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税机关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与地税机关效能情况报告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地税机关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与地税机关效能情况报告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税机关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与地税机关效能情况报告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加强税收优惠政策的公开
主动公开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促进文化体制改革、扶持下岗再就业等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国家新出台的结构性减税政策,确保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执行到位。
进一步梳理公布支持皖北地区加快发展的税收政策,收集汇编支持“凤还巢”企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增强投资的政策吸引力。
(五)加强行政决策的公开
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信息公开条例要求,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着力建立健全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的决策机制。
充分吸取基层意见和建议,逐步扩大行政决策公开的领域和范围。
严格执行重大涉税事项集体审理制度,确保执法公开、公正与公平。
大力推进网络问政,加强与市政府网的联络沟通,形成限时回复、及时答复、定时研复的网络留言落实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各界对税收工作的关切。
建立重大决策跟踪反馈和风险评估机制,实现决策权与决策责任的统一,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配套制度和实施办法。
(六)加强基层财务的公开
按照“选择试点、逐步推广、总结经验、稳步推进”的原则,开展基层分局财务公开试点工作,加强对试点基层分局财务公开工作的督促检查和业务指导,及时总结经验,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为推进财务公开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规范公开范围、公开形式、公开程序等,建立健全财务公开工作机制,逐步完善财务信息主动公开工作机制、依申请公开受理机制和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
(七)加强行政审批的公开
全面公开政务服务中心地税窗口职能、权限和工作流程,凡是能够进入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办理的涉税审批和服务事项,全部进入。
深入推进涉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依法依规精简审批项目,减化审批环节。
推进限时审批,在落实好原时限规定的同时,通过优化审批流程等途径,进一步缩短审批时间。
二、公开载体
(八)依托办税服务厅公开
开展标准化办税服务厅建设工作,逐步统一规范办税规程和流程,完善办税服务厅功能,方便纳税人查询涉税资料,统一涉税受理、审理、审批内容、时限、程序等。
推进涉税事项“同城通办”,推进与国税部门服务资源整合和信息资源共享,探索共享实体办税服务厅、共建网上办税服务厅、共驻政务大厅、相互委托代征等多种形式的联合办税。
完善限时办结制、延时服务制、预约办税制、窗口工作责任制、业务骨干带班制、行政领导抽查制等制度,发挥办税服务厅政务公开主渠道作用。
(九)依托互联网站公开
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纳税人为宗旨,积极推进地税网站建设,向社会公众和广大纳税人提供快捷、高效的涉税咨询和服务。
对照总局《税务网站内容与界面规范(试行)》要求,对门户网站重新规划,完成网站标识、栏目、设计等方面的改版升级工作,及时更新维护公开内容。
设置网上办税便民功能,方便纳税人办理网上申报、发票真伪查询、纳税咨询和行政审批办理情况查询等。
(十)依托12366纳税服务热线公开
12366纳税服务热线是税务部门接受咨询、公开法规政策和办税程序的重要载体。
完善咨询热点问题定期收集和报送制度,完善自动语音查询、人工接听、投诉举报、短信发送等功能,减少咨询环节,提高热线服务水平。
(十一)依托征纳互动公开
继续开展市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新闻发布会、税企座谈会等活动,介绍与广大纳税人以及百姓生活最为密切的涉税政策和规定,解答涉税咨询提问,征求政务公开工作意见和建议。
实行“一对一”联络服务制度,送政策上门。
举办专题辅导班,有针对性地进行税收政策辅导和解读。
三、公开要求
(十二)强化社会评议
通过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网站、问卷调查等渠道和形式,进行政务公开工作社会满意度测评,将测评结果作为政务公开工作考核评价重要依据。
加强与政风评议机构、投诉受理机构的联系沟通,掌握对地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促进工作改进。
广泛征求纳税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提出改进措施。
(十三)强化制度执行
全面梳理和审查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在此基础上及时补缺补差,并针对制度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制度和规定,形成覆盖全面、内容完整、相互衔接、易于操作的制度体系。
制定制度落实流程,确定岗位职责,明确投诉举报方式。
明确制度落实评价指标,畅通社会评价渠道,把制度以及配套措施的落实情况,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社会评价工作的主要内容。
(十四)强化督查考核
将政务公开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要点,定期开展日常考核和效能监察,对各县区局和局属各单位工作执行情况进行考评。
对各级地税机关税收执法、行政管理等情况进行督查,确保涉及纳税人利益和权益的公开事项落实到位。
地税机关效能情况报告
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创建最优发展环境一直是各级政府改进作风、优化服务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当前,全省地税系统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积极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活动,这对地税部门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纳税服务,优化发展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结合地税系统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开展情况,就地税系统机关效能建设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机关效能建设相关内涵阐述
