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文讲座徐维涛 学生版参考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高考议论文讲座徐维涛 学生版参考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议论文讲座徐维涛 学生版参考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本义,就是指形式旧的书,或者内容旧的书。
从实指意义上可以将“旧书”理解为以前出版或用过的书,它可以是人类智慧、情感、经验的记录和总结。
如果从实指义方面写“旧书”,文章可以介绍“旧书”的性质,记叙“旧书”的来历,评析“旧书”的内容,论说“旧书”的价值,或者以“旧书”为线索讲述故事。
也可以对“旧书”的现实意义和去留发表自己的看法。
“旧书”,顾名思义,有其“旧”的一面,或曰形式,或曰内容,尤其是对“旧”的内容,我们该采取什么态度?
对此,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比较科学的态度,自然是扬弃——吸收精华,剔除糟粕。
比喻义即“旧书”的虚指义,就是指那些具有书籍记载功能的人或物,如老人那饱经沧桑的脸,乡村那古老的石桥,城里那座见证城市兴衰的鼓楼。
所以,“旧书”成为一种符号,一种载体,可以是人,如历史文化中德高望重、饱经风霜的前辈。
可以指个人已经历过的人生阶段等。
过往的一切都可比作一部旧书。
翻开这部旧书,或回顾人生经历,或审视“旧我”或鉴往知来,或怀想美好的岁月……从这个意义而言,“旧书”蕴含某种思想、某种情感、某种经验、某种启示或价值等。
从虚指义出发,写议论文,分析作为喻体的“旧书”给人的某种启示,以及这种启示的重要意义。
在中国现实生活中,很多“旧书”——古城墙、名人故居、各地民居,在经济发展的巨轮下,或岌岌可危,或被拆毁,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尊贵”的“高尚名宅”。
对于这种“撕毁旧书”的行为,我们要毫不留情地批判:
我们要呼吁全社会都行动起来,保护这些记录我们民族历史的“旧书”。
由此可见,即使以“旧书”的题目阐发观点,也要联系现实。
此题有重视文化传承的倾向,在这个电脑快要代替人脑的时代,我们不能丢了读书的传统;
在各科目的学习中都存在着急功近利思想的校园,我们不能荒芜了语文的园地;
在这个价值多元、铜臭和书香博弈的时代,我们要保留并享受那一片书香,要防止在追求物质财富的过程中酿成了精神沙漠。
所以,有价值的旧书分明就是文明的载体,精神的财富。
“旧书”可称为一道“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的作文题目,是需要当代青年深思而为的命题。
(二)2011年安徽卷
请以“时间在流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这个作文题是一个规劝大家珍惜时间、积极上进的老套题目,毫无新奇之处。
但细细揣摩,审题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体现了命题者的良苦用心。
这是一个主谓结构的句子型的标题,题目有三个词语构成,要注意题目用的是“流逝”,而不是“流失”、“消失”、“消逝”。
“流逝”在词典中只有一个意思,就是“像流水一样消逝”,一般都是用来形容时光,如“时光流逝”、“岁月流逝”等。
而“流失”有三个义项:
①指自然界的矿石、土壤自己散失或被水、风力带走,也指河水等白白地流掉;
②泛指有用的东西流散失去;
③比喻人员离开本地或本单位。
“消失”是指“(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
“消逝”就是“消失”的意思。
要注意到这些词语的差别。
“像流水一样消逝”,意在告诉我们时间的消逝是可见、可感的,“流水落花春去也”,“时光催人老”,“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诸如此类。
其实,该题目最为关键的词语应该是“在”,这里的“在”是个副词,作状语,是“正在”的意思。
题目的意思就是“时间正在像流水一样从我们的面前消失了”,“正在”表示一种状态,是进行时态。
它表明让考生写的是正在流逝的时间,而非已逝的时间,这一点很关键。
审清题后,可以从下列角度立意
第一,从我们“怎样看待时间在流逝”的角度立意。
考生对“时间”类的命题应该是不陌生的,它往往可以转化成“生命”类命题,毕竟“时间”与“生命”是一对孪生兄弟,能结合命题,谈面对时间的流逝,表达哲理性的思考,这就将写作立意上升到“生命价值”的高度。
“时间”与“生命”关联类素材很多,《论语》中的名句: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苏轼《赤壁赋》的名句: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还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打开思路,如时间在流逝,什东西会改变?
什么东西不会改变?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里的“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就是很好的借鉴。
顺着这样的思路,作文的立意思路就很容易打开了,时间在流逝,很多东西都有可能流逝,有没有不会流逝的呢?
当然有,珍藏在人心中的亲情、友情、爱情、恩情;
历史长河中经历大浪淘沙而留存下来的珍贵民族文化、历代传颂的风流人物,等等。
像这样许许多多有价值的珍贵的东西都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的,它们是永恒的。
如何珍惜,如何传承,如何发展,当有所思,有所悟。
第二,从“面对时间在流逝,我们怎么办的”角度立意。
就这个题目,从“怎么办”的角度入手是最容易的,其实,怎么办的问题本身是明确的。
正面立意即时间在流逝,应当珍惜时间,积极有为——我们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我们能拓宽生命的宽度,以积极有为的方式对抗时光的流逝,提高生命的质量和提升人生的意义。
反面立意自然是批判、否定浪费时间虚度人生的行为,当然通常是将正反两种情况进行对比,从而水到渠成。
从“惜时”角度展开,应当如何对待学习、对待生活、对待人生?
如何实现理想、了却心愿、兑现诺言?
如何珍惜与亲人、与师友、与同学相处的时光?
