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物料管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36059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装物料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服装物料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服装物料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服装物料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服装物料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服装物料管理.docx

《服装物料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装物料管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服装物料管理.docx

服装物料管理

服装物料管理

[学习目标]了解服装物料的采购、存储及供应商管理

第一节物料管理概述

一、物料的分类

所谓物料是生产单位维持生产活动持续不断进行所需物品的总称。

对于服装企业而言,按物料在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1、原材料:

经生产加工构成产品实体的主要材料,如面料、里料、胆料等。

2、辅助材料:

用于生产服装产品,但不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零配件材料,如拉链、纽扣、缝纫线等

3、工具:

辅助服装产品的完成,但不构成产品实体的各种刀具、模具等。

如剪刀、尺子、划粉、纸等材料。

4、燃料:

用于生产、工艺、运输等产生热能、动能的可燃性物质。

5、动力:

用于生产和管理等方面的电力、蒸汽、压缩空气等。

二、物料管理的范围

服装生产企业的物料管理通常由以下3项基本活动组成:

1、预测物料需求,编制用料计划

2、进行存量(储备量)控制,拟定最佳订购量

3、寻找货源和采购所需物料

4、物料的控制与仓储管理

三、物料管理的重要性

服装企业为保证生产能有条不紊的进行,充足、及时的物料供应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因此,服装企业必须进行有效的物料管理,即对企业所需的各种生产物料进行有计划的供应、采购及仓储保管等,并力求在此过程中以最小的消耗和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物料管理的优劣、直接关系着生产系统运作的顺畅与否直接影响生产计划的达成,品质的绩效、生产成本的控制,企业资金的周转,场所空间的利用等,因此,物料管理在服装企业的生产管理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第二节物料需求计划

维持服装企业正常的生产需要源源不断的物料供给,一般大多数工厂总会保持一定量的生产物资的库存以维持生产能够及时地进行,同时通过有计划地采购相关的物料来补充生产的需要,这个过程我们可以通过编制物料需求计划来完成。

一、物料的ABC分类

我们知道,服装生产所需的物料的种类是非常丰富的,为了完成一笔订单或一批产品的生产往往需要几十甚至上百种之多,服装企业考虑到成本和精力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对每一个细节的物料都做出详细的物料需求计划来。

在这里,我们可以对物料应用ABC分类法,采用重点管理原则,实行分类控制[1]:

A类物料:

价值高、品种少的物料,重点管理控制,根据生产方式制订物料需求计划。

B类物料:

价值较高、品种较少的物料,重点管理控制,根据生产方式制订物料需求计划。

C类物料:

价值低、品种多的物料,常规管理控制,制订存量控制标准,集中定量/定期补充。

物料需求计划的对象,是实行重点管理的A、B类物料。

二、物料需求计划

在编制物料需求计划时,通过对物料类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众多的物料中,有些物料是生产一批产品所专用的、特定的。

而有些物料是很多种产品可以通用的,企业需要长期储备一定量的该类物料以满足生产。

因此,在我们编制物料需求计划时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分别处理。

1、专用性物料的需求计划

所谓专用性(或批次生产性)的物料,对企业而言,就是必须有订单才会去购买的物料,属具体某一产品的专用物料。

这类物料是依据订单的不同,分别制订物料需求计划,通常不保有存量。

其物料需求计划的作业程序如下:

2、常备性物料的需求计划

所谓的常备性物料,对企业而言,就是说是长期要用或能通用,共用需要常备的物料,这类物料通常可运用存量控制计划性采购,即根据控制企业库存量来调整物料需求计划,其物料需求计划作业流程如下:

图4-1专用性物料需求计划程序图图4-2常备性物料需求计划程序图

第三节物料存量控制

服装生产需要源源不断的物料,因此必须保持充足的物料供给才能保证顺利的生产,在我国绝大多数服装企业都是通过原材料库存来达到这个要求。

我们知道库存在一方面也意味着资金的积压,尽管现今有很多关于JIT生产模式、零库存等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但基于我国目前服装产业的现状,原材料供应商还难以达到这种水平,因此仍需要通过库存来维持生产。

