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行业简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45809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5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钨行业简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钨行业简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钨行业简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钨行业简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钨行业简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钨行业简析.docx

《钨行业简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钨行业简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钨行业简析.docx

钨行业简析

2015年钨行业简析

一、行业管理2

1、主管部门2

2、行业法律法规及政策2

二、行业发展状况3

(1)钨行业需求保持稳定增长4

(2)钨产品向高性能、高精度、高附加值发展5

(3)钨矿资源开发向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发展5

(4)钨资源地向下游产业发展,占领产业链高利润端6

(5)钨原矿开采进一步压缩,二次回收钨进一步发展6

三、行业与上下游关系7

四、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特征8

1、钨行业存在明显的周期性8

2、钨行业存在明显的区域性特征8

3、钨行业具有较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8

五、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8

1、行业经验壁垒8

2、技术壁垒9

3、资金壁垒9

4、行政许可准入资格壁垒9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10

1、有利因素10

2、不利因素10

一、行业管理

1、主管部门

钨行业的主管部门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商务部,以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负责拟订实施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等,根据《钨锡锑冶炼企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下达生产总量控制计划。

国土资源部为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监督管理工作,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监督管理工作。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负责制定安全生产方面的综合性法律和行政法规、拟定工作方针政策、制定发布工矿商贸行业及有关综合性安全生产规章规程等。

商务部主要负责钨等稀缺资源的出口配额管理及出口资质审批。

2、行业法律法规及政策

二、行业发展状况

钨是稀有高熔点金属,具有高熔点、高强度、高硬度、耐高温、耐腐蚀、耐磨、导电导热性能好等特点,因而用途广泛,广泛应用于于军工、航天航空、机械加工、冶金、石油钻井、矿山工具、电子通讯和建筑等领域,是国民经济和现代国防领域不可替代的战略性金属。

钨是极其稀缺的资源,全球钨探明总储量仅为289.8万吨,可供开采年限已不足40年。

我国钨资源探明储量约为180万吨,占到全球探明储量的62.1%,位居世界第一位。

钨资源拥有量排名第二至第四位的分别是加拿大,占9%;俄罗斯,占8.6%;美国,占4.8%。

作为一种稀缺战略资源,美国、俄罗斯等大国先后建立了钨的战略储备。

(1)钨行业需求保持稳定增长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技术进步和新产品的开发,钨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钨市场需求保持稳定增长。

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

钢铁工业、汽车工业、装备制造、交通运输、电子信息、矿山采掘和能源等与钨紧密关联的产业将继续拉动钨需求增长,硬质合金消费量超过钨消费总量的50%;未来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制造、尖端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核能源的快速发展等迫切需要高性能的钨基合金材料。

从需求看,钨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硬质合金、特钢(主要是高速工具钢),轧制品和其他行业,消费占比分别为54%、28%、11%和7%。

根据中国钨业协会硬质合金分会的预测,到2015年中国硬质合金产量将达到3万吨,同时按硬质合金行业钨消费占比加权计算,硬质合金行业对钨的消费将保持10%的增长。

根据特钢行业“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特钢产量占钢铁总产量占比由目前的5%提升至10%,同时根据特钢行业钨消费占比加权计算,特钢行业对钨的消费增长保持在7%-8%之间。

综合来看,未来钨的需求将保持7.5%的增长。

(2)钨产品向高性能、高精度、高附加值发展

越来越严苛的加工要求需要刀具材料和涂层进一步发展,改善加工条件及改进刀具设计。

纳米材料、纳米结构涂层、镀膜涂层技术等在硬质合金刀具和工具中的应用以及超细硬质合金将是硬质合金产品的发展方向。

机械制造业将向精度化、数控化、综合能力化方向发展,需要钨制品特别是硬质合金向高档次、小批量、多品种方向发展。

在钨矿山采选技术和装备方面,资源整合、新技术及装备的应用和规模化生产将是发展趋势。

如矿山设备大型化、智能化,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及环保技术等。

在新材料研究与加工方面,高性能产品、先进的工艺技术及装备将是发展趋势。

如高精度硬质合金及配套刀具;功能梯度材料;超细和纳米级硬质合金开发;硬质合金近净成形技术;金属陶瓷、非金属陶瓷的发展和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在硬质合金制造中的应用;钨基合金的开发、应用与发展;高性能特种钨丝的开发等。

(3)钨矿资源开发向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钨行业非常分散。

特别是钨资源领域,我国钨矿床资源分布广,已经钨矿床、矿点1500个以上,对这些钨矿的开采利用形成了遍布各地的钨采选企业,钨资源整合迫在眉睫。

通过矿业开采秩序整治取缔非法小矿点、矿山兼并重组以及资源枯竭矿山关闭,矿山数量有所减少,尤其整合或取缔小型矿山包括小矿点的力度不断加大,钨矿资源开发向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发展。

(4)钨资源地向下游产业发展,占领产业链高利润端

钨精矿产量集中在江西和湖南。

湘、赣两省钨精矿产量占全国钨精矿总产量的80%以上。

未来云南、广西、福建、河南等省(区)的钨矿产量将呈上升趋势。

2008年底,江西的APT生产能力达到8.67万吨,占全国APT生产能力的48.17%,硬质合金年生产能力已达到5300吨,占全国的15.2%,比2004年增长430%;江西、湖南两省的钨铁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河南、云南、内蒙、广西、甘肃等省(区)开始向钨下游产业发展。

