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中期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38850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困生中期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困生中期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困生中期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困生中期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困生中期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困生中期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学困生中期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困生中期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困生中期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在调查分析和理论分析基础上,将本研究中“学习困难学生”的概念界定为:

一般是指当前学习上存在一定障碍或困难,不能按期达到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目标和要求,仅靠自己的努力难以按时完成学习任务,需要通过相应的教育策略,给予系统补偿或矫治和个别跟踪指导的学生。

针对本校实际情况以及研究的意义,学科学习困难群体确定的三条科学标准:

(1)学业成绩落后标准,主要针对农村高中学生学习中,只有某些科成绩出现特差,其他学科较好的学生。

(2)教师评定标准,根据研究者提供的学习困难群体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描述,由科任教师和班主任评定为学习困难的学生。

(3)排除标准,排除智力落后学生与超常学生,排除各科都困难的学生。

三、研究目标及内容

1、研究目标

﹙1﹚本课题旨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实践相结合,纠正教育实践中的不良育人观,构建符合本校特点,符合教育规律的转化学困生模式,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通过调查分析“学困生”的现状及成因,探寻转化“学困生”的有效策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耐挫精神,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3﹚尝试并总结出对转化学困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使更多学生能顺利考上大学的同时,提高本校升学率,从学习困难学生的个别跟踪指导中,提示教师的育人观,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与水平,让教师紧跟时代的潮流。

2、研究内容

(1)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法、对比实验等方法,分析学困生的现状及成因。

(2)归纳学困生的类型。

(3)探索转化“学困生”的有效策略。

四、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校高中2022级“学困生”约30人。

2、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调查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

五、研究的步骤与过程

(一)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9年4月——2019年5月)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建立健全的课题组成员分工;

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调查和学生跟踪辅导档案;

广泛收集和学习有关文献资料,特别如何和学生沟通的方式方法;

初步拟定课题实施操作的集体方案,请专家指导,进行开题论证。

(二)第二阶段:

初步实施阶段(2019年5月——2019年8月)

按计划开展实验研究活动,重点研究“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每位课题组成员从调查中确定三至五个跟踪指导学困生对象,对学生进行单独辅导,访谈,有针对性的进行个案研究。

收集各种研究信息和资料,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转化措施,不断总结可操作性策略。

采用辅导、座谈等形式,对每一位“学困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而后采取面向全体、兼顾重点的策略。

对研究进行期中分析报告。

对第一阶段的实效性进行论证分析。

在第二阶段的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在新的一年进一步探索、实践、反思,此时除了针对时间阶段进行研究外,还要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特别的思考。

进一步形成规范的研究策略,整理成册。

(三)第三阶段:

总结鉴定阶段(2019年9月——2019年10月)

调查“学困生”转化情况,总结经验和研究成果,收集、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六、研究成果及分析

﹙一﹚、通过对我校的“学困生”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归纳出“学困生”的几种典型类型。

我们课题组通过从5个调查表【表1:

“学习困难学生”成因调查表(由学生填写)、表2:

“学习困难学生”成因调查(由教师填写)、表3:

“学习困难学生”成因调查(由教师填写)、表4:

“学习困难学生”成因调查(由家长填写)、表5:

“学习困难学生”成因调查(由学生填写)】进行问卷调查,并进一步确定学困生对象,除了分析学困生的调查表,并结合学生实际,各研究组员对其进行座谈交流,归纳分析学困生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家庭,问题家庭产生问题学生

导致中学“学习困难学生”产生的问题家庭主要有:

(1)父母离异。

现在社会上离婚现象增加,如我们对七一班和七二班单亲家庭进行调查,一班学生46人,单亲家庭6人,二班学生48人,单亲家庭5人,父母离异占了九分之一。

从学困生上分析,单亲家庭的占的百分比要高很多。

父母离异,家庭破裂,使这些学生缺少父爱或母爱,家庭亲情和爱的缺失往往使这些学生心灵受到极大的损伤,性格扭曲,行为习惯变坏,学习下滑,最后成为“学习困难学生”。

(2)“隔代”管理。

我们课题组对学校三个年级抽取的2-3个班级调查,从研究反馈的信息看,每个班基本上一半以上的父母没在家,这些学生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做生意等,孩子的管教全托给了祖父祖母或外公外婆。

这些老年人由于身体、知识、代沟等方面的原因,根本不能很好地承担管教当今时代孩子的重任。

他们对孙子辈往往是溺爱、迁就,育有余而教不够,缺乏严格的要求和正确的教育。

隔代管理的孩子往往个人中心严重,娇惯任性,缺少学习的自觉性和意志力,遇到学习困难就逃避,成为“学习困难学生”。

(3)父母不关心孩子学习。

我们也对一些父母都在家的学生也进行了调研,与部分学困生的父母进行了交流,对学生周末回家的学习情况以及生活情况进行了调查。

这些父母虽然天天与孩子相处,但由于本人缺少文化,或者缺少管理的正确方法,自身本身就没学多少知识,加上现在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觉得读书不是特别重要,他们对孩子的学习没有要求,撒手不管,这些孩子因家长无学习上的要求和希望,他们面对困难的时候就会逃避和放弃,并且学习懒惰而成为“学习困难学生”。

