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与动力学院教学工作状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39897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与动力学院教学工作状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机械与动力学院教学工作状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机械与动力学院教学工作状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机械与动力学院教学工作状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机械与动力学院教学工作状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与动力学院教学工作状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机械与动力学院教学工作状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与动力学院教学工作状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与动力学院教学工作状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推进大类人才培养。

大类培养原则应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应用”的人才培养理念,同时要结合教学组织实际情况,保持专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大类培养方案在制定时应与专业分流紧密结合,学院形成相应的专业分流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

学院于2017年启动了机械类大类招生及培养,包含了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三个专业,招生情况良好。

3.对接专业认证标准。

适应社会需求,所有专业参照专业认证和专业评估标准,进一步明晰培养目标,凝练专业核心课程,突出专业特色。

人才培养方案要强化与行业对接,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工程教育类专业参照《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版)》执行。

此次学院所有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均结合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和补充标准,并有行业企业专家深度参与。

制订思路与过程如下图所示:

图1结合工程教育认证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4.强化创新创业教育。

进一步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必修和选修学分体系,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强化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5.适当压缩课内学分,同时进行课程改革,基于信息技术,引入网络教学资源,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课外自主学习条件。

坚持以生为本,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适度压缩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课内学时学分,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方法,在不增加学生总的学业负担的前提下,强化课外学习任务和学习要求,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6.引入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学院人才培养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践教学从学生简单的技能培训发展到注重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断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以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无缝对接”。

不断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实践基地按照“一体化五共同”的原则进行建设,学校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协同,以实现育人实效为目的,真正发挥实习基地在人才培养工作的作用。

注重加强对实习基地的管理、维护,以形成长效合作机制。

7.构建以提高工程创新实践能力为任务的一体化实验实践平台。

多方争取资源改善实践条件,争取中央财政支持教学实验室建设,积极联系企业捐赠实验设备;

构建开放式实验室,实现机械创新实验室、机器人工作室、GE智能平台7*24开放;

推进校企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

8.提出并实施分阶段、课内外、校内外结合、理论与实践课程结合的课程体系与实践平台相融合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打破课程壁垒,将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原理及创新综合课程设计、机械创新大赛、工程训练大赛结合起来,实现课程、实践、学科竞赛贯通;

学生的创新实践与企业需求互相支持,互相促进,例如调研企业需求,产生了机器人大赛中获全国一等奖的“四机无线联动搬运机器人”作品;

基于视觉识别、分拣技术的“水果分拣包装机”获湖北省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同时“多种球形水果混装的包装机及操作方法”还获得了发明专利授权,基于此技术,与金宝乐器公司签订了20余万元的横向项目,研发了“钢琴音板识别系统”,目前已在运行调试阶段。

2.教学工作中心地位

2.5学院领导听课制度及执行情况

学院制定有《机械与动力学院听课管理办法》,按照办法要求,学院院长、党委书记、教学副院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5次;

其他院领导每学期不少于3次。

以本为本,学院积极围绕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来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以全新教育教学理念来倡导新教风、新学风,齐抓共管,积极营造良好的“三全育人”氛围,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2017秋、2018春两个学期,学院全体院领导按照《机械与动力学院听课管理办法》完成了听课任务,对学院良好教学秩序的建立、良好教风学风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专业建设

3.1专业建设或改造规划及落实情况

学院根据自身特色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结合当前水利电力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课程结构,灵活设置专业方向,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注重培育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本科专业并不断加大建设力度,逐步形成专业品牌和特色。

学院现有6个本科专业,分别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工业工程,其中,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1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个,省级本科品牌专业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

各本科专业于2016年10月制定了“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并合订为《机械与动力学院本科专业“十三五”建设规划》(2016-2020年)。

专业建设规划涵盖了专业定位、专业建设目标、专业建设内容和保障措施等,六个本科专业重点就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建设和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梳理了本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

落实情况:

