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战略性贸易政策应用现状及其对策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393324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战略性贸易政策应用现状及其对策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国战略性贸易政策应用现状及其对策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国战略性贸易政策应用现状及其对策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战略性贸易政策应用现状及其对策Word下载.docx

《我国战略性贸易政策应用现状及其对策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战略性贸易政策应用现状及其对策Word下载.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战略性贸易政策应用现状及其对策Word下载.docx

其基本观点已经成为实际贸易政策制定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本文主要从理论方面着手,深入研究了国内外贸易理论与政策,提出了在中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可能性及适用条件的研究课题,分析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实施条件以及中国现实的国情,认为中国己经基本具备了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条件,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但中国作为一个经济转型国家,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等隐含条件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会有一定的限制,因此需要通过对策加以调整,以实现战略性贸易政策给国家带来的经济利益。

文章除前言和结束语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章首先回顾了传统贸易理论,并对它们进行了简要的评价。

第二章主要介绍战略性贸易政策产生的理论基础及现实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涵义、其理论体系进行了阐述。

第三章介绍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的条件,分为前提条件和约束条件,以及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经济转型国家,如中国实施必须具备的第三类条件—隐含条件,如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成熟的市场运行机制等。

并在此基础上对战略性贸易政策做出客观的评价。

第四章首先深入分析了中国实行战略性贸易政策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并将战略性贸易政策应用于汽车产业,通过分析得出了中国已经基本具备该政策的实施条件的结论。

第五章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之上,从战略性行业的选择、产业政策的配合、

在WTO框架内灵活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优化制度环境、利用外资和增进国民福利的关系等几个角度阐述了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具体建议措施。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

第一,比较详尽地阐述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概念和内涵。

第二,将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与中国入世后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探讨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这样一个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下如何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问题,发掘政策手段的运用空间。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试图向这一目标靠拢。

第三,拓展了贸易政策的内涵和外延。

根据国际经济和国内经济的日益紧密结合,不再将以往的国内贸易政策,如产业政策或技术政策等排除在外,而是将有助于提高贸易竞争力的政策都纳入战略性贸易政策。

说明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条件下,如何实施战略性产业政策,提高产业和外贸竞争力。

关键词:

战略性贸易政策;

规模经济;

不完全竞争;

适用性

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中国自入世以来一直都面临着继续改革进出口体制,降低关税,大幅度削减与取消非关税壁垒,进一步提高市场开放程度的问题。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当前世界各国的贸易政策中,推行贸易自由化和实行贸易保护是并行存在的。

任何一国制定贸易政策是以本国的利益而不是以全世界的福利为基点的,其贸易政策的选择必然会受到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需要等因素的制约。

发达国家尚且不会实行绝对的自由贸易政策,毫无保留地开放市场,中国则更不例外。

那么政府应当如何制定贸易政策?

怎样的贸易政策才能对经济发展起到适当的保护与支持作用?

这些都是当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函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本文立论主要基于以下事实:

1、传统贸易理论已经不太适合用来指导二十一世纪中国提高本国福利与促进国内就业;

2、中国已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我国所面临的问题是:

制定怎样的贸易政策才能既适应世贸组织的规则和框架,又符合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需要;

3、我国是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世贸组织的,这为中国在这种倡导自由贸易的多边贸易体制下展开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手段寻找到了一定的空间。

4、一些发达国家己经成功运用了战略性贸易政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国目前实施这一政策可能会存在劣势和障碍,但是已经有规律可循了。

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洋为中用,他为我用。

这些事实都指出在中国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紧迫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国现有的贸易政策一般与传统的古典、新古典贸易理论的思想相符合,保护政策多以传统的幼稚产业保护论为依据。

该理论打破了传统贸易理论的完全竞争假设,提出了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的假设,给国际贸易领域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思想。

今后,如果在制定贸易政策时能够借鉴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思想,并将其与传统理论结合起来,干预性贸易政策的制定就有了更为合理的依据。

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文的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践意义。

而本文正是以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为依据,探讨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

这样一个多边贸易体制下如何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问题,发掘政策手段的运用空间。

