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符合项纠正措施表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3192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符合项纠正措施表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不符合项纠正措施表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不符合项纠正措施表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不符合项纠正措施表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不符合项纠正措施表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不符合项纠正措施表1.docx

《不符合项纠正措施表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符合项纠正措施表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不符合项纠正措施表1.docx

不符合项纠正措施表1

不符合项纠正措施表

No:

不符合事实摘要:

查看公司2012年度合格供应商评价见证记录,不能提供“巨石集团成都有限公司、西安市莲湖区三民玻璃钢模具厂”2家的评价证据。

上述事实不符合GB/T19001-2008标准7.4.1条关于“评价结果及评价所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的要求;也不符合公司体系文件的相关规定。

纠正情况:

1.根据合格供应商实际情况补齐当时的评价证据记录(附件一);

2.“西安市莲湖区三民玻璃钢模具厂”已更名为“陕西利城模具有限公司”,补齐“陕西利城模具有限公司”评价证据记录,组织对其进行评价(见附件二),并对公司2012年度合格供应商名录进行更改。

原因分析:

采购业务员工作疏忽,未收齐合格供应商的评价证据记录,仅凭印象填写了供应商情况报告。

纠正措施:

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组织相关人员对GB/T19001-2008标准7.4.1采购过程、《质量手册》7.4.1采购过程、《采购控制程序》4.3评价和选择供方、《供方选择评价准则》等进行学习,使相关人员深刻理解有关章节的要求(见附件三),增强执行制度的自觉性。

并要求相关人员写学习心得体会(见附件四)。

举一反三检查情况:

检查了公司2012年度其他合格供应商的评价证据情况,未发现以上不符合现象。

受审核方纠正措施有效性的验证:

经验证,8月14日,组织了相关人员对GB/T19001-2008标准7.4.1采购过程、《质量手册》7.4.1采购过程、《采购控制程序》4.3评价和选择供方、《供方选择评价准则》等进行学习,通过本次学习使相关人员对本章节有了深刻地了解,增强了执行制度的自觉性;8月15日根据合格供应商实际情况补齐当时的评价证据记录,同时因“西安市莲湖区三民玻璃钢模具厂”已更名为“陕西利城模具有限公司”,补齐“陕西利城模具有限公司”评价证据记录;8月17日组织对其进行评价,并对公司2012年度合格供应商名录进行更改。

受审核方验证人:

日期:

受审核方代表:

日期:

附件三

学习记录

部门

生产技术部

时间

20120814

地点

办公室

学习内容

1.GB/T19001-2008标准7.4.1“采购过程”章节;

2.公司《质量手册》7.4.1“采购过程”章节;

3.公司程序文件《采购控制程序》4.3“评价和选择供方”章节;

4.公司操作文件《供方选择评价准则》。

主持人

王宏

主讲人

杜晓斌

参加人员

党艳利、樊旭峰、滕科、陶俊苗

学习内容:

一、GB/T19001-2008之7.4.1采购过程

组织应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

对供方及采购产品的控制类型和程度应取决于采用产品对随后的产品实现或最终产品的影响。

组织应根据供方按组织的要求提供产品的能力评价和选择供方。

应制定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的准则。

评价结果及评价所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

二、公司《质量手册》之7.4.1采购过程

生产技术部负责组织采购、工装、外包活动的管理,组织对原材料供方的评价,并负责编制原材料合格供方名单。

生产技术部负责确定采购、外包产品的技术要求,复验项目及复验方法。

对产品外包、采购物资供方的评价、选择以及对其控制方式和程度由采购产品对本公司产品实现过程或对最终产品的质量影响程度而决定,对供方的评价和重新评价的依据主要有:

a)供方的产品质量与价格、交货情况、后续服务、安装与保障能力、相关经验、历史业绩等;

b)供方的质量保证能力和遵守法律、法规的情况;

c)供方提供该类产品其他顾客满意程度;

d)履约能力和有关的财务状况等。

根据对供方的评价结果编制合格供方名单作为选择供方的依据,按规定的时间间隔或事件对供方进行重新评价。

生产技术部负责保持评价结果和评价确定针对采购产品或供方所采取的必要措施的记录。

对顾客要求控制的采购、外包产品应邀请顾客参加供方的评价和选择。

三、公司程序文件《采购控制程序》之4.3评价和选择供方

a)低值易耗品由使用部门提出采购标准和技术要求;一般材料由生产技术部提出技术要求和控制类型;研发产品所用主要材料由研发项目组提出技术要求和控制类型。

b)生产技术部定期组织分析合格供方的供货及时性及外购器材的质量稳定性,确保有效地识别并控制采购风险。

c)生产技术部组织评价和选择外购器材的供方。

对外购器材供方的选择、评价按Q/Cm.ZC7.4.1.1-2012《供方选择评价准则》的规定进行。

d)生产技术部整理、保存评价结果及评价所引起的采取必要措施的记录。

四、公司操作文件《供方选择评价准则》

1适用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一般要求

4合格供方评价

4.1评价机构

4.2评价时机

4.3重新评价

4.4评价准则

4.5评价内容及评分标准

5供方管理

6质量记录

 

附件四

学习心得

通过对GB/T19001-2008标准7.4.1采购过程、《质量手册》7.4.1采购过程、《采购控制程序》4.3评价和选择供方、《供方选择评价准则》等进行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了解到合格供应商控制对原材料材料采购、外协(外包)以及最终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并且学习到该如何更严格的按照体系要求对合格供应商进行有效控制。

