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特训地理二轮专题创新复习第二部分 微专题 微专题二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359868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特训地理二轮专题创新复习第二部分 微专题 微专题二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特训地理二轮专题创新复习第二部分 微专题 微专题二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特训地理二轮专题创新复习第二部分 微专题 微专题二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特训地理二轮专题创新复习第二部分 微专题 微专题二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特训地理二轮专题创新复习第二部分 微专题 微专题二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特训地理二轮专题创新复习第二部分 微专题 微专题二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高考特训地理二轮专题创新复习第二部分 微专题 微专题二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特训地理二轮专题创新复习第二部分 微专题 微专题二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特训地理二轮专题创新复习第二部分 微专题 微专题二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注意冬季结冰,基本无风浪,主要考虑夏季)

2.综合治理

(1)面临“灭湖”威胁的原因:

流域内人口增长、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增多,入湖径流量减少;

工农业生产引起的水体污染严重;

不合理的捕捞和水体污染导致鱼类等生物多样性减少。

(2)“灭湖”带来的影响:

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变大;

年降水量减少,气候更加干旱;

极端天气、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大;

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退化;

湖岸周围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加剧。

(3)解决“灭湖”威胁的措施:

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用水量;

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国家间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立法保护水资源等。

[实例应用提升]

 1.(2018·

全国卷Ⅲ,6~7)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

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

据此完成

(1)~

(2)题。

(1)贝加尔湖形成于(  )

A.地壳断陷集水B.火山口集水

C.河流改道D.滑坡阻断河流

(2)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  )

A.湖区降水量加大B.入湖径流增多

C.湖盆在加深D.入湖泥沙增多

解析 第

(1)题,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且深度还在加大,符合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构造湖的特征。

火山口集水形成的火山口湖一般保留有完整的锥形火山山体和封闭的中部洼地,滑坡阻断河流形成堰塞湖后,一般在堰塞体的下方保留原来的河道,图中信息均不符合。

河流改道不会形成较深的湖泊。

(2)题,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主要是由入湖河流搬运的泥沙在湖中沉积形成的,若入湖径流增多,则输沙量增大,入湖泥沙增多,沉积物增加使湖床抬高,湖泊变浅,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的特征不相符。

贝加尔湖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少,降水量的加大不会对湖水深度产生明显影响。

由于断层中部继续下陷,湖盆在加深,尽管外力作用使沉积物不断加厚,但湖水深度还在加大。

答案 

(1)A 

(2)C

2.(2018·

山东烟台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水量约占全球河湖淡水总量的1/5,湖水纯净。

湖面海拔456米,表层水温8月最高,为9~10℃;

1~5月封冻,冰层厚度为0.7~1.15米。

上图为贝加尔湖流域局部示意图。

(1)分析贝加尔湖周围地区夏季凉爽,为理想“避暑胜地”的原因。

(2)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政府在湖畔建起大型贝加尔纸浆造纸联合企业,遭到民众的强烈抗议。

请从地理视角解释民众抗议的原因。

(3)蒙古曾提出一个“北水南调”计划,并寻求与中国合作,欲从贝加尔湖买水调水经蒙古引至北京。

有关专家认为该“北水南调”计划基本上没有可行性。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为专家的论断提供依据。

解析 第

(1)题,从纬度、地势、水体比热容、融冰吸热等角度分析贝加尔湖周围地区夏季凉爽,为理想“避暑胜地”的原因。

(2)题,从水污染和生态破坏两方面解释民众抗议在湖畔建起大型纸浆造纸联合企业的原因。

第(3)题,根据图文信息,从投资、输水、沿途损耗、国家间协调等角度找出“北水南调”计划基本上没有可行性的依据。

答案 

(1)①纬度较高,正午太阳高度较小,获得太阳辐射热量较少;

②海拔较高;

③湖泊水体比热容大,夏季升温慢;

