下表:

每人天缺陷率

每人天缺陷扣除比率

=0.3

每人天bug率

0.3与0.5之间(不含0.3与0.5)

2*每人天bug率

=0.5

100%

最终工作量的计算公式为:

最终工作量=实际工时*50%*(1-延期扣除比率-每人天缺陷扣除比率)+实际工时*50%

2.1.1.2.非开发类工作量核算

非开发类任务的考核范围是已完成的CQ二级非开发类任务。

已在往期核算过的任务不再重复核算。

1、申请任务

方案制定、技术研究、文档编写、项目相关的非编码工作均可通过邮件向CQ任务管理员申请CQ一级任务。

2、审批任务,指定任务承接人

研发部门负责人审批、承接一级任务,并指定、修改任务承接人。

3、完成任务目标,提供任务要求的相关文件

任务承接人根据任务目标执行任务,解决问题或提供任务要求的相关文件。

4、确认工时

一般情况下由任务承接人的直接上级确认工时,特殊任务由研发部门负责人确认工时。

非开发类任务的最终工作量是依据任务进度控制情况而评定出的。

最终工作量=实际工时*50%*(1-延期扣除比率)+实际工时*50%

延期扣除比率的换算方法同开发类任务延期扣除比率。

2.1.2.运维支持类工作

全部承担运行项目维护支持工作的人员均属于此绩效考核范围。

运行项目维护支持工作包括:

1、掌握运行项目的源代码。

作为运行项目维护人员,应对维护项目有整体了解,并熟练了解维护模块的程序结构、处理流程,作好知识储备。

2、对维护项目提出优化建议。

应经常性的对项目代码进行分析,发现潜在问题,提出优化建议。

3、作为三线支持人员进行事件、问题处理。

项目研发人员作为电子口岸运维支持体系中的三线,应根据相关流程,负责事件、问题的处理。

4、其他涉及维护项目的支持工作。

运维支持类工作的考核以所维护项目规模进行评定,以项目的千行代码量作为基数,同时,根据数据中心运行项目保障等级、业务重要性、技术复杂度、维护支持工作量的多少等因素确定每个项目的维护系数,从而确定项目的维护规模。

运维支持类工作考核流程图如下:

1、项目负责人统计项目代码量,提交给技术组。

2、技术组负责人根据统一的标准审核代码量是否准确,如果审核不通过,由项目负责人重新统计。

3、考核管理员汇总所有项目的代码量。

4、部门负责人确定每个项目的运维系数,每千行代码标准工时,考核管理员根据这些数据,计算每个项目的代码规模并汇总。

5、项目负责人提交维护比例,考核管理员统计每个维护人员的维护项目规模,部门负责人审核通过后,作为每月的考核数据。

6、项目负责人每月可以提交项目代码量(需经过技术组负责人审核)和维护比例调整数据,考核管理员根据调整数据重新统计考核数据。

1、项目规模核算

通过项目所包含的千行代码量以及项目的维护系统来评定项目的规模,将项目按照语言来划分四类模块(HTML、JAVA、C、C#)。

因此项目规模的计算公式为:

项目规模=∑项目各语言模块千行代码量*项目运维系数

项目规模汇总表如下表所示:

《项目规模汇总表》

模块

项目

系数

Html(千行)

Java(千行)

C(千行)

C#(千行)

****单

1.5

****手册

1.3

****

0.8

……

2、个人维护项目规模核算

实际工作中部分项目某语言模块维护存在多个人员角色,因此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由项目负责人确定每个人员在维护本项目工作中所占的比例,根据比例算出个人所维护的规模,然后将各人自然月内所有维护的各语言模块的规模加总计算出个人月维护项目规模。

计算公式如下:

个人月维护项目规模=∑(项目规模*个人项目维护百分比)

下表举例说明了某员工月维护项目规模汇总:

百分比

50%

40%

3、各语言千行代码标准工时

根据语言的开发难易程度和维护复杂,确定各类开发语言模块的每千行代码标准工时如下表所示:

每千行代码标准工时表(待确定)

模块开发语言

每千行代码标准工时

Html

A

Java

B

C

C#

D

4、个人运维支持类工作绩效值计算方法

个人在自然月内运维支持类工作绩效值计算是通过个人维护项目规模与每千行代码标准工时计算得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