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1-5 上半学期.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44152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法1-5 上半学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行政法1-5 上半学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行政法1-5 上半学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行政法1-5 上半学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行政法1-5 上半学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政法1-5 上半学期.docx

《行政法1-5 上半学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法1-5 上半学期.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行政法1-5 上半学期.docx

第一章行政法概述

名词解释

行政法: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主要规范承担国家行政权力的组织,行政权力的活动以及对行使权力后果如何补救,其目的在于实现依法行政,确认或确立行政法律秩序。

行政法的渊源:

行政法的渊源是指行政法规则的来源或表现形式。

包括行政法的形式渊源和实质渊源。

公共行政:

公共行政即国家行政机关对公共事务的组织和管理。

公共行政与一般行政不同,宪政意义上的公共行政意味着国家机关职能的分工,并且具有从属性质。

单项选择

1.行政法调整的核心内容是(B)。

A.司法权 B.行政权 C.立法权 D.公民权

2.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行政法渊源的是(D)。

A.宪法

B.法律C.行政法规和规章D.道德

3.行政关系是(C)。

A.行政法调整某些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关系B.行政相对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C.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活动中同被管理者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D.国家行政机关参与社会活动所形成的所有社会关系

4.以下关于行政法特点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B)。

A.行政法可以制定一部完整、统一的法典B.行政法规范赖以存在的法律文件是分散的和大量的C.行政法和一般法律规范一样具有较强的稳定性D.行政法中的程序法和实体法分别独立成为不同的法律部门

多项选择

1.下列关于国家行政权力的认识选项中,哪些是正确的?

(ABCD)A.国家行政权力是一种可以强制他人服从的力量B.国家行政权力是职权与职责的统一C.行政机关必须享有行政权力

D.国家行政权力是一种必须加以控制的权力

2.行政法的形式渊源有(AC)。

A.法律 B.社会团体的章程 C.法规 D.乡规民约

3.下列哪些是行政法的渊源?

(CD)A.国务院某部委的会议纪要B.某市政府关于征收过桥费的通知C.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的若干问题的解释D.深圳经济特区市政府的规范性文件

4.下列关于行政法所规范的“行政”的正确说法是(BD)。

A.企业单位对其内部人事和生产等活动的组织管理行为B.行政法所规范的行政是指公共行政,即国家行政机关对公共事务的组织和管理等活动C.行政法所规范的行政泛指由行政机关所实施的一切活动D.行政法上的行政包括形式意义的行政和实质意义的行政

5.张某为某市集团公司的保安员(正式员工),2000年8月5日由于擅离职守造成公司部分财务被盗,公司经研究决定给与张某扣除该月奖金的处罚决定。

张某遂产生报复念头,于是在8月6日晚,趁值夜班之机,将公司的生产用电变压器加以破坏,使得正常的生产受到了影响。

次日公司发觉后遂向市公安局报案,公安机关查明上述事实后,依法作出对张某拘留15日、罚款100元的治安行政处罚裁决。

同时责令张某赔偿公司的部分损失。

上述案例中属于行政法调整领域的行为有哪些?

(BCD)A.集团公司对张某的扣除奖金的处罚决定

B.市公安机关作出的对张某拘留15日的处罚

C.市公安机关作出的对张某100元的罚款

D.市公安机关责令张某赔偿集团公司的部分损失

6.县林业局与本局王某等5名干部家属,签订了承包该局所管辖的某乡林业检查站的合同。

合同规定:

工资自付,全奖全罚。

王某等承包人私印收费凭证,对当事人乱收、滥罚,遂

决定废止合同。

王某等人不服,诉至法院。

法院判决合同无效,追缴罚款。

请问王某败诉的原因何在?

(BCD)

A.因违反合同规定而败诉B.因行政权是职权与职责的统一体,故承包合同无效C.因国家行政权不能承包,合同因此无效D.因混淆了民事和行政两类性质不同的行为

7.以行政活动由谁来实施为标准行政可分为(AB)A.直接行政

B.间接行政C.实质意义的行政D.形式意义的行政

判断题

1.行政即指行政机关的所有活动。

(×)

2.行政权不仅具有维护社会秩序、增进公共利益及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积极作用,而且还有消极的甚至破坏的作用:

侵犯相对方的合法权益、损害公共利益、破坏社会秩序。

(√)

3.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构成行政法在形式上的一大特点。

(√)

4.行政法规是国家行政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关于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

5.一切国家权力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公民权利,权力是权利的一种特殊形式。

(√)

简答题

1.行政法上行政的含义有哪些?

行政法上的行政有着特定的含义。

第一,行政法上的行政指公共行政。

第二,行政法上的行政是指特定历史阶段的行政。

第三,行政法上的行政主要指行政机关的管理活动。

第四,公共组织所为的公共行政活动也在行政法的调整范围内。

2.行政关系的特征有哪些?

行政关系,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活动中同被管理者所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总称。

行政关系具有如下特征:

首先,行政关系的主体一方为国家行政机关;其次,行政关系的发生必须要有行政机关的意思表示方能成立;再次,行政机关以国家强制力作保障。

3.简析权力行政与公务行政区别?

