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章 专题三 核心突破四讲义.docx
《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章 专题三 核心突破四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章 专题三 核心突破四讲义.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章专题三核心突破四讲义
核心突破四 赏析艺术技巧
——贴着人物写,贴着人物赏
小说以综合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任务,并以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为最高目标。
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可以采用叙述语言,也可以采用对话语言,还可以采用心理描写等手法。
小说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表现手法更是灵活多变,它可以包罗其他艺术体裁的所有写法,有散文式的背景描绘,有特写般的人物刻画,有戏剧般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有诗一般的意境。
从这一点来讲,小说的艺术技巧更为广泛。
若从考试的角度看,它与散文的艺术表现手法没有区别。
单就小说而言,它作为一种叙事文体,其艺术技巧更突出描写艺术、叙事艺术和语言艺术等几个方面。
一、描写艺术
小说中的描写从描写对象看分为环境描写(主要是自然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和场景描写。
其中人物描写是赏析的重点。
(一)景物描写艺术
赏析景物描写艺术同散文的景物描写艺术一样,可以从技巧和作用(效果)两方面进行:
1.技巧方面
(1)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等方面的描写。
(2)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进行描绘。
(3)写景有层次,讲究观察角度。
(4)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细节描写。
(5)白描和工笔。
(6)主观描写和客观描写。
主观描写所描写的人物和事物往往是作者情感世界的一种观照和折射,渗透着作者主观上的喜怒哀乐等思想情绪。
客观描写是客观、具体地描写事物的本来形态状貌,而不带有作者情感色彩的笔法。
2.效果方面
(1)环境: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地点;②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2)人物:
①烘托人物心情,②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人物命运。
(3)情节:
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或制造悬念,③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④照应标题或首尾。
(4)主题:
①揭示或暗示主题,②具有象征意蕴。
边练边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一个钟头之前就听到这隐隐闷雷,初不在意。
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
领队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
不由捏紧了心,准备一睹纵贯滇西的怒江,却不料转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
见前边牛死也不肯再走,心下大惑,就下马向前。
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
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
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
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
(节选自阿城《溜索》)
1.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二)人物描写艺术
小说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它可以凭借各种艺术手段,从各个角度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和环境描写,既能展现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和衣着服饰等外在形态,也能呈现出人物的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内在活动,还能完整展现人物与环境互为作用的关系,从而塑造出丰满而成功的人物形象。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两种。
(参见本专题核心突破三)人物描写艺术手法往往是综合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黛玉纳罕道:
“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黛玉连忙起身接见。
贾母笑道:
“你不认得他。
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
“这是琏嫂子。
”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
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说着,便用帕拭泪。
贾母笑道:
“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
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
“正是呢!
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
该打,该打!
”又忙携黛玉之手,问:
“妹妹几岁了?
可也上过学?
现吃什么药?
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一面又问婆子们:
“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
带了几个人来?
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节选自《林黛玉进贾府》)
1.选文主要从谁的角度来叙述?
这样的叙述有什么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从林黛玉的角度。
作用:
刻画林黛玉细腻敏感的心理,从林黛玉的角度来看贾府中的主要人物,展示贾府中的人物关系。
第三视角能更客观、全面地展现全貌,便于展开情节。
2.脂砚斋评点王熙凤出场:
“第一笔,阿凤三魂六魄已被作者拘定了。
”本段文字用了哪些手法写王熙凤?
