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下课堂达标检测题第2单元课堂达标题(人教版)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310872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七年级下课堂达标检测题第2单元课堂达标题(人教版)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历史:七年级下课堂达标检测题第2单元课堂达标题(人教版)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历史:七年级下课堂达标检测题第2单元课堂达标题(人教版)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历史:七年级下课堂达标检测题第2单元课堂达标题(人教版)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历史:七年级下课堂达标检测题第2单元课堂达标题(人教版)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七年级下课堂达标检测题第2单元课堂达标题(人教版)文档格式.doc

《历史:七年级下课堂达标检测题第2单元课堂达标题(人教版)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七年级下课堂达标检测题第2单元课堂达标题(人教版)文档格式.doc(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七年级下课堂达标检测题第2单元课堂达标题(人教版)文档格式.doc

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一下,这一事件有何影响?

7、对比课本52、54页两幅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⑴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有什么特点?

主流是什么?

⑵与两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哪几个?

列举它们关系的典型事例两件。

⑶从图中可以看出南宋与金之间的分界线是什么?

第9课民族政并立的时代习题(B)

1.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辽和西夏是与北宋并立的两个少数民族政权

B.澶渊之盟的积极作用是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

C.北宋向辽西夏送岁币加重了人民的负担D.北宋最后被辽灭亡

2.宋辽、宋夏、宋金达成和议后,为积极吸取中原文化而设立太学的少数民族是

A.契丹   3B.党项    C.女真   D.蒙古

3.宋高宗杀害岳飞,主要是因为

A.岳飞作战不力,只收复建康B.岳飞力量壮大,企图反叛

C.宋高宗害怕岳飞威胁自己的统治D.岳飞在宋金议和中妥协退让

4.下列政权曾与南宋并存的是①北宋②辽③金④西夏⑤元朝

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

5.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的杰出少数民族首领是

A.阿保机B.阿骨打C.元昊D.铁木真

6.下列关于北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赵匡胤通过发动兵变而建立的

B.陆续灭掉割据政权,结束分裂局面

C.与金朝达成和议,划定两国边界

D.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7.识读右图,请回答:

⑴此图为南宋与少数民族对峙图,

B

A

南宋宋朝宋

其中A、B分别代表哪个少数

民族政权?

⑵你认为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

政权的战争有何影响?

⑶从战争结果看,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签订和议,对此,你有何看法?

第9课民族政并立的时代习题(C)

1.宋太祖取得政权是通过下列哪种方式?

A.农民起义夺取政权B.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C.皇族内部争夺帝位D.朝中大将发动兵变

2.下列连接不正确的是

A.辽太祖——阿保机B.宋太宗——赵匡胤

C.金太祖——阿骨打D.元世祖——忽必烈

3.关于澶渊之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辽朝撤兵,给宋岁币B.使宋辽之间出现了和平局面

C.是宋朝战败的结果D.使北宋逐步走向衰败直至灭亡

4.岳飞是家喻户晓的英雄,受到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

A.对皇帝忠心耿耿B.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

C.遭奸臣谋害D.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军队

5.宋金达成和议后,金迁都于

A.上京B.中都C.兴庆D.东京

6.宋辽、宋夏、宋金和议的共同点是

A.宋和敌方共同撤兵B.划定两国边界

C.宋每年送给对方岁币D.宋朝向对方称臣

7.契丹皇帝()占领了幽云十六州

A.耶律阿保机B.辽太宗C.辽天祚帝D.赵匡胤

8.辽和北宋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统治腐朽B.军事落后C.人民反对抗金D.内部发生分裂

9.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澶渊之盟B.郾城大捷C.宋金和议D.金迁都燕京

10.下列战争具有反抗民族压迫性质的是

A.阿骨打起兵抗辽B.金灭辽C.金攻打南宋D.金灭北宋

11.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是

A.蒙恬B.岳飞C.文天祥D.寇准

12.填写下表

政权名称

民族

建立时间

人物

都城

与宋关系

北宋

960年

————

10世纪初

阿保机

西夏

11世纪前期

宋夏和议

阿骨打

南宋

1127年

赵构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习题(A)

