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计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36552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护理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心理护理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心理护理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心理护理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心理护理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护理计划.docx

《心理护理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护理计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护理计划.docx

心理护理计划

Documentserial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心理护理计划

梨树中心卫生院心理护理计划

(一)确定目标

目标确定的根据是心理护理诊断。

目标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

长期目标需要长时间(通常长于1周),而短期目标则可能只须数小时或几天就可达到。

如“病人出院时焦虑程度有重度减至轻度”(长期目标)和“病人2天内焦虑程度由重度减至中度”)(短期目标)。

通常需要有若干个短期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长期目标。

(二)选择护理措施

选择护理措施一定要根据护理诊断中所确定的原因,如病人焦虑的原因是不了解手术结果,那么护士所采取的措施就是使病人弄清手术的结果,以减轻焦虑的程度。

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支持性心理治疗

这是心理治疗的基本技术,也非常适于心理护理。

它具有支持和加强病人心理防御功能的特点,能使病人增强安全感,减少焦虑和不安。

最常用的方法有解释、鼓励、安慰、保证和暗示等。

其中以解释最重要,做好解释工作,需要详细地收集资料,根据科学的原理.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在解释时,尤其注意于整个医疗护理计划内容相符,如果与医生的意见不一致,易产生误会,使病人失去对医务人员的信任。

解释还可以针对病人家属、亲友或单位领导,以取得他们的配合,甚至还可以动员已经被治愈的病人或有相同经历的病人进行现身说法,以提高效果。

2.松弛训练是通过指导病人如何放松来消除紧张与焦虑的一种方法。

护士指导病人在遇到严重的应激状态时,把注意力集中于躯体的某一部分,尽量使这部分肌肉放松,直至产生沉重和温热感,然后再把注意力引向躯体的其他部分。

如此反复进行,可使心情平静,心跳规律,呼吸松弛而舒适,腹部温热感及前额凉爽感。

3.治疗性沟通是一种使用沟通交流的技巧来达到治疗性作用的方法。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与病人的沟通非常频繁,这种沟通是有目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故称为治疗性沟通。

在治疗性沟通中,应注意沟通的方式尽量让病人感到舒适,尊重病人,态度真诚.在交谈中注意主动地倾听,让病人倾诉自己的苦恼也可使其精神轻松、愉快。

在治疗性沟通中,护士要确定互动的界限,因为这种关系和一般的社会关系不同,应维持一种比较客观的态度。

在治疗性沟通中,护士以客观的态度来判断,以理智的态度来体会病人的感受并帮助病人。

梨树中心卫生院心理护理措施的实施

心理护理措施的实施即按护理计划执行,以达到解决病人心理问

题的目的。

由于病人心理问题不同于一般的躯体问题故在实施中应注

意以下几点: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患关系的好坏是心理护理能否取得

成功的关键

因为心理护理是在护士与病人的交往中进行的,护士要通过自

己良好的语言、神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病人的感受与认识,改变其

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并帮助病人建立起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

心理状态。

2.尊重病人的人格在护理过程中,、对病人所表现出的反常行为

和语言不要嘲笑,不管病人表现如何均应认真寻找原因。

只有对病人尊重,。

才能取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达到预期的目

标。

3.争取家属和亲友的配合家属和亲友的言谈举止直接影响病人

的心理状态。

良好的家庭,亲友关系能给病人以安慰和支持。

因此护士在护

理病人过程中,也应对其家属和亲友进行教育,使之懂得自己的情绪

可以影响病人的情绪,懂得自己在解决病人心理问题过程中的重要作

用。

4.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

环境可以直接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

优美舒适的环境对病人的心理会产生良好的影响,使病人心情舒畅。

护士要根据本病房的条件,使病人的环境尽可能地舒适,尽量避免不良刺激。

5.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心理护理实施的过程中,护士要充分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鼓励病人主动参与,防止病人过于依赖医护人员。

