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工作会议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360778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研究工作会议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课题研究工作会议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课题研究工作会议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课题研究工作会议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课题研究工作会议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研究工作会议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

《课题研究工作会议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研究工作会议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题研究工作会议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

首先课题组长孙开华主任代表课题组作开题报告,他分别从以下几方面向在座的各位领导、专家、同仁做了阐述。

1、对课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

创设数学情境,注重教学内容的问题性,有利于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而且最主要的是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其学习能力。

2、对课题所达目标和主要内容的论证。

理论目标:

(1)明确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结构,为构建教学模式提供依据;

(2)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策略研究;

(3)创设数学学科教学的新模式。

实践目标:

(1)以苏科版教材为载体,利用课堂教学探索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营造良好的学科氛围,提升教师的学科素养;

(2)探索数学课堂情景问题串的设计,提升中学数学教育教学水平;

(3)打造学生理想的课堂,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4)努力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研究经验、成果;

3、对课题实施过程设计和主要措施的论证。

与前人不同之处可能有:

(1)数学课堂教学中情景问题串的设计方法的研究;

(2)“数学课堂教学中情景问题串”设计评价标准;

(3)情景问题串数学教学模式的构建;

(4)“精品数学课”案例集。

4、对课题承担者科研水平与能力及科研保障条件的论证。

各课题组汇报结束后,接受了专家们的现场提问,双方进行了长时间的互动式研讨,气氛相当热烈。

接着,金正平院长在各位专家分别点评的基础上代表专家组作了总结性发言。

她说,我校作为国家级示范高中,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科研立校、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的理念,高度重视并扎实推进教科研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全市普通高中中起到了“龙头”作用,对此她深表赞赏。

她提出了三点希望:

一是希望进一步强化课题研究的专业性,使其成为提升教师科研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有力载体;

二是希望进一步细化、完善课题研究方案,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

三是坚持做中学,研中做,形成教育教学的行动方案和运行模式,以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教与学。

最后,李志成校长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提出了三点要求:

第一、以课题研究为契机,真心实意搞科研。

不仅要重视课题的开题过程,更要关注研究过程。

要让课题研究成为教师教育理论再研修的过程,成为教师再培训的过程,成为对现行教学行为的反思过程,成为现行教学策略的再调整过程,成为对某个教育教学规律再揭示的过程,成为教学成果的再展示过程。

教务处要加强对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

第二、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基于实践搞科研。

高度重视行动研究方法,坚持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以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和难题,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第三、以课题研究为抓手,群策群力搞科研。

各课题主持人和核心组成员要加强合作、沟通,充分发挥“课题群”的集聚、辐射作用,吸引、带动更多的教师投身课题研究,以扩大课题研究的参与面,从整体上提升学校的教科研水平。

洪波主任希望各个课题主持人把专家们的指导性建议和李校长的讲话精神传达给每个课题参与者,凝心聚力、潜心钻研,不仅按时保质地把课题做好,而且要争取做成优秀课题,精品课题。

并以此为契机激发全体教师更高的科研热情,营造更浓厚的科研氛围,强化“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意识,进一步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课题研究工作会议记录

(二)

2012年5月20日

办公楼301

理论学习

张卫明

课题组成员

张卫明主任结合课题开展进度,认为成员们有必要对与本课题相关的教学理论有自下而上的了解。

他建议大家回去利用网络自学以下相关原理:

(1)情感和认知活动相互作用的原理;

(2)认识的直观原理;

(3)思维科学的相似原理;

(4)人的认知是一个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相统一的过程;

(5)人的认知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统一的过程。

同时他再次希望大家关注与本课题相关的热点:

(1)教学模式;

(2)情境串;

(3)情境问题串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孙开华主任补充道:

情境问题串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要注意:

确定好情境问题串的主线、情境问题创设要言简意赅、情境问题创设要切合实际.重点:

本课题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紧紧抓住课程改革的契机,建立数学工作室,将过去单一的以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为以“四基”的理解和掌握为基点,以学科的精神、思想、方法的领悟为核心,构建情境问题串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教育性,为打造品牌学科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课题研究工作会议记录(三)

