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联考学年高三第四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33517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大联考学年高三第四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全国大联考学年高三第四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全国大联考学年高三第四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全国大联考学年高三第四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全国大联考学年高三第四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大联考学年高三第四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全国大联考学年高三第四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大联考学年高三第四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大联考学年高三第四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r(W)>r(Z)>r(Y)

B.含Y元素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

C.最高价铖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Z>W

D.X、W分别形成的简单气态氢化物可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

1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11.只含C、H、0三种元素的有机物W,其蒸气的密度是NH2的6倍(相同条件下),取一定量的有机物W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的质量比为22:

9,则W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结构(不考虑立体结构)共有

A.11种B.10种C.9种D.8种

12.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流方向:

由B极经用电器流向A极

B.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CO2+O2+4eCO

C.电池工作时,K+、Na+向电极B移动

D.若消耗电极B上的O233.6L(标准状况),

则至少需要1moLCH4参加反应

13.已知:

常温下浓度为0.1moL•L-的下列溶液的pH如下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上表,NaF的水解程度比CH3COONa的大

B.同体积、同pH的两种酸溶液消耗同浓度NaOH的体积:

HF>CH3COOH

C.向100mL0.1mol•L-1CH3COONa溶液中通入224mLHF气体(标准状况):

c(CH3CXX)H)+c(H+)=c(OH-)+c(F-)

D.若将0.05molHC1缓慢地通入1LO.1moL•L-Na2S溶液中,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

c(Cl-)>c(HS-)>c(OH-)c(S2-)>c(H+)

第Ⅱ卷

(—)必考题

26.(14分)焦亚硫酸钠(Na2S2O5)和硫代硫酸钠(Na2S2O3)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焦亚硫酸钠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

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模拟其生成过程。

Ⅰ.选用②③④装置来制备焦亚硫酸钠。

(1)仪器A的名称是_▲。

(2)写出装置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3)装置④的作用是:

Ⅱ.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用作分析试剂及鞣革的还原剂,其实验室的制备原理为2Na2S+Na2CO3+4S023Na2S2O2+CO2

(4)依据硫代疏酸钠的制备原理,从上述仪器中择合适的实验仪器,根据气流由左至右的顺序是_▲。

(填序号)

(5)写出装置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

(6)实验室用Na2S2O3标准液测量废水中Ba2+的浓度,过程如下

①滴定过程中选择的指示剂是:

②若滴定前尖嘴没有气泡,滴定终点有气泡,则测得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若标准液Na2S2O3的浓度为0.1000moL·

L-1,滴定前后该溶液的读数如图,则废水中Ba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7.(14分)铬酸钙(CaCrO4)俗称钙铬黄,溶于水。

广泛用作氧化剂、腐蚀抑制剂、颜料等。

铬铁矿中铬的含量为19.5%,其主要成分为FeO•Cr2O3,还含Fe203、SiO2、AL2O3等杂质,以该铬铁矿为原料制备钙铬黄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①过氧化氢能将O(0H)3氧化为Cr(OH)2氧化为

②金属离子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和沉淀完全时的pH及如下:

(1)将铬铁矿粉碎的目的是_▲。

(2)操作I的名称是_▲,固体a的主要成分是▲。

(3)写出浸取时生成Al3+的离子方程式:

▲。

(4)调节pH的范围是_▲。

A.3.5〜4.0B.4.6〜5.4C.5.9〜9.5

(5)写出H202氧化Cr(OH)3生成Na2Cia的化学方程式▲。

(6)当溶液中AP+开始沉淀时,c(Fe3+)=▲。

(7)取粗产品用硝酸酸化,再加水配制成1000mL,溶液,取20mL于试管中,通入标准状况下SO2的体积与铬离子(Cr3+)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

该工艺流程中铬铁矿中铬的利用率是▲。

[已知氧化性:

>

N03(H+)]

28.(15分)CH4、CO2、C0、NaHC03、Na2C03等含碳化合物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1)已知:

甲烷和一氧化碳的燃烧热(△H)分别为-890kJ·

moL-1、-283kJ·

moL-1。

则CH4(g)+2CO2(g)4CO(g)+2H20

(1)△H=▲kJ·

moL-1

(2)—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为CH4(g)+2CO2(g)2CO(g)+2H2(g),测得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Ⅰ。

