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设计小小邮递员送信四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37189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设计小小邮递员送信四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设计小小邮递员送信四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设计小小邮递员送信四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设计小小邮递员送信四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设计小小邮递员送信四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设计小小邮递员送信四篇文档格式.docx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设计小小邮递员送信四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设计小小邮递员送信四篇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设计小小邮递员送信四篇文档格式.docx

场地另一边放5个障碍瓶,贴上窗户,代表街巷;

场地侧面摆放两行贴有麦苗图案的木架,间隔距离为一米,代表田埂。

2、儿童自行车每人一辆、抹布、信若干、邮箱。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热身运动。

幼儿站成大圆圈,面向圆心,老师带领孩子一起运动(头部与上肢运动、下蹲、体转、体侧、腹背伸展、跳跃等)。

二、自由骑小车。

师:

看,今天为我们每位小朋友配了一辆自行车,你们会骑车吗?

那我们在骑车时要注意什么?

那我们现在去试一试吧!

三、向“小邮递员”介绍送信的注意事项。

今天我们是小“邮递员”要去送信,但是在途中遇到树枝,骑车低头穿过;

遇到田埂,骑车慢行;

遇到小街小巷,骑车绕障碍走。

明白吗?

四、玩游戏:

送信。

今天小动物有许多的信,想请()小朋友把信送到邮箱,我们比一比看谁先把信送到邮箱。

比赛3—4次。

【活动结束】

现在我们要放学了,但是我们“小邮递员”要将自己的自行车擦干净,然后“放学”回家。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夹包跳的动作,培养幼儿的弹跳力和动作的协调性。

2、培养幼儿与同伴间的相互合作能力。

3、发展创造性。

活动准备:

沙袋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队列练习。

队形变化:

走圈、开花、六个小圆、切断分队。

(2)准备操,听信号做相反动作。

如:

口令向前走,幼儿向后走;

口令向左走,幼儿向右走、高人走、矮人走等。

2、基本部分。

(1)幼儿依次取沙袋在场地自由分散进行一物多玩活动,例如:

自抛接沙袋,互抛接沙袋,头顶沙袋,手托沙袋走,脚背托沙袋走,投运等。

老师巡回观察指导,对玩法新颖有趣的及时给予肯定,并向其他幼儿推广。

(2)学习夹包跳。

集合幼儿,让幼儿站成大圆圈。

老师交代活动名称,进行示范讲解:

两脚前部夹紧沙袋,跳起用力抛出。

幼儿练习。

老师巡回辅导,让动作完成好的幼儿做示范。

鼓励幼儿间展开比赛,看谁的沙包投得远。

(3)集体夹包跳比赛。

让幼儿站立于斜线上,交代比赛规则:

听信号,每队第一名幼儿开始连续夹包跳行进至前方,拿起沙包快跑回来,交给下一位同伴,哪队先跳完为胜。

3、结束部分。

教后感:

此活动还可以在户外活动中鼓励幼儿自创玩沙包的多种方法。

以达到培养幼儿与同伴间的相互合作能力。

1.尝试迅速转身一周并手眼协调地接住圈,发展身体的平衡能力。

2.探索转身一周接圈的动作,发现、分享成功的方法。

3.体验竞赛游戏,初步形成集体荣誉感。

活动准备:

塑料圈人手一个、场地布置、游戏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幼儿开小汽车入场(慢开、加速、上坡、下坡、转弯……)

导语:

我们开着汽车逛一逛吧。

2.圈操:

头部、上肢、体侧、全身、跳跃

回到了停车场,我们一起把汽车检查一下吧。

3.幼儿自由玩圈,鼓励幼儿创造新玩法,引出转身接圈的新玩法。

我们除了可以和圈玩开汽车的游戏,还能玩什么?

看谁的玩法多。

4.幼儿尝试探索转身接圈的动作。

(1)幼儿第一次尝试

你会玩转身接圈的游戏吗?

试一试你是用什么方法玩转身接圈的。

(2)幼儿第二次尝试

请你们再去试一试,把你转身接住圈的好方法记住等会告诉大家。

(快速转圈、稳定后快速抓圈)

(3)幼儿按要领练习转身接圈

请大家用我们想出的好方法再去玩一玩吧。

5.幼儿玩竞赛游戏:

(1)师幼共同布置场地,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幼儿3组比赛,每组1名幼儿跑至指定位置按场地提示标志完成转身接圈动作一次后,迅速将圈递交给对面的幼儿往返游戏,待小组全体幼儿全部轮回一次为胜。

(2)幼儿比赛2次,教师指导幼儿迅速转身接住圈。

(3)教师小结游戏

6.放松,结束。

(1)玩音乐游戏《雁儿飞》,幼儿自由放松(拍手臂、拍腿、拉伸)

(2)幼儿手持圈,开汽车离场

设计说明:

大班上学期的幼儿,在各种有趣的体育活动场景吸引下,在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刺激下,在丰富多样的体育游戏玩法下,对体育活动越发的积极参与。

