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瓦斯防治安全管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307266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瓦斯防治安全管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煤矿瓦斯防治安全管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煤矿瓦斯防治安全管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煤矿瓦斯防治安全管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瓦斯防治安全管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煤矿瓦斯防治安全管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瓦斯防治安全管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矿瓦斯防治安全管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只有安全好了,才能保证更好地生产。

生产中存在着一定的不安全隐患,与自然界作斗争,随时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所以处处都要警惕、时时刻刻都要注意安全。

  摘要:

瓦斯事故是所有煤矿安全事故中主要的一种类型,属于煤矿五大灾害之一。

论文针对矿井瓦斯地质影响因素,探讨了其对煤层瓦斯含量的影响,并从瓦斯安全管理、火源安全管理等方面给出了瓦斯事故防治措施。

  关键词:

煤矿安全;

瓦斯事故;

瓦斯地质影响因素;

事故防治

  煤矿瓦斯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一是空气中瓦斯含量达到爆炸范围内,即瓦斯的体积分数为5%~16%时;

二是存在引爆的火源,且其时间长度大于瓦斯引火感应期长度。

所以,在煤矿实际作业环境中,对瓦斯爆炸事故的防控重点应放在防止瓦斯积聚和限制火源上。

本文从引起矿井瓦斯含量的地质因素出发,探讨了煤的自身性质、煤层赋存条件和地质构造对煤层瓦斯含量的影响,最后又从管理角度给出了瓦斯事故防治的措施。

  一、矿井瓦斯地质影响因素

  瓦斯主要是在煤的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按其成因可分为3种形成方式,即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煤变质形成和油气田的瓦斯侵入。

瓦斯含量是指煤体或岩体在自然条件下所含的瓦斯量,包括游离态瓦斯和吸附瓦斯。

影响矿井瓦斯含量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来可分为两类:

一是影响瓦斯生成量多少的因素;

二是瓦斯的保存和放散条件。

矿井中煤岩体内瓦斯含量与实际瓦斯生成量之间的差别很大,不同的煤田、同一煤田不同矿井、同一矿井不同采区的瓦斯含量也是大不相同。

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来自于地质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煤体自身性质。

煤体对瓦斯的吸附能力主要取决于煤体的孔隙率和煤质,煤的变质程度不同,孔隙大小不同,其所含瓦斯的量就不同。

成煤初期,煤的结构疏松,孔隙率大,储存游离瓦斯的空间大,瓦斯的吸附能力也很强。

但此时煤质以褐煤为主,在成煤物化作用下尚未生成大量瓦斯,因此煤体中所含瓦斯量较少。

在煤化地质作用下,煤质逐渐致密,孔隙率减少,吸附瓦斯的能力大大降低。

随着煤的继续变质,煤体内部产生许多细微孔隙,使得煤的表面积不断扩大,至无烟煤达到最大,所以无烟煤对瓦斯的吸附能力最强。

但并不是煤体吸附瓦斯能力强就一定含瓦斯量大,最终瓦斯含量除了需要煤体有瓦斯的吸附外,还需要密闭的空间使其得以保存。

  

(2)煤层赋存条件。

煤层中的瓦斯会受到来自地层的压力,从而使其在煤层中不断地运动,而运动的速度与煤层和围岩的渗透性有关。

渗透性越大,瓦斯就越容易逸散,反之瓦斯则容易保存在煤层之中;

如果煤层的围岩致密完整,煤层中的瓦斯就容易保存下来,反之,瓦斯容易逸散。

瓦斯可溶解于水中,随着地下水的流动而随之流动逸散,所以地下水活动强烈的地区煤层含瓦斯量较少,而地下水活动不强烈的地区煤层瓦斯含量则相对较多。

此外,水分子对瓦斯含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它可以占据煤体的裂隙和吸附表面,减弱煤对瓦斯的吸附能力。

因此,煤层含水越大,瓦斯相应就越少。

瓦斯还与煤层的埋藏深度和煤层倾角有关系,通常,瓦斯含量随着煤层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而煤层的倾角越小,瓦斯含量则越大。