旨在通过介绍和分析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基本内容、实施条件和政策效应,为其在中国的应用提出一点政策建议。

二、综述

国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有很多,詹姆斯·

布兰德(Jam。

5Brander)和芭芭拉·

斯潘塞(BarbaraSpen。

er)最早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做出了探索性研究。

布兰德和斯潘塞(BranderandSpeneer,1981)认为在面临外国寡头垄断的条件下,进口国可以利用关税抽取垄断租金,从而提高本国厂商的竞争能力;

而后布兰德和斯潘塞(BranderandSp。

n。

er,1983)论述T补贴对国民福利的巨大作用,提出一种解释在不完全竞争的国际市场上政府对本国厂商用R&

D补贴或出口补贴等“产业战略”政策进行政策干预的论点;

布兰德和斯潘塞(BranderandSpenCer,1985)认为,出口补贴能够改善本国厂商在同外国厂商的非合作竞争中的相对地位,扩大它的市场份额,加强本国厂商的竞争能力,从而扩大本国的福利水平;

克鲁格曼(Krugman,1984)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提出在市场有寡头垄断,并且两国市场相互分割、存在规模经济效应的前提下,本国政府通过贸易保护(关税或配额)全部或部分地关闭本国市场,赋予本国厂商在特定市场上的特权地位。

这样一方面扩大了本国厂商的生存空间,受保护厂商的销售会增加,边际成本会下降;

另一方面,降低了外国企业的竞争能力,外国企业的销量减少,边际成本上升。

本国的这种保护措施会增强本国厂商在第三国市场上的竞争力,达到了促进出口的目的。

以上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本模型,后来又有许多学者对他们作了多方面的扩展,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伊顿和格罗斯曼(EatonandGrossman,1986)在考察了不同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假设下的最佳贸易和产业政策后发现,如果国内外的寡占企业间采用“古诺模型”方式竞争,那么出口补贴就可以用来向本国企业转移利润。

并且他们认为只有当本国的企业数目不太大时,出口补贴是合理的。

迪克西特和格罗斯曼(DixitandGroSSman,1986)考察了经济存在多个寡占行业时的情况。

结果表明:

一国通过出口补贴来支持某一行业寡头企业的扩张和与此相联系的利润转移必然伴随着其他寡占行业企业的收缩和利润损失。

如果政府可以判断出哪个行业的企业能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利润或租金,它就会对该行业的企业给予特别的支持。

但事实上,选择此类行业所需的信息很难获取。

迪克西特(Dixit,1988)应用“校正”模型的方法评估了战略性进口政策在美国汽车行业实施的效果。

他考虑了关税是惟一政策工具和对进口施加关税的同时对本国企业给予生产补贴两种情况。

他发现运用这些政策工具可以使本国的国民福利提高,但这种福利收益是很小的;

比较起来,关税与补贴并用时的福利要高于单独使用关税或补贴时的福利。

但即使是在前者的情况下福利的提高也并不大。

拜德温和克鲁格曼(BaldwinandKrugman,一988)分析了空中客车一波音的竞争,欧洲的补贴虽然使美国的福利受损,但欧洲也没有获利。

同年,拜德温和克鲁格曼又以半导体行业的一种产品16K动态随机存储器为例,对“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政策的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进口保护的确起到了促进出口的作用。

国内方面,夏申、张谦、吴一心(1995,1998)等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本思想作过介绍;

张磊(1997)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有效推行的外部条件的考察和张永林(1999)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目标、效果及实施条件的分析;

许统生(1999)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模型进行了研究;

唐永红(l999)把战略性贸易政策同中国的政策实施实践联系起来;

胡昭玲份002)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证研究等。

总体看来,我国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研究刚刚起步,在理论方面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对于实证方面的研究则更为欠缺。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论文试图通过对传统贸易理论的剖析,重新思考传统贸易理论的前提和基础,引出并分析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得出了中国已具备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条件的结论。

并在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贸易现状和政策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中国应用的政策建议。

本文采用了理论分析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用经济学的标准详细阐述了传统贸易理论和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

同时引用和整理了大量数据,对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中国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