(4)父母亲过分注重孩子学业。

对一部分父母在家的孩子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少部分家长有这样的情况: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过于苛刻,目标过高且引导方式错误,时间长久,孩子在学习上产生了逆反心理,学习上用弄虚作假来应付父母,甚至专门拿学习上的失败与父母赌气,最终也成为“学习困难学生”。

2、不良社会风气影响

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有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社会环境对学生教育的重要意义。

受“拜金主义”的影响,不少学生从厌学发展到弃学;

“脑体倒挂”,导致知识贬值,不少学生患上了”短视症”;

有关自费上大学、有钱就能自费留学、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等社会现象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从而也使不少学生学习后劲不足;

“读书无用论”、考试制度、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等,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生。

另外,不良影视、书刊、网络以及周围的人对学习和高考不正确的认识,对涉世未深、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

曾经我的一些学生直接告诉我说,他的父母说读大学没意思,找不到工作,还举例了他某个哥哥姐姐的例子,就这个问题,在上期,我高一、9班专门利用班会课针对社会的“上大学无用论、上大学找不到工作”这些现象进行了主题班会课。

很多学生通过班会课认识到社会很多人以点带面,对于那些一上大学就只谈恋爱、耍朋友,就不学无术的人找不到工作很正常的。

3、学生心理问题。

由于心理不健康而引起的“学习困难学生”近年有日渐增长的趋势。

在中学生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学生心理出现了问题,如孤僻、自卑、猜疑、粗暴等。

这些学生在班集体中不合群,不能与其他同学在生活上、学习上正常沟通,其他同学也不愿意与他们交往,使之在生活中孤单,学习上寡助。

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会自暴自弃,并时常故意做一些损伤别人和集体的事以泄怨愤。

随之,就会更加恶化了他们与师生的关系,同学们也有意疏远他们,甚至厌恶他们,使他们很容易成为“学习困难学生”。

4、小学、初中分化后遗症。

由于个体差异、教育错位等因素,在小学五六年级已有少数学生开始分化现象。

初中属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后三年,所有学生升入初中后,客观存在部分“学习困难学生”。

此时本来是很容易纠正和改善过来,但如果在初中老师再没有加以正确的引导,甚至只是一味的责备,就会使这些学生对该科望而生畏,彻底失去学习该科的信心。

随着进入高中后的学业范围、难度增加,这部分原因引起的“学习困难学生”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我所在的班级就有这样一个学生,其他学生都还可以,就是数学特别差,我一直想树立她能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

但是,尝试了很多办法都不见效。

最后对她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发现,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在于初中,她给我说,初中的时候因为数学学科成绩较差,被老师“盯”上了,几乎天天被老师叫去站办公室,而且还经常说她。

其实这种状况需要我们老师从另一种角度进行引导,老师叫你去,证明老师重视你,关心你,如果不叫你才是放弃你。

她没有这样想,反而比较极端的认为老师是很讨厌她,她很讨厌这种状况,从而对数学这科有了根深蒂固的厌恶,也铁定的自认为自己的数学学科是无药可救了。

5、学校教育存在缺陷

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要一个过程,作为学校和老师应对他们的成长一起去做好规划,培养起他们的信心,用一颗“治病救人”的心态去面对他们。

一些学校教育思想不够端正,片面追求升学率依然左右着学校的各项工作,学校工作中违背教育规律,忽视全面发展,压抑学生个性的现象十分普遍,不少学生受到不公平的评价和待遇,甚至一进入高中就给他们判了“死刑”。

中学学科内容多,难度大,份量重,要求高,但部分教师教学脱离部分学生的实际,造成分化面大;

高初中教育教学脱节,“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学校精神生活不丰富,所谓“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闪光点”难于表现出来。

教师问题诱发学生的非认知缺陷,也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些学生因最初的一两次学习失败或暂时困难,致使教师过低评价或态度不良,导致学生形成低自我效能感,引发一系列非智力因素问题,再引发认知因素问题,又使教师产生更消极的评价和态度,致使问题不断累积,最终形成较稳定和持久的学习困难,成为“学习困难学生”。

我们发现多数“学习困难学生”与教师缺乏感情,学习体验趋于消极,学习行为被动化严重,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职业态度直接相关。

﹙二﹚、探索出转化农村中学“学困生”的具体策略

根据其特征、类型和成因,经过多角度多层次的实验研究,归纳出转化对策:

1、针对“学困生”,教师首先要主动转变教育教学方式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加德纳曾提出“多元智力论”的观点。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有潜能的人。

正如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各种原因,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

只要我们不放弃对他的关心和培养,只要他能努力改变自己,那么就应该坚信他是完全有可能在学业上赶上甚至超过其他人的,并且相信他将来也可能是大有可为的。

可见,我们不能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对学困生要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

面对“学困生”,要强化他们的学习信念。

(1)学生层面:

要让学困生树立学习的信念,必需要激发其学习兴趣

面对高中学习,“学困生”们显得没有信心,没有兴趣,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效率低,不能面对挫折。

开启心扉,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是教师应必须想到和做到的。

对“学困生”的教育,首先要帮助他们恢复信心,强化动机,大力培养持久的学习兴趣。

对于那些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并不马上强求他们达到满意的要求,对他们的一点点进步我都恰到好处地予以表扬,使他们切实感到老师是发自内心的期望和鼓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心理学家指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