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细菌各论与病毒总论Word文件下载.docx
《医学微生物学细菌各论与病毒总论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微生物学细菌各论与病毒总论Word文件下载.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链球菌属: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
3.奈瑟菌属:
脑膜炎球菌、淋球菌
二、肠道杆菌
1.埃希菌属:
大肠杆菌
2.沙门菌属:
伤寒沙门菌、其他沙门菌
3.志贺菌属:
痢疾杆菌
4.变形杆菌属:
变形杆菌
三、霍乱弧菌、弯曲菌
四、厌氧性细菌
1.革兰阳性梭状芽胞杆菌属:
破伤风杆菌、肉毒杆菌、产气荚膜杆菌
2.革兰阴性无芽胞厌氧菌
五、分枝杆菌属:
结核杆菌
六、其他病原菌
1.人畜共患菌:
炭疽杆菌、鼠疫杆菌、布氏杆菌
2.军团菌属:
嗜肺军团菌
3.棒状杆菌属:
白喉杆菌
4.假单胞菌属:
绿脓杆菌
【概念简释】
1.SPA:
葡萄球菌A蛋白,存在于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表面。
SPA具有抗吞噬作用,其机制是可以和抗体IgG的Fc段结合,与吞噬细胞竞争结合抗体的Fc段,从而抑制了抗体对吞噬细胞的调理作用。
2.协同凝集试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SPA和抗体IgG的Fc段结合后,并不影响抗体Fab段与相应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将含SPA的葡萄球菌作为载体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制备成诊断抗体,可以快速检测标本中相应的抗原,出现凝集,称为协同凝集试验。
3.血浆凝固酶: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能使含抗凝剂的人和兔血浆凝固,保护细菌抵抗体内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使感染局限化。
4.溶血素:
是一种外毒素,多种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产气荚膜杆菌都可产生。
可破坏红细胞、对白细胞、血小板、血管壁细胞均有损伤。
有溶血素的细菌在血平板上培养时可形成溶血环。
5.杀白细胞素:
致病性葡萄球菌产生的外毒素,可破坏白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6.表皮剥脱毒素:
某些型别致病性葡萄球菌产生的外毒素,可破坏表皮组织,引起剥脱性皮炎,或称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7.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由表皮剥脱毒素引起,开始皮肤出现红斑,1~2天后表皮起皱继而出现大疱,最后表皮脱落。
8.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I(TSST-I):
为某些型别致病性葡萄球菌产生的外毒素,可引起机体发热,增加机体对内毒素的敏感性。
感染产毒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后可引起机体多个系统、器官的功能紊乱,甚至出现毒性休克综合征。
9.毒性休克综合征(TSS):
主要由TSST-I引起。
主要表现为急性高热、低血压、猩红热样皮疹伴脱屑,严重时出现休克。
10.α溶血:
细菌在血平板上培养时,菌落周围形成的狭小(1~2mm)、草绿色溶血环。
α溶血环中的红细胞未完全溶解。
可形成α溶血环的细菌如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
11.β溶血:
细菌在血平板上培养时,菌落周围形成的宽大(2~4mm)、界限分明、完全透明的溶血环。
β溶血环中的红细胞完全溶解。
可形成β溶血环的细菌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12.M蛋白:
A族链球菌细胞壁中的表面蛋白,有抗吞噬作用。
M蛋白与机体心肌、肾小球基底膜有共同抗原,可引起感染后的超敏反应性疾病,如心肌炎、肾小球肾炎。
13.透明质酸酶:
细菌侵袭性酶类的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产气荚膜杆菌均可产生。
该酶可水解机体结缔组织中的基质透明质酸,帮助细菌扩散,所以也叫扩散因子。
