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总结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325088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总结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总结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总结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总结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总结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总结Word格式.docx

《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总结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总结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总结Word格式.docx

劳务工作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区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部门协调、群众自愿的原则,大力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加大劳动力输转力度,全区劳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上半年,全区培训劳动力1.68万人次,占计划任务2.54万人次的73%;

新建劳务基地30个,输出输转劳动力6.15万人次,占计划任务8万人次的76.9%;

创劳务收入1.23亿元,占计划任务2.4亿元的51.25%。

劳务输出对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一、做法及成效

1、宣传动员到位。

把宣传动员作为劳务输出重要环节,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营造了浓厚的劳务输出舆论氛围。

一是动员大会召开及时。

全市劳务工作现场会议结束后,我区迅速召集各乡镇、相关部门负责人,在甘浚镇开全区劳务工作现场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任务,落实了工作责任。

会后,各乡镇召集村社负责人,及时召开了本乡镇劳务工作动员会,提高了全区各级干部的思想认识,为劳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是宣传方式多样。

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采取设置宣传栏、印发宣传资料、书写宣传标语、开办电视专栏等形式,深入宣传发展劳务经济的意义和作用。

止目前,全区编发《劳务输出务工指南》10万册,黄金时段播出劳务滚动字幕100条,成立专题报道小组3个,赴区内外用工单位采访报道3次,制作《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我在北京新疆打工》等专题节目16期,开辟了电视、广播劳务经济促增收专栏,举行外出务工人员欢送仪式21次,书写劳务输出墙体标语4020条,形成了浓厚的舆论宣传氛围。

三是拓展了宣传内容。

广泛宣传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政策和区委、区政府发展劳务经济的政策措施,宣传外出务工生产生活、政策法规、权益维护等基本常识,跟踪报道输出人员生活工作、经济收入及创业致富情况,以现身说法教育群众,打消了思想顾虑,增强了外出务工的信心和决心。

2、工作措施有力。

一是健全劳务工作机构。

成立了区劳务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工作人员6名,充实了区劳务工作办公室力量,由劳务工作办公室负责全区劳务输出工作;

各乡镇组建了由乡镇长任站长,分管副书记、副乡镇长任副站长,3—5名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劳务工作站,负责本乡镇劳务输出工作,党政统一领导,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劳务工作新机制初步形成。

二是加大培训力度。

整合区委党校、行政干部学校等5所学校培训资源,成立区农科教培训中心,开展农民科技知识培训;

健全完善职教中心职能,成立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中心,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区妇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与用工单位对接,开展“委托式”、“合作式”培训,止目前,全区参加培训人员达1.68万人次(技能型培训1813人)。

由区农办牵头,农口部门参加,赴各乡镇举办科技知识培训班54期,培训农民达1万多人次;

由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带队,赴部分乡镇举办信访、劳务输转知识培训班,参训人数达4000多人次。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

按照统筹协调、分级承担的原则,采取区、乡、部门和农民各拿四分之一和整合项目培训、“阳光工程”、扶贫和农业发展等各方面资金的办法,加大资金投入。

目前,区财政已从中央财政扶贫、“三西”扶贫、中低产田改造、农民科技培训及干部培训资金中调剂7万元用于劳务培训;

各乡镇对外出务工人员给予300—500元补助,调动了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

3、服务实效明显。

一是加强信息服务。

组织专门力量,广开信息渠道,为务工人员提供用工信息。

止目前,收集发布可靠劳务信息95条,印发《劳动力市场动态》1300多份,提供务工岗位7.52万个;

各乡镇设置固定宣传栏,及时公布各类用工信息,引导外出务工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输出,降低了外出务工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是强化政策服务。

实行城乡统筹就业政策,对下岗失业人员异地就业实行继续享受社保补贴和失业金优惠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外出务工的积极性;

以农村长期外出务工人员为重点,制定了计划生育、培训补助、土地浇灌、农忙帮扶等措施和办法,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简化了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和进城务工的各种手续,杜绝了农民外出务工的各种乱收费,有效降低了外出务工成本。

三是拓宽输出渠道。

各乡镇和联系部门组建劳务小分队54个(现已派出32个),联系用工岗位1600多个,并完成了组织输出工作;

由区委分管领导带队,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参与,赴浙江联系用工岗位3200个,输出任务已全面完成;

各乡镇派出工作人员57名,到输出50人以上的基地进行跟踪服务,协调解决务工人员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四是加强权益保障。

