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阶段测评2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45770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阶段测评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阶段测评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阶段测评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阶段测评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阶段测评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阶段测评2Word文件下载.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阶段测评2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阶段测评2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阶段测评2Word文件下载.docx

1.32.0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之一是占有丰富的感性材料,另一个条件是(c)

思想要和实际相结合

理论要为实际需要服务

采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要让群众掌握理论

ABD都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所需要的条件。

1.42.0

在实际认识过程中,(b)

认识分为纯粹的感性认识和纯粹的理性认识

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和纯粹的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没有区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不能互相转化

在实际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互相渗透的,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和纯粹的理性认识,但不能因此认为它们没有区别。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可以互相转化。

1.52.0

马克思说: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这句话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革命(b)

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推动力

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总是先于历史而发展

永远是历史的第一动力

ACD都是明显错误的句子,革命只存在于人类社会中,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

1.62.0

主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的观点是(a)

认识论上的唯物论

认识论上辩证法

认识论上的可知论

认识论上的不可知论

主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而感性认识需要直接接触客观事物才能获得,这就等于认为认识必须依赖客观事物。

1.72.0

阶级是个历史畴,这等于说(c)

阶级已经成为历史

阶级会象历史一样永恒地存在着

阶级会随着历史发展最终被消灭

阶级是在历史一定阶段产生出来的政治集团

阶级是个历史畴,这句话的意思是阶级只同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不是永恒的。

阶级是经济集团。

1.82.0

阶级斗争的根源是(a)

物质利益的对立

被剥削阶级不能再忍受

剥削阶级的压迫太残酷

革命党的发动

对立阶级之间的经济利益是相反的,要获得本阶级的利益就必定要通过阶级斗争。

1.92.0

任何客体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这个特性决定了(c)

认识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

认识具有透彻性和尖锐性

认识具有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

认识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

反映事物现象的是感性认识,反映事物本质的是理性认识。

1.102.0

在真理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就必然主(a)

真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坚持唯物主义就必然认为真理的容是客观的,而这恰恰是真理的绝对性的含义。

坚持辩证法就必然认为真理总是发展的,而真理的相对性的含义是真理有局限性,既然有局限性,就必定要发展。

1.112.0

“认识的根源是人心中固有的良知”,这是(c)

辩证法观点

唯物主义观点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良知”属于人的主观精神,把认识的根源看成是主观精神,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1.122.0

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与机械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根本区别是(d)

对自然界的认识是无限的,对社会的认识是有限的

主只存在没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能被认识的事物

坚持认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主认识是反映与创造的统一

A中容不能成立,任何认识都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

C都不是两者的区别,而是两者的共性。

机械唯物主义承认认识是对物质的反映,但认为这种反映是消极被动的。

1.132.0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话的意思是(b)

理论总是浅薄的

向实践学习

向前人学习

学习要谦虚谨慎

不能只靠读书本,要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1.142.0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d)

各种社会意识形式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社会意识发展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完全同步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先进的社会意识能促进社会发展,错误的、落后的社会意识能阻碍社会发展,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

1.152.0

被比喻为“理性认识的细胞”的是(b)

感知

概念

判断

推理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有了概念才能进行判断和推理。

1.162.0

以下不属于上层建筑的是(b)

您答错了

哲学

数理化

文学艺术

道德

在社会意识形式中有阶级性的属于上层建筑,没有阶级性的不属于上层建筑,数理化没有阶级性。

1.172.0

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c)

自然环境

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

革命政党

社会发展是客观历史过程,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有重要作用,但不是决定性的。

在阶级社会中,革命政党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但同样不是决定性的,反而政党要由社会条件决定。

1.182.0

认识论中的唯理论在实际工作中会导致(d)

唯心主义

主观主义

经验主义

教条主义

唯理论认为只有理性认识可靠,经验都是靠不住的,这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夸论的作用,导致教条主义。

1.192.0

经济基础是指(d)

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关系和政党关系的总和

占统治地位的政党关系的总和

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关系各方面总和

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总和

简单说,经济基础就是生产关系,但一般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总和。

1.202.0

生产力中的渗透性因素主要是指(a)

自然科学

生产工具

教育

经济管理

B是实体性因素。

C是准备性因素。

D是运筹性因素。

1.212.0

检验真理,就是检验(c)

主观认识是否与党的方针政策相一致

主观认识是否清楚、明白

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情况是否相符合

认识和理论是否一致

是不是真理就是要判明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主观真理论者无例外地都是从主观认识围去解决这个问题。

1.222.0

认识主体是指(a)

一定历史和社会关系中的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有实践能力的人

体力劳动者

生活在社会中的所有人

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

1.232.0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反映论的关系是(a)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消极反映论

直观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反映论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反映论,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1.242.0

对社会发展起主要的决定作用的是(c)

地理环境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国家

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1.252.0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c)

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抽象思维

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

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

1.262.0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和“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路线”是(d)

马克思主义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唯心主义认识论认为“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路线”。

1.272.0

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b)

真理能够为多数人接受,谬误则不能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则相反

真理能够支配行动,谬误则不能

真理长久地起作用,谬误则不能

谬误是与事物不相一致、不相符合的认识,它不仅与事物的现象和表面联系不相一致和不相符合,而且也与事物的本质和部联系不相一致和不相符合。

1.282.0

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和唯心主义认识路线的对立表现在(c)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直观反映论与能动反映论的对立

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是反映论,唯心主义认为认识决定外部世界,是先验论。

1.292.0

阶级首先是(b)

历史畴

经济畴

政治畴

社会畴

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畴,阶级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经济因素引起的。

1.302.0

一个认识的完整过程是(b)

感觉—知觉—表象

实践—认识—实践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概念—判断—推理

认识的完整过程是两次飞跃,即实践到认识的飞跃和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2.多选题

2.14.0

真理是与客体相符合的认识,但这主要是指(ac)

真理是和事物的部联系相符合的认识

真理是和事物的外部联系相符合的认识

真理是与事物的本质相一致的认识

真理是与事物的现象相一致的认识

真理一定是理性认识,必须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即部联系的认识才是真理。

2.24.0

阶级斗争的形式可以包括(abc)

经济斗争

政治斗争

思想斗争

阶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