14.链激酶: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一种侵袭性酶,又叫链球菌溶纤维蛋白酶,能使凝固的纤维蛋白溶解,利于细菌在体内的扩散。
15.链道酶: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一种侵袭性酶,又称链球菌DNA酶,能分解脓液中粘稠的DNA,使脓液变得稀薄,利于细菌在体内的扩散及毒素的吸收。
16.SLO:
绝大多数A族链球菌产生的对氧敏感的溶血素。
可溶解红细胞、破坏白细胞和血小板,损伤心肌细胞。
抗原性强,感染后体内可产生相应抗体,可通过抗链“O”试验检测,辅助诊断链球菌感染。
17: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
简称抗链“O”试验。
测定链球菌感染者体内抗SLO抗体的含量,作为链球菌近期感染指标、风湿热及其活动性的辅助诊断指标。
18.SLS:
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对氧耐受的溶血素,可在血平板上形成β溶血环。
19.致热外毒素:
A族链球菌产生的一种外毒素,又称红疹毒素。
可引起发热、皮疹,是引起猩红热的主要毒素。
有强抗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20.脐状菌落:
肺炎球菌具有自溶酶,培养时间稍久细菌发生自溶可使菌落中间凹陷成脐状。
由于肺炎球菌和甲型链球菌在血平板上都形成α溶血环,菌落形态相似,因此脐状菌落是区别两者的依据之一。
21.胆汁溶菌试验:
肺炎球菌的自溶酶可被胆汁激活。
将肺炎球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定时间后,加入新鲜胆汁激活自溶酶使肺炎球菌发生自溶,培养管中菌液由混浊变为澄清,为胆汁溶菌试验阳性。
该试验用于鉴别肺炎球菌和甲型链球菌。
22.不耐热肠毒素(LT):
由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产生的外毒素,65℃30分钟可被破坏。
其抗原性和致病机制均类似霍乱肠毒素,引起感染者水样腹泻。
23.耐热肠毒素:
(ST):
由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产生的外毒素,100℃20分钟仍不被破坏。
其抗原性和致病机制与霍乱肠毒素不同,引起感染者水样腹泻。
24.霍乱肠毒素:
由霍乱弧菌产生的外毒素,分A、B两个亚单位。
A亚单位是毒性单位,可激活肠黏膜细胞内腺苷环化酶,使ATP转化为cAMP,肠黏膜细胞分泌功能增强而出现水样腹泻。
B亚单位是结合单位,与肠黏膜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帮助A亚单位进入细胞。
B亚单位可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
25.金葡菌肠毒素: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耐热外毒素。
污染食物后经食入引起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
毒素作用于呕吐中枢,引起以呕吐为主的中毒症状。
26.白喉外毒素:
由携带β棒状杆菌噬菌体的溶原性白喉杆菌产生,是白喉杆菌主要的致病物质。
毒素由A、B两个亚单位组成。
A亚单位是毒性单位,可抑制敏感细胞如心肌、肾上腺、外周神经等细胞的蛋白质合成,造成细胞坏死。
B亚单位是结合单位,可与敏感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帮助A亚单位进入细胞,并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中和抗体。
27.Vi抗原:
是伤寒沙门菌在宿主体内形成的微荚膜抗原,又称毒力抗原,能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杀伤,并阻挡抗体、补体等抗菌物质的溶菌作用。
28.肥达反应:
用已知伤寒杆菌的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及甲、乙型、丙型副伤寒杆菌的H抗原测定患者血清中相应抗体含量的直接凝集试验,可辅助诊断沙门菌感染引起的肠热症。
29.破伤风痉挛毒素:
破伤风杆菌产生的一种外毒素,属于神经毒素,是引起破伤风的主要致病物质,破伤风杆菌在伤口局部厌氧微环境生长,产生的毒素可沿神经轴突逆行到达中枢神经系统,阻止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使肌肉活动的兴奋和抑制失调,产生骨骼肌的强直性痉挛。
30.肉毒毒素:
是肉毒杆菌产生的外毒素,为已知毒性最强的毒性物质。
肉毒杆菌在厌氧环境(污染的罐头、蜂蜜等)中生长产生毒素前体,食入后在肠道经蛋白酶裂解变为有毒的肉毒毒素引起食物中毒。
