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机维护检修规程doc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354777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速机维护检修规程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变速机维护检修规程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变速机维护检修规程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变速机维护检修规程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变速机维护检修规程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变速机维护检修规程docWord文件下载.docx

《变速机维护检修规程doc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速机维护检修规程doc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变速机维护检修规程docWord文件下载.docx

3.1.3切断电源及附件,放净机内润滑油,符合安全检修条件。

3.2拆卸与检查

3.2.1拆卸联轴器,检查对中及磨损情况。

3.2.2检查机体有无缺陷和损坏,测量检查中分面的密封情况。

3.2.3清洗齿轮箱内油垢及杂物,检查齿面磨损,配合间隙及啮合情况。

3.2.4检查轴承,测量、调整间隙。

3.3检修质量标准

3.3.1联轴器

3.3.1.1拆卸联轴器使用专用工具,不得直接敲打。

3.3.1.2联轴器对中允差见表1。

表1联轴器对中允差mm

联接形式

允许径向偏差

允许端面偏差

固定式

0.06

0.04

弹性圆柱销式

0.08

齿式

弹簧膜片式

0.15

0.10

3.3.1.3弹性圈柱销联轴器两端面间隙见表2。

表2联轴器端面间隙mm

联轴器直径

联轴器两端面间隙

90~140

1.5~2.5

260~500

4~6

140~260

2.5~4

3.3.1.4当输出轴传动方式是链传动时,链轮与轴的配合应采用H7/js6,两链轮的中间平面应在同一平面内,其轴向偏移量不大于(1/200)a(a为两链轮中心距,mm)。

3.3.2轴承

3.3.2.1拆卸轴承应用专用工具,严禁直接敲打。

3.3.2.2滚动轴承内外圈滚道、滚动体表面应无腐蚀、坑疤与斑点,接触平滑,滚动无杂音。

3.3.2.3滚动轴承内圈必须紧贴轴肩或定位环,用0.05mm塞尺检查不得通过。

3.3.2.4轴承内径与轴的配合,外径与轴承座的配合见表3。

表3轴承配合公差

向心球轴承和向心推力轴承

推力滚子轴承

内径与轴配合

外径与轴承座配合

H7/k6或H7/js6

J7/h6或H7/h6

H7/m6或H7/k6

3.3.2.5滑动轴承轴瓦表面应光滑,无硬点、裂纹、气孔、夹渣、脱皮、脱壳等缺陷。

3.3.2.6轴瓦在下瓦中部60°

~90°

之间接触,接触点每平方厘米不少于2点。

3.3.2.7轴瓦径向与轴向间隙见表4。

表4轴瓦间隙mm

直径

径向间隙

轴向间隙

50~80

0.08~0.16

0.20~0.25

>80~120

0.12~1.20

0.25~0.30

>120~180

0.14~0.24

0.30~0.35

>180~260

0.16~0.28

0.35~0.40

3.3.2.8轴瓦与轴承座的配合为H7/m6,其表面粗糙度为Ra3.2。

3.3.2.9轴瓦表面粗糙度为Ra1.6。

3.3.3轴

3.3.3.1轴及轴颈不应有毛刺、严重划痕、碰伤等缺陷。

3.3.3.2轴的直线度为0.03mm/m。

3.3.3.3轴颈的圆柱度为0.015mm,表面粗糙度为Ra1.6。

3.3.4机体

3.3.4.1机盖与机体的剖分面应光滑、平整,保证装配严密,用0.05mm的塞尺插入深度不得大于剖分面的1/3,检查剖分面的严密性。

3.3.4.2机盖与机体不得有裂纹、伤痕等缺陷。

3.3.5圆柱齿轮

3.3.5.1齿面不得有损伤、胶合、剥落或裂纹等缺陷,必要时做无损探伤。

3.3.5.2齿轮啮合的齿顶间隙为(0.20~0.30)mn(mn为法向模数),齿侧间隙见表5。

表5齿侧间隙mm

中心距

≤50

>

80~120

120~200

200~320

320~500

500~800

侧间隙

0.085

0.105

0.130

0.170

0.210

0.260

0.340

3.3.5.3齿轮节圆处齿厚的最大允许磨损值见表6。

表6齿轮最大允许磨损值mm

圆周线速度/(m/s)

