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氨制冷企业安全管理指导手册电子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382014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5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涉氨制冷企业安全管理指导手册电子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涉氨制冷企业安全管理指导手册电子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涉氨制冷企业安全管理指导手册电子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涉氨制冷企业安全管理指导手册电子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涉氨制冷企业安全管理指导手册电子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涉氨制冷企业安全管理指导手册电子教案Word下载.docx

《涉氨制冷企业安全管理指导手册电子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涉氨制冷企业安全管理指导手册电子教案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涉氨制冷企业安全管理指导手册电子教案Word下载.docx

NH3

CAS号:

7664-41-7

分子量:

17.03

国标编号:

23003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熔点

-77.7℃

相对密度(水=1)

0.82(-79℃)

沸点

-33.5℃

相对密度(空气=1)

0.6

蒸汽压

506.62kPa(4.7℃)

溶解性

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健康危害:

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含氨量为15.7﹪~27.4﹪时,遇到电焊、气割、气焊、电器线路短路等产生的明火、高热能,在密闭空间内有爆炸、开裂的危险。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化学反应。

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1.2氨制冷原理

图1.1直接蒸发制冷系统简图

载冷剂间接制冷系统如图1.2所示。

直接蒸发制冷系统的蒸发器被冷凝蒸发器替代,直接蒸发系统的制冷剂通过冷凝蒸发器吸收载冷剂的热量,载冷剂温度降低;

低温载冷剂进入贮液器,经泵加压送至蒸发器,吸热后温度升高,再次进入冷凝蒸发器,进行放热降温过程。

图1.2载冷剂间接制冷系统简图

2.氨制冷企业规范要求

2.1涉氨企业作业相关安全法律法规文件与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修正)》主席令第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6年修正)》(主席令第4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主席令第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第6号)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原国家质技监局令第13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8号)

《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的通知》(安委〔2013〕6号)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继续深入开展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的通知》(安委办〔2014〕10号)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验收工作的通知》(安委办〔2017〕8号)

《关于印发<

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技术指导书(试行)>

的通知》(管四函〔2013〕28号)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1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氨制冷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BJ12-2011)

《冷库安全规程》(GB28009-2011)

《液氨泄漏的处理处置方法》(HG/T4686-201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21-2016)

《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工业管道》(TSGD7005-2018)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TSGR7001-2013)

2.2涉氨制冷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2.2.1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间等人员较多生产场所的空调系统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系统。

2.2.2快速冻结装置未设置在单独的作业间内,且作业间内作业人员数量超过9人。

2.3涉氨制冷企业管理重点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进一步深化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深刻吸取上海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8·

31”重大氨泄漏事故的教训,强化源头治理,国务院安委会定于2013年9月在全国深入开展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于2017年2月开始专项治理验收工作,同步对福建省、湖南省、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涉氨制冷专项治理情况进行明查暗访,提出了相关要求。

政府监管重点

2.3.1安全监管部门要对涉氨制冷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开展专题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对企业安全培训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情况的监督检查。

2.3.2将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纳入日常重点监管执法内容,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2.3.3对新建、改建、扩建的涉氨制冷企业建设项目要严格落实安全设施“三同时”有关规定,严防再出现两类重大隐患。

2.3.4要将涉氨制冷企业纳入常态化监管,通过加强监督执法、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等工作,健全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强化监管人员执法能力建设,切实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充分利用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平台,不断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全面提升涉氨制冷行业安全生产水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2.3.5其外泄的氨可能影响周边,并可能需要大面积、大人流疏散,所涉及镇、街道一方面要督促涉氨制冷企业重视并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章立制,配备专业处置队伍,准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完整好用的救援器材。

另一方面,相关镇、街道要制订专题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事故后能迅速应对,保证相关区域人员及时撤离,并合理、及时善后。

企业管理重点

2.3.6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应狠抓安全生产管理,避免事故的发生,杜绝重大事故发生,企业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更应在人防、物防、技防、制度防、应急救援管理上处处落实,不留漏洞。

2.3.7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间等人员较多生产场所的空调系统禁止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系统。

2.3.8快速冻结装置:

须设置在单独的作业间内,且作业间内作业人员数量不超过9人。

并设置探测仪、报警器、排风装置、联锁装置等安全措施。

2.3.9按照法律、法规文件要求企业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2.3.10健全落实企业管理制度,特别是重大危险源管理。

2.3.11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应到位,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2.3.12确保生产场所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通畅;

制冷机房按要求设置防爆和防泄漏安全设施,特种设备如期开展定期检测等。

2.3.13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完善氨泄漏应急处置方案,开展应急演练,配备空气呼吸器等防护用品和急救药品。

