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运输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31026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氧气运输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氧气运输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氧气运输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氧气运输应急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氧气运输应急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氧气运输应急预案.doc

《氧气运输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氧气运输应急预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氧气运输应急预案.doc

XXX公司

氧气(压缩的),危险品编号22001

道路运输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和依据

为建立健全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事故分类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安全事故。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反应快速、科学处置”的原则。

三)组织机构

1、成立公司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XX

副组长:

XX

成员:

XX

2、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调度科。

联系人:

XX联系电话:

XX

3、应急救援综合组:

由XX担任组长

4、应急救援抢险组:

由XX担任组长

5、应急救援医疗组:

由XX担任组长

6、应急救援善后组:

由XX担任组长

7、应急救援资金由财务科负责

8、应急救援物资、设备由调度员XX负责

四)应急救援小组工作职责

1、领导小组职责

组长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启动应急预案,并将事故初步情况上报上级有关部门,联系医疗单位实施医疗救护,向各应急救援抢险小组发布救援抢险命令,指挥调度监督各小组完成下达的各项救援抢险任务,协调各组工作关系,根据事故发展态势决定是否需要发动社会力量或申请上级部门支援。

领导小组到达现场后根据事故现场情况立即制订抢险救援具体方案并落实实施,负责向有关部门通报事故现场情况、人员伤亡情况及事故发展情况。

初步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向参与事故应急处理的组织提供咨询,便于施救人员掌握事故现场情况,缩短救援抢险时间。

事故救援中,领导小组有权调用公司应急抢险救援车辆,必要时还可以调用就近的本公司营运车辆。

组长因公出差或有特殊情况不在岗或不能履行职责时,由应急领导小组按职务高低递补启动预案。

2、综合组职责

确保领导小组命令及时准确传到各抢险救援小组,对事故展开初步调查取证,负责伤亡人数统计上报和上下协调联络工作,并对有关责任人进行监控。

3、抢险组职责

组织抢险救援设备和技术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负责事故现场抢险救援工作,为抢险工作可靠的技术依据,尽最大努力防止事故危害扩大,减少事故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事故发展情况向领导组提出请求社会力量支援的建议。

若有重危伤员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实施救援,三类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事故现场必须在有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抢险救援工作。

抢险救援任务完成后,抢险组应配合有关部门和人员继续维持现场秩序,待交警部门现场勘察完毕后经领导组同意方可撤离现场。

4、医疗组职责

及时联系医护人员赶赴现场开展现场救护,协助医护人员准备施救伤员所必须的药品、医疗器械和救护车辆,确保伤员及时入院救治。

5、善后组

负责接待和安抚伤、亡人员家属,按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处理好伤、亡人员善后事宜,确保社会稳定。

6、后勤组

负责事故抢险救援所需设备、物资、器材、供给和经费及时到位,为各抢险救援小组提供良好抢险条件。

应急保障物资

凡公司在家车辆均为应急救援车辆,其中XX为应急救援指挥车,凡公司在家人员均为应急救援人员,财务部门建立处理事故专项资金1万元。

应急响应

公司人员接到交通事故发生的消息后,要以最快的方式通知公司领导。

由公司领导启动本预案,组织人员赶赴事故现场,并落实人员上报事故情况。

事故上报

发生一次造成重伤1—2人或轻伤3人以上事故的,肇事驾驶员必须立即上报公司,公司在接到事故报告1个小时内将事故情况上报当地县运管部门。

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五)应急处置

一、处置程序

发生危险货物交通运输事故或危险货物泄漏事故,公司主要负责人立即召集应急处置小组成员赶赴事故现场,协助政府部门调查处理事故,抢救事故伤员,保障事故处理和抢救伤员所需资金。

1、当企业接到事故报案时,值班人员首先问清事故发生地点、时间、损失情况,并迅速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领导小组根据事故等级派出抢险救援人员,各职责人员接报后,立即赶赴出险地按职责组织施救抢险和处理,同时按规定程序和时限向上级各职能部门汇报,对不能自行完成施救抢险的事故要及时向上级各职能部门请求增援。

2、GPS监控

有效使用GPS监控系统对车辆进行跟踪监控,当发现车辆行驶异常或收到报警时,在第一时间对该车行驶线路、行驶速度进行完整及时的记录,并迅速向领导报告情况,由XX负责。

联系电话:

XX。

3、后勤协调资金筹备

⑴、根据现场损失和抢险情况,调集人员,落实所需资金,由XX负责。

联系电话:

XX

⑵、现场落实施救和抢险,配合各职能部门现场工作,随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现场和抢险情况,由XX负责。

联系电话:

XX

4、救援人员与设备

⑴、公司救援人员XX人:

驾驶班XX人,汽修厂XX人。

⑵、救援设备:

救援车辆XX辆XXX,(县境外与当地有关部门联系)、根据需要临时调集其它车辆,由XX负责。

联系电话XX

5、医疗、救护

现场伤员输送和治疗,县境内与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红光医院联系120救治,县境外与当地急救医院联系救治,由XX负责。

联系电话:

XX

6、现场记录、登记

事故现场拍照、记录、调查、财产损失及伤员登记,由XX负责。

联系电话:

XX

7、现场及善后处理

根据情况及时处理现场财产损失赔偿,伤、亡者家属接待安抚,伤员治疗终结赔偿,事故善后赔偿,由XX负责。

联系电话:

XX办)

二、事故现场的区域划分

危险化学品事故根据危险范围分为3个区域:

(一)事故中心区域。

中心区域即距事故现场0—500米的区域。

此区域危险化学品浓度指标高,有危险化学品扩散,并伴有爆炸、火灾发生,建筑物设施及设备损坏,人员急性中毒。

事故中心区的救援人员需要全身防护,并佩戴隔绝式面具。

救援工作包括切断事故源、抢救伤员、保护和转移其它危险化学品、清除渗漏液态毒物、进行局部的空间洗消及封闭现场等。

非抢险人员撤离到中心区域以外后应清点人数,并进行登记。

事故中心区域边界应有明显警戒标志。

(二)事故波及区域。

事故波及区即事故现场500—1000米的区域。

该区域空气中危险化学品浓度较高,作用时间较长,有可能发生人员或物品的伤害或损坏。

该区域的救援工作主要是指导防护、监测污染情况,控制交通,组织排除滞留危险化学品气体。

视事故实际情况组织人员疏散转移。

事故波及区域人员撤离到该区域以外后应清点人数,并进行登记。

事故波及区域边界应有明显警戒标志。

(三)受影响区域。

受影响区域是指事故波及区外可能受影响的区域,该区域可能有从中心区和波及区扩散的小剂量危险化学品危害。

该区域救援工作重点放在及时指导群众进行防护,对群众进行有关知识的宣传,稳定群众的思想情绪,做基本应急准备。

三、氧气危害

1、氧气进入人体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

常压下,当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超过40%时,人就有可能发生氧中毒。

吸入氧浓度在40%~60%时,人会感觉胸骨后不适,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有烧灼感,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

吸入氧浓度达到80%以上时,人会表现出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最终死亡。

长期处于氧气分压为60千帕至100千帕(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会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失明。

2、急救措施

吸入过量氧气时,要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若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必要时就医。

3、氧气防护措施

生产和使用、运输氧气过程中要密闭操作,并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生产和使用及运输时,应远离油脂、可燃气体。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还要避免高浓度吸入。

个人一般不需要特别的防护,只需穿戴一般的工作服和手套即可。

4、氧气泄漏应急处理

氧气泄漏时,要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对污染区进行隔离,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同时,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三、氧气储运注意事项

氧气充装站的实瓶区与空瓶区之间必须设置防爆墙,其厚度不应于小120毫米,高度不应低于2000毫米,材料应为钢筋混凝土或其他不燃的、强度不低于钢筋混凝土的材料。

氧气应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与易燃物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

储区应备有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损坏。

氧气钢瓶不得沾污油脂。

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

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拦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

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等混装混运。

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暴晒。

四、消防措施

氧气是氧化剂,而氧化剂是火灾发生的三要素之一。

氧气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能与易燃气体(如乙炔、甲烷等)形成爆炸性的混合物。

当氧气的容器或生产设备附近发生火灾,要用水保持其容器冷却,以防其受热爆炸并急剧助长火势。

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

五、泄露应急处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液氧温度为-30度,直接接触会造成冻伤。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灭火方法:

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

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操作人员必须经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远离易燃、可燃物。

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活性金属粉末接触。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与附件破损。

配备想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应与易(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安全防护

储区控制:

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和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

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

带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避免高浓度吸入。

六、运输管理:

1、运输车辆性能保证:

车辆技术性能符合国家标准《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的要求,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和质量符合国家标准《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和质量限值》(GB1589)的要求,车辆技术等级达到行业标准《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JT/T198)规定的一级技术等级;安装GPS定位监控系统和应急处理器材和安全防护设施设备。

车辆全部投保危险货物承运人责任险

包装方法:

钢制气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