勾勒出王熙凤什么形象特征?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先声夺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等。
王熙凤的性格特征:
①在贾府威重令行,敢于“放诞无礼”;②善于逢迎讨好贾母;③喜好弄权,精明能干。
(三)细节描写艺术
所谓细节,就是构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或环境特征的单位,也就是表现事物各种感情特征的具体而细小的材料。
所谓细节描写,就是把细小的事物(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特点)用特写镜头放大,准确、生动、细致地将其描绘出来,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闻其声”。
根据这个定义,细节描写有两个特征:
一是将细小的事物描写得极细致、极“特写”,二是所描绘的细节必须具有巨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不少考生以为只要是细致描写就是细节描写,其实不然,只有这两个特征同时具备,才称得上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不只是动作描写,它有许多种,如场景细节、服饰细节、表情细节、语言细节和心理细节等。
当动作描写具有较大的表现力时,也叫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主要用于人物描写,也可用于环境描写,它是小说最重要的描写艺术之一。
赏析细节描写艺术,主要赏析细节描写的内涵和作用,其作用十分巨大,表现在:
(1)推动情节发展。
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2)展示人物性格。
一些细小的动作、简短的话语,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性格、精神风貌。
(3)凸显环境特征。
文章中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往往要借助典型环境的描写,因此文章对一景一物的细致描写,不仅能准确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能凸显环境特征。
(4)表达真挚情感。
一篇文章能感染读者,往往因为其表达的情感真挚。
而真挚情感除了来源于亲身经历的生活,还来源于成功的细节描写。
(5)深化作品主题。
好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其实,细节描写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
(1)人物语言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2)人物动作的细节描写,透露出人物形象的心理。
(3)人物心理的细节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4)人物外貌、服饰方面的细节描写,揭示人物特征、身份等。
(5)环境中的细节描写,烘托出人物的性格。
3.找出下面文段中的细节描写,并说明其作用。
(林冲)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
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那雪正下得紧。
(节选自《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该段文字有两处细节描写。
一处是林冲的动作细节描写,如“盖”“拽”“上锁”等,刻画了林冲细心缜密的性格,使下文情节的发展更为合理,暗示起火是人为的。
一处是景物细节描写,“雪”着一细节“紧”,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为下文陆虞候放火欲烧死林冲,林冲山神庙前雪仇做了很好的铺垫。
4.鲁迅是位细节描写大师,他在《祝福》中对祥林嫂有三次外貌描写,在这三次描写中都对其眼睛有极其精细、精彩的刻画,试分析这三次眼睛细节的内涵和作用。
第一处:
她不是鲁镇人。
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里要换女工,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说是自己母家的邻舍,死了当家人,所以出来做工了。
四叔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讨厌她是一个寡妇。
但看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皱眉,将她留下了。
第二处:
但有一年的秋季,大约是得到祥林嫂好运的消息之后的又过了两个新年,她竟又站在四叔家的堂前了。
桌上放着一个荸荠式的圆篮,檐下一个小铺盖。
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第三处:
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说明:
三处是按祥林嫂生平排序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最早(第一处)写祥林嫂“顺着眼”,写出了她初到鲁家的怯生,性格的温顺与善良。
再者(第二处)写祥林嫂“顺着眼”,但“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表明祥林嫂依然那么温顺、善良,但经过丧夫丧子的重大打击,已极度悲哀,几乎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最后(第三处)写祥林嫂的眼珠“间或一轮”,表明祥林嫂在被鲁家赶出后沦落为乞丐,已经完全绝望、麻木,仅仅是个“活物”罢了。
三次眼睛细节的描写,写出了祥林嫂命运的每况愈下;三次描写层层深入,对照鲜明,震撼人心。
(四)场景描写艺术
场景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场面描写”。
它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
它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小说就是由一个接一个这样的“面”构成的。
场景又有公共场景和私人场景之分。
在开放的公共空间里,人物受到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约束,言行必须符合身份,表现人物须有分寸。
而在封闭的私人空间里,人物得到了充分舒展个性的自由,人物的真性情得以表露。
如安娜·卡列尼娜在公众场景里端庄雍容,在与情人渥伦斯基的秘密约会里,却是那么热烈奔放。
把人物放在这两个场景中交替表现,更能全面立体地揭示人物性格,展开故事的全貌和反映社会的道德风尚。
场景描写的作用有:
①给全篇“定调”,使叙述更加自然;②营造意境和渲染气氛;③导引人物出场;④揭示人物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