●机械大类招生;

2017年学院开始实施机械大类招生,机械类专业包括三个本科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目前2017和2018级机械类在校学生600余人,机械类专业学生于第三学期常规开展专业分流工作。

●完成2017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完成2017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涵盖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编制工作。

●完成《机械与动力学院本科专业质量标准》编制工作。

●完成“机械电子工程”新增学士学位授权专业评审工作。

●完成三峡大学第一批专业责任教授2017-2018年度考核工作。

●2018年暑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73名学生完成了4-6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企业工程实践教学活动。

●立项2017年度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

●立项首批湖北省普通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

●立项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1项。

●立项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

●立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

●公开出版专业特色教材4部。

●立项校级教学研究项目7项。

●获得校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19篇。

●开设校级素质拓展课程10余门。

●学生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50余项。

●学生获发明专利20余项。

●2018届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为24.33%,就业率为95%以上。

3.2企事业技术人员参与专业建设情况

近年来,学院加大与企事业单位的深度合作,共同梳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途径,大力推动实践教学合作新思路,不断探索产学融合育人新模式,在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实习实训、学生就业、科技研究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合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1.校企联合开展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11家企事业单位参与三峡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六个本科专业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设置工作。

参与的企事业单位包括: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O研究所、长机科技有限公司、宜昌猴王焊丝有限公司、国电长源荆门热电有限公司、广东电力设计院、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宜昌市金宝乐器制造有限公司。

2.校企联合开展卓越计划企业工程实践活动。

2018年暑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73名学生完成了卓越计划企业工程实践教学活动。

其中49名学生在吴海华和叶喜葱等老师的带队下,赴湖北力帝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宜昌猴王焊丝有限公司、宜昌市西峡泵业有限公司、湖北中润高科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了为期4-6周的企业工程实践教学,学生非常珍惜本次难得的工程实践机会,均感受益良多。

3.校企联合开展毕业设计指导工作。

以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为引导,着力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在毕业设计工作实施过程中,学院拓展思路,动员专任教师利用科研平台、项目合作、优秀校友和行业协会等资源,面向企业征集毕业设计课题。

2018届征集到的企业课题有78项,其中北京国核13项、武汉105所20项、浙江五洲新春公司12项、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3项、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2项、宜昌市周边企业28项。

学院经过遴选后,选派22名学生赴相关企业,在企业开展毕业实习实践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另外,在毕业设计A类答辩环节中,学院邀请了企业导师参与毕业设计后期的答辩工作,并进而参与完成毕业设计成果的评阅,由此更好地挖掘企业资源,充分利用企业技术人员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与高校合力培养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

学院获批2018届优秀学士学位论文19篇,其中,校企合作毕业设计课题获批5篇,占比26%。

4.校企联合开展专业建设工作。

学院深入学习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本为本,以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向内开展教风学风建设系列活动,向外开展走访调研、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不断拓宽校企合作建设专业渠道,不断探寻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建设成果。

学院获批立项2017年度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2017、2018年获批立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项,获批立项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

各专业校企联合开展专业建设情况总结,见检查材料。

4.师资队伍建设

4.1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落实情况

学院制定有《机械与动力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2015年12月),规划对人才队伍建设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措施:

以系为载体,建立服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一体化的建设与发展战略的年龄、性别、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十三五”期间,学院引进博士30人以上,使专任教师达到90人以上,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达到70%以上,新增教授人数8-10人,“151”人才达到15人,教职工总数110人。

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具有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和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能力的研究队伍。

建立健全教师培养制度,积极帮助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国际交流能力。

拟每年派出海外访问交流1-2位教师,选派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2人在国内外重点高校或科研机构研修,为青年教师成长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十三五”期间学院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统计表(2015.12)

专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工业工 

能源与动力工程

核工程与核技术

机械电子工程

实验中心

现有人 

15

14

6

10

5

发展人 

22

18

12

16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