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规划纲要(20082016年).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47182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规划纲要(20082016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规划纲要(20082016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规划纲要(20082016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规划纲要(20082016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规划纲要(20082016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规划纲要(20082016年).doc

《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规划纲要(20082016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规划纲要(20082016年).doc(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规划纲要(20082016年).doc

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规划纲要

(2008—2016年)

一、 前言

随着武汉城市圈被确定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地处武汉城市圈核心层的鄂州市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鄂州市委、市政府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将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两型”社会先行区建设的一项根本举措,提出了“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奋斗目标。

湖北省委、省政府明确鄂州市为全省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试点城市,为全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率先探路和示范。

为落实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特制定《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一)规划范围

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规划范围为鄂州市行政区域,具体包括鄂城区、华容区、梁子湖区等三个县级行政区和葛店经济开发区,以及古楼、樊口、西山、凤凰等四个直管街道办事处,国土面积1593平方公里,人口107万。

(二)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3、《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年)》

4、《湖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

5、《湖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2010年)》

6、《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

7、《中共湖北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意见》

8、《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

9、《鄂州市十一五规划汇编(2006-2010年)》

10、《鄂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1、《鄂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10年)》

(三)规划期限

本《规划纲要》的期限为2008-2016年。

其中:

第一阶段为2008-2011年;第二阶段为2012-2016年。

二、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现实条件

(一)良好基础

1、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城乡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7年我市人均GDP达到20263元,由2003年的全省第6位上升为第3位;人均财政收入达到2034元,居全省第3位。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82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393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46:

1。

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推进,2007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99.69亿元,比上年增长19.1%;一、二、三产业结构比达到15.4:

51.9:

32.7,第一产业比重比2003年下降0.9个百分点。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农民持续增收的机制初步形成,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593元。

2、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

2007年我市城镇化率达到56%,比2003年提高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46平方公里,是建市之初的4.6倍。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主三新十特”的市域城镇网络体系以及逐步完善配套的城镇基础设施体系,对人口的吸纳力和承载力不断提高,城乡差别不断缩小,农村居民进城兴家立业、城乡融合发展的趋势十分明显。

3、城乡空间布局优势明显。

我市地处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圈层,主城区、新城区和中心镇均布局在高速公路、国道或省道附近,等级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70.99公里,居全省第1位。

主城区与辅城区及中心镇的距离均在30公里以内,行政村通公交车率达到89%,全市已基本形成半小时交通网络。

我市的农村既可以接受鄂州主城区及周边城市的双重辐射,又能够得到三座新城和十个中心镇的有效带动。

4、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日趋均衡。

我市在全省率先实行了农村特困群众的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居民低保逐步实现一体化管理;在全国唯一以市为单位整体进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市参加合作医疗的人数达59.85万人,参合率达90%;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教育信息“校校通”,建成了辐射城乡的教育城域网;在全省率先实行了城乡统一供水的管网建设,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7%;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村水泥路“村村通”;全市农村电话用户数(含移动电话)达到18.02万户,占农村总户数的83.6%;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47%;村均拥有办公活动场所190m2,高于全国标准100m2,高于全省标准70m2。

5、城乡一体化工作基础较好。

我市提出的“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得到了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积极支持,全市上下一心、政通人和、励精图治,已初步形成以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体系为重点的“六个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和有关政策,并着力在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规划编制、制定配套政策、提供财力保障等各项基础性工作上加快推进。

(二)主要矛盾

我市已经具备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较好基础和条件,也面临着一系列制约和矛盾。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虽然逐步缩小,但总体收入水平还不高。

2007年我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依然建立在较低水平的基础上。

如何在加快居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缩小城乡差距,在初次分配中就更好地体现效率和公平,是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个主要任务。

2、产业发展的就业弹性较低,特别是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还十分有限。

我市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偏低,与居民就业水平密切相关。

居民就业特别是非农化就业的水平与我市产业结构的偏离十分突出。

2007年我市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15.4:

51.9:

32.7,而相应从业人员结构比为34.7:

30.1:

35.2,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明显偏高,超出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19.3个百分点。

从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总偏离度为43.6个百分点(即从业结构中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与产业结构中一、二、三产业比重之差的总和),在武汉城市圈九个城市中位居第一。

