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带课后小结)[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428457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1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带课后小结)[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带课后小结)[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带课后小结)[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带课后小结)[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带课后小结)[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带课后小结)[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带课后小结)[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带课后小结)[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带课后小结)[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1.欣赏:

《春天在哪里》;

2.唱歌:

《春天的小河》。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春天在哪里》使学生初步感受春天。

(2)用渐强、渐弱的声音演唱歌曲《春天的小河》,流畅地表达歌曲的情绪。

教学理念

课上提出“春天在哪里?

”的疑问,直接导入新课,启发学生寻找春天,感受春的存在。

然后以“寻找春天——体验春天——表现春天——感悟春天”为主线展开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唱歌曲《春天的小河》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从整体感受、体验音乐的优美、流畅的特点,体验并将自己融入春天的怀抱中。

教学重点

体验歌曲内容、启发创作情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寻找春天

1、提问导入:

同学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找找看,在上学的小路上,美丽的校园里,还有哪些春天的景象?

春天的脚步离我们近了,让我们来听一听歌曲《春天在哪里》。

2.放录音《春天在哪里》。

3、提问:

同学们,这首歌听过吗?

会唱吗?

4、学生随录音演唱全曲。

设计意图:

通过聆听《春天在哪里》引导学生,体验歌曲内涵,去寻找春天。

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进一步理解歌曲内涵。

三、体验春天

1、师导入: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到处都充满了生命的气息。

新翻泥土的味儿扑鼻而来,鲜花张开了那娇艳的脸荚映照着大地格外耀眼,听那小河水,涨高了,哗哗地流淌着。

2、录音《春天的小河》。

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3、听全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风格、速度等。

4、生随录音模唱全曲。

5、师有感情地范唱。

6、学生巩固练习演唱全曲。

要求:

情绪与声音要统一。

7、歌曲处理:

《春天的小河》共有四个乐句,在学生学会演唱的基础上,在每个乐句上加渐强和渐弱记号。

要求学生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出乐句的流畅感。

四、表现春天

春天负载着希望,有着生命的律动,自古以来,它成为许多文人画士的表现对象。

诗人用简短的诗句来勾勒春天、文学家用流畅的语言描绘春天、画家用五彩的笔留下春天的足迹、音乐家用斑斓的旋律诉说着春天的话语……同学们,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一幅你认为最美的春天。

2、学生习作。

分组进行

学生或画、或写、或改编歌词……进行创作。

3、展示,并且集体进行评价。

促使学生能融入到自己创设的音乐氛围中。

学会正确的评价自己和他人。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及对祖国、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师生共同演绎烘托课堂气氛。

五、感悟春天

1.师:

请你说一、二句赞美春天的话。

2.师小结:

春天是恬静的、活泼的、绚丽的。

它属于我们大家。

今天,春来了,来年,春天还会和我们相见,但是,人的春天却只有一季,希望同学们能珍惜美好春光,愉快学习、健康成长。

请同学们在课后邀上自己的朋友一起去踏青。

并且收集有关春的艺术作品,包括文学、美术、音乐、摄影、雕塑等,举行一个交流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听、唱:

《嘀哩嘀哩》(童声齐唱)

听:

《渴望春天》(管弦乐)

教学目标:

1、通过读童谣、听歌曲、走出课堂欣赏大自然的美丽等活动,感受自然界的变化,使学生尽情感受春天带来的喜悦。

2、通过“为春姑娘送礼物”这一游戏,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来表达对春天的感情,这样能增强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造力,让他们深刻的了解大自然的春天,并能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一、找春天。

导入:

给学生播放管弦乐《渴望春天》,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气氛,从而引出主题——春天。

通过欣赏教材中的“迎春花开”、“冰雪初融”、“南国春天”等摄影作品。

再次播放歌曲《渴望春天》,引导学生寻找春天的足迹,描述一下歌曲中的春天。

并且描述一下自己家乡春天的景象,使学生有身边的事物联想到大自然季节的微妙变化,激发学生的艺术探究兴趣和表达能力。

安排布谷鸟的叫声引入新课。

提问:

你知道这是谁的叫声吗?