毒素作用于外周胆碱能神经,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神经介质乙酰胆碱的释放,引起肌肉麻痹。
31.胶原酶:
由产气荚膜杆菌产生,可水解皮下和肌肉结缔组织中的胶原纤维,致组织崩解,同时利于细菌在体内的扩散和促进毒素的吸收。
32.汹涌发酵:
产气荚膜杆菌在含牛乳培养基的试管中生长时,分解乳糖产酸,使其中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成蜂窝状,并将液面隔离空气的凡士林层向上推移,甚至冲开试管棉塞,该现象被称为“汹涌发酵”,是鉴别产气荚膜杆菌的依据之一。
33.抗酸杆菌:
分枝杆菌属中的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因细胞壁含大量脂质,一般不易着色。
若经过加温或延长染色时间而着色后能抵抗强脱色剂3%盐酸酒精的脱色,故称抗酸杆菌。
34.索状因子:
是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中的脂质成分,与结核分枝杆菌的毒力密切相关,可破坏线粒体膜,抑制白细胞游走,使病变处形成慢性肉芽肿。
35.硫酸脑苷酯:
是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中的脂质成分,可抑制吞噬细胞内吞噬泡与溶酶体的融合,使结核分枝杆菌虽被吞噬但却不被消化和杀灭,在吞噬细胞内长期存活,并随吞噬细胞在体内的游走而扩散。
36.蜡质D:
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中的脂质成分,具有佐剂作用,可激发机体产生迟发型超敏反应。
37.传染性免疫:
又称有菌免疫,即只有当体内存在结核分枝杆菌或其组分时才有免疫力。
当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或其组分完全消失,则免疫力也不复存在。
38.结核菌素试验:
利用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产生的细胞免疫应答与迟发型超敏反应同时存在的原理,应用旧结核菌素(OT)或结核杆菌纯蛋白衍化物(PPD)进行皮肤试验来测定机体是否存在对结核杆菌的免疫力。
该实验可用于判断卡介苗的接种效果、诊断结核病、判断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等。
39.卡介苗:
是将有毒株牛型结核杆菌在含胆汁、甘油、马铃薯的培养基中历经13年、反复传代230次所获得的毒力减弱而抗原性完全保留的变异株,可用于制备减毒活疫苗,通过人工自动免疫接种预防结核病。
40.人畜共患病:
一种病原菌同时可引起动物和人类的某些传染病,称为人畜共患病,如炭疽、鼠疫、波浪热等。
人类患病通常是通过接触患病动物或其污染物及媒介动物叮咬而受到感染。
41.波浪热:
机体感染布氏杆菌后,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间歇性发热,热型为波浪状起伏,故名波浪热。
42.炭疽:
炭:
黑色。
疽:
坏死。
皮肤伤口感染炭疽杆菌后,局部先形成小疖,继之变为水疱、脓疱,感染中心部位由于坏死、溃疡和渗血,形成特有的黑色焦痂,故名炭疽。
临床有皮肤炭疽、肠炭疽和肺炭疽三种类型,均可因败血症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而死亡。
43.鼠疫:
是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
一般先在鼠类中传播,人通过鼠蚤叮咬而感染。
临床表现有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
病人表现为高热寒战、咳嗽、胸痛、喀血、呼吸困难、全身衰竭。
常因严重的全身中毒而死亡。
死后皮肤呈黑紫色,又称“黑死病”。
【重点内容及解析】
一、病原性球菌(化脓性球菌)(第18章)
(一)细菌种类及主要致病菌种类:
1.葡萄球菌属:
2.链球菌属:
3.奈瑟菌属:
(二)主要生物学特征:
1.染色性:
(1)革兰阳性菌:
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
(2)革兰阴性菌:
脑膜炎球菌、淋球菌。
2.镜下形态、排列特点:
虽都是球菌,但各自形态仍有不同,尤其排列更是各具特色,可作为细菌鉴别的依据。
(1)葡萄球菌是典型的球菌,直径约1μm,簇状排列似葡萄样(图1.葡萄球菌电镜图)。
(2)链球菌比葡萄球菌略小,链状排列是其特点,电镜下呈椭圆形(图2.链球菌电镜图)。
(3)肺炎链球菌呈矛头状,有荚膜,成双排列(图3.肺炎球菌电镜图)。
(4)脑膜炎球菌、淋球菌均呈肾形,成双排列,常位于嗜中性粒细胞的胞浆内(图4.脑膜炎球菌电镜图、图5.淋球菌光镜图)。
3.培养特点:
(1)葡萄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