(5)钨原矿开采进一步压缩,二次回收钨进一步发展

由于近年来我国钨开采量较大,钨矿储量越来越少,我国已有进一步加大行业管制力度的倾向,预计未来年钨原矿开采量将会减小。

与此相反,我国废钨料二次循环利用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根据钨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我国二次回收钨的比例需进一步提升,2015年末争取达到30%。

在全球钨消费中,作为钨产品最重要的原料来源,废钨料占原料总供给的34%。

一些地方或企业的循环利用更高,如瑞典山特维克公司约40%的硬质合金生产原料来源于钨回收资源;美国二次钨资源回收量占消耗钨总量的36%左右;目前我国硬质合金回收量占总量的比例基本还在20%以下,远低于发达国家。

中国钨二次资源利用发展快速。

2008年,包括进口废钨量,我国废钨利用量达到10000吨,预计未来年均增长3%。

我国钨行业“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2015年期末,废钨利用量达1.15万吨,国内废钨利用率达到28%,力争达到30%以上。

从我国废钨料集散地看,主要有三个地区,分别是湖南益阳安化、河北清河和江西赣州,其中安化的废钨料回收量占世界的15%,占国内废钨市场的50%-60%。

三、行业与上下游关系

钨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是钨精矿以及钨废料,下游集中在硬质合金,广泛应用在军工、航空航天、机械加工、冶金、石油钻井、矿山工具、电子通讯和建筑等领域。

产业链上游:

全球钨供给主要由原生钨(占76%,其中66%进入最终产品,10%为生产中产生的废料,后成为再生钨)和再生钨(占24%)组成,原生钨由黑钨矿(难采选,主要用于生产钨铁)、白钨矿(易采选优质钨矿,是炼钨和制造钨酸的主要原材料)和黑白混合钨矿组成,三者占比分别为69%、22%和9%。

产业链中间产品主要由APT、黄钨、蓝钨、钨粉、碳化钨、钨铁、钨酸以及钨条等。

产业链下游:

产品主要是硬质合金、钨化工等领域,其中硬质合金是钨需求的主要领域。

从中国与欧洲等海外市场的钨消费结构对比来看,我国硬质合金钨消费的占比仍有提升的空间,而特殊钢有下降的空间。

四、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特征

1、钨行业存在明显的周期性

钨产品的主要应用领域有:

军工、航天航空、机械加工、冶金、石油钻井、矿山工具、电子通讯和建筑等,是国民经济和现代国防领域不可替代的战略性金属,钨行业的发展周期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周期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钨行业对经济景气周期敏感度较高。

2、钨行业存在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我国钨精矿产量集中在江西和湖南,钨废料集散主要在湖南安化、河北清河和江西赣州

3、钨行业具有较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主要是由于钨行业的主要客户是军工、机械、钢铁等行业客户,上述客户的采购计划一般是每年年初进行计划、年中进行招投标、后半年实施,因此钨行业项目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五、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1、行业经验壁垒

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行业,在行业管制体制、产业政策、产品特性、客户群体和市场竞争状况等多方面都具有其他行业不同的特点。

特别是在处理技术的应用和有效性方面,需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

对行业特点和行业发展模式的深刻理解是进入本行业的基本前提。

2、技术壁垒

有色金属冶炼加工技术结合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技术,具有技术复合型的特点,行业技术门槛较高。

技术的研发需要进行专业人才、试验设施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积累,只有具备深厚技术基础和技术发展的企业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3、资金壁垒

有色金属冶炼行业项目投资规模大、设备价格高、建设周期长,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

新进企业需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以满足较大的资本性和成本性支出。

4、行政许可准入资格壁垒

钨行业准入条件较高,从生产企业的设立布局、生产规模、资源回收利用及能耗、环境保护、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劳保等方面都有较高要求。

我国国土资源部、工信部、商务部等主管部门依法对稀土、钨、钼等稀有金属开采、生产、流通等各环节进行资质审批和监管。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政府投资和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政策引导规范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的市场秩序;

(2)国内钨产品交易平台的逐步建立,投资需求增长较快,受投资需求拉动,国内历年的隐性库存得到释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应压力,有利于促进供需平衡;

(3)中国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着眼与长远的政策措施效应继续得到发挥,产业结构调整,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等与钨消费密切相关行业将继续拉动国内钨消费平稳增长,有助于稳定钨市场需求;

(4)中国钨矿开采成本、安全环保成本的刚性上升,以及资源税改革的实施,将提高钨原料成本价格,国内钨原料价格已低于或接近成本,出现大幅度波动的可能性不大,有望企稳回升,有利于保持国际钨市场价格的平稳运行。

2、不利因素

(1)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宏观经济下行,受此影响,钨行业价格总体呈震荡下行走势,对行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2)钨加工技术水平与国外差距较大。

中国硬质合金产量大,质量也有大幅度提高,但超细和纳米结构硬质合金、超粗晶粒硬质合金、超大型硬质合金制品和深加工、高附加值硬质合金制品等与世界先进水平比尚存在较大的差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