(三)2011年山东卷
请以“这世界需要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自定立意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文体特征鲜明
首先,要明确题目中重要语素“世界”和“你”的内涵。
“这个世界需要你”这个题目看似很空,但内涵较深,需仔细揣摩。
“古往今来曰世,上下四方曰界”。
“这个世界”是全部时间与空间的总称,但现在世界偏指人类所生活居住的空间;
“你”,是关键语素,快速选择“你”是写好本题的前提。
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信念。
其次,要分析把握好题目中的要素和要素之间的关系。
很显然这个题目讲的是“这个世界”和“我”的关系。
要深入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这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这个世界为什么需要你?
这世界需要什么样的你?
需要我们做什么呢?
否则,容易出现堆砌材料、泛泛而谈、感情苍白的毛病。
要写好这个题目,可实写可虚写,最好要虚实结合。
可在“有形”或“无形”中选定一个记叙、议论或抒情的对象。
“有形”的对象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人或物,“你”可指我们大家,特别是青年学子,当然也可以是影响历史的人物或是感动世界感动中国的现代人物,甚至是平凡的农民工和不屈不挠的草根一族;
实写一个人一定要概括出这些人物内心和思想里的那些优秀气质和品格。
如:
他们敢于承担责任为社会和国家无畏奉献的勇气,为国家民族利益和真理殒身不恤、面对困难不低头的的精神,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富贵不淫的美德,慈祥仁爱、宽容淡定的胸襟,以及超凡脱俗、傲然兀立的张扬个性等等。
感受、接纳并且学习这些优秀的品质,这是我们重建心灵,美化世界的一种美好途径。
如虚写,“无形”的对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属于指精神层面的东西,一般是真、善、美的化身,如“爱”“节俭”“创新思想”“诚信”“正义”“志节”“坚强”“诚信”“责任”“乐观”,当然也可以是“微笑、和谐、友善、低碳生活”等等。
最好要虚实结合,虚因实而更见其抽象,能启发读者用想象的驰骋而获得更高的艺术美的感受。
(四)2011年四川卷
请以“总有一种期待”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少于800字。
标题为一动宾短语。
动词“总有”即“一直有”“一向有”,宾语“期待”即期盼、等待
首先应回答清楚“期待什么”,这种“期望”是他人或者自己长期萦绕于胸的情愫,很久未得纾解,从前面的一个限制词“总有”可看出。
可从小我角度构思,如期待成功、期待幸福、期待真诚友情等;
也可从大我角度构思,如期待社会和谐、期待国家强盛、期待世界和平等;
还可逆向构思,如期待对手。
其次,这种“期望”只能是一种,不能是多种。
可以是不同的人有同样的“期望”,不能是一个人有多种“期望”。
其三,文章感情强调积极乐观的情绪。
命题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既“吐了实”,又让考生“贴着地面飞行”,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命题意图虽然不够显豁,但只需静下心来想想,那些居高不下的房价,食品生产的安全,四川的三年崛起等材料,哪个不可以纳入写作范畴?
当考生把视野放眼于厚实的大地,叩响时代的强音时,才算真正读懂了题目,读懂了中国。
其四,应重点回答“为什么总有”,要结合期待的内容深入切分,这是写出文章深度的关键之所在,若泛谈期待是生活的希望、期待是人生的动力等,则难以得高分。
(五)2011年江苏卷
不避平凡,不可平庸。
为人不可平庸,平庸则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
处事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有坚守。
请以“拒绝平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立意自定;
②角度自选;
③不必面面俱到;
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这是一道给了提示词的标题作文。
审题须界定好平庸与平凡。
在提示语中已经表明,作文需要辨析两个概念,即“平凡”与“平庸”。
平凡是常态的生活。
而看到“庸”字,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庸碌”“庸俗”“庸夫”“庸人”等词语。
其共同点是,稀松平常,碌碌无为,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等。
平庸从表层上说是个人生活、工作上的平凡,不突出,不高明。
从深层上说,则是精神上的自我放逐,自我安慰,自我麻醉,自我解脱。
其本质还是一种消极颓废的思想表现。
个人的平庸,也许无伤大雅,至多也就影响一人一家;
而集体的平庸,则应当警醒,应当看作是一种毒瘤,因为它会践踏我们的思维,阉割人们的意志,妨碍社会的进步。
“拒绝平庸”这个标题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否定式。
在对否定式的审题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就是:
对于你写作的中心,拒绝平庸实际上是要提倡什么。
导语中给出了一种指向即做平凡但不平庸的人。
拒绝平庸就是拒绝消极思想的影响,以振奋的精神状态,投入生产、生活、学习和工作当中,追求生命的意义的亮度,生活的质量的精彩,生存价值的实现。
用精彩装点动人的世界,用雄翼搏击浩瀚的长空。
考生有必要理清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处理好平凡与非凡的关系,安于平凡岗位,善于创造非凡业绩。
我们不反对做一个平凡之人,我们尽可以安心于平凡的岗位,但是我们不能在平凡中变得平庸,进而湮没,甚至颓废消沉,相反我们提倡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非凡的业绩,因为把平凡的事情做到了极致就能呈现出非凡,就会脱离平庸。
二是处理好低调和昂扬的关系。
我们提倡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但是低调不是低能,更不是无能无德无才,相反低调做人的同时可以高调做事,做难事,做好事,做大事,于无声处听惊雷,该出手时能出手。
三是处理好平静与悸动的关系,惯于宁静修养,不忘出世致远登高。
拒绝平庸不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意愿,而是贯穿于整个人生成长过程的锤炼砥砺。
(六)2011年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大千世界,“原点”无所不在,“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
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