①据图1可知,该反应的△H=▲。

(填“>

”或“<

”)0。

②刚开始向密闭容器通入2.5molCH4和4molCO2,经过5min在A点达到平衡,若容器的体积为2L,则(CO)=▲。

平衡常数K=▲,在恒温恒容下,再向该体系中通入1.5molCH4,2molC02、2molH2和2molCO,化学平衡▲。

(填“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或“不移动”)。

(3)①CO和H2可以通过反应C(s)+H20(g)CO(g)+H2(g)制取。

在恒温恒容下,若从反应物开始建立平衡,则下列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A.体系压强不再变化

B.CO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

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每消耗1molH2O(g)的同时生成1molH2

②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气(CO和H2)发生如下两个主要反应:

CO(g)+2H2(g)CH3OH(g)△H=-90.1kJ•moL-1;

2CO(g)+4H2(g)CH30CH3(g)+H20(g)△H=-204.7kJ•moL-1,

仅根据图2可判断该条件下制取甲醇的最佳温度为▲。

(4)①图3表示的是Na2C03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关系,其中④表示的是▲(填微粒符号)

②常温下,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即水解常数Kh=2X10-4mol•L-1,当溶液中c():

c(=2:

1时,溶液的pH=▲。

29.(9分)荔枝是人们喜爱的水果,有较好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某科研小组在晴朗天气对某品种的荔枝进行光合速率的测定。

图甲为荔枝叶绿本中的某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荔枝在室外栽培和网室遮阴栽培时的光合速率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生理过程发生场所为叶绿体的▲,C3经过一系列的反应生成(CH20)的过程中,所需的能量来自于▲。

(2)14:

00左右时,与网室遮阴栽培相比,室外栽培的荔枝光合速率较低的受限因素主要

(填“光反应”或“暗反应”)较弱,此时如果将室外栽培的荔枝进行遮阴处理,叶绿体中C3和C5的含量在短时间内的变化分别为▲、▲。

(3)分析图乙可知,▲栽培方式有利于荔枝产量提高,原因是该种栽培方式避开了不利的环境因素,例如▲(写出两种)从而提高光合效率。

(二)选考题

36.[化学化学与技术](15分)

硫酸具有重要的用途,某工厂用如图所示的工艺流程生产硫酸。

(1)与以硫铁矿为原料的生产工艺相比,该工艺的特点是▲。

A.耗氧量减少B.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提高

C.产生的废渣减少D.不需要使用催化剂

(2)气体a的成分是▲。

(3)进入接触室的气体,须先经过净化室的原因是▲。

①吸收塔中吸收SO3的物质名称是▲。

②以SO2和O2为原料,利用电化学原理也可以制备硫酸,装置如图,电极为多孔的材料,能吸附气体,同时也能使气体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

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③吸收塔排出的尾气先用氨水吸收,得到铵盐M,再用浓硫酸处理M,得到较髙浓度的SO2。

SO2既可作为生产硫酸的原料循环再利用,也可用于工业制溴过程中吸收潮湿空气中的Br2。

SO2吸收Br2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④为确定③中铵盐M的成分,将不同质量的铵盐分别加入50.00ml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沸水浴加热至气体全部逸出(此温度下铵盐不分解),测得标准状况下NH3的体积如下表:

该铵盐的成分是▲,其物质的量之比是▲。

37.[化学一-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A、B、C、D四种常见元素信息如下:

常温下,A元素的单质是第二周期主族元素形成的气体单质中最稳定的单质;

B元素原子的M层有1对成对的p电子;

C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Ar]3d64sx,有+2、+3两种常见化合价;

D原子核外电子有6种不同的运动状态,s轨道电子数是p轨道电子数的两倍。

(1)C3+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A元素与D元素的电负性大小关系为▲(用元素符号表示)。

(3)B元素的低价氧化物分子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B与D形成DB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4)已知DA-与A2结构相似,则HDA分子中键与键数目之比为▲。

(5)D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比同主族相邻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低,其原因是▲。

(6)E的原子序数比C大3。

①已知氧元素和E能形成晶胞如图所示的两种化合物,化合物甲的化学式为▲;

高温时,甲易转化为乙的原因为▲。

②E晶体的堆积方式如图所示,设E原子的半径为rcm,阿伏加德罗常数用表示,则晶胞中E原子的配位数为▲,E晶体的密度为▲g·

cm-3(要求写表达式,可以不化简)。

38.[化学——有机化学基础](15分)

有机物M是一种天然染料,工业上可用石油的裂解产物和苯通过如下反应制得:

(1)A的名称是▲,D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2)④的反应类型是▲,⑧的反应类型是▲。

(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B→C▲,L→M▲。

2016届高三第四次联考•理综卷

(化学部分)参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