效,乃效率、效果、效用之意;
能,乃能力、能干、能行之意。
效能主要是指办事的效率和工作的能力。
机关效能主要是指行政机关在实施职能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实现工作目标的能力和所获得的领导效率、效果、效益的系统综合。
简言之,就是行政机关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能力。
机关效能建设是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按照“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要求,为规范行政机关,改进工作作风,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和提高工作效能,将管理诸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管理活动。
它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形式和载体。
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机关效能的体现者,是效能建设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效能建设的受益者,是客体。
机关效能建设的主体行为是一种以科学管理为手段,以优质服务为宗旨,以人民满意为目的的行政行为。
因此,机关效能建设的着力点是强化对主体行为的约束,更好地服务客体,寓服务于管理之中;
同时让客体能够有效地监督主体,以获得满意的服务,增强机关工作人员的“公仆”意识,做到用职能去管理,用机制去完善,用服务去影响。
二、当前地税系统机关效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
部分干部认为我们地税部门已开展了多年的政风行风建设,地税机关办事效率已经很高了,服务质量也够好了,地税部门已经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不需要再搞什么机关效能建设活动。
不少人潜意识中还存在厌烦抵触情绪,他们认为当前地税工作压力大,税收任务重,工作中很难再推陈出新,实在没必要再推行机关效能建设,对效能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
2、效能建设不深入。
虽然效能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效能建设的意识也深入人心。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效能建设还缺乏长远的计划;
有的还习惯搞运动,想起来就抓一阵子,想不起来就抛到脑后;
还有的等上级领导强调了,就紧抓一阵子;
也有的响应号召,成立了工作机构,但是形同虚设,没有真抓实管,不能促进效能建设持续发展。
3、管理机制不完善。
一些制度、方案制定多、落实少,严重影响了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管理手段滞后,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仅仅依赖于考核的扣分扣款,而忽视了日常管理的重要性,造成干部干工作满足于应付,怕担责任,甚至逃避责任,使边缘工作无人过问,需要协调共同解决的问题无人牵头。
4、创新意识不鲜明。
一些干部思想观念陈旧,对依法治税与优化服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与执法责任制等关系缺乏正确理解,对绩效管理、服务社会、争做第一等新理念接受不强;
工作上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应付了事,因循守旧,抓不出特色;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缺乏创新的勇气,缺少创新的方法和举措,站的不高,看的不远,创新理念不强,开拓意识不足。
5、服务措施不得力。
少数干部职工为纳税人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不好,服务方式陈旧,服务承诺不兑现,办事拖拉、推诿、敷衍,工作执行力不强,服务措施落实不到位,甚至存在“为税不廉、执法不公、服务不周”现象:
部门运转不协调,征、管、查各环节只有分工没有协作,服务措施不能完全满足纳税人的需求。
少数干部,也严重损害了地税部门的社会形象。
6、激励机制不健全。
就考评制度内容讲,由于量化细化不够,可操作性不强,责任权利不配套,赏罚力度不够,缺乏内在驱动力;
从制度的实施方面讲,由于平时缺乏检查督促,制度落实流于形式,使制度未能真正起到规范、激励作用;
从考评效果讲,有的单位忙闲不均,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良莠不分,奖罚不明,导致竞争激励机制作用缺席,变相搞平均主义,挫伤了干部积极性。
对效能建设危害巨大。
三、地税系统机关效能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一是工作落实不力。
工作中就事论事、就税收抓税收,对上忙于应付,对下忙于布置,没有潜下心来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经常为出台文件而出台文件,文件一发就不管了,定了规定也不落实,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工作得过且过。
二是人员素质不高。
从地税干部的综合素质看,少数干部职工存在爱岗不敬业、作风飘浮,责任心、进取心不强,积极性、主动性欠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思想严重等现象,未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对财务知识、法律知识、计算机知识、文秘技能等知识学习不够,在管理方式上循规蹈矩,对形势的判断力,事件的敏感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税收业务知识和执法技能与目前税收工作高标准严要求有较大距离,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税收工作的需要。
三是执法刚性不强。
执法不规范是当前依法治税工作的弱点。
公众税法知识缺乏、少数税务干部的法律素质较低、地方保护主义、收入任务与税源的矛盾等等,都是对依法治税构成的威胁。
征、管、查职责不清,忽视了稽查与征收、管理的协调、制约关系,导致管理相对弱化,也是导致执法刚性不强的另一个原因。
四是服务形象不佳。
目前的纳税服务存在误区,还存在未真正转变服务观念,一定程度上把纳税人摆在服从的位置,主动服务的意识不强,因此就出现了办事拖拉、服务不到位、缺位的现象。
一些干部宗旨观念淡薄,服务意识差,不能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以权谋利现象时有发生。
五是工作流于形式。
从表面看,工作扎实,成绩斐然,但纵观活动的全过程,其形式和实质均与政风行风建设目的一致,且形式大于实质。
主要是某些部门的领导对名次看的太重,对所谓的“政绩”过于关注。
没有真正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理论之精髓,没有将效能建设的真正要求落实到工作中去,落实到为纳税人服务中去,而是不惜牺牲部门利益,不惜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大搞形式主义。
其结果必然是劳民伤财,事倍功半。
六是绩效评估不科学。
现行的绩效评估考核分散在多种管理机制中,造成有多少项工作就有多少项评估考核,出现了“滥考评”现象;
绩效评估考核的主体主要是上级行政机关,社会公众、社会组织还没有真正成为评估的主体;
评估的方法多为定性方法,较少采取定量方法,未建立评估指标体系,缺乏科学性。
四、健全六个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