1、下列关于宋代经济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北宋时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

B、北宋时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瓷都

C、棉纺织业于南宋后期迅速发展

D、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2、“苏湖熟,天下足”这种现象最早应出现于我国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3、宋代海外贸易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宋代商业的发展 B、统治阶级的重视

C、宋朝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进步D、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

4、以下关于宋朝海外贸易的描述错误的是

A、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B、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欧洲和非洲东海岸

C、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D、南宋时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5、北宋时期纸币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铸造钱币的金属紧缺 B、商业活动频繁

C、江南经济的发展 D造纸技术成熟

6、中国历代王朝以农业为本,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下列关于农业方面的叙述不确的是

A.《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B.隋唐时期流行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C.水稻在宋朝时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D.宋朝时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7、阅读下列材料

“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谚语

“朝廷故都时,实仰东南赋。

”——南宋诗人陆游

请回答:

⑴材料中的“苏湖”“故都”分别指今天的哪儿?

⑵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怎样的史实?

这种局面形成于何时?

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习题(B)

1.下面关于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叙述正确的是

A.中都的海外贸易发达

B.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C.“苏湖熟,天下足”D。

景德镇的丝织品精美绝伦

2.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宋朝政府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

B.宋朝造船业发达C.外国人热衷于中国市场

D.沿海地区的人民长年出海经商

3.宋朝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外贸管理机构

A.船政局B.外贸局C.十三行D.市舶司

4.下列货币,最能体现商品经济发展快的是

A.秦半两钱B.开元通宝C.五铢钱D.交子

5.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你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使用景德镇的瓷器B.用“交子”购物

C.种占城稻D.朋友送你《红楼梦》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

数的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

语曰:

“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⑴上述材料反映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

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⑵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变化?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习题(C)

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圆形方孔钱B.刀形币C.交子D.瓦子

2.南宋时,与铜钱并行的货币是

A.交子B.黄金C.白银D.贝壳

3.“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现象出现于

A.唐朝B.宋朝C.隋朝D.西汉

4.下列关于纸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纸币最早出现于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

B.纸币的出现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C.纸币的出现是商业繁荣的重要表现

D.最早的纸币是由国家统一发行的

5.有人想研究宋朝最大的商业都市,你应向他推荐

A.开封和杭州B.上海和北京C.南京和杭州D.西安和北京

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五代辽宋夏金时期我国封建经济停滞不前

B.北宋和南宋的关系类似于西晋和东晋

C.东京和临安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

D.五代辽宋夏金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7.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北宋,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其原因不包括

A.北方战乱不止,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

B.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有利于进行生产

C.自然条件的变化,如北方湖泊减少,南方湖泊增多

D.南方人比北方人勤劳,善于进行农业生产

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B.茶树的种植遍及大江南北

C.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D.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9.宋辽金时期可以随中朝国海船支旅行的地方有①朝鲜日本②南海各国③阿拉伯半岛④非洲东海岸⑤美洲各国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

10.读右图,请回答:

图画名称:

____________出现时间:

____________

出现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现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1课气象万千的宋代社会风貌习题(A)

1、如果你生活在宋代普通百姓家,所穿衣服的颜色应该是

A、蓝色 B、红色 C、黑白色 D、自己喜欢的颜色

2、两宋时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主要是

A、政府做出了严格的规定 B、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

C、便于从事生产劳动 D、劳动人民生活十分贫困

3、中国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是在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4、下列关于宋朝饮食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东京夜市有许多小吃 B、南宋肉食以羊肉为主

C、北宋肉食以羊肉为主 D、夏季集市上有冷饮卖

5、宋朝时普通百姓的住房主要是

A、茅屋 B、四合院 C、楼房 D、别墅

6、宋诗里“数辰竞一夕,邸店如云屯”反映的是哪一行业的兴旺

A、饮食业 B、建筑业 C、旅店业 D运输业

7、宋朝时达官贵人出门乘坐( )已很普遍

A、马车 B、牛车 C驴车 D、轿子

8、假如时光倒流,你在北宋初年来到东京,不可能做到的是

A、到瓦子听书、购物 B、吃冷饮

C、在酒店里用交子买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