当病人取得进步时,应指出这是病人积极配合和正确努力的结果。

在分析病人问题,制定护理计划时也应尽可能让病人参与,以取得更好的合作,顺利达到目标。

6.促进病人间良好的情绪交流病人之间的情绪可以相互影响,能带来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在进行心理护理时,要对良好的情绪交流加以鼓励。

要防止不良情绪的相互影响,使病人的心理问题从同病房的病友处得到帮助和关注,这样既可增进友谊,又有利于解决病人的问题。

7.保守秘密护士在为病人提供心理护理时,常涉及个人的隐私、人际关系、家庭矛盾等问题,护士必须严守秘密,不可随便谈论。

梨树中心卫生院心理护理评价

心理护理评价是为了了解实施的效果,以检验原订计划的可行性如何,为修订护理计划提供依据,但是心理护理的评价不如一般躯体护理来得容易。

因为量化的、客观的指标不多,需护士与病人进行耐心细致的交谈,周密的观察,必要时要使用一些心理测量的量表。

评价主要是根据目标,看是否实现了所定目标。

心理护理评价与一般护理评价相同,即目标完全实现,目标部分实现和目标未实现。

护士要分析目标部分实现和目标未实现的原因,及时加以修改。

妨碍目标实现的因素有很多,病人方面主要有不合作,体力上的或认识上的不足;护士方面有知识或技能方面的不足;客观方面有护理人员不足等。

在评价过程中可能发现新的问题,作出新的护理诊断。

总之,评价虽然是护理程序的最后一步,但也是下一轮回的开始,直到达到护理目标,解决病人的问题。

梨树中心卫生院心理护理的程序

心理护理的程序由心理调查,提出问题/诊断、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效果评价五个步骤组成。

1、心理调查

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必须掌握病人的个性特征,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规律,这一过程即称为心理调查。

心理调查是实施心理护理的开始,是对病人心理活动状态及个性心理特征的测定和掌握。

心理护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工作。

护士、病人、护理计划及实施,构成了护理系统的三要素,其中护士是第一要素。

心理调查是制定护理诊断及护理计划的重要依据。

心理调查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心理护理的成败,好的心理调查能正确反应病人的心理状态,能使治疗者有针对性的找出问题、制定计划、消除不利因素、加速康复,反之就不能取得好的效果。

2、提出问题/心理诊断

经过有效的心理护理调查后就要提出问题/诊断。

人是一个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同一体,只有当与其外界环境保持动态的平衡,才能维持身心健康。

当一个人患病时,疾病就是一种不良的刺激,轻者可使病人感到挫折,重者可导致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使病人的情绪发生波动。

由于所患疾病的病种、病情轻重程度的不同,个体对疾病抵抗能力,以及个性、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不同,病人所产生的心理问题也就千差万别。

但是,由于健康是人类的共同需要,所以当病人知道了自己患了病,在心理上必然有反应,并有共同的心理活动表现,如焦虑、抑郁、孤独感、否认等方面。

3、制定计划

(1)明确心理护理的目标如果在对病人进行心理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已经了解了病人的心理状态。

那么就要根据各种不同病人的心理活动,制定计划,采取各种方法来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及时适当的让病人与家属、同事、亲友会面,已满足病人对爱和对社会的需要。

(2)采取适合心理护理目标的具体措施明确了心理护理的目标。

护士就应想办法设法制定具体的行动,以达到心理护理的目标,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护士良好的情绪状态对实现心理护理目标起主要作用。

(3)写出切实可行的心理护理计划,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心理护理必须有一个周密的计划,根据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此计划应满足病人心理、生理需要。

4、实施计划

在实施计划中,护士应以病人为中心,在与病人交谈时,鼓励病人多谈。

吐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使护理更有针对性。

在实施心理护理过程中,护士应将每一项结果及反应记录下来,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计划,对计划进行评价,对不合理计划及时修正。

5、效果评价

(1)由主管护士长来评价由主管护士长来评价,护士长根据病人的病情来评价,护士提出的心理问题是否准确、恰当,制定的措施是否有效,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如病人心理问题没有改善,要帮助护士一起分析。