对于埋藏较浅的煤层,特别是有露头存在时,煤体中的瓦斯就容易通过露头逸散到大气中去,瓦斯含量相对较小。

对于煤层被较厚且不透气的厚岩层所覆盖时,瓦斯难以逸散,煤层所含的瓦斯量就比较大。

如果煤层属于暴露式煤田,含煤岩系出露地表,瓦斯就很容易排放,瓦斯含量就很低。

  (3)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造成同一矿区内瓦斯含量存在差别的主要因素,在地质构造附近瓦斯涌出量往往增加或减少。

一般说来,开放性断层有利于瓦斯排放,瓦斯含量减少;

压性断层甚至可以封闭储存瓦斯,称之为封闭性断层,其瓦斯含量增大。

地质构造是影响瓦斯存储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封闭型地质构造有利于封闭瓦斯,开放性地质构造有利于排放瓦斯。

瓦斯喷出大多发生在地质构造破坏带、溶洞裂缝区、背斜和向斜轴部储瓦斯区以及其他储瓦斯构造与原始洞缝相通的区域,是发生瓦斯喷出的良好通道,对矿井的安全生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矿井瓦斯事故防治措施

  2.1建立瓦斯安全管理机制瓦斯是导致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物质源,作为引发事故的主要物质因素而存在,为了预防和控制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系统工程中的本质安全,做好瓦斯安全管理工作是控制瓦斯爆炸事故的重要前提。

首先,消除瓦斯爆炸的物质危险源。

最大限度地抽放瓦斯,抽出开采煤层、邻近煤层和采空区等瓦斯源中的瓦斯,减少井下瓦斯涌出量,是提前预防和控制瓦斯事故的根本措施,可实现瓦斯环境中采煤本质上的安全。

对于局部聚集的瓦斯,可采用隔离法、分支通风法、引风法等措施来隔离或者吹散巷道内聚集的瓦斯,保障生产安全。

其次,建立健全可靠的通风系统。

强化通风的安全管理,保证整个矿井和井下各个工作面上都有足够的风量,有效、稳定和连续不断,保持足够的风速,足以用来稀释工作面的瓦斯和驱散涌出的瓦斯,这是防止瓦斯聚积含量超限,避免瓦斯爆炸事故发生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措施。

因此,要求矿井必须拥有完善的通风系统,按要求为井下提供足够的风量;

加强局部通风管理,尤其是长距离局部通风管理,按要求设置主、备局部通风机,及时进行风机切换试验,杜绝无计划停风,安设风电、瓦斯电闭锁。

最后,建立矿井瓦斯监测系统。

瓦斯监测监控系统是24小时连续不断监控,定期标校甲烷传感器,配置安全技术装备供瓦斯检测人员对整个矿井井下的瓦斯含量进行监测,每次监测都要如实地反映出现场的瓦斯变化情况,并将监测结果及时填写在记录本和瓦斯日报表上,通知现场工作人员。

如果有瓦斯积聚超限的异常状况,应及时采取措施,使之达到安全要求,真正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改变,杜绝瓦斯事故的发生。

  2.2建立火源安全管理机制

  引爆火源的特征源主要有电气火花、放炮火源、摩擦撞击、吸烟明火等,火源安全管理应包括明火、电火花、放炮火花等的管理。

通过对引爆火源的安全管理,可从根本上阻断瓦斯爆炸所必需的温度条件,从而有利于控制瓦斯爆炸事故。

  

(1)加强矿井用电安全管理。

用于井下的电气设备必须进行防爆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井下电缆接头不准留有明接头,对电缆经常检查,防止漏电,设置漏电保护器;

矿灯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如在井下发生损坏,严禁在井下打开电池盒或自行修理。

  