≤2

>2~6

>6

最大允许磨损值

0.24m

0.16m

0.10mn

注:

mn为法向模数。

3.3.5.4齿轮啮合接触面积见表7。

接触斑点

单位

精度等级

5

6

7

8

9

10

按高度不小于

%

55(45)

50(40)

45(35)

40(30)

30

25

80

70

60

50

40

注:

⑴接触斑点的分布位置应趋近齿面中部,齿顶和两端部棱边不允许接触。

⑵括号中数值,用于轴向重合度εB>0.8的斜齿轮。

3.3.5.5齿顶圆的径向跳动公差值见表8。

表8齿顶圆的径向跳动公差值mm

齿轮直径

法向模数

径向圆跳动

≤125

1~10

0.14

125~400

1~16

0.18

400~800

1~30

0.22

800~1600

25~50

0.30

3.3.5.6齿轮啮合表面粗糙度为Ra3.2。

3.3.5.7齿轮内径圆柱度公差值为0.010~0.025mm,表面粗糙度为Ra1.6。

3.3.5.8齿轮与轴配合为H7/m6或H7/k6。

3.3.5.9齿轮轴线平行度公差。

x方向平行度公差按表9,y方向轴线平行公差取x方向轴线平行度公差一半。

表9齿轮轴线平行度公差

齿轮宽度/mm

精度等级/μm

大于

11

18

28

45

100

12

16

63

160

20

32

250

19

24

38

105

400

75

120

630

22

34

55

90

140

3.3.6圆锥齿轮

3.3.6.1齿轮齿表面应光滑,无毛刺、伤痕、裂纹等缺陷,必要时做无损探伤。

3.3.6.2齿轮节圆处齿厚的最大允许磨损值见表6。

3.3.6.3齿轮轴中心线夹角极限偏差见表10。

表10齿轮轴中心线夹角极限偏差mm

名称

节圆锥母线长度

极限偏差

±

0.05

0.07

0.12

3.3.6.4齿轮中心线的位置度公差值见表11。

表11齿轮中心线的位置度公差值mm

端面模数

位置度

≤200

320—500

0.02

0.025

0.030

0.035

0.03

0.045

2.5~16

0.055

3.3.6.5齿轮啮合的侧间隙见表12。

表12齿轮啮合的侧间隙mm

节圆锥母线长度

0.13

0.17

0.21

0.26

0.34

3.3.6.6齿轮啮合的齿顶间隙为(0.2~0.3)ms(ms为端面模数)。

3.3.6.7齿轮啮合接触面积见表13。

表13齿轮啮合接触面积

精度等级

4~5

6~7

8~9

10~12

接触面积

沿齿高/%

60~80

50~70

35~65

25-55

沿齿宽/%

65~85

55~75

40~70

30~60

3.3.6.8锥齿轮齿顶圆锥的径向跳动公差见表14。

表14齿轮径向跳动mm

公称尺寸

大端分度圆直径

≥40~100

100~200

200~400

800~2000

0.20

3.3.7圆弧齿轮

3.3.7.1齿面不得有损伤、胶合、剥落、裂纹等缺陷,必要时做无损探伤。

3.3.7.2圆弧齿轮传动的齿顶间隙和齿侧间隙的理论值见表15。

圆弧齿轮传动的实际间隙应不小于理论值的2/3。

表15圆弧齿轮传动的齿顶间隙和齿侧间隙mm

圆弧齿轮齿形

齿侧间隙

齿顶间隙

mn≥2-6

mn≥>

6~30

JB929-67型

0.06mn

0.04mn

0.20mn

统一通用双圆弧齿

S74型双圆弧齿

0.05mn

FSPH-75型双圆弧齿

0.07mn

0.25mn

mn为法向模数

3.3.7.3圆弧齿轮啮合接触面的正确位置应分布在名义接触迹线的上下两侧。

单圆弧齿轮的名义接触迹线距齿顶的高度:

凸齿为0.45mn;

凹齿为0.75mn,圆弧齿轮接触迹线和位置偏差见表16。

表16圆弧齿轮接触迹线和位置偏差

单圆弧齿轮

双圆弧齿轮

接触迹线位置偏差

按齿长不少于工作齿长/%

第一条

第二条

4

0.15mn

95

0.11m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