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尾寒羊纯种繁育场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39182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6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尾寒羊纯种繁育场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小尾寒羊纯种繁育场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小尾寒羊纯种繁育场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小尾寒羊纯种繁育场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小尾寒羊纯种繁育场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尾寒羊纯种繁育场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小尾寒羊纯种繁育场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尾寒羊纯种繁育场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尾寒羊纯种繁育场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小尾寒羊纯种繁育场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概况

武川县联峰牛羊农牧业生产专业合作社是2009年10月由呼和浩特市良群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其养殖场周边的后马王庙村、二道洼村、三道洼村共57户农户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注册成立的一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人代表高峰。

合作社成员出资额358.45万元。

住所为武川县上秃亥乡后马王庙村南滩。

其经营业务范围为肉羊、肉牛养殖销售;小尾寒羊纯种繁育销售;草料加工销售。

合作社所属养殖场现有小尾寒羊200只,白绒山羊100只;有暖棚羊舍500㎡,饲草料地200亩。

年产值12万元,纯利润5万元。

自建社以来,本着边建设、边发展、边服务的原则,为本地区发展肉羊产业起到了龙头带动作用。

现有工作人员10名,其中技术人员4名(高级畜牧师1名,畜牧师2名,兽医师1名)。

同时,还聘请内蒙古农业大学的教授为技术顾问,指导种羊养殖技术、杂交改良、胚胎移植、饲料配方等技术应用与实践。

1.1.2财务状况

项目单位2010年资产总额359.92万元,净资产17.35万元,年销售收入26.43万元,年净利润6.03万元。

1.1.3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法人代表高峰,51岁,大专学历,畜牧师。

无破产、银行欠资,无不良信用记录。

诚信、守法,是当地牛、羊标准化养殖的示范者。

1.2项目建设方案

1.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

呼和浩特市武川县联峰牛羊农牧业生产专业合作社0.2万只小尾寒羊纯种繁育场建设项目

建设性质:

新建

建设地点:

武川县上秃亥乡后马王庙村

1.2.2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在原有武川县上秃亥良群小尾寒羊养殖场设备技术条件下,采用“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新建一处纯种繁育场,纯繁场占地面积50亩,新建标准化暖棚圈舍3000㎡、兽医室100㎡、人工授精室100㎡、饲料加工间500㎡、饲料库200㎡、青贮窖500m3、干草棚500㎡、宿舍办公室300㎡、活动场6000㎡。

引进纯种小尾寒羊基础母羊800只,纯种公羊20只。

新建饲草料生产基地400亩,打深井2眼,配置喷灌及加水设施2套。

全部按照种公羊生产标准进行场房设计和饲养管理,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提供纯种小尾寒羊2000只,通过项目实施可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种公羊饲养管理技术,可获得优质种公羊及母羊,解决呼市地区小尾寒羊种羊的缺口,加快全市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步伐。

1.2.3技术、设备、建筑场

在原有设备基础的条件下,采用“公司+农户”的形式,应用

先进的繁殖技术,生产优质小尾寒羊种公羊及种母羊。

仪器设备包括青贮切割机、饲料粉碎机、搅拌机、医疗器械、配种器械、客货车、小型拖拉机、办公生活用品等。

主要建筑场有暖棚羊舍、人工授精室、兽医室、饲草料库、干草棚、饲料加工车间、宿舍及办公室,全部为砖混结构。

建设期限:

2012年

1.3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391万元、其中引种62.2万元,土建工程169万元,田间工程60万元,仪器设备52.5万元,其他费用37.3万元,流动资金10万元,企业自筹291万元,申请国家投资100万元。

1.4项目效益

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每年向周边地区供应纯种优质种羊2000只,年实现销售收入170万元,纯利润达96.64万元。

不仅公司可以取得显著效益,而且可带动合作社社员增收致富。

社会效益:

由于向周边提供2000只优质种羊,可使购买种羊农户迅速扩繁,提高养殖户羊只的繁殖率和日增重,可为社会提供大量优质肉羊,满足城乡居民对羊肉的需求,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

由于采用舍饲养殖,可以缓减草场压力,有利于植被恢复,同时养殖过程产生大量有机肥,可以培肥地力,促进种养业良性循环,产生显著的生态效益。

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呼和浩特市2008—2012年肉羊产业发展规划》

(2)呼和浩特市《关于进一步改善民生、切实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若干意见》

(3)《武川县2008—2012年肉羊产业发展规划》

(4)武川县县委、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三个百万”生态农牧业富民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5)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材料

(6)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书

1.6综合评价

近几年呼和浩特市的肉羊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山丘地区农牧民致富的首选途径。

但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基础差,种羊生产严重不足,品种混杂,没有形成主打产品,养殖效益低等制约肉羊产业发展的重大瓶颈技术问题。

因此武川县联峰牛羊农牧业生产合作社在现有的良群小尾寒羊养殖场基础上,拟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新建小尾寒羊纯种繁育场,培育优质小尾寒羊种羊,可为全市提供优质种源及良种繁育技术,同时可进一步建立健全肉羊良种繁育体系。

本项目建设内容与实施方案规划合理,可操作性强,实施地有关部门也给予极大的技术支持。

因此能够保证本项目按计划实施。

项目从技术、经济、环境和市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项目在各个方面是可行的。

第二章背景和必要性

2.1项目建设的背景

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了“1号文件”,采取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支农惠农政策措施支持畜牧业的发展,实施畜禽良种工程,扩大畜禽良种补贴规模,推进畜禽养殖小区建设。

2006年7月1日施行的《畜牧法》,对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加强种畜生产管理、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并强调国家支持畜牧业的发展,发挥畜牧业在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