(2)加强矿井用火安全管理。

严禁在井下吸烟和生火取暖。

瓦斯泵房及附近20m以内不许存在明火。

在井下不准进行电焊和气焊等焊接作业,如确实需要则必须严格执行报批手续。

  (3)加强井下放炮的安全管理。

井下作业时要对火药和雷管进行严格管理,实行审批使用程序。

严禁简化放炮程序、放明炮及明电放炮、多母线放炮、违规填充炮泥、反向爆破、一次装药多次爆破、使用岩石炸药爆破等。

  (4)加强摩擦撞击的安全管理。

采煤机械截割部件上需加洒水喷雾降温设备,严禁在井下通风不良区域使用可产生火花的金属工具和机械设备。

如果发生瓦斯事故,抢险救灾时须使用专用工具。

  2.3矿工不安全行为控制

  造成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有直接原因,也有间接原因。

依据安全学原理,引发事故的原因不外乎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物的不安全状态)、环(不安全的环境)三大因素,而人为因素往往是引发事故最直接、最常见的原因。

安全教育是为了防止矿工不安全行为,防止人为失误的重要途径。

其重要性首先在于通过安全教育能提高企业领导和广大矿工搞好事故预防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其次,安全技术知识的普及和安全技能的提高,能使广大矿工掌握事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提高安全操作水平。

最后,矿工可通过安全教育掌握安全检测技术水平和提高安全控制技术,搞好事故预防,起到保护自身和他人安全的作用。

安全教育可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

  

(1)安全知识教育。

使矿工了解一通三防基础知识,掌握有关事故预防的基本知识,提高矿工的安全素质,从而提高煤炭企业整体事故预防水平。

教育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管理知识。

各种知识教育的深度可结合矿工所在岗位进行安排。

  

(2)安全技能教育。

通过对教育者进行培训和反复的实际操作训练,使其逐渐掌握安全技能。

在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中,使作业人员掌握完成本岗位安全作业技巧,具备相应的安全操作能力和紧急应变能力。

安全操作技能教育应结合工种岗位,按照有关规程、标准有计划地进行。

  (3)安全态度教育。

通过安全态度教育使操作者尽可能自觉地掌握安全技能,克服不利于安全生产的思想和观念,树立科学的安全观念和法制观念,提高安全意识,端正安全态度,自觉遵章守纪,搞好安全生产。

教育内容应该包括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企业规章制度,安全形势教育和结合典型事故案例开展的安全教育等。

  2.4隔爆措施

  矿井隔爆抑爆装置是控制瓦斯爆炸事故的最后一道屏障,当瓦斯爆炸发生后,依靠预先设置的装置可以阻止爆炸的传播,限制火焰的传播范围,主要有被动式隔爆棚和自动抑爆装置。

  

(1)被动式隔爆棚。

隔爆岩粉棚、隔爆水槽棚和隔爆水袋棚因成本低、安装方便,因而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其中隔爆水袋棚的使用最为广泛。

目前研制的XGS型和KYG型隔爆棚,具有适应性强,安装、拆卸和移动方便的特点。

  

(2)自动式抑爆装置。

使用压力或温度传感器,在爆炸发生时探测爆炸波,及时将预先放置的水、岩粉、N2.CO2等喷洒到巷道中,从而达到抑制爆炸火焰传播的目的。

如ZGB-Y型自动隔爆装置采用高压氮气引射消焰剂,能将爆炸限制在距爆源40-60m之内;

YBW-1型无电源触发式抑爆装置,适合安装在距爆源20-45m的巷道中;

ZYB-S型自动产气式抑爆装置采用实时产气原理,当传感器接收到燃烧或爆炸火焰时,触发气体发生器快速产生的高压气体喷洒消焰剂,抑制火焰的传播和发生。

  三、结语

  除了本文所述地质影响因素外,煤层的厚度变化、岩浆侵入煤岩层等也对煤层瓦斯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地质因素是多方面交错的结果,在分析时需综合考虑。

瓦斯事故的发生,对井下安全生产及人员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是矿井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

本文结合瓦斯事故的地质影响因素探讨,从瓦斯安全管理机制、火源安全管理机制和矿工不安全行为控制给出了瓦斯事故的防治措施,对矿山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车树成,张荣伟.煤矿地质学[M].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017209.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CreativeDesignCo.,Lt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