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讲义教育学心理学法规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38515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9.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讲义教育学心理学法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讲义教育学心理学法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讲义教育学心理学法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讲义教育学心理学法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讲义教育学心理学法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讲义教育学心理学法规Word文档格式.docx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讲义教育学心理学法规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讲义教育学心理学法规Word文档格式.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讲义教育学心理学法规Word文档格式.docx

A.《雄辩术原理》B.《康德论教育》

C.《大教学论》D.《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4.与封建社会教育特征不符的是()。

A.师生关系民主化,出现了双轨制B.教育具有阶级性和宗教性

C.以“四书五经”等经典为教育D.官学与私学、书院和社学并存

5.“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选自()

6.连线题

助产术(产婆术)柏拉图

《理想国》苏格拉底

最早提倡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洛克

《大教学论》卢梭

《教育慢话》夸美纽斯

《爱弥儿》赫然巴特

《普通教育学》杜威

《民族主义与教育》亚里斯多德

7.“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

A.《学记》B.《论语》C.《尚书》D.《孟子》

8.反映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品是()。

A.《教育论》B.《雄辩术原理》C.《理想国》D.《巨人传》

9.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B.封建社会末期C.奴隶社会初期D.原始社会末期

10.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

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11.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D.夸美纽斯和杜威

1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A.《论语》B.《学记》C.《四书集注》D.《孟子》

13.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C)。

A.《论语》B.《师说》C.《学记》D.《孟子》

14.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教育思想家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昆体良D.苏格拉底

15.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是(D)。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柏拉图的《理想国》

C.斯宾塞的《教育论》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16.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是英国哲学家()。

A.卢梭B.培根C.拉伯雷D.洛克

17.一般认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

A.柏拉图的《理想国》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D.斯宾塞的《教育论》

18.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自德国哲学家()。

2

A.柏拉图B.赫尔巴特C.康德D.梅依曼

19.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D)。

A.杜威B.夸美纽斯C.凯洛夫D.赫尔巴特

20.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B)。

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B.凯洛夫的《教育学》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21.杜威实用主义所提倡的主要教育观点有()。

A.学校即社会B.教育即生活C.儿童为中心D.课堂为中心E.从做中学

22.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答案: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第二章教育目的与功能

(一)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名词解释

教育目的:

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目标,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定的总体要求。

考点2:

教育目的确立依据

客观依据:

生产力与科技发展水平

认的依据:

人的心理发展与需要

考点3:

教育目的主要理论

社会本位论: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个人本位论:

教育目的根本在于人的本性得到发展

(二)教育功能

考点:

影响教育的几个社会因素——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人口

常以简答题形式出现,考察某一个因素与教育之间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目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

(2)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来维护和巩固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例题:

1.“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论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

2.以下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错误的选项是()

A、教育目的是社会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综合

B、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

C、教育目的就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D、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3.国家的教育目的体现了国家对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要求,而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所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通常称为_______________。

4.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几方面?

答:

①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②宣传思想,形成舆论③促进政治民主化

3

6.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A.哲学观念B.人性假设

C.理想人格D.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第三章学校教育制度

学制名词解释;

我国近代学制

学制:

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规定者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我国近代学制的情况:

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但未实施;

1904年,我国颁布了“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

1922年,我国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常所说的六三三学制,一直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例题:

1.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壬戌学制C.甲午学制D.癸卯学制

第四章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简答题)

教师的权利: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其他方式的培训。

教师的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技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批评和抵制有害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教师的任务和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的任务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教师的具体任务是:

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关怀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关心学生的生活。

(2)教师劳动的特点

①复杂性、创造性:

教师劳动是一种复杂的劳动。

复杂性表现在第一,教育目的的全面性;

第二,教育任务的多样性;

第三,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

具体表现在:

第一,因材施教;

第二,教学上的不断更新;

第三,教师的“教育机智”。

②连续性、广延性:

连续性是指时间的连续性,广延性是指空间的广延性。

③长期性、间接性:

长期性是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的影响具有迟效性。

间接性是指教师劳动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

④主体性、示范性:

主体性是指教师的劳动手段是教师自身。

示范性指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4

教师的素质

(1)职业道德素养

①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②热爱学生:

师爱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

师爱是增强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

如何爱学生?

爱与严结合;

爱与尊重、信任结合;

全面关怀学生;

关爱全体学生;

对学生要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

③集体协作的精神;

④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

(2)知识素养

①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②精深的专业知识;

③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知识。

(3)能力素养

①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

②语言表达能力:

对教师的语言表达的要求主要有:

准确、简练,具有科学性;

清晰、流畅,具有逻辑性;

生动、形象,具有启发性;

语言和非语言手段的巧妙结合。

③组织管理能力;

④自我调控能力。

(二)学生

学生的权利(简答题)

学生的的权利:

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3.在学业成绩及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考点2:

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

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1.顺序性和阶段性;

2.稳定性和可变性;

3.不均衡性;

4.个别差异性;

5.整体性

1.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①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②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③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④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⑤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2.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建立很好的师生关系?

①树立新型的师生观②建立教师威信③善于同学生交往④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的意见3.现代师生关系模式主要有两种,

4.教师职业的工作课程

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程。

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

5

其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也是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课程概念

广义的课程是指:

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规定的学生应该学习的所有学科与应该从事的所有活动的总

和及其有计划的进程。

狭义的课程是指:

学生在学校应该学习的一门学科或应该从事的一种活动的A)

课程观的观点。

A.人文主义B.科学主义C.知识本位D.能力本位

2.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

(错)

3.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不同?

首先表现在前言部分,课程标准对每一学科课程的性质、价值与功能做了定性描述,阐述

了本课程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并对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