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未掌握守恒
③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观念上的一系列操作,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守恒性、可逆性、系统性
认识大多数仍限制于此时此地的具体客体和关系。
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形成了量和数的守恒,并且能够对实物加以排序和分类,但是他们不能就抽象的、假设的命题或虚构的事件进行推理。
④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4、15岁)
主要特征:
儿童思维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容和形式区分开来,能根据种种的假设进行推理。
它们可以想象尚未成为现实的种种可能,相信演绎得出的结论,使认识指向未来。
5、发展阶段观点总结
①感知动作阶段是智慧的萌芽
②前运算阶段出现表象和直觉思维
③具体运算阶段出现初步的逻辑思维
④形式运算阶段出现抽象的逻辑思维
6、简评
①第一次最为详尽地描述了儿童智慧发展的基本阶段和机制
②强调个体主动性和能动性的作用
③极推进了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
④对认知发展阶段的偏好甚于对认知发展过程的具体表述和解释
⑤过多地强调了生物学因素的作用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发展心理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容及程序
(一)研究课题的确立
(二)选择研究类型
(三)选择搜集资料的方法
(四)确定研究变量
自变量:
被实验者控制变化的条件通常称为自变量,如外在刺激、环境、被试年龄、性别、文化、智力、性格等。
因变量:
因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的现象变化或结果称为因变量。
干扰变量:
对因变量可能有影响,但与我们的研究无关的变量。
(五)选取研究被试
1、代表性
(1)明确抽样总体
(2)保证样本中各类成员的比例(3)样本大小
2、随机性
(1)简单随机抽样
(2)分层抽样
(3)等距抽样(4)整群抽样
(六)制定研究程序,控制各种变量
1、操纵自变量
2、控制因变量的变化
3、控制无关变量
(七)选取统计方法
(八)确定研究人员和工作日程,撰写研究报告
二、专门的研究设计:
(一)横断研究
①概念:
横断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②优点:
可以在短时间收集到较多的资料,有助于描述心理发展的规律与趋势;此外,样本也易选取与控制。
因此这种设计成本低,省时省力,见效快,目前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多采用这一设计。
③缺点:
由于被试的取样是几个年龄点,带有人为拼凑的性质,故不足以确切地反映出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转折点。
依据横断研究所描绘出的心理发展曲线有可能受到“时代效应”(也称群体效应)的影响,即不同世代群体由于所处社会文化、历史条件和遭遇历史事件的不同而表现出心理发展上有差异的现象。
(二)纵向研究
①概念:
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的时间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②特点:
通过长期的追踪研究,可以获得心理发展连续性与阶段性的资料,从而系统、详尽地了解量变与质变的规律。
③马格纳森认为,只有纵向研究才能理解个体发展中的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
(三)三种研究设计的比较
设计
程序
优点
缺点
横断研究
在同一时间点上观察不同年龄的人(或群体)
1.可以同时研究较大样本;
2.可以在较短时间取得大量资料;
3.可以使研究工作降低成本,节省时间和人力。
1.难以得出个体心理连续变化过程;
2.难以了解心理变化中各事件的因果关系;
3.研究结果中出现的组间差异可能有不属于心理发展的因素。
纵向研究
隔一段时间,对被试个体或同一被试组群再次进行观察
1.便于了解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变化进程;
2.便于揭示量变、质变现象,了解心理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和比较迅速的变化时期;
3.比较容易发现心理发展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1.样本少而且在追踪过程中容易流失样本;
2.由于时间较长,会因环境变迁而出现某些新的变量;
3.同一测量方法反复应用会导致重复效应;
4.成本较高,耗费人力和时间
交叉设计
隔一段时间,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的人进行重复测量,从而把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结合了起来
从同辈效应中区分出真正的发展趋势,可揭示出一个群体经历的发展变化是否与另一个群体相似,比纵向研究的花费要小耗时要短。
比横断研究花费多、耗时长,尽管是最佳设计,在把所得发展变化推广到别的群体中去时仍然有一定的问题。
(四)观察法
①概念:
在个体的成长发展过程中,研究者利用感觉器官,或借助于其它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被观察者的外部行为进行考察,从而探究其心理与行为发展的规律,这种方法就称为观察法
②分类
自然观察法:
观察可以在自然情境中进行,通过对儿童青少年的行为作直接的观察与记录,从而获得有关行为变化的规律。
控制观察法:
观察是在预先设置的情境中进行。
③注意事项
1、在“单盲”情况下,观察的效果才较为客观可靠。
2、避免观察者的偏见,即观察要客观、真实,观察者不应受儿童其它心理特征的影响。
3、准备观察单(checklist),并及时做好记录。
④优点:
被观察者在自然条件下的行为反应真实自然,且研究者的操作简便易行。
⑤缺点:
观察资料的质量容易受观察者能力和其它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且,它只能有助于研究者了解事实现象,而不能解释其原因是什么。
同时,研究人员只能被动地等待心理行为的发生,而不能主动地控制其发生。
(五)调查法
①分类
问卷调查,也称问卷法,由研究人员事先拟好问卷,被调查者在问卷上回答问题。
访谈调查,由调查者对被调查者进行面对面的提问,然后随时记录被调查者的回答或反应。
②优点:
能够收集到大量的资料,使用方便,并且效率高。
③缺点:
研究结果难以排除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干扰,为了进行科学的调查,得出恰当的解释,必须有经过预先检验过的问卷、有受过培训的调查者,有能够反映总体的样本,还要采用正确的资料分析方法。
(六)临床法
①概念:
临床法又称诊断法,由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所倡导。
临床法实际上是自然主义的观察、测验和精神病学的临床诊断法的合并运用,包括儿童的实物操作、谈话与对儿童的观察三个部分。
通过对这三方面材料的分析、综合,可以了解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
②操作难点:
强调研究者本身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在向儿童提问或布置情景时的主动性。
(七)跨文化研究
①概念:
跨文化研究亦称交叉文化研究,指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被试进行研究,以探讨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及不同的社会文化条件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
②心理学研究中,一般将社会文化视为恒常条件,研究其中个人或群体行为的差异;而跨文化研究则将同一文化背景中个人与群体行为的差异当作恒常,将文化模式当作变因,以研究不同文化中群体的心理与行为差异,考察文化因素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从而明确人类心理与行为发展变化的文化普适性和差异性。
③马尔帕斯等曾区分出三种文化等值性:
一是机能等值,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对同一问题作出反应时产生的行为表现出基本相同的心理机能;
二是概念等值,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对特定刺激物的意义有共同的理解;
三是测量等值,即从不同的文化中收集数据资料的心理测量方式具有可比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