因此,加强畜禽良种工程建设,就是贯彻执行《畜牧法》的现实体现。

中央一号文件还指出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各地要立足资源优势,选择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前景的品种作为开发重点,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各地和有关部门要专门制定规划,明确有关政策,加快发展特色农牧业。

建设特色农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筛选、繁育良种品种,把传统生产方式和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水平。

农村要充分发挥作物秸秆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提高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水平。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呼和浩特市充分利用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制定了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继续狠抓奶牛养殖业的发展,积极发展肉羊产业,稳定发展猪禽生产的指导思想,提出继续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产业发展安全,提高科技含量,积极发展现代畜牧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思路。

2007年12月7日,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改善民生,切实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若干意见》,在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大对肉羊养殖的扶持力度。

从2008年到2012年,政府每年投入300万元用于肉羊养殖补贴,使全市农民从此项中人均增收150—200元。

呼和浩特市农牧业局特制定了《肉羊产业实施方案》。

方案中指出要大力做好种源基地建设,提升种畜质量,加快品种改良步伐。

并把武川县、清水河县、和林县三个山丘地区做为全市肉羊产业的主要发展基地。

因此建设种羊繁育场是符合各级政府的政策方针的。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符合呼和浩特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是提升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的根本措施。

呼和浩特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不断提高。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殖业的发展,从品种结构、良种繁育、饲料生产和疫病防治等多个环节入手,组织实施牧业富民行动计划。

2.2.2符合国家政策

国家畜禽良种工程建设规划指出要围绕提高畜禽良种供应能力、质量水平为目标,依托已有基础,逐步建立种质资源保护、新品种培育、遗传改良和良种繁育、种畜禽质量监测紧密衔接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

2.2.3符合当前产业发展的需求

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实现农牧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农牧民收入,是“十二五”时期农村经济工作的核心任务,也是投资农牧业、建设农牧业项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当前,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缓慢,农牧民增收缺乏新的增长点。

运用杂交改良和胚胎移植技术,培育生产肉用纯种种羊和市场紧俏的肥羔羊,逐渐开拓市场,提高我市肉羊产业知名度,最终打入国内外市场,增加农牧民收入。

2.3项目建设的意义

加强畜禽良种工程建设是解决山丘农牧民致富的有效途径。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及自治区先后出台了退牧还草、禁牧舍饲等政策。

武川县经过反复调查研究论证,把肉羊产业作为发展畜牧业的主导产业,虽然目前发展迅速,但距离市场需求仍有较大差距。

主要表现在养殖业仍然是小规模大群体模式,基础薄弱、科技含量低,良种覆盖率低,抵御市场风险差,缺乏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小,经济效益较低,急需进行品种的更新和改良。

武川县联峰牛羊农牧业生产专业合作社新建小尾寒羊纯种繁

育场项目将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特别是我市没有小尾寒羊种羊生产基地,每年都需要从异地引进。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为全市及周边地区的广大农牧民提供可靠的优质优价的种羊品种,符合全市羊产业发展的需要。

并可促进肉羊养殖规模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本项目的实施,必将对振兴武川县农村经济,推进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畜牧业产业化,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章建设条件

3.1项目区概况

3.1.1建设地点选择

选择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综合竞争力,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区域,增加农民收入。

项目建设区域自然条件好,有充裕的饲草料资源,并具有良好的养羊业经验、技术和积极性。

项目选址应地势较高、平坦、干燥、远离城镇且无环境污染的区域。

根据项目选址原则,该繁育场建设选择在武川县上秃亥乡后马王庙村的良群小尾寒羊养殖场内,该场现占地6亩,有小尾寒羊母羊200只,阿尔巴斯白绒山羊100只,有暖棚羊舍500平方米,饲草料基地200亩。

每年可出栏肉羊500只,产肉量达7500公斤,可产绒50公斤。

其所在乡有人口2.8万人,土地面积30万亩;现有小畜4万只;每年人工种草1万亩左右,年产农作物秸秆300万斤,糠、饼、粕等农副产品近50万斤,饲草料资源充足,为发展种羊、肉羊养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该地点距可镇仅15公里,省道二级公路可直接到达,交通便利,已架设高低压线路,电力充足。

这些为畜产品生产和贮运创造了条件,发展种羊、肉羊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资源优势。

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长,该场只发展育肥羊已不能满足产业发展要求,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建设一处良种繁育场,才能使肉羊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区域化方向发展。

3.1.2自然条件

1武川县位于呼和浩特北,大青山脉北麓。

北纬40°47′—41°23′,东经110°31′—111°53′之间。

东南与南部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回民区、土默特左旗相连,西南与西部与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固阳县毗邻;北与包头市达茂旗接壤;东北和东部与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卓资县交界,县城可可以力更镇距首府呼和浩特市区33公里。

武川县交通便利,呼市至二连、呼市至百灵庙的公路纵贯南北,四子王旗至固阳的公路横穿东西,各乡都有公路相通,交通四通八达。

2地形与气候特征

地形为南北山丘,山地占41.9%,丘陵占50.4%。

主要山脉为阴山山脉之大青山中段。

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最高海拔2327米,总面积4885平方公里。

本地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显著特点是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凉爽,温差大,日照充足,多风沙和寒潮。

年平均气温2.5℃,无霜期105天左右,年降水量350㎜左右,年日照时数在2491.1—3812.8小时之间,年平均为2958.7小时,年平均风速3.6米/秒,自然条件适宜羊的养殖。

3.1.3社会经济状况

全县总人口17.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7万人。

现辖3镇5乡,93个村委会、5个社区,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