中班幼儿活动量正在逐渐的增多,在自由的户外活动中,孩子们特别喜欢模仿机器人转身变形的动作。

在他们自由模仿中,我发现有一小部分的孩子转身之后出现站不稳、易摔倒的情况,更有一部分孩子刻意地让自己去模仿这个“摔倒”的姿势。

因此本节活动就是针对孩子的兴趣点,正面引导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练习原地快速转身一周动作,并加入圈这个辅助器材鼓励幼儿亲自尝试转身接圈的身体平衡练习。

提出多种玩圈方法,并进行互相交流,目的在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和自信心,使其学习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1、关注器材的选择和运用

《纲要》中倡导:

要用幼儿生活中熟悉的运动器材开展活动是幼儿最感兴趣的。

圈是幼儿十分喜爱的体育器械。

在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圆圆的圈到处都有,对幼儿来说也不陌生,如果我们都做一个有心人,拿这些圈给孩子锻炼身体,这是很有意义的事。

特别是中班的孩子开始喜欢探索和操作,所以课的开始安排了圈操,利用开汽车的游戏背景来加大动作幅度,达到热身效果。

2、关注幼儿的发现和探究、创造性探索、尝试练习

转身接圈是在个性玩圈基础上的延续,活动中教师请幼儿先示范转身接圈方法,然后引导幼儿和同伴一起去探究怎样才能把圈转起来之后转身接住它。

接着分小组体验、竞争,通过比赛激发幼儿的兴趣,目的是让幼儿树立竞争意识,增强对游戏规则的认识。

让幼儿在无意注意中提高身体平衡能力!

首先是给每位幼儿一个圈,让他们自娱自乐各显神通地玩。

平时我们的课中常会出现这种现象:

幼儿往往对手中的器材非常感兴趣,而对教师的讲解就不太感兴趣,甚至根本无瑕顾及就迫不及待地玩开了。

这正是幼儿好动的心理特点,他们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易产生兴趣,但却不愿意在活动中受到太多的约束,总是想马上能亲自体验一下,而课中的玩圈过程正好满足了幼儿的这一心理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握幼儿的这一年龄特点,珍惜他们的好奇、好动心,活动中给予幼儿充分创造性的遐想和创造性的空间,并让各类幼儿发挥自己的特长,大胆地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与能力在玩中求乐。

3、关注幼儿运动量和均衡发展

平衡练习主要体现了技巧性,动作的运动量并不大。

在幼儿游戏环节的设计中,配合上、下肢的动作练习,如:

滚圈、跳圈等适当地调节运动量,幼儿机体达到适宜的唤醒状态。

激发幼儿练习的动力,同时也在游戏中巩固多样玩圈的方法,上下肢得到均衡的发展。

以上是我对自己活动设计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感谢大家的观摩和指导!

1.尝试进行走、跑、跨、跳、钻、爬等动作进行旅行,动作灵敏,有一定耐力。

2.在旅行活动中,能探索发现旅游线路,有勇敢向前的精神。

1.场地准备。

2.探索路线图每组一张。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尝试在旅游过程中,运用多种动作进行,探索正确的行进路线。

2.教学难点:

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跑,如向左、右、前、后。

1.听信号走。

——练习一路纵队走,要求一个跟着一个,保持一定间距地走。

——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跑,如向左、右、前、后。

2.探索旅行线路。

——请幼儿自由观察场地上的游戏材料,启发幼儿可以怎么玩。

——出示图示,了解正确的旅游线路。

——说说自己发现的旅游路线。

——归纳旅游路线:

走过“独木桥”一跨跳过“小河”一钻过“山洞”一爬过“山坡”一穿过“树林”一到达目的地。

——幼儿自由探索、练习,教师巡回观察与指导。

——幼儿讲述探索的方法并示范。

——教师根据幼儿掌握动作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跨跳、侧身爬等动作。

——幼儿再次分散练习,教师指导。

游戏:

小小旅行家。

1.集体游戏2—3次。

——鼓励、表扬活动中不怕累、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幼儿。

2.放松活动。

——同伴间相互揉揉肩、捶捶膀子和后背。

反思:

队列训练的时候,我把重点放在了转走上,向左转走和向右转走通过排头能力强的幼儿带领,整个队伍看似还是比较协调的,方向的转动,对于幼儿来说似乎难度不是很大了,我们是否应该在转中强调动力腿和非动力腿的正确使用呢?

或许可以试一试哦。

游戏活动的时候,通过自由活动,发现幼儿对于体育器械的玩法还是蛮多的,特别是对于用绳子摆成的小河,有的幼儿是踩,有的幼儿是左右跳的,没有看到一个幼儿是用跳的,通过老师介绍这是一条小河,孩子们才想到使用跳,而对于小椅子,一上来孩子们就直接都爬上了椅子玩了,而且玩得非常开心,在爬梯子的时候,出现了相对而行的现在,这个问题的出现正好在讲解图谱上的引出了幼儿讨论,从而使得他们对于箭头的指示方向能更明确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