④夏季湖冰解冻,大量吸热,起降温作用。

(2)①造纸厂产生的大量污水入湖,会影响水质和水生生物的生长;

②造纸厂的原料来自对湖区周围森林的砍伐,会加剧水土流失,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3)①地形复杂,线路长且沿途没有可利用的现成河道,投资巨大;

②北段地势南高北低,需逐级提水,成本高;

③沿途气候干旱,蒸发、渗漏多;

④纬度高,冬季寒冷,结冰期长,不利于调水;

⑤跨越三国调水,各方协调难度大等。

专题提升训练

(时间:

45分钟 满分:

9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植生滞留槽,又称作“雨水花园”,主要机制包含物理性的入渗、吸附拦阻作用和滞留槽中生物性的反应;

另外,植生滞留槽可滞留大量雨水。

目前,植生滞留槽成为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新亮点。

下图为城市植生滞留槽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后(  )

A.地表径流增加B.大气降水减少

C.水汽蒸发减少D.地表水下渗增加

2.下列属于城市植生滞留槽的建设对城市环境影响的是(  )

A.发挥生物滞水功能,根治城市内涝

B.加重地表土壤干燥度,导致城市气温日较差增大

C.调节城市局部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D.增加地表水下渗,根治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

解析 第1题,根据“主要机制包含物理性的入渗、吸附拦阻作用和滞留槽中生物性的反应”“植生滞留槽可滞留大量雨水”判断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后,地表水下渗增加,D对;

地表径流会减少,A错;

大气降水的影响因素很多,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不会导致大气降水减少,B错;

植物具有蒸腾作用,采用植生滞留槽会使水汽蒸发增多。

C错。

选D。

第2题,城市内涝的原因很多,主要与城市规划不合理有关,城市植生滞留槽的建设能发挥生物滞水功能,但不会根治城市内涝,A错;

植生滞留槽可滞留大量雨水,使地表土壤变得湿润,B错;

建设植生滞留槽能调节城市局部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C对:

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主要与人口增多对水资源的需求增加有关,植生滞留槽虽能增加地表水下渗,但不会根治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D错。

选C。

答案 1.D 2.C

(2018·

河北唐山高三期中)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有深厚的砂砾堆积层,下图为该区域某地平行于海岸线的一段剖面图,其中实线为该区域地表海拔,虚线表示潜水埋藏深度。

读图回答3~4题。

3.最可能出现海水入侵、地下水变咸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4.根据图中信息推测,下述说法最可信的是(  )

A.甲处为湿地

B.丙处地下水水质最差

C.地下水从丙处流向乙处

D.丙处为城市区域

解析 第3题,由题可知,地下水位=地表海拔-潜水埋藏深度,据图可得出该剖面地下水位分布情况,从而可得出丁处地下水位最低,可能会出现地下漏斗区;

由题可知,该地位于沿海,故丁处最容易出现海水入侵、地下水变咸的状况。

第4题,由图可知,甲处地下水埋藏最浅且地势低洼,最可能为湿地,A对;

丁处地下水位比海平面低,易发生海水入侵,导致水质最差,B错;

由上题分析可知,乙处地下水位高于丙处,地下水从乙处流向丙处,C错;

城市多位于地势平坦地区,且人口众多,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较低,丁处地下水位最低且地势低平,最可能为城市区域,D错。

答案 3.D 4.A

浙江温州高三模拟)径流量的年际变化通常用年径流量变差系数(Cv值)表示,Cv值越大,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越大。

下图为中国年径流量变差系数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我国河流径流量年际变化的主要特点是(  )

A.季风区大于非季风区B.北方大于南方

C.干旱区大于湿润区D.东部大于西部

6.图中P、Q两地径流量年际变化均较小,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P地受季风影响小,降水变率小;

Q地年降水少,降水变率小

B.P地海拔高,冰雪融水补给多;

Q地不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变率小

C.P地海拔高,冰雪融水补给多;

