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队伍作风建设廉政党课讲课稿.docx
《公安队伍作风建设廉政党课讲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安队伍作风建设廉政党课讲课稿.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安队伍作风建设廉政党课讲课稿
公安队伍作风建设廉政党课讲课稿
同志们:
按照省厅的统一要求,我们在全局开展队伍教育整顿专项活动,目的就是抓队伍作风建设。
如何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我想主要谈三点体会,同大家一起研究探讨:
一、以史为鉴看兴衰,充分认识到加强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作风建设主要包括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
它事关一个政权、一个国家的存亡绝续、长治久安,事关一个组织、一项事业的荣辱成败、兴旺发达,事关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健康快乐、幸福和谐。
加强作风建设,避免腐化堕落,是古今中外成大事者夺取政权、保持政权、巩固政权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共产党人“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得出的基本历史结论。
1、从古代历史延续发展看,作风建设是政权兴衰更替的“双刃剑”。
自夏商以来,华夏文明史上大大小小的政权难计其数,存续时间最长的达数百年,最短的只有几十天。
认真研究历朝历代兴衰存亡的过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在夺取政权和开国之初,大都能选贤任能、励精图治,以致风正气顺,天下归心;在取得政权和立国一段时间后,多因暴政、怠政、贪政、惰政、苛政等原因,导致世风日下,民心渐失,最终人亡政息。
这种因为统治者作风变化而导致国运衰颓、政权更替的例子不胜枚举。
我们先来看西汉王朝的兴衰史。
西汉初期文帝、景帝时,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轻徭薄赋,提倡节俭,不轻言战事,政治开明宽厚,百姓安居乐业。
文帝以节俭闻名,他在位期间,宫室、苑囿、车马、服饰都沿用前朝。
他曾经想建造一座露台,工匠说要花费百金,相当于10户中等水平家庭的总收入,文帝觉得太浪费,便放弃了想法。
经过文、景两帝的励精图治,汉朝经济得到发展,社会渐趋稳定,开创了“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财富。
文景之后的汉武帝具有雄才大略,他频频对匈奴用兵,消除了边患,但他生活奢靡,信神迷仙,封禅巡狩,大兴土木,出则千乘万骑,入则花天酒地。
为应付庞大的开支,统治者横征暴敛,以致民不聊生,盗贼蜂起,断送了“文景之治”的美好前程,西汉盛极而衰,其后再无盛世景象。
我们再来看大唐王朝的兴衰史。
唐太宗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大兴科举,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为开明的政治风气,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史称“贞观之治”。
唐玄宗当政前期,勤政慎治,任用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有名的“开元盛世”。
但是,他后期宠爱杨贵妃,纵情声色,疏于理政,重用奸邪小人,进取之志衰,谏诤之路绝,以至官场腐败,民生惟艰。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当时宫廷腐朽糜烂生活作风的真实写照。
“安史之乱”后,强大的唐朝由盛转衰。
历史学家范文澜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执政者唐玄宗的作风前后期发生了质的蜕变,“骄侈心代替了求治心”。
我们最后来看农民起义政权的兴衰史。
不仅封建帝王建立的政权如此,就是农民起义取得的政权,也没有跳出这一规律。
李自成进北京之前,“不好酒色,脱粟粗粝,与其下共甘苦”。
进京后,陶醉于暂时的胜利,作风大变,忙着筹备登极大典,纵容部下四处烧杀淫掠,花天酒地。
这就是他为什么从进京到离京,仅仅只有43天时间的最直接原因和最惨痛教训。
1945年7月4日,毛主席在延安与民主人士黄炎培老先生曾有一段经典的对话,就是著名的“延安对”:
68岁的黄炎培直言相问:
“我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
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
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
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
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于发展,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
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总之没有跳出这周期律。
”毛主席肃然相答:
“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
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
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
2、从苏联和东欧剧变看,作风建设是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风向标”。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和东欧之所以相继失去政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重视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损害党群关系,导致严重脱离群众,最终被人民所抛弃。
苏联解体前不久,当时的苏联社会科学院曾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
苏共仍然能够代表工人的占4%;认为苏共是代表全体人民的只占7%;认为苏共是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11%。
而认为苏共是代表党内的官僚、代表干部、代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占85%!
调查结果揭示了一个无情的现实:
绝大多数苏联人并不认为苏联共产党是他们利益的代表!