2012年9月20日

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

“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

”这种论述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

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

情境教学法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就是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包括直接和间接形象),一则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二则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

应该指明的是,情境教学法的一个本质特征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此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

而演示教学法则只限于把实物、教具呈示给学生,或者教师简单地做示范实验,虽然也有直观的作用,但仅有实物直观的效果,只能导致学生冷冰冰的智力操作,而不能引起学生的火热之情,不能发挥情感的作用。

  相似原理反映了事物之间的同一性,是普遍性原理,也是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

形象是情境的主体,情境教学中的模拟要以范文中的形象和教学需要的形象对对象,情境中的形象也应和学生的知识经验相一致。

情境教学法要在教学过程中收入或创设许多生动的场景,也就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感知对象,使学生大脑中的相似块(知识单元)增加,有助于学生灵感的产生,也培养了学生相似性思维的能力。

  人的认知是一个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相统一的过程。

众所周知,意识心理活动是主体对客体所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的总和,包括有意知觉、有意记忆、有意注意、有意再认、有意重现(回忆)、有意想象、有意表象(再造的和创造的)、逻辑和言语思维、有意体验等等。

但遗憾的是,包含如此丰富内容的意识心理活动仍然不能单独完成认识、适应和改造自然的任务。

情境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正在于诱发和利用无意哀心理提供的认识潜能。

  自弗洛伊德以来,无意识心理现象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

所谓无意识心理,就是人们所未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的总和,是主体对客体的不自觉的认识与内部体验的统一,是人脑不可缺少的反映形式,它包括无意感知、无意识记、无意再认、无意表象、无意想象、非言语思维、无意注意、无意体验等等。

该定义强调无意识心理活动具有两个方面的功能:

  ①对客体的一种不知不觉的认知作用。

如我们在边走路边谈话时,对路边的景物以及路上的其他东西并未产生有意识的映象,但我们却不会被路上的一堆石头绊倒。

原因就是“石头”事实上引起了我们的反映,并产生了“避让”这种不自觉的、未注意的、不由自主的和模糊不清的躯体反应;

  ②对客体的一种不知不觉的内部体验作用。

常言的“情绪传染”就是无意识心理这一功能的表现。

例如我们会感到无缘无故的快活、不知不觉的忧郁,这往往是心境作用的结果。

心境本身就是一种情绪状态,它能使人的其他一切体验和活动都染上较长时间的情绪色彩。

  研究表明,无意识心理的上述两个功能直接作用于人的认知过程:

首先它是人们认识客观现实的必要形式;

其次它又是促使人们有效地进行学习或创造性工作的一种能力。

可见,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潜能是人的认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能量源泉。

情境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尽可能地调用无意识的这些功能,也就是强调于不知不觉中获得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

教学作为一种认知过程,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统一在其中。

否则,人们常言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失去了理论依据。

在教学这种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由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构成,其中师生间存在着两条交织在一起的信息交流回路:

知识信息交流回路和情感信息交流回路。

二者相互影响,彼此依存,从不同的侧面共同作用于教学过程。

知识回路中的信息是教学内容,信息载体是教学形式;

情感回路中的信息是师生情绪情感的变化,其载体是师生的表情(包括言语表情、面部表情、动作表情等)。

无论哪一条回路发生故障,都必然影响到教学活动的质量,只有当两条回路都畅通无阻时,教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运用情境教学首先需用“着眼发展”的观点,全面地提出教学任务,而后优选教学方案,根据教学任务、班级特点及教师本人素质,选择创设情境的途径。

课题研究工作会议记录(四)

2012年11月18日

案例研讨

首先分发张卫明主任投寄给《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杂志社的一篇论文的初稿,主标题为《在情境问题、数学活动中升华随机观念》,副标题为《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

(2)》的教学实录及其思考,供大家学习讨论。

周咏梅老师认为:

本节课通过“情境—问题—引导—情境—问题……”教学链给学生置于情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