成立了劳务维权中心,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政策、法律援助,帮助落实务工人员的权益保护、工资发放,协调处理劳务纠纷,确保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4、责任追究跟上。

一是健全考核体系。

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劳务输出工作评价体系,由区劳务办负责,以劳务工作机构设置、输出人数、输出质量、劳务收入为重点,制定了劳务工作考核细则,目前正在修改完善。

二是强化监督检查。

由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牵头,区农办、劳务办、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参加,定期深入乡镇和部门,对派出劳务小分队、联系劳务基地、输出劳务人员等情况进行督查;

采取每月汇报、季度通报的方式,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总结成功经验,寻找缺点和不足,并定期向各乡镇、有关部门通报,推动了劳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严格责任追究。

强化劳务工作领导责任,明确各乡镇、部门主要负责人是劳务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劳务工作直接责任人,将工作任务落实到了乡镇,落实到了具体负责人头上,明确要求对工作不负责任、工作措施不力和成效不大的,将严格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确保了劳务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工作进展不平衡。

个别乡镇对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长期性、重要性缺乏认识,措施不够得力,重点不够突出,工作成效不十分明显。

二是培训缺乏针对性。

培训规模小、力量分散、形式单一的现象依然存在,个别乡镇在培训的过程中,走过场,图形式,培训针对性不强,不能很好地与市场对接,制约了输出的速度和规模。

三是缺少必要的工作经费,培训、输出、服务三大系统还没有完全联接互动,农民工基本权益还没有得到全面保障。

  三、下半年打算

  下半年,我们将按照区委、区政府总体部署,力争全面完成输出输移8万人次、培训劳动力2.54万人次、劳务收入2.5亿元的任务。

为此,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大培训力度,在提高劳动力就业技能上求突破。

一是要充实一批培训机构,完善培训体系,发挥“两个培训中心”的龙头带动作用,补充一批社会办学机构作为定点培训机构,建设一批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农民工培训基地,突出培训重点,优化培训内容重点搞好餐饮、保安、建筑、制造、缝纫、电子、家政等岗位技能培训,辅之以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等引导性培训,把培训向乡镇、中心村社、田间地头和街道、社区延伸,切实降低参训成本,扩大培训范围。

  2、广开就业渠道,在劳务输出市场对接上求突破。

加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劳务对接,找准劳务输出市场,建立稳定的跨区域的劳务合作关系。

培植发展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与外地劳务市场建立合作关系,按照市场化、产业化的原则签劳务订单。

利用驻外机构同外省市联系,获取用工信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成为劳务输出信息窗口、服务窗口和维权窗口。

培训机构与用工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培训、就业合作关系,把培训的过程变成对接的过程,实现培训、对接、维权三位一体。

  3、依法维权护权,在保护务工合法权益上求突破。

继续搞好维权检查,建立举报制度,加大检查和打击力度,严厉查处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违法行为。

继续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行为,取消涉及农民外出务工的不合理行政事业性收费,严格按照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进行收费,严禁乱收费和超标准收费。

签订规范的用工合同规范合同内容,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农民工自我维权和保护意识。

健全维权保障机制,发挥劳动监察部门作用,依法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基本权益。

  4、坚持联动原则,在拓宽劳动力转移领域上求突破。

完善劳务信息网,使上级的政策、企业的用工信息、城乡的劳动力资源等情况全部进入系统。

拓宽信息渠道,为外出务工人员提出更加科学合理方便地服务。

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刊、杂志等媒体,动员升学无望的青年及时参加就业培训。

落实下岗失业人员享受社保补贴和失业金政策,促进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外出就业。

  5、打造劳务品牌,在提高劳务输出信誉上求突破。

推出具有特色的劳务品牌,严把劳务输出质量关,维护市场声誉和品牌形象,提高农民工在劳务市场的竞争力。

广泛宣传打工领域的先进典型实例,带动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增强主动外出的意识,在全区形成强烈外出务工氛围。

  6、营造宽松环境,在外出务工服务管理上求突破。

在劳务比较集中的地方和有一定规模的劳务基地,建立党组织和工青妇组织。

发挥挂职干部作用,采集劳务信息,协调管理服务,进行招商引资。

做好组织发动输出等各环节的工作,切实履行工作职责,真正做到出发有人送、途中有人管、到站有人接。

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情况

今年以来,我区围绕实施产业富民战略,把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措施来抓,坚持“政府引导、能人引导、企业带动、农民参与”的方针,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积极推动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产业富民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对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安排部署,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实施意见》,对全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推进措施。

截至目前,全区共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10个,会员14890户,其中,专业协会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