这是导致苏共解散,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有人总结说:
布尔什维克党20万党员的时候,夺取了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200万党员的时候,夺取了反法西斯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近XX万党员的时候,却丧失了政权。
东欧各国剧变有一部分是受苏共的影响,但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东欧各国官僚主义滋生膨胀,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特权和腐败现象肆意蔓延,使东欧各国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低落,其结果被反对党利用、炒作,导致来之不易的政权被轻而易举地推翻。
邓小平同志说过,“苏联和东欧的事情对我们来说并不感到意外,迟早要出现的。
苏共的问题首先出在内部,东欧也是这样。
”一些党员干部由“人民公仆”蜕变成“人民的主人”。
官员腐败、政权腐败和社会腐败问题盛行,领导干部变成特殊群体和特权阶层,形成既得利益集团,与广大群众越来越疏远,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越来越紧张,使政府渐失人心。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是人心向背;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这是对中外政党特别是无产阶级政党兴亡规律的一个重要经验总结。
江泽民同志曾多次告诫全党:
“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
”
3、从党的发展历史看,作风建设是我党执政兴国的“试金石”
无产阶级政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
最早在党的建设中使用“作风”一词的是恩格斯。
十月革命后,列宁多次批评严重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
斯大林首次提出了共产党的作风即党风问题。
我党最早提出“党风”科学概念的是毛泽东,是他真正将作风建设作为一个完整的命题进行研究和实践,形成系统的理论。
这是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的伟大历史创举。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共党史,就是一部与时俱进加强作风建设的历史。
从总体上党的作风建设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建国前,我们党在革命战争血与火的考验中,形成“三大优良作风”,取得执政地位。
从建党之初起,我们党就把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1926年,中央发出《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这是我们党历史上最早制定的反腐倡廉文件;1927年成立了中央监察委员会。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延安整风”运动,明确提出要“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党的七大第一次总结了我党的“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在中国革命胜利的前夜,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
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8年间,我们党在严酷的战争中领导人民树立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等不朽的丰碑,在粗布衣与卡其服、小米野菜与牛肉罐头、陕北土窑与庐山行宫、步枪土炮与美式装备的殊死较量中,以“三大优良作风”显著区别于其他政党,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戴,由最初只有50多名党员的小党成为执政党。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
“利用抗战发国难财,官吏商人,贪污成风,廉耻扫地,这是国民党区域特色之一。
艰苦奋斗,以身作则,工作之外,还要生产,奖励廉洁,禁绝贪污,这是中国解放区的特色之一。
”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年国共两党的较量在很大程度上是作风的较量。
二是建国至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党在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考验中,继承和发扬“三大作风”,巩固了执政地位。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巩固新生政权,1950年我们党开展了全国解放后的第一次整风运动,1952年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等为主要内容的“三反”、“五反”运动,1953年开展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命令主义和反对违法乱纪为主要内容的新“三反”运动,1957年开展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整风运动。
1961年中央号召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1962年中央召开著名的“千人大会”,中央领导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十年“文革”极大地损害了党的优良传统作风。
拨乱反正后,邓小平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他强调:
“开放、搞活政策延续多久,端正党风的工作就得干多久”。
随后发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干扰,使党的优良作风得以恢复和发展。
这一时期是一个物质生活极度贫乏的艰难时期,但在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感召和鼓舞下,新的时代精神不断涌现,如:
“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
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站在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坚持不懈地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人们的思想领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开展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教育活动,把党的作风建设的内容系统概括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五个方面,提倡“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把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实践证明,作风过硬,党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重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号召全党同志要结合新的实际,重温“两个务必”,即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在全党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把党的作风建设列为重要内容,在全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融为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在中央层面向全党提出转变作风的八项规定,在全党深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壮士扼腕”“刮骨疗毒”的勇气,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四风”问题,是对我党加强作风建设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体现了党风廉政建设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深刻反映了党风廉政建设新的时代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严峻考验,回击了各种敌对势力的种种挑战,带领人民创造了“98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新的时代精神,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二、认清形势找问题,看清作风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
1、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不会改变且手法不断翻新迫切需要我们切实加强作风建设。
据有关资料披露,早在1951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就专门制定了极为机密的搞垮中国的《十条诫令》。
随着几十年国际风云变幻,《十条诫令》也随之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