这一矛盾不仅直接导致城镇就业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更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了明显的制约。

我市有农村劳动力44.27万人,其中农业劳动力25.91万人,占58.5%。

由于我市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力不足,导致72.8%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到市外就业。

3、县(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滞后且不平衡。

2007年我市三个区的财政收入只占全市财政收入的23%;区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22.3%,增速为43.1%。

三区间发展也不平衡,县(区)域经济对城市化进程的整体带动力不强。

4、城乡公共服务水平还有明显差距。

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上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别,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城乡差别也很突出。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依然是我市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

5、认识和体制惯性存在制约影响。

一方面,由于长期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重城市、轻农村,重市民、轻农民的思想观念和倾向还难以一下子消除,农村与城市在投入体制、保障体制、教育体制、卫生体制等政策体制上的差别还难以迅速消除;另一方面,随着形势的变化,出于对土地权益以及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等方面的考虑,农民产生了新的“恋土恋乡”情结,对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三)重大机遇

1、武汉城市圈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

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将加速武汉城市圈一体化进程,为城市圈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

鄂州与武汉市地域相连,特别是紧邻武汉乃至全省最重要的产业聚集区——武汉东湖开发区和化工新城。

在未来5—10年间,这里将新增以千亿计的产业规模和数十万就业岗位。

推进武汉和鄂州的一体化发展,是当前武汉城市圈建设的突出重点。

加快鄂州与武汉的产业对接和一体化发展,通过大区域的统筹协调发展来带动我市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将是我市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最大机遇和主要战略取向。

2、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不断实施。

统筹区域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部署。

随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不断深化落实,武汉城市圈成为中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潜力和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

这为我市在更好更快发展中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强劲动力。

3、国内沿海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持续扩大。

国际资本和国内沿海地区大量产业向内地特别是向中部优势发展区域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依托武汉这个特大中心城市,充分发挥我市发展空间的“同城效应”和低成本比较优势,可以更大规模地承接沿海和国际产业转移,使之成为扩张本市产业的强劲动力,从而为扩大就业和劳动力转移,提高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提供有力支撑。

(四)严峻挑战

1、保护生态环境将成为城乡发展的基本要求。

我市拥有众多湖泊,不仅是武汉城市圈重要的产业发展区,也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区。

如何处理好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出一条环境友好型的城乡统筹发展道路是我市面临的挑战之一。

2、资源紧缺将成为发展的最大制约。

在我国持续快速发展过程中,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的紧缺已成为突出矛盾。

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的关系,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型的城乡统筹发展道路是我市面临的另一挑战。

三、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设想

(一)指导思想

我市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思路是: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总体要求,以“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鄂州”为主题,以五项改革(户籍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土地流转、农村综合体制)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三化”(新型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产业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市场体系、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系,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高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力争到2016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目标。

(二)基本原则

1、统一规划,循序渐进。

从武汉城市圈建设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做好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有效对接武汉,整合城乡资源。

坚持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分步实施,循序渐进。

2、市场运作、体制创新。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在尊重市场作用的前提下强化政府的宏观规划与组织协调职能,立足制度创新,加大改革力度,使市场牵引力与政府支持力有机结合起来。

3、城乡联动、双向推进。

按照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发展要求,一方面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知识化,实现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双向联动发展。

4、以人为本,协调发展。

以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为宗旨,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切实维护群众合法利益,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总体目标

前期目标(2008-2011年):

建立起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体制和机制,城乡一体化工作步入轨道。

率先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建立适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需求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制度和乡镇管理体制,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性发展,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突出目标的新型工业化和以土地合理集约经营为主要标志的农业产业化逐步展开,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机制基本形成。

到2011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1%,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缩小为0.51。

后期目标(2012-2016年):

形成城市经济反哺农村经济,农村经济助推城市经济新格局,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得到明显发展壮大,二三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力明显增强,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

初步建立起配置合理、高效统一的城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科技信息等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系,城乡基础设施基本实现一体化。

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协调发展,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优势互补、互助共荣的城乡空间系统,基本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差别明显缩小。

到2016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7%,人均GDP达到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