为了能满足生产又不至于造成积压,物料库存量既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因此库存量多少的选择即物料存量控制对于我们企业的成本节约是至关重要的。

企业通过生产计划,对物料的需求作出预测,再通过存量控制,把存货量控制在一个适当的范围,使企业在制订物料需求计划时能在最适当的时间,以最经济的订购量订购物料。

简言之,存量控制的目的就是以最经济的方式满足生产的需要。

同时由于存量控制简化了物料管理,减少了管理费用和劳务费用,也一样产生效益。

因此在服装企业中,对常备性物料以及那些价格低、种类多的C类物料,都需通过存量控制来进行物料管理。

一、物料存量定额

企业的物料库存,一般可以分为常备库存和保险库存两个部分。

常备库存也就周转库存,是企业在前后两批物料运达的间隔期内,为满足日常生产的需要而建立的物资储备。

由于在物料供应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因运输问题、交货期拖延或其他突发原因而导致物料不能及时到位,造成生产陷入停顿的状况,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可供若干天生产的保险库存,以备在这种情况下使用。

1、常备存量定额

常备存量定额是指两批物料运达间隔满足生产所必须的储存数量的标准。

那么,究竟这个数量标准是多少呢?

一般地,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制订方法:

1)“以期定量”法:

常备存量定额=(平均供应间隔天数+验收入库天数+使用前准备天数)×平均每日需用量

在企业的日常运作中,验收入库时间和准备时间都是企业内部可以控制的,一般比较固定,而供应间隔时间则要不是由企业一方可以决定,存在运输、供货商拖延交期等风险。

因此,物料供应间隔天数是决定常备存量的最主要的因素。

减少供应天数,就降低了存量定额,这样既节约了流动资金又节约了仓库面积;既减少了物料消耗又降低了管理费用,因此企业往往努力减少供应天数,要求供货商尽快交货。

通常在实际工作中,确定合理的供应间隔期,是先用计算方法确定一个供应间隔期的基本天数,然后综合考虑有关因素进行修正。

①货源单一,供求稳定的情况下:

某种物料供应间隔天数=最低订货限额/平均每日需用量

②货源较多,供货正常,供应间隔期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情况下:

可以根据企业的年度统计资料来计算加权平均供应间隔天数。

2)经济存量定额

利用以期定量法来考虑存量定额,主要是考虑了外界的现实供应水平,没有很好地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

而经济存量的计算则是结合企业经济效益来考虑储存定额。

经济存量定额,就是通过合理确定订货批量,使生产企业的存储总费用最低的物料储存定额。

一般地,企业的存储总费用包括以下几项:

订货费用、采购费用、存储成本和缺货损失。

其中,订货费用是指在物料订货、采购中发生的差旅、管理费等费用,与订货次数成正比;

采购费用指物料采购价格;

存储成本指库存物品占用资金的损失、仓库的管理、折旧费用等,与订货量成正比。

缺货损失指由于物料供应脱节而造成的停工待料的损失,一旦发生,损失往往是很大的,不仅是生产利润的损失,可能还会影响企业的声誉,因此这部分费用难以估算。

现在暂时不考虑缺货损失,我们来分析如何合理的确定订货批量从而使存储总费用最小。

根据上面分析可知,在全年需要量确定时,采购总成本是基本不变的,全年的购储费用,就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随订货批量而增大的存储费用,另一部分是随订货次数减少、订货量增大而减少的订货费用,这两者是矛盾的,如下图。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就要寻找一个适当的订货批量,使企业存储总费用最低,这个量就是经济订货批量。

其计算公式如下:

 

图4-3经济订购批量示意图

2.保险存量定额保险存量定额=平均每日需用量×保险储备天数

保险储备天数,主要根据以下原则确定:

对于生产中的关键物资或专用物资以及来源困难的物资,保险储备天数应长一些,对于来源比较容易的物资,天数可少一些;

