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板考纲五列强侵略学案Word格式.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板考纲五列强侵略学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板考纲五列强侵略学案Word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是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顽强抗击侵略并最终将侵略者赶出中国,中国重新获得。
主要包括三部分:
l、从1840年到1900年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的国家主权遭受严重破坏,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进行英勇斗争。
3、20世纪30、4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考情分析】
视角分析
考查角度
近代前期四次侵华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专题链接
以两次工业革命为背景材料,考查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背景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现实链接
以与圆明园相关的材料为切入点,从爱国主义的角度出发,考查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侵略的影响及其阶段特征
考向预测
(1)近代列强侵华的具体史实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与经济史相联系,考查列强侵华对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及社会生活的影响
(3)与今天的对外开放相联系,考查列强侵略对中国近代化的客观影响
【知识梳理】
一、国门洞开的原因
1.从国内看:
中国正处于,清政府日益腐败,国防废弛,财政困难,阶级矛盾尖锐;
2.从国外看:
西方迅猛发展,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及船坚炮利的优势,积极在全球抢占所需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战前的清朝--全面落后
1、政治上:
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
2、经济上:
占统治地位
3、军事上:
装备陈旧、军纪败坏
4、对外关系上:
昧于世事、
战前的英国--世界强国
1、政治上——确立了
2、经济上——完成了工业革命,号称“”
3、军事上——先后打败了、法国成为海上霸主
4、对外关系上——拥有众多海外殖民地,奉行
中国
英国
政治
封建主义,日益腐败
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
落后的自然经济
财政入不敷出
完成了工业革命
商品经济发达
军事
装备陈旧,营务废弛
船坚炮利
外交
闭关自守,愚昧无知
殖民扩张
综合
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资本主义迅速崛起
二、国门洞开的过程---列强侵华过程
1840—1842英国发动的
1856—1860英法发动的
(1883—1885法国挑起的中法战争)
1894—1895日本挑起的
1900—1901英法德俄美日意奥发动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的背景:
(1)中国清朝统治下,处于____________晚期,危机四伏
(2)世界:
迅速崛起
2.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目的):
列强为打开中国大门为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夺取更多的,英国希望打开中国市场
3、鸦片战争直接原因:
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4、虎门销烟:
(1)林则徐于1839年6月,将收缴英美鸦片在海滩当众销毁。
(2)影响:
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成为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虎门硝烟最本质的意义是
A.中国禁烟运动的完全胜利
B.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决心
C.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D.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5、鸦片战争过程:
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年初,英军占领,威逼广州。
年8月,英军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江面。
6、鸦片战争结果:
(1)1842年8月,签订《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A、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8月)
B、内容:
割地:
赔款:
五口通商:
关税协商:
其中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商品输出)。
最能反映的是
C、危害:
第一:
开创了列强勒索的先例,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第二:
被破坏,香港成为英国进一步侵略的。
第三:
被打开,便利了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第四:
被破坏,中国成为关税的国家,为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提供了便利条件。
(2)《南京条约签订后,列强趁火打劫,又相继签订了1843的中英《》和《虎门条约》(被称为《南京条约》附件),1844中美《》1844中法《黄埔条约》,它们和《》一起,构成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附件取得的特权有:
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权。
《望厦条约》:
军舰“巡查贸易”。
——美国
《黄埔条约》:
外国传教士传教。
——法国
【知识拓展】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含义:
半殖民地:
是相对殖民地而言。
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政府,但是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
半封建:
也是相对于完全封建而言。
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
2、领事裁判权(ConsularJurisdiction),是指帝国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国法律管辖的特权。
主要内容是:
该侨民在居留国犯罪,或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时,只由其本国在居留国的领事或法庭依其本国法律审理。
这是帝国主义压迫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一种特权制度。
旧中国从1843年起,英、美、法、俄、日等相继取得过这种特权。
3、片面最惠国待遇:
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
此种待遇称为“最惠国待遇”。
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必须有条约和根据。
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
但在中国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中,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得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因而是片面的。
7、鸦片战争影响:
①社会性质变化:
政治上,_________破坏;
经济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是中国沦为社会的开端;
(是鸦片战争的变化)
②经济结构变化:
使逐步瓦解,中国产生,中国被迫卷入
③阶级结构变化:
自然经济瓦解,导致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产业工人的增多,随之出现;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也出现。
④主要矛盾变化: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和农民的矛盾转化为,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⑤革命任务变化:
中国人民的任务由反封建变为双重任务
⑥革命性质变化:
中国进入了时期。
⑦思想变化:
从“闭关锁国”到“向西方学习”“开眼看世界”(林则徐)
总之,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的开端。
◆中英《南京条约》中最能反映英国侵略的时代特征的是
1割占香港岛②赔款③五口通商④协定关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主要依据是
A.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B.中国革命主力的变化C.中国革命形式的变化D.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目的):
•①直接原因:
列强提出“”遭到清政府的拒绝。
•②根本原因:
为了进一步打开,扩大侵略权益
2.经过:
时间:
1856——1860年;
发动者:
重大事件:
1858年占领天津,签订;
1860年,占领北京,英法联军疯狂洗劫焚烧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
同时与清朝政府签订
3.结果: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两国先后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1)《天津条约》:
1858年,英、俄、美、法四国签订
内容:
外国公使_____________(干涉中国内政的开始);
增开10处通商口岸(侵略势力从东南沿海侵入到沿海沿江);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____________自由航行;
外国人可以中国内地游历通商、传教;
赔款英法巨额白银
(2)《北京条约》:
1860年
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增开______为商埠;
割______________给英国;
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3)至19世纪80年代,俄国共侵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5、影响:
①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
②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开始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③列强侵华势力由东南沿海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内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了。
◆第一次鸦片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共同之处是
A.都开始于侵略者对广东沿海地区的进攻B.都直接威胁到清朝的统治中心
C.侵略者的目的都是要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财富
D.外国侵略者都是以武力挫败中国政府的抵抗
(三)、中法战争:
1883年~1885年法国侵略中国。
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1885年双方签订了《中法新约》。
法国首先取得在中国修筑铁路权利,同时中国西南门户被打开了。
(四)、中日甲午战争:
1.根本原因:
日本侵华蓄谋已久,制定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
直接原因:
朝鲜东学党起义
2.经过:
1894——1895年
主要战役:
丰岛海战、平壤战役、、辽东之战、。
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反映了列强对外的时代特点。
《马关条约》:
____________年
内容:
①割辽东半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危害:
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的野心,进一步加深);
②赔款日本白银(危害:
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负担;
为支付赔款,大借外债,便于列强控制中国的)
③开放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进入(危害:
使帝国主义势力进步深入到)
④允许日本在中国__________________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危害:
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的发展)
4.影响: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了。
6.抗争:
黄海大战中的壮烈殉国,爱国军民在反割台斗争中与日军浴血奋战。
◆有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后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清政府开始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民族工业获得了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D.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思想开始形成
(五)八国联军侵华
1.背景:
义和团运动兴起
2、根本原因: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维护和扩大侵华权益
直接原因:
义和团的“反洋”运动
1.背景:
①甲午中日战争后,随着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不断高涨。
②义和团打起的旗号,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总结:
镇压义和团运动(扶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