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历史提纲最全面.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34047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上历史提纲最全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八上历史提纲最全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八上历史提纲最全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八上历史提纲最全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八上历史提纲最全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上历史提纲最全面.docx

《人教版八上历史提纲最全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上历史提纲最全面.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上历史提纲最全面.docx

人教版八上历史提纲最全面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1课 鸦片战争(1840—1842年)

鸦片战争(道光帝时)

1、根本原因: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直接原因(导火线、借口):

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6月)。

虎门销烟的意义:

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3、经过:

①开始标志是:

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②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岛;③结束:

1842年英舰到达南京长江江面,清廷被迫派人向英军求和。

(淮安籍民族英雄关天培虎门保卫战中奋勇抗敌,战死炮台。

4、结果:

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损害中国的领土主权)

②2100万银元(加重老百姓的负担)

③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东南沿海门户被打开)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破坏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5、影响: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因为鸦片战争改变了我国的社会性质)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罪行(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两大罪行: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时)

1、根本原因:

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参战国家:

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3、侵华罪行:

①1860年,英、法军队占领北京(第一次沦陷),火烧圆明园;②俄国趁火打劫,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割地面积最多的是《瑷珲条约》。

第3课收复新疆

1、新疆问题的由来:

19世纪60至70年代,英国与俄国想争夺新疆;1865年,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1871年,俄国直接出兵占领新疆的伊犁地区。

2、左宗棠收复新疆:

1876——1878年,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除伊犁之外的新疆地区。

后通过与俄国通过谈判收复了伊犁。

3、加强对新疆的管理: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新疆行省,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理。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光绪帝时)

1、原因:

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2、著名战役:

①黄海大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抗敌,以身殉国;

②辽东战役——日军犯下了旅顺大屠杀;

③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结果:

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③允许日本在中国设工厂(标志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新阶段——由产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侵略程度更深一层,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增辟通商口岸

4、影响: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原因:

镇压义和团运动(直接),维护在华利益(根本)。

(义和团运动性质:

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

2、经过:

义和团在廊坊战役中奋勇抵抗侵略军;1900年8月中旬,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第二次沦陷);

3、结果:

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经济---赔款白银4.5亿两

②政治---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③军事----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④外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4、影响:

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单元总结:

1、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列强几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①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火烧圆明园;沙俄(割占领土最多国家)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③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邓世昌)—《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战败的原因:

①主观原因:

清王朝的腐朽落后

②客观原因:

侵略者的强大

③根本原因:

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3、四次侵华战争给我们的深刻教训:

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4、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事例:

①虎门销烟——林则徐(近代中国禁毒第一人)②邓世昌——黄海大战,以身殉国

③左宗棠收复新疆④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精神:

①为了国家民族利益不怕牺牲;②反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③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爱国精神。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经济上学习西方军事器物)

1、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目的:

维护清朝统治

3、主张:

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师夷长技) 口号:

自强、求富

4、领导阶级:

地主阶级洋务派

5、代表人物:

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6、主要内容:

(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

(主要有安庆内军机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民用工业。

(主要有轮船招商局(李鸿章),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张之洞)。

(3)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4)兴办了京师同文馆(最早)等新式学堂。

7、结果:

失败。

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彻底破产。

(失败的原因:

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8、性质:

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9、局限性:

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10、作用:

①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②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③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11、地位: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启示:

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能救中国。

第7课 戊戌变法(1898年)(政治上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

一、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公车上书

1、背景:

《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

3、主张:

变法图强

4、意义:

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二、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1、时间及支持者:

1898年(旧历戊戌年)6月-9月,光绪帝

2、主要内容:

①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有利于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

②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文化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④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

3、性质:

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和思想启蒙运动

4、意义(作用):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

5、失败原因:

①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依靠一位没有实权的皇帝。

②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极力反对。

启示: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第8课 辛亥革命(1911年)(政治上学习西方民主共和制)

一、准备:

创立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时间、地点:

1905年,日本东京

2、总理:

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近代关注民生第一人)

3、机关刊物:

《民报》

4、革命纲领:

驱除鞑虏(满族统治者),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后来阐发为“三民主义”:

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民权——创立民国;(核心)

民生——平均地权。

5、影响:

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二、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革命派

学习西方内容:

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

注:

戊戌变法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

三、首场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四、高潮: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五、结果:

失败。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建立北洋军阀统治。

六、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七、历史意义:

1、政治方面: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成立中华民国。

     (帝制结束的标志: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

2、思想方面: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经济方面:

推动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4、社会生活方面:

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剪辫易服废缠足等。

八、辛亥革命失败的一面: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启示:

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第9课 新文化运动(1915年)(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1、兴起标志:

1915年《青年杂志》的诞生(创办人:

陈独秀,地点:

上海)

2、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3、性质(地位):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思想大解放运动

4、旗帜:

“民主”和“科学”(主张、口号)

5、宣传阵地:

《新青年》

6、主要内容:

A前期—“四提倡”、“四反对”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B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颂扬十月革命,同年底,李大钊又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

7、意义:

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8、局限性:

对东西方文化有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注意:

如何正确看待东西方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5月4日到6月初)

1、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2、领导人:

陈独秀、李大钊。

3、斗争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

4、经过:

5月4日,运动中心在北京,运动主力是学生(前期),斗争方式是罢课;6月初,运动中心在上海,运动主力是工人(后期),斗争方式是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5、结果:

取得初步胜利(表现为①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6、意义:

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在最能体现性质的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7、五四精神:

爱国、民主、进步、科学

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

中共一大的召开

1、时间:

1921年7月

2、地点:

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

3、代表: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4、内容:

①通过了党的纲领——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②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③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5、作用:

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6、诞生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