在此次质量体系审核中,查出有“巨石集团成都有限公司、西安市莲湖区三民玻璃钢模具厂”2家供应商的资质材料不全,未能及时提供出2012年度合格供应商的评价证据。

由于采购业务员疏忽,未收齐合格供应商的评价证据记录,仅凭印象填写了供应商情况报告,加上我对供应商资质材料和评价证据的内容理解不够,以致没有详细检查和仔细核对有关单位的资质,造成评价证据的缺失。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从这次教训中总结经验,严格按照GB/T19001-2008标准及《质量手册》中相关规定执行,在确保工作过程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随时对各项工作进行记录并保留,避免此类质量问题再度发生。

 

党艳利

2012年8月14日

 

不符合项纠正措施表

No:

不符合事实摘要:

查看生产技术部归口控制的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的监视和测量见证时,未能提供出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的监视和测量的证据。

上述事实不符合GB/T19001-2008标准8.2.3条关于“组织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并在适用时进行测量。

”的要求;也不符合公司体系文件的相关规定。

纠正情况:

1.设计专用检查记录表格,并明确记录要求;(附件一)

2.组织实施检查,根据检查情况记录论证公司对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的监视和测量的有效控制。

(附件二)

原因分析:

部门对记录的重要性理解不够透彻,日常工作中进行检查而未进行记录。

纠正措施:

组织相关人员对GB/T19001-2008标准4.2.4记录控制、《质量手册》4.2.4记录控制、《记录控制程序》,以及GB/T19001-2008标准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质量手册》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等进行学习,使相关人员深刻理解相关章节的要求,提高了对记录的重要性的认识。

(附件三)

举一反三检查情况:

检查了生产技术部归口控制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未发现以上不符合现象。

受审核方纠正措施有效性的验证:

经验证,8月14日,组织了相关人员对GB/T19001-2008标准4.2.4记录控制、《质量手册》4.2.4记录控制、《记录控制程序》,以及GB/T19001-2008标准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质量手册》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等进行学习,通过本次学习使相关人员对相关章节有了深刻地了解,提高了对记录的重要性的认识;8月15日完成专用检查记录表格的设计,明确了记录要求;8月17日组织实施检查,检查情况记录反映公司对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的监视和测量进行了有效控制。

纠正措施有效。

受审核方验证人:

日期:

受审核方代表:

日期:

附件一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

执行情况检查记录表

SC-03

产品名称

生产任务单号

生产数量

任务批号(生产时间)

检查依据

《质量手册》、《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产品标识办法》等质量体系文件。

检查地点

检查日期

检查项目

检查结果

检查结论

生产任务单下达标识情况

工艺文件对标识的要求情况

跟踪卡标识记录情况

中间产品的标识情况

生产工艺记录的标识情况

产品上的标识情况

产品标识是否进行分割,分割后的情况

检测记录的标识情况

检查人:

附件二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

执行情况检查记录表

SC-03

产品名称

钨坩埚

生产任务单号

12-049

生产数量

2

任务批号(生产时间)

20120514

检查依据

《质量手册》、《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产品标识办法》等质量体系文件。

检查地点

粉末冶金车间

检查日期

20120817

检查项目

检查结果

检查结论

生产任务单下达标识情况

在《生产任务单》的“技术说明”栏中明确:

产品标识按《产品标识办法》执行。

符合要求

工艺文件对标识的要求情况

工艺文件在“整形”工序的“刻标识”工步中要求:

用钢针刻标识于口沿外壁,标识要清晰,易辨认;标识具体内容遵照操作文件Q/Cm.ZZ7.53《产品标识办法》执行。

符合要求

跟踪卡标识记录情况

产品跟踪卡的“产品标识”栏中填写内容为W-G-Φ170×280-1-20120514,W-G-Φ170×280-2-20120514。

符合要求

中间产品的标识情况

无中间产品。

符合要求

生产工艺记录的标识情况

在《冷等压机成型工艺记录》的“产品标识”栏中填写内容为:

W-G-Φ170×280-1-20120514,W-G-Φ170×280-2-20120514;在《烧结工艺记录》的“同炉产品标识”栏中填写内容为:

W-G-Φ170×280-1-20120514,W-G-Φ170×280-2-20120514;在《钨(钼)制品质量检测综合表》的“产品标识”栏中填写内容为:

W-G-Φ170×280-1-20120514,W-G-Φ170×280-2-20120514。

符合要求

产品上的标识情况

产品上刻有标识:

W-G-Φ170×280-1-20120514,W-G-Φ170×280-2-20120514。

符合要求

产品标识是否进行分割,分割后的情况

无分割情况。

符合要求

检测记录的标识情况

检测记录的“产品标识”栏中填写内容为W-G-Φ170×280-1-20120514,W-G-Φ170×280-2-20120514。

符合要求

检查人:

杜晓斌

附件三

学习记录

部门

生产技术部

时间

20120814

地点

办公室

学习内容

1.GB/T19001-2008标准4.2.4“记录控制”章节;

2.公司《质量手册》4.2.4“记录控制”章节;

3.公司程序文件《记录控制程序》;

4.GB/T19001-2008标准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章节;

5.公司《质量手册》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章节。

主持人

王宏

主讲人

杜晓斌

参加人员

党艳利、樊旭峰、滕科、陶俊苗

学习内容:

一、GB/T19001-2008之4.2.4记录控制

为提供符合要求及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而建立的记录,应得到控制。

组织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留和处置所需的控制。

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