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答案和解析Word格式.docx
《第九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答案和解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答案和解析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提高机械化水平,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但不能提高单产。
(2013北京文综,12分)读下图,回答3~5题。
3.图中( )
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
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选D 本题以东北区域图为背景,考查日出时间判断,昼夜长短分布,内、外流区分界线以及河流凌汛等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甲地虽然位于我国的最东端,但由于纬度高,冬季白昼短,故日出时间晚;
漠河位于极圈外,无极昼极夜现象;
我国内、外流区的分水岭是阴山;
松花江干流纬度高,有结冰期,且自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流,所以可能出现凌汛现象。
4.东北平原( )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选A 本题以东北区域图为背景,考查东北平原地势、气候、农业生产等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读图可知,辽河干流向南流并注入渤海湾,松花江干流流向东北,可以判断东北平原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东北平原夏季为雨季,伏旱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东北平原面积广大,地势平坦,地广人稀,有利于农业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5.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 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选D 本题考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人口向东北地区迁移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人口迁移主要受国家政策的影响,为开发北大荒国家有计划地向东北地区迁入大批知识青年。
另外,该年代我国东北地区工业化发展较快,工业基地建设需要大量人口迁入。
6.(2013江苏,13分)下图是“我国30°
N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1)剖面线上,东、西部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主要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
(3分)
(2)剖面线上,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相比,年太阳总辐射量较低的是________,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发展该农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4)你认为拉萨河谷地种植水稻是否可行?
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考查区域降水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地域类型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第
(1)题,读图可知,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大致是东部多、西部少。
图中东部属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西部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影响剖面线上东、西部年平均降水量不同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和地形。
第
(2)题,读图可知,四川盆地年降水丰富,加之盆地地形,多阴雨天气,故年太阳总辐射量低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3)题,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季风气候区,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可以从人口、粮食需求、种植历史等角度回答。
第(4)题,水稻是喜湿热的农作物,种植水稻对气候的要求是高温多雨,拉萨河谷地热量、水分条件可能不足。
答案:
(1)东部多,西部少 地形 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2)四川盆地 阴雨、雾天多
(3)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粮食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4)不可行 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水热条件不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如答可行,须提出解决水热条件不足的可行方法)
(2012江苏,4分)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的劳动力和资金多,产出多,则土地利用的集约度高,为集约利用;
反之,土地利用集约度低,为粗放利用。
下图是“2000年和2009年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区域差异图”。
读图,回答7~8题。
7.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变化特点是( )
A.2000年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自西向东逐渐升高
B.2000年以来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地区差异没有变化
C.2009年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较2000年总体提升
D.长春市土地利用集约水平提高幅度最大
从图中可以看出吉林市、辽源市、松原市、通化市的土地利用集约水平提高幅度最大,各地土地利用集约度均有所提高。
C
8.城市中土地利用集约度最高的功能区是( )
A.工业区B.中心商务区
C.住宅区D.文化教育区
中心商务区地价昂贵,人口和商业活动频繁,建筑物高大稠密,因而其土地利用集约度最高。
B
(2012福建文综,12分)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
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
读图完成9~11题。
9.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
C.地形因素D.海陆分布
甲处位于东北平原,三面环山,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故C项正确。
10.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
A.≥10℃积温B.日照时数
C.太阳辐射量D.年降水量
读图可知,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曲线的变化趋势大致为由南向北递减,并且在山地、平原地区发生变化(山地地区比同纬度地区低),因此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10℃积温,故A项正确。
A
11.对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分析的手段属于( )
A.计算机网络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D.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和导航,遥感主要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
计算机网络是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并对数据进行管理的技术系统。
对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进行分析主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故B项正确。
(2011福建文综,8分)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
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
完成12~13题。
12.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
A.土层薄B.降水变率大
C.坡度大D.植被覆盖率低
本题考查了不同生产措施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地理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山坡地的坡度较大,因此易发生水土流失,增施肥料后,大部分的肥料可能会随着径流而流失,因此导致农作物增产的效果微弱。
13.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
A.调节大气温度B.提高土壤肥力
C.增大空气湿度D.增加日照时数
本题考查了工程措施改变山坡地坡度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后,地表的坡度变小,地表径流的流速减慢,因此地表径流将泥土、肥料带走的可能性就会大幅度降低,这样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进而起到增产的效果。
14.(2011山东文综,25分)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
下图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
读图回答问题。
野外考察
(1)与旧金山相比,R地的气温有何特点,并指出该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
(2)根据内华达山脉(中部)地形剖面图,分别比较B处与A、C两处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3)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室内分析
(4)以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为对比区域,以“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为主题,简要分析两地农业区域差异,完成下表内容。
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农业区域差异比较
对比区域
比较内容
加利福尼亚
谷地(北部)
大盆地
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适宜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
本题主要考查气候形成因素、水循环要素及意义、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等,意在考查考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
(1)题,比较旧金山和R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知,R地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冬夏温差大,读地形图可以发现R地位于两山地之间的河流谷地中,受海洋影响小。
第
(2)题,B处海拨高于A地,易形成地形雨;
B处位于迎风坡,C处位于背风坡,故B处年降水量大于A、C两处。
第(3)题,大盐湖属于内流湖,气候干旱,大陆冰川消融,故补给减少,蒸发旺盛,随着水分的减少,湖水盐度增大。
第(4)题,可从气候、水源、植被、土壤等方面分析两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和适宜开展的农业活动。
(1)冬季气温略低,夏季气温较高;
气温年较差较大。
海陆位置;
地形(谷地)。
(2)B处大于A处。
理由:
B处海拔较高,易形成地形雨。
B处大于C处。
B处位于迎风坡,C处位于背风坡。
(3)大盐湖流域气候干旱降水少,冰川消退,湖水补给减少;
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补给量;
大盐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
(只要从水循环的补给、蒸发、地表径流三个环节回答正确者,均可给分)
15.(2011浙江文综,30分)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下表为图中甲、乙两城市的气候资料表。
完成下列问题。
表
月份
甲
乙
气温(℃)
降水(mm)
1
-6.7
45.6
-12.4
90.0
4
6.0
64.0
3.3
75.5
7
20.5
76.6
19.1
118.5
10
8.9
63.0
6.5
96.0
(1)圣劳伦斯河是世界上水位最稳定的河流之一,说明其原因。
比较①②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2)简述“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原因。
(3)蒙特利尔港是加拿大重要的小麦输出港,简要分析其形成条件。
本题主要借助区域图及表格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