看心理问题找得事否恰当。

还是措施不得当,要重新修订,护士长要给予指示。

(2)护士自我反馈、评价护士在完成整个心理护理程序后,应从心理调查直至效果评价,一步步的进行自我检验。

要根据各种纪录,病人家属的反应,护士长的评价,写出自我评价,找出原计划及计划实施中尚存在的不足,及时修正计划,更换实施方法。

如原制定的计划在效果评价中无效,应重新制定。

梨树中心卫生院患者告知制度

1.根据《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医院及护理部制定患者告知制度。

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等。

2.护士在实施各项护理操作及某种特殊治疗前,应先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解释,以使其明白治疗的过程、潜在的危险、副作用和预期后果,并进行相应的配合。

3、患者有权接受按其所能明白的方式提供的治疗、护理信息,也有权接受和拒绝治疗。

4、护士在讲解时应使用规范的方式及患者能够明白的语言向患者(家属)交代相关诊疗信息,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若患者使用的是方言,应配以适宜的语言翻译人员,对语言表达不应配以适宜的语言翻译人员,不佳者宜使用文字资料与图示。

5、告知要在患者完全理解的情况下进行,对患者反馈的意见应予以确认,并记录于病历之中。

6、当患者需实施自我护理时,护士应为患者和陪护人员提供健康教育,应包括潜在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和应急措施。

7、患者在病情不稳定的情况下坚持外出时,应告知患者外出后可能造成的后果及注意事项,使患者理解,并办理好相关手续。

8、护士在进行危险性较大或侵入性护理操作技术时,应首先告知患者或家属,在相关的“护理知情同意单”上经患者或家属签名同意后,才能进行。

9、患者入院后应对患者进行安全告知,如热水袋使用安全、电插座的使用规定、放火安全、防盗安全、热水器的使用、安全警示、防跌倒警示。

10、应用保护性约束时,应告知患者家属,患者清醒时告知患者约束的目的,经家属或患者同意并签名后方可进行约束,护士应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11、因病情危重患者不易翻身或家属坚决拒绝翻动患者时,应告知患者及家属后果,并请家属签名,护士应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12、操作中不得训斥、命令患者,做到耐心、细心、诚心地对待患者,护士应熟练各项操作技能,尽可能减轻由操作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及痛苦。

无论何种原因导致操作失败时,应礼貌道歉,取得患者谅解。

13、患者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时(除普通注射器和输液器外),应遵循告知。

护士要向患者或家属解释该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的目的、必要性,以征得同意并签名。

14、各专科要根据本专科操作的特点,制定具专科特色的告知制度和知情同意书。

梨树中心卫生院病情告知制度

1、患者知情同意即是患者对病情、诊疗(手术)方案、风险益处、费用开支、临床试验等真实情况有了解与被告知的权利,患者在知情的情况下有选择、接受与拒绝的权利。

2、履行患者知情同意可根据操作难易程度、可能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与后果等情况,决定是口头告知或是同时履行书面同意手续。

3、由患者本人或其监护人、委托代理人行使知情同意权,对不能完全具备自主行为能力的患者,应由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人代为行使知情同意权。

4、告知内容由主管医师用以患者易懂的方式和语言充分告知患者,并履行签字同意手续。

5、对急诊、危重患者,需实施抢救性手术、有创诊疗、输血、血液制品、麻醉时,在患者无法履行知情同意手续又无法与家属联系或无法在短时间内到达,病情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时,应紧急请示报告科主任、医务部,院总值班批准。

6、临床医师在对病人初步诊断后要向病人进行告知疾病特点及检查、治疗方法、治疗的后果、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对于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应在取得病人的理解同意后,方可实施。

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指具有一定创伤和风险的检查、治疗,如各种内镜检查、各种造影检查、各种穿刺(胸穿、腰穿、骨穿、肾脏穿刺、甲状腺穿刺、深静脉穿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