二、合理存量控制

根据物料存量定额的计算,企业可以用来控制实际库存,使之保持一个合适的库存量,既不会过多积压,又不会造成生产有停工待料的危险。

物料的库存是为了生产所需的,因此要控制库存量,只能通过物料的订购数量和订购时间来控制。

一般的,企业控制库存量的基本方式可以分为两种:

定量控制和定期控制。

1.定量控制:

定量控制就是通过控制订货数量来使企业的库存保持在一个合适的量上,也称订购点法。

这种方法需要预先确定一个保险存量,以应付前置时间内不正常的需求,这个保险存量也就是订购点量,企业应经常检查当前的存货是否减至订购点,则每次按固定的订购数量(由存货控制的基本原则来决定,即经济订购批量)提出订购。

图4-4定量控制的存货模式

定量控制的存货模式如图4-4所示。

2.定期控制定期控制就是通过控制订货周期来使企业的库存保持在一个合适的量上,这种方法的订货周期固定不变,企业需要定期执行盘点作业,确定现存量,订货的数量为存货水平的数量减去现存量,订货数量是不确定的。

定期控制的存货模式如图4-5所示。

图4-5定期控制的存货模式

 

第四节物料采购

采购是企业为获得所需的原料等物料,向外界所作的购物行为。

企业根据物料需求计划,制订出合适的订购量,以最低的总成本获得所需的物料,同时还要保证适时、适量和适质的物料供应,以供所需部门使用。

对于许多服装企业而言,物料成本总是占据着企业总本成的很大比例,因此,做好物料的采购工作对企业的经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采购的作业流程

采购作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包含许多方面的细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非常的仔细,否则很容易出现差错,从而耽误生产的顺利进行。

1、根据物料需求计划、制订采购计划

2、市场询价、比价、作为物料价格基础。

3、选择供应商,查看样品、商讨价格、洽谈供货事宜。

4、确定供应商,发出采购订单。

5、及时跟催供应商,保证物料准时到货。

6、收货、验货、存货。

7、物料跟踪管理,进行供应商评审。

8、汇总采购文件及相关单据。

二、采购的类型

1、订单采购:

指根据订单生产需要而进行采购的方式,适用于高价值、多种少量、特殊规格的物料。

2、存量采购:

指对于常备性物料,进行订购点采购或周期性采购。

3、补充采购:

指事先没有预先考虑到的损耗或预计失误而引起的补充性采购。

4、紧急采购:

指因紧急需要而引起的采购。

5、零星采购:

指不定时发生的一些辅助用品的小金额采购。

6、战略采购:

出于战略考虑而非生产需要所进行的采购。

例如采购价格行情上涨的原材料或预期来源短缺的原材料等。

三、采购的原则

通俗地讲,采购就是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价格从适当的供应商处买回所需数量商品的活动。

人们经过长期的摸索与总结,提出了“5R”原则用以指导采购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适价(RightPrice)

价格永远是采购活动中的关注焦点,好的采购员能为企业节省很多资金。

物料的价格与许多因素有关,如市场的供求关系、购买的批量、物料的品质等等。

在物料采购过程中要做到适价即物料的采购价格要适当,即用相对合理的成本获取所需的物料。

2、适质(RightQuality)

所提供的物料要求适当的品质,即所采购物料的品质是适当的,符合规定要求。

3、适量(RightQuantity)

适量即所采购,所投入使用的物料的量适当,满足生产要求不致造成呆滞。

批量采购虽有可能获得数量折扣,但会积压采购资金,太少又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故合理确定采购数量相当关键,一般按经济订购量采购。

4、适时(RightTime)

适时供料,即在需要的时候,能及时供应所需用的物料。

采购人员要监督跟催供应商准时交货。

5、适地(RightPlace)

物料供应源的地点适当。

选择距离较近的供应商合作,近距离不仅使得沟通更为方便,处理事务更快捷,同时还可以降低采购物流成本。

四、供应商管理

选择适当的供应商是采购成功的关键因素,供应商供应物料的顺畅可以使生产不会因为待料而停工,进料品质的稳定能保障生产成品品质的稳定、交货数量及交期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公司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