Q地下渗多,地下水补给多

D.P地受季风影响小,降水变率小;

解析 第5题,根据题干可知,Cv值越大,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越大。

读图,根据等值线分布可知,我国河流径流量年际变化的主要特点是北方大于南方。

第6题,图中P、Q两地径流量年际变化均较小,其原因是P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冰雪融水补给多;

Q地下渗多,地下水补给多,C对。

P地受西南季风影响大,Q地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变率大,A、B、D错

答案 5.B 6.C

重庆重点中学联考)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湖泊分布图,图中盐湖湖水盐度高,以产盐而得名。

在盐湖西北侧,自东向西分布着3个内流湖。

2011年9月卓乃湖溃决后,库赛湖、海丁诺尔湖湖水外溢使盐湖面积迅速扩张,并在各湖之间形成河道。

据此完成7~9题。

7.对盐湖水位季节变化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降水B.蒸发C.下渗D.气温

8.科学家发现2011年9月盐湖增加水量远小于卓乃湖溢出水量,原因最可能是(  )

A.沿途气候干旱、蒸发强烈

B.灌溉农业区用水量多

C.库赛湖和海丁诺尔湖截留

D.经河流流入其他区域

9.受卓乃湖溃决的影响,库赛湖的主要变化是(  )

A.含沙量减小B.水位变低

C.盐度下降D.结冰期缩短

解析 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盐湖及其集水区均位于我国西北内流区,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水位的季节变化受气温影响最大。

第8题,从题干中可知卓乃湖溃决之前,盐湖上游的3个湖泊均为内流湖,可以判断三个湖泊相互独立,无河道沟通。

卓乃湖溃决后在各湖之间形成河道,说明卓乃湖水位上升,突破了原来地形的限制,在各湖之间形成联系,可以判断库赛湖和海丁诺尔湖对卓乃湖来水截留是盐湖增加水量小于卓乃湖溢出水量的主要原因。

第9题,结合上题解析可以判断,卓乃湖溃决后,库赛湖的水位升高;

库赛湖、海丁诺尔湖湖水外溢使盐湖面积迅速扩张,并在各湖之间形成河道,库赛湖湖水可以通过河流排泄,使得盐度下降;

上游卓乃湖溃决,可能使下游的库赛湖含沙量增加;

气温是结冰期长短的主要影响因素,故库赛湖结冰期不会缩短。

答案 7.D 8.C 9.C

湖北黄冈中学模拟)下图是副热带某海区海水温度立体空间分布图。

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洋流可能是流经(  )

A.美国东海岸的寒流B.澳大利亚东岸的暖流

C.南美洲西岸的寒流D.北美洲西岸的寒流

11.若该洋流位于南半球,则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减缓北上海轮航速B.缩小海水污染范围

C.降低沿岸地区气温D.增加沿岸地区降水量

解析 第10题,图中等温线向北凸出,表明洋流向北流,有两种可能:

一是北半球向北流的暖流,二是南半球向北流的寒流。

结合题中选项和世界洋流分布可知,美国东海岸的寒流、澳大利亚东岸的暖流、北美洲西岸的寒流是向南流的,A、B、D错;

南美洲西岸的寒流向北流,导致大洋表层海水等温线向北凸出,C对。

第11题,若该洋流位于南半球,则是向北流的寒流,流向与北上海轮航向相同,可使北上海轮航速加快,A错;

洋流能扩大海水污染的范围,B错;

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作用,C对、D错。

答案 10.C 11.C

二、综合题(共46分)

12.(2018·

烟台市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2分)

弗雷泽河位于加拿大西南部,发源于海拔1109米高的多雨雪的落基山脉西坡,注入乔治亚湾,全程落差1036米,径流量1075亿立方米,流域北部地区平均降水量为610mm,4~10月约381mm,冬季高达2290mm。

该河是鲑鱼洄游到中上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