通过聆听布谷鸟的鸣叫声,让学生了解布谷鸟是春天的使者,所以它有叫报喜鸟。

在布谷鸟的歌唱声中,为学生营造春天的优美意境。

出示:

(书本“滴哩,滴哩”图片)

除了布谷鸟,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也是春天的使者?

”通过交流,知道燕子、青蛙等许多小动物也是春天的使者,教育学生要懂得保护我们的动物朋友。

(在以上图片上出示一些小动物)

赏歌曲《滴哩,滴哩》

播放歌曲,引导学生专心听一遍《滴哩滴哩》歌曲。

歌曲有两个乐段,你能分辨这两个乐段吗?

再听歌曲,要求同学们在第一乐段时,在位置上边唱歌边根据歌词内容即兴加些表演动作,并在第一乐段结束时(16),重重地拍一下手,表示第一乐段结束。

第二乐段开始,要求每个同学用老师提供的舞步,根据自己离开位置的远近,朝自己的座位走去,并在第二乐段结束时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同学们,你们找到春天了吗?

春天在哪里?

(出示歌词,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跟着录音轻声地哼唱歌曲。

第二乐段时,教师要提示在演唱“嘀哩哩嘀哩……”时,要唱清楚,有跳跃的感觉。

(像小鹿跳一样。

播放歌曲伴奏,学生演唱。

用即兴创作的方式进行问答。

老师唱:

“春天在哪里呀?

”生答:

“春天在那小青蛙的叫声里、春天在那沙沙的小雨里……”等。

二、感受春天。

同学们,你们刚才都在不同的地方找到了春天,你们唱的春天可真美!

真希望春天马上就来到身边!

播放歌曲《渴望春天》。

(童声齐唱)(出示歌词)要求:

看着歌词,跟着音乐轻轻地晃动身体。

你听过这首歌吗?

播放管弦乐《渴望春天》。

比较和歌曲有什么不一样?

明确管弦乐和歌曲不一样,一个是以乐器合奏为主,一个是以唱为主;

两者的主旋律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复听歌曲,学生轻轻地跟着哼唱。

出示一首赞美春天的儿歌:

《春天姑娘》

春天是个小姑娘,穿着满身绿衣裳,绿山绿水是花裙,桃花为她画粉妆。

又听姑咯咯笑,小溪流水哗哗淌。

请同学读一读儿歌。

复听管弦乐《渴望春天》,在乐曲的伴奏下,朗诵儿歌。

以诗引发学生对春天的联想。

聆听有关春天的诗歌、散文等。

《春晓》《小豆芽芽》等。

观赏有关春天的光盘。

如舞蹈《春娃》等。

四、艺术创作:

1、现在春姑娘马上就要到了,同学们,我们为春姑娘送上一件小礼物,怎么样?

那,送什么好呢?

对了,我们来给春姑娘设计一件漂亮的新衣服吧!

教师提示:

小朋友们可以用合适的色彩以及各种材料,为春姑娘设计一件衣裳。

(将小朋友分成四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可运用撕、添、勾、画等多种方法,给春姑娘进行时装设计。

师放音乐《渴望春天》,小朋友"

做"

礼物。

2、分组展示交流礼物,师做出评价。

(在黑板上开辟一个“‘春之裳’时装设计博览窗”,对学生作品进行展览、点评。

根据孩子设计出的颜色、图案、款式、风格特点评出“时尚春姑娘”、“漂亮春姑娘”、“奇特春姑娘”和“可爱春姑娘”等。

五、课后延伸

运用“我为春天照相”、“我为春天录音”等形式,给学生留影。

用色彩、线条等创造性地“为春天作画”,在相互交流中,学会欣赏与评价。

第三课时

1.音程练习2.唱小春笋3.创编旋律

1.运用连音和非连音的唱法,来歌唱《小春笋》,从而表达孩子们对春天的热爱和在祖国母亲哺育下茁壮成长的真挚情感。

2.通过让学生创编旋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运用连音和非连音歌唱《小春笋》。

2、难点:

唱准四、五度音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

小朋友们,仔细听,[播放:

雷声]这是什么声音?