权力行政与公务行政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行政活动。

权力行政是运用国家强制权力干涉公民的生活,其行为后果往往是加之于公民某种负担,因而,通常又称为干涉行政、负担行政;公务行政则是为公民提供服务,往往意味着给公民带来某种利益,因而,通常又称为给付行政、授益行政。

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活动,权力行政与公务行政遵循不同的行为规则。

论述题

1.试述控制行政权力的必要性。

(1)行政权力是作为行政主体的国家行政机关履行职能所必需的,无权力便无法进行管理;

(2)行政权力的行使不应当是随心所欲的,而应当有一定的法律界限,防止侵害被管理者的合法权益;(3)在现代社会,如果行政权力不受控制,不依法行政,就不会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社会也会因此而失去发展的可能;(4)行政活动必须依法进行是行政法产生和发展的

奠基性原则,也是当今各国公认的行政法原则。

第二章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名词解释

行政法基本原则是指导和规范行政法的立法、执法以及指导、规范行政行为的实施和行政争议的处理的基础性法则,是贯穿于行政法具体规范之中,同时又高于行政法具体规范,体现行政法基本价值观念的准则。

依法行政原则又可称为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必须有法律授权,并依据法律规定。

行政信赖保护原则是指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及其管理活动已经产生信赖利益,并且这种信赖利益因其具有正当性而应当得到保护时,行政机关不得随意变动这种行为,如果变动必须补偿相对方的信赖损失。

不定项选择

1.下列表述哪些是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内在涵义?

(ABCD)A.行政行为必须具有合理的动机B.行政行为必须考虑相关的因素C.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律的目的和精神D.行政行为必须符合公正法则

2.下列表述哪些是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内在涵义?

(ABC)A.行政活动只能在法定的范围内,依照法律规定进行。

B.行政行为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

C.行政行为的程序必须符合法律。

D.行政行为必须符合公正原则。

3.公开原则的基本要求包括(ABC)。

A.行政行为的依据

B.过程公开C.行政结果公开D.行政手段公开

4.参与原则的内容集中体现在行政相对人在行政程序中的权利,其主要包括(ABCD)A.获得通知权

B.陈述权C.抗辩权D.申请权

5.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功能有(ABCD)

A.引导行政法的发展B.指导行政立法C.指导行政法的实施D.指导行政救济

6.英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AB)A.越权无效

B.自然公正C.议会主权D.法治

判断题

1.行政法原则在行政法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价值。

(√)

2.行政法基本原则具有维护行政法制的统一和协调的作用。

(√)

3.行政法基本原则由某一个或某几个行政具体法律、法规所特别规定。

(×)

4.同等地对待相对人是行政公正原则的重要内容。

(√)

5.美国把其宪法上的“正当法律程序”成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

简答题

1.依法行政原则的内容有那些?

1.依法行政关涉到行政法的关系,我们主要可以从法律优位与法律保留两项基本要求看其内容。

法律优位原则,亦即消极意义的依法行政原则,是指法律处于优越于行政活动的地位,一切行政活动都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它并不要求行政活动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只要行政机关不实施与法律规定不一致的行为即符合该原则的要求。

而法律优位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法律的效力等级高于行政立法;

(2)一切行政活动都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而法律保留原则是指在涉及公民权利义务等事项方面,只有法律明确授权,行政机关才能实施相应的管理活动。

法律优位原则仅仅要求行政活动不与法律和法规相抵触,而法律保留原则进一步要求行政活动必须具有法律明确的授权,否则即构成违法,其要求显然比法律优位原则严格,因此法律保留原则又称为积极的依法行政原则。

2.简述正当程序原则中公正原则的内容。

2.行政公正是确保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的过程和结果可以为社会一般理性人认同、接受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公正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应当公正地行使行政权。

公正原则主要是针对行政自由裁量权而提出的要求。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当事人在行政程序中的法律地位平等。

(2)在相同或相似情况,行政权力的行使,应当体现一致性。

(3)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其所处理的行政事务存在利害

关系可能影响程序公正进行关系的,应当回避。

论述题

1.谈谈你是如何理解比例原则的

1.比例原则的基本涵义是指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时,应在全面衡量公益与私益的基础上选择对相对人侵害最小的适当方式进行,不能超过必要限度。

因而也被称为“最小侵害原则”、“禁止过度原则”、“平衡原则”等。

比例原则通常包含三个次要原则或子原则,即妥当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和均衡原则。

妥当性原则关注手段对目的的实现作用;必要性原则注重手段的最小负面影响;均衡原则则是对采取该手段所欲实现的目的价值进行考量。

1.妥当性原则。

又称适当性原则或适应性原则,是指行使自由裁量权所采取的手段必须能够实现行政目的或至少有助于行政目的的达成。

它针对的是行政手段与行政目的之间的客观联系,要求实现目的的手段必须适合于达成行政目的。

如果行政机关所采取的手段根本不能实现行政目的,则属于违反此项原则。

2.必要性原则。

又称最小损害原则,不可替代原则或最温和之手段原则,是指在有多种能同样达成行政目的的手段可供选择时,行政主体应选择采取相对人权益损害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