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41632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

对儿童普遍实行免疫规划是中国疾病控制的一项长期政策。

2007年起,国家免费疫苗接种防治传染病的范围从7种扩大到15种。

中国基本消灭了丝虫病,实现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无脊髓灰质炎的目标,儿童白喉已连续20年无报告病例。

积极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促进公共场所全面禁烟。

中国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不断健全,有效处置了非典型性肺炎、甲型H1N1流感、鼠疫、人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有力开展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紧急医学救援,保护了居民的生命和健康。

2.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中国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总量持续增加。

2010年,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到93.7万家;

病床床位由2000年的317.7万张增加到2010年的478.7万张;

卫生技术人员由449万人增加到588万人;

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由2.38张提高到3.27张,增加了37.4%;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由1.68人增长到1.79人;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由1.02人增长到1.52人。

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逐步建立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工协作的新型城市服务体系,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不断加强医疗机构管理,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中医药在重大疾病控制和疑难杂症救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中国卫生服务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总之,遍布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更加健全,89%的居民能够在20分钟内获得基本医疗服务,服务的可及性不断提高。

3.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

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覆盖了12.6亿人,覆盖率从2000年的15%提高到目前的94%左右。

2003年和2005年还分别建立了针对农村贫困人口和城镇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制度,由政府出资补助贫困人口的参保费并进行大病救助,保证全体城乡困难人群享有基本医疗保障,使贫困人群得到更好的疾病经济风险保护。

我国还积极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健康需求。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于减少居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4.医药监管体系更加规范

伴随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发育,医药产业快速发展。

2009年,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达到10048亿元,药品品种、数量和质量已基本满足国内需求,同时大量出口,不断开拓国际市场。

医药商业企业约12万家,为城乡居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医药服务。

医药监管体系更加完善。

全国共有食品药品监管行政机构近2700个,技术机构约1000个,监管人员6.4万人;

建立了农村药品监督网和药品供应网,农民用药更加安全、方便、便宜。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和制度逐步完善。

5.医疗卫生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快速提升

近年来,中国快速引进先进的医学装备和诊疗技术,服务能力大幅度提高。

医学检验技术、数字化医学影像技术、腔镜技术和介入技术、器官移植、基因诊断等现代医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疾病检测和诊疗水平,提高了服务能力,满足了患者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

6.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状况显著改善

全国医疗机构诊疗人次由2000年的21.23亿人次增加到2010年的58.38亿人次,增长了1.75倍;

全国住院人数由2000年的5297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14174万人,增长了1.68倍,居民看病就医更加方便,可及性显著提高。

7.卫生公共筹资不断增加,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逐步降低

我国政府卫生支出不断增加,同时,医疗保障覆盖率和筹资水平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引发我国卫生总费用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2010年与2000年相比,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15.47%增加到28.56%,社会卫生支出所占比重从25.55%增加到35.92%,个人卫生支出所占比重从58.98%下降到35.52%。

居民看病就医经济负担逐步减轻。

8.居民健康状况不断改善

我国人均期望寿命从2000年的71.4岁提高到目前的73岁以上。

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从2000年的53/10万下降到2010年的30/10万,下降了43.4%,城乡差距也呈现不断缩小的趋势。

婴儿死亡率不断下降,从2000年的32.2‰下降到2010年的13.1‰,下降了59.3%,农村和城市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

从人均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这三个世界卫生组织衡量国民健康状况的指标看,我国居民的健康水平已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我国人均期望寿命的大幅度提高,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人类发展指数排序已经从2000年的第96位上升至2008年的第81位,成为发展中国家人类发展指数提高最快的国家之一。

(二)医药卫生体系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虽然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和挑战。

1.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带来多重健康问题挑战

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刚刚跨入中高收入门槛,城乡和地区差距依然较大,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全球化、人口老龄化进程继续加速,面临的健康问题更为复杂。

一方面,由生态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化以及社会因素导致的食品药品安全、饮水安全、职业安全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影响更加突出,给社会卫生管理带来巨大挑战。

另一方面,中国面临的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双重负担的格局没有改变,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威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反而日益加重。

艾滋病、结核病、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一些曾被消灭的传染病死灰复燃,SARS、人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以及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健康的危害出现“井喷”式变化。

应对上述变化带来的挑战,要求我们的卫生宏观思路和工作策略必须作出相应调整和改变,作出长期性、战略性的安排。

2.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带来居民健康需求和期望的新变化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类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城乡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快速转型与升级,人民群众基本物质消费需求得到满足后,更加追求生命质量和健康安全,医疗保健需求更高、更加多样化,对看病就医等卫生服务的要求更高、更敏感。

与之相适应,卫生工作的服务理念、服务模式、服务范围也必须作出相应调整和改变。

3.当前中国卫生发展仍存在突出矛盾

中国卫生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存在。

一是健康公平有待进一步改善。

卫生资源配置、卫生服务利用、居民健康水平还存在显著的城乡、地区和人群差异。

二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总体上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同时在卫生发展的内部结构和发展方式上,仍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治疗、轻预防,重规模扩大和基础设施建设、轻精细化管理和机制转换,重高端技术发展、轻适宜技术普及,重技术服务、轻人文关怀等问题。

三是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不能满足居民健康需要和需求。

四是医疗费用增长速度较快,居民个人医疗费用负担仍然较重。

五是医疗卫生体系的配置效率和医疗机构的微观效率不高、服务的安全质量需要改进等。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制度框架与进展

(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制度框架

根据我国卫生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尤其是群众反映突出的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2009年3月,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相继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及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这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文件明确了我国未来一个时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基本框架和政策措施,特别是部署了2009~2011年改革的重点任务和工作安排,对于推动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逐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概括起来说,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就是“一个目标、四大体系、八项支撑”,即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总体目标;

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四大体系为主要任务;

以建立和完善医药卫生的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科技与人才、信息、法律等八项体制机制及条件作为保障四大体系有效运行的支撑。

四大体系四位一体,相辅相成,八项支撑配套建设,共同涵盖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方面。

为使改革重点突破,尽快取得成效,让群众得到实惠,国务院确定了2009~2011年医改的重点实施方案,中央决定,三年内各级政府新增投入8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3318亿元,保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推进。

这三年,重点抓好的五项改革可以概括为“四个基本”和“一个试点”。

即: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突破。

具体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1.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这项工作就是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体系。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了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为主体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框架,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农村人口和城乡困难群体。

近期目标是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到全体居民,参保率保持在90%以上;

逐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增加政府对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的投入力度;

完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和服务。

2.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这项工作是我国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基础,将从制度上确保群众的基本用药,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

近期目标是建立基本药物的制度和政策框架,包括:

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对基本药物实行统一采购、集中配送;

对基本药物实行必要的价格管制;

城乡基层医疗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

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目录,提高报销比例等。

3.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这项工作是要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和可及性。

近期目标是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全面健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包括:

强化政府投入,改善农村乡、村两级卫生服务机构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施条件;

开展对县级医院的重点建设;

调整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投入政策,改革运行机制,强化服务公益性;

通过多种途径为城乡基层培养卫生人才,提高素质和能力等。

4.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这项工作就是要落实预防为主,通过制度安排,减少疾病发生,提高全民健康素质,促进健康公平。

近期目标是要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健康问题干预措施覆盖全体居民。

包括:

强化政府责任,全面加强公共卫生体系;

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健康档案、传染病管理、计划免疫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针对特殊疾病、重点人群和特殊地区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增加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府组织进行直接干预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