春天的第一记雷声能够唤醒整个大地,小草儿挺出了地面,花儿使劲地绽放,还有,你瞧,谁也探出了小脑袋呀?

[出示实物春笋]对,春天长出来的笋就叫做春笋。

它味道鲜美,长大后成为竹子还能派好多用场。

今天,我们就来和这可爱的小春笋交朋友,好吗?

二.音程练习

〈设计意图:

为了解决本课中识谱的难点。

为了唱准四、五度音程,采用游戏的方法,让学生在游戏中反复练、反复唱,在愉快的活动中唱准四、五度音程,为识谱扫除障碍。

(出示课件1:

在春天姐姐的怀抱里,小春笋慢慢地长成一棵棵竹子。

屏幕下方注明音高随之有所变化)师:

同学们,小春笋和你们一样,在春天姐姐的怀抱里一天天的长大,你们看(带领生看一看,唱一唱,练一练)

三.学唱歌曲《小春笋》

1.(出示课件2:

大屏幕随着《小春笋》的音乐放映自定义动画并显示歌曲词谱)

2.师有感情地范唱歌曲,生合着拍子轻声跟唱。

3..朗读歌词,要求咬字清晰,声音连贯

4..师带领学生用较慢速度视唱歌谱,这时师应特别注意学生的音准问题,随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A谈话,鼓励学生当一名小老师,教大家学习歌谱。

B.跟琴默唱旋律。

C.指导学生击拍正确视唱歌谱。

D.跟琴正确的填唱歌词。

5.歌曲第九小节至第十二小节的衬词用连音和非连音的唱法进行训练

就像唱“好听好唱的发声练习”。

四.歌表演

师拿出自制的小春笋,竹子,小伙伴的头饰若干个,鼓励学生上台表演并有感情的演唱。

即兴表演,其他学生伴唱、伴奏。

在歌曲表演中,学生从老师的启发中联想到各种情景氛围的情感,体验,感知,通过自己的创作表演,使认知情感再次得到升华。

五.创编旋律

《小春笋》这首歌同学们唱得的真不错,春天姐姐非常高兴(多媒体出现春天姐姐微笑,舞蹈的样子)她还想考考聪明的小朋友(出示:

你能用花瓣里的音符和节奏编支春天的歌,唱给同学们听一听吗?

),就从“春天吹,鸟儿唱”开始编吧!

.让我们先看看花瓣里的音符和节奏你会读吗?

1.(出示课件3:

花瓣里的节奏)带领生读节奏。

2.你还能用其它不同方式来表现这条节奏,比如拍肩、跺脚。

充分体现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

同学们的节奏编得真棒,如果再加上音符,变成好听的旋律,春天姐姐听了肯定会很高兴,你能把这些音符填写到我们组合好的节奏中去吗?

3.(出示课件4:

花瓣里的音符)师范唱几句编好的旋律

4.分小组交流,讨论,编完后,一起唱一唱

小组讨论设计意图: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们能拓宽思路,深化认识;

提高语言的理解与表达能力,更新思维方式,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两小组的作品,师弹一遍,生视唱。

同学们可真行。

这几条优美动听的旋律连老师都没想到。

你看,春天姐姐听着同学们创作的旋律越来越高兴了。

(出示课件)

六.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

1、唱歌:

《春天来了》2、竖笛:

春天来了

1、情感目标:

能够从“春天”的旋律中感受到春天之美,感悟到春的美好和短暂。

2、知识技能目标:

(1)通过学唱《春天来了》,熟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