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423109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川省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川省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川省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川省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四川省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高等教育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认知主义取向;

人本主义取向;

行为主义取向。

3、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4、教师成长的基本阶段和基本途径(3阶段、3途径)?

三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

(2)关注情境阶段、(3)关注学生阶段。

三途径:

(1)理论学习,掌握教学基本知识

(2)实践训练,掌握教学基本技能(3)经验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学习的基本理论

1、按照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青年期是指14、15~25岁的年龄段。

2、科尔伯格的两种道德教育模式:

道德讨论模式(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道德公正团体模式。

3、美国精神病学家埃里克森的青年期人格的发展理论提出青年期的心理社会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性混乱。

4、广义的学习指人的学习,狭义的学习是指学生的学习,即学生在教育情景中,按教育目标要求获得经验的过程。

5、操作性行为不与任何特定刺激想联系,是有机体自发做出的随意反应,又称自发反应。

6、先行组织者策略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够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

7、美国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有认知学习和经验学习两种。

二、简答或论述题

1、佩里的大学生认知发展理论(三水平九阶段)?

(1)水平一:

二元性思维模式(看待问题黑白分明,不确定性不被接受)

(2)水平二:

相对主义思维模式(绝对的观点被改变,知识只有在特定环境中有效)

(3)水平三:

承诺(体现个人的生活方式和风格,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

2、佩里的大学生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1)大学教师角色的转变;

(2)重视大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3)创造民主的学习环境,鼓励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

3、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模式(三水平六阶段)?

(1)前习俗水平;

阶段1:

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阶段2:

朴素的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定向阶段

(2)习俗水平;

阶段3:

人际和谐的道德定向阶段

阶段4:

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

阶段5:

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

阶段6:

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4、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高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1)高校道德教育目标要符合大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2)高校德育教学应大胆吸收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

(3)高校德育教育应树立重视学生主体性的观念。

5、大学生心理发展的6特点3阶段?

六特点:

自我意识更加强烈;

智力发展到最佳水平;

人际交往领域扩大;

情绪丰富但波动较大;

性意识趋于成熟;

设想未来与预期社会化。

三阶段:

适应准备阶段,稳定发展阶段,趋于成熟阶段。

6、学生学习的特点?

以掌握前人经验为主;

以间接经验的形式为主;

按教育目标进行的。

7、学习的分类?

(1)按学习水平分类八类(1970加涅)

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2)按学习结果分类五类(1977加涅)

言语信息的学习、理智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态度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

(3)按教育目标分类三类(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

认知、情感和技能。

其中,认知领域的学习分为六类:

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8、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理论(猫的“迷笼”实验)?

(1)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渐减少和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加,而最终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结。

(2)桑代克认为学习有三条主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和五条副律(多重反应原则、倾向和态度原则、选择性原则、同化和类化原则、和联想交替原则)。

(3)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激发动机,培养学生兴趣;

适当练习;

及时表扬。

9、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白鼠等动物实验)?

(1)斯金纳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2)学习规律:

应答行为和操作行为;

强化;

消退;

惩罚。

(3)操作性条件学说对教育的启示:

掌握强化的原理与作用将有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矫正不良行为,当学生表现良好时,要及时给予强化并加以肯定(精神奖励为主);

此外,要用不予强化的方法来消除消极行为,慎重采用惩罚的方法。

10、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班杜拉认为,人类大量的社会行为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的,即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行为的强化结果形成新的行为模式,这就是观察学习。

(2)观察学习的过程: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3)强化是学习的促进条件;

强化可分为:

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教育启示:

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与习惯;

丰富学习内容;

纠正错误的学习目标与动机。

11、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1)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强调认知活动中的认知结构的作用。

认知结构是反映事物间稳定联系的内部认知系统,是用来感知和概括新事物的一般方式,它是在过去的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变动。

(2)学习过程可以分为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

(3)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相对,其主要特征是:

学习的主要内容(如概念、规则)不直接向学习者提供,提供的只是与学习内容有关的线索或例证。

学习者必须经历自行发现的过程,才能得出结论或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4)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应为学生妥善的安排学习的最佳经验,提供一种最佳理解的知识结构、所学材料的最佳顺序的详细说明、激发思想程序的学校环境,促使学生能依靠自己而有所发现。

12、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1)奥苏贝尔对人类学习的实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阐述,系统区分了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并提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学生在课堂中最佳的学习方式。

(2)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内部心理机制是同化,其实质是新知识通过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或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而被同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其结果一方面使新知识被学习者理解,获得心理意义,另一方面使已有的知识结构发生改变,增加了新内容,建立了更广泛的联系。

(3)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外部条件,内部条件。

(4)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就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

包括三种学习方式:

类属学习/下位学习、总括学习/上位学习、并列学习。

(5)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学习,学习应该是通过接受而发生的,而不是通过发现。

13、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皮亚杰的观点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容包括:

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教学观。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提倡探究合作式学习;

把“意义建构”这一理念,贯穿到教学设计、教学活动及教学目标中去。

14、大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

(1)学习态度的主动性;

(2)学习过程的创新性;

(3)学习内容的专业性;

(4)学习方法的科学性。

第三章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1、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2、斯金纳通过实验证实,行为之后给予的强化对后续行为具有增强作用。

3、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

班杜拉的“期望”概念包括结果期望和效能期望。

1、行为主义的强化动机理论的基本观点(斯金纳)

(1)斯金纳认为,行为之后给予的强化对后续行为具有增强作用。

一般情况下,正、负强化都增强学习动机;

惩罚一般削弱学习动机,但有时也增强学习动机。

(2)行为主义学习动机理论的四点局限性:

重外部控制无助于学生的求知热忱;

趋奖避罚心态不利于学生成长;

强化手段目的化有碍学生人格发展;

短暂的功利取向不易产生学习迁移。

2、自我效能感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创始人班杜拉)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

结果期望是指人对自己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预测。

效能期望是指个人对自己从事某项活动所具备的能力的一种主观评估,也称自我效能。

个人自我效能形成的四个来源:

直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唤醒水平。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两个主要因素:

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个体的归因方式。

3、成就动机理论(20世纪30年代默瑞等)

(1)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成功的内部动因,即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2)高成就动机者的特点:

愿意接受具有一定难度的挑战性任务;

迫切想要知道自己的活动成果;

常以旺盛的精力、新的方法创造性地完成任务;

对自己作出的决定高度负责;

选择有能力的人合作共事。

(3)阿特金森将成就动机分为两类:

力求成功的动机、避免失败的动机。

研究表明,成功概率在50%的任务最能调动力求成功者的积极性。

(4)成就动机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

给学生的任务既不能太难,也不应太易,通过培养成就动机来提高学习积极性则是培育良好人性和健全人格的方法。

对学习除了尽可能让他们避免失败之外,还应立足于增加他们力求成功的成分,以真正调动起积极性。

在教育中应注意,虽然成就动机对学习有重要影响,但也不能片面地只讲个人成就和提高。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社会价值,把追求个人成就和追求社会进步结合起来,并使个人成就服从整个社会进步的要求。

4、成败归因理论(弗里茨·

海德)

(1)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茨·

海德,他认为,人们都具有理解世界和控制环境两种需要。

对行为的归因有两种:

环境归因、个人归因。

(2)维纳把归因分为三维度与六因素。

其中三维度为:

内外在性维度、稳定性维度、可控性维度。

六因素是:

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其中,努力程度可控,能力和工作难度比较稳定,能力、努力程度和身心状况属于内控因素)

(3)成败归因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

了解心理与行为的因果关系;

根据行为者自身的归因倾向预测其以后的动机;

归因训练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培养学生自觉归因的意向、让学生重视归因过程、培养学生正确而积极的归因);

教师的反馈是影响学生归因的重要因素(教师在反馈中应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

5、自我价值理论(卡文顿)

(1)自我价值理论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卡文顿于1984年提出。

自我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