3.涉氨企业安全管理基本要求

3.1人防

3.1.1持证上岗。

负责制冷运行的作业人员要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

3.1.2专人值守。

对机房、设备间等易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生产场所由专业人员值守。

3.2物防

3.2.1安全距离。

液氨罐区和氨机房区域距离人员密集场所(集市、医院、学校)等重要公共场所距离应不少于50米。

厂房与民用建筑防火间距应大于25米。

3.2.2人员分隔。

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间等人员较多生产场所的空调系统严禁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系统;

液氨管线严禁通过有人员办公、休息和居住的建筑物;

快速冻结装置须设置在单独的作业间内,且作业间内作业人员数量不超过9人。

3.2.3消防措施。

在氨压缩机房和设备间(靠近贮氨器处)门外应设置室外消火栓,与库区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相连;

氨压缩机房和设备间旁应设有消防车道,其净宽与净高均不应小于4.0m。

3.2.4喷淋设施。

氨制冷机房贮氨器上方应设置选用开式喷头的水喷淋系统。

3.2.5相关库室。

氨制冷机房、控制室、配电室和人员值班室应分开设置,分隔墙体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

氨制冷机房与变配电室和控制室之间的门应采用平开门并向外开启,并应使用乙级防火门;

氨制冷机房应有两个以上的疏散通道,值班室或控制室应有直通室外的应急通道。

3.3技防

3.3.1报警装置。

氨制冷机房贮氨器等重要部位安装氨气浓度检测报警仪器,并与事故排风机自动开启联动。

3.3.2压力设备。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其安全附件应定期检验;

阀门应符合压力管道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灰铸铁等不符合压力管道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阀门不得使用;

安全阀应设置泄压管。

3.3.3警示标志。

压力容器、非专业操作人员免进区域、关键操作部位等应设置安全警示标识;

安装有氨直接蒸发制冷方式的快速冻结装置的食品加工间应当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相关警示说明;

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涉氨制冷企业应在使用区域明显位置悬挂“重大危险源安全警示牌”。

3.3.4风向标。

在厂区内显著位置应设风向标。

厂内任何一个交叉路口都要至少观察到一处,并不能用红旗替代。

3.4制度防

3.4.1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个体防护装备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应急管理制度等。

3.4.2操作规程。

制定制冷压缩机操作规程、压力容器操作规程、压力管道操作规程、制冷系统充氨操作规程、制冷系统除霜操作规程、制冷系统加/放油操作规程、速冻装置操作规程(如系统中设置)、电气安全操作规程、救护设施操作规程和交接班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

3.4.3管理档案。

应建立包括特种设备等在用设备、设计资料(含设计变更)、竣工验收资料、采购合同、系统运行等管理档案,并妥善保存。

3.5应急管理

3.5.1应急演练。

制定氨泄漏、压力容器爆炸等专项应急预案,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3.5.2应急装备。

(1)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应配备过滤式防毒面具、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隔离式防护服、橡胶手套、胶靴和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其中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至少配置2套,其他防护器具应满足岗位人员一人一具。

非重大危险源单位应根据实际需要至少配备1套隔离式防护服、防毒面具及岗位人员一人一具橡胶手套胶靴和化学安全防护眼;

(2)应配备有效的合格期内酸性饮料(柠檬酸、硼酸和酸性浓缩柠檬汁酸梅汁)、食用醋等;

(3)作业现场应配备洗眼器和淋浴喷淋装备。

3.5.3对于涉氨制冷的特种作业人员岗位,应制定重点工作岗位的现场处置方案。

4.涉氨企业作业典型事故案例

吉林省长春市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6·

3”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

一、基本情况

2013年6月3日6时10分许,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的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源丰公司)主厂房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共造成121人死亡、76人受伤,17234平方米主厂房及主厂房内生产设备被损毁,直接经济损失1.82亿元。

二、事故原因

1.宝源丰公司主厂房一车间女更衣室西面和毗连的二车间配电室的上部电气线路短路,引燃周围可燃物。

当火势蔓延到氨设备和氨管道区域,燃烧产生的高温导致氨设备和氨管道发生物理爆炸,大量氨气泄漏,介入了燃烧。

2.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一是起火后,火势从起火部位迅速蔓延,聚氨酯泡沫塑料、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材料大面积燃烧,产生高温有毒烟气,同时伴有泄漏的氨气等毒害物质。

二是主厂房内逃生通道复杂,且南部主通道西侧安全出口和二车间西侧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被锁闭,火灾发生时人员无法及时逃生。

三是主厂房内没有报警装置,部分人员对火灾知情晚,加之最先发现起火的人员没有来得及通知二车间等区域的人员疏散,使一些人丧失了最佳逃生时机。

四是宝源丰公司未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未组织应急疏散演练,员工缺乏逃生自救互救知识和能力。

3.宝源丰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根本不落实。

企业出资人即法定代表人根本没有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意识,严重违反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重生产、重产值、重利益,要钱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