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事故安全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35043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爆炸事故安全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爆炸事故安全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爆炸事故安全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爆炸事故安全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爆炸事故安全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爆炸事故安全应急预案.docx

《爆炸事故安全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爆炸事故安全应急预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爆炸事故安全应急预案.docx

////集团有限公司///铁路////标项目经理部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目录

一.编制目的 3

二.编制依据 3

2.1编制依据 3

2.2指导思想 3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4

3.1应急领导小组 4

3.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4

3.3工区应急组织机构 4

3.4应急抢险救援组织职责 5

四.危害辨识及分析评价 7

4.1人身伤害事故一般类别 7

4.2预防措施 7

4.3应急响应及措施 8

4.4善后处理 11

4.5事故调查及责任追究 11

4.6培训与演练 12

五.事故报告与应急救援 12

5.1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12

5.2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3

5.3急救路线 13

六.责任追究 13

七.附录 14

附录1 14

附录2 15

附录3 16

///局集团有限公司///铁路工程

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为了避免本项目在空压机及乙炔氧气瓶等压力容器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

以及出现爆炸事故的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做出应急响应,减少事故损失和人员伤亡,避免事故的进一步扩大,结合本项目实际,编制///集团有限公司///铁路///标段/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

2.1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2.2指导思想

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企业事故伤害分为20类。

在地铁施工现场,涉及这20类伤害类型的绝大多数伤害方式都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

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安全基础知识及救援知识。

认识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员工防人身伤害事故的安全意识。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根据工区管理组织机构及各部门的职能划分,成立应急组织机构,并落实具体责任人,负责爆炸事故的应急救援处理。

3.1应急领导小组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现场指挥及协调工作,项目经理任组长,总工程师、安全总监、副经理任副组长,组员由各部室负责人、工区负责人组成员具体名单为:

组长:

///

副组长:

///

组员:

///

3.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负责爆炸事故的现场应急抢险救援指挥,对施工现场发生的紧急情况进行技术、资金和设备支持,在施工现场发生爆炸事故时以最快的时间到达现场,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风险事故级别,负责向上级和有关地方管理部门、组织、机构联络和报告事故情况,制定抢险救援方案措施,领导组织现场应急抢险救援工作,抢救伤员、减少事故损失,确定紧急状态的解除,协助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在上级和有关地方部门进入的情况下,参与制定抢险救援方案措施,做好应急抢险救援配合工作。

3.3工区应急组织机构

副组长:

抢险方案组负责人:

疏散引导、保护警戒组负责人:

现场抢险组负责人:

通讯后勤保障组负责人:

医疗救护组负责人:

物资设备保障组负责人:

表3-1工区应急抢险救援组的构成

序号

小组名称

负责人

成员

负责部门

1

抢险方案组

工程管理部

2

疏散引导、保护警戒组

安全质量部

3

物资设备保障组

物资设备部

4

医疗救护组

对外协调部

5

现场抢险组

各工区

6

对内通讯

后勤保障组

计划财务部

3.4应急抢险救援组织职责

3.4.1组长

⑴批准启动应急预案,全面负责现场的指挥、协调及抢救工作。

⑵及时上报监理、工区、项目部、业主、建委、安监局及局指,确保事故信息及时、准确的传递。

⑶视事故严重程度,要求对上对外联络协调组向相邻标段、医院求援。

⑷组织应急救援组视察现场,分析险情,立即抢险救援。

⑸督促疏散引导、保护警戒组作好事故现场的警戒和保护,防止围观和人为破坏事故现场。

⑹督促物资设备保障组按应急抢险组要求迅速运送应急物资至事故现场。

⑺督促医疗救护组准备所需车辆,器具和急救药品。

⑻组织对内通讯后勤保障组协助处理事故善后事宜,并配合事故调查。

⑼组织有关人员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演练所暴露出的预案缺陷,不断修订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3.4.2抢险方案组

负责制定抢险方案,并按拟定方案立即组织抢救。

3.4.3疏散引导、保护警戒组

⑴按照领导小组的指示,负责内外联系,同时派人到附近路口给救援车辆引路。

⑵组织保安关闭工地大门,严禁闲杂人员进入,对已进闲杂人员进行劝导离开。

⑶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划出警戒区域,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⑷对多事人员强行闯入后,要采取策略,委婉劝其离开,为防止其它人员向外发布不良信息,可请相关媒体通过正当渠道获取信息。

⑸保护好事故现场,不被人为破坏。

在移动伤害或物件前,做好标记和记号,并做好影像资料。

⑹当事故可能危及周边建筑结构物和附近道路行人的安全时,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组织工地附近的人员有序撤离。

3.4.4物资设备保障组

负责应急抢险救援物资设备的配备、租赁、购置和维护保养,在发生事故和紧急情况时,及时提供相应物资设备。

3.4.5医疗救护组

携带医疗器械赶赴现场,负责现场伤亡人员的现场救护或送往医院救治,并做好资金保障。

3.4.6现场抢险组

负责施工现场爆炸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根据既定救援方案,明确成员分工,迅速开展救援活动,尽可能抢救受伤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

同时做好现场防护工作,防止重大事故发生,保障救援人员安全。

3.4.7对内通讯后勤保障组

负责通知各有关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做好事发现场救援的后勤保障服务工作,处理事故善后事宜,并配合事故调查。

四.危害辨识及分析评价

4.1人身伤害事故一般类别

根据本项目危险源辨识,本工程在综合楼、联合检修库、运用库施工中气瓶使用过程中,若因违反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不到位等情况,极有可能造成爆炸事故,引起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具体引起爆炸事故的诱因及危险分析如下:

乙炔、氧气瓶在使用、储存过程中,若两瓶之间的安全距离以及距离明火的安全距离不够,乙炔无回火阀,气瓶无防倒、防震、防撞措施,气瓶曝晒无遮荫措施以及操作人员违章作业等原因,均可能导致爆炸事故。

4.2预防措施

⑴危险源监控

施工过程中,若安全防护措施及管理不到位,或不遵守特种设备操作规程,极易发生爆炸事故。

为了防止本项目发生爆炸事故,需重点做好如下监控:

①明确各级职责,落实岗位责任;

②强化防范爆炸事故的安全知识教育培训,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以及安全操作技能及应急处置能力;

③坚持特种作业人员及特殊岗位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气焊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④空压机等特种设备必须将经过当地技术质量监督部门检测检验合格,并进行备案后方可投入生产;

⑤要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检查,严格交接班制度,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同时做好检查、维修保养记录;设备正常使用、维修保养等操作,必须符合相应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不得使用带病设备;

⑥在易燃易爆场所动火作业,必须先办理“三级”动火审批手续,领取动火作业许可证,并做足防火安全措施,方可动火作业,动火时要设专人值班,随时观察动火情况;

⑦氧气乙炔瓶按规范分开堆放存储,使用过程中至少分开5米的安全距离,并与明火保持10米以上的安全距离;乙炔瓶须设置回火阀;禁止气瓶在太阳下曝晒,必要时要搭设凉棚及喷水降温;气瓶在搬运过程中要防止发生碰撞;

⑵预警行动

施工现场一旦发生爆炸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呼叫人员,并对伤员展开抢救,同时应立即报告工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应急领导小组根据受伤人员的严重程度和人员数量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4.3应急响应及措施

4.3.1应急响应

⑴发生爆炸事故时,项目必须迅速抢救伤员,根据伤害程度立即组织实施就地抢救,并拨打120电话进行救援。

⑵发生重大爆炸事故后,事故单位应并派专人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未经调查和记录的事故现场,不得任意变动。

事故单位应立即对事故现场和损坏的设备进行照相,录像,绘制草图,收集基础资料。

因紧急抢修、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导交通等,需要变动现场,必须经企业有关领导和安保部门同意,并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写出书面记录,保存必要的痕迹、物证。

⑶启动爆炸事故应急预案后,各劳务作业队应无条件服从应急领导小组的领导,按照规定程序迅速做出反应,充分利用一切有效急救办法进行爆炸事故抢救和应急救援,并视情况请求集团公司、地方人民政府提供必要的爆炸事故应急救援,尽最大努力减小事故造成的损失。

⑷发生爆炸事故时,事故区域内的其他作业队伍根据情况给予协助支援。

4.3.2应急处置措施

⑴响应程序

发生爆炸事故,现场最早发现事故的任何人迅速向工区爆炸应急领导小组组长进行报告,并同时拨打120、119进行求救;

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立即召集所有成员赶赴出事现场,了解事故伤害程度;

疏散引导组负责组织疏散现场闲杂人员,并保护事故现场,同时避免其他人员靠近事发现场;

应急抢险组安排电工负责现场照明以及联系应急物资进行救援,并对现场物资设备进行转移;

医疗救助组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伤员的救治工作,并根据现场实际施行必要的医疗处理,在伤情允许情况下,负责组织搬运受伤人员转移到安全地方,同时联系120急救人员,并协助其救治工作;

对上对外联络组负责对上级主管领导进行报告现场情况,若因事故引发的次生事故会进一步扩大,并超出其应对能力时,可向相邻标段及当地政府部门进行求助。

⑵处置措施

①救人

积极抢救受火灾威胁的人员是防止爆炸事故扩大的首要任务,当有人受到火灾威胁时,应根据救人任务大小、现有灭火力量组织参战人员抢救人命,同时布置一定力量扑救火灾。

火情失控后,现场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退到安全区。

②灭火

灭火应根据燃烧物的性质、燃烧的特点和火场的具体情况及消防技术装备的性能,进行选择灭火方法:

喷射水流,应把水流喷射到火焰根部,即喷射到燃烧物体上,并根据火场燃烧情况及时变换射流;

喷射干粉,对准燃烧物体火焰根部平行喷射,对于大面积的火焰应将干粉停在距火焰5米的上风或侧上风位置,操纵干粉枪向左右两侧稍微平行摆动使灭火剂完全覆盖燃烧区;

断电,对于电器发生火灾或引燃附近可燃物,必须想办法尽快切断电源,启用个人应急照明设备。

扑救可燃气体或液体泄漏后的火灾时,要在做好堵漏工作后,方可一举灭火;在堵漏工作就绪前,在采取冷却措施和防止火势蔓延后,可让其稳定燃烧。

③疏散与保护

对于爆破物品受火势威胁,有发生燃烧爆炸可能时,必须抓紧疏散或增强保护。

重要物资或档案资料等受到火灾威胁而无法抢救时,必须立即进行疏散;对于妨碍灭火的物资,要进行转移或疏散。

首先疏散和保护有爆炸有毒的危险品以及处于下风向的物资,然后疏散和保护一般物资。

对于材料仓库发生火灾,抢救物资要有专人指挥,并分派专门力量有组织有秩序进行。

疏散时如果人员较多或能见度很差时,应在熟悉疏散通道布置的人员带领下,迅速地撤离事故现场。

带领人可用绳子带领,用“跟着我”的喊话或前后扯衣襟的方法将人员撤至室外或安全地点。

⑶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理

①要及时抢救有关人员,同时按消防要求正确灭火,防止周边易燃易爆物二次爆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