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43043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doc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doc(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doc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2002年9月修订

一、开设系(部):

经济信息管理系

二、教学对象:

管理类专业99级

三、教学目的: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

通过学习本课程,应能使学生在已有的管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计算机实用基础、计算机原理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的基础上,将已有的管理知识、系统科学知识与计算机应用知识结合起来,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获得对管理住处进行处理和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初步能力。

通过本门课的教与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功能。

(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以及与管理信息系统的联系。

(3)掌握和运用管理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

(4)能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和思想去分析管理信息系统。

(5)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系统评价的原理。

(6)了解信息系统管理和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四、教学要求:

在对《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按以下的要求进行具体的教与学: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本课程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基本思想的介绍。

(2)学生在学习(预习、听课和复习)过程中应重点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基本思想。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论与实证结合,尽可能使用实例教学。

(4)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上注重启发式教学方式,同时应注意运用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的方式。

(5)在本门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安排案例教学,重视与现实联系。

五、教学课时及其分配

本门课的教学课时及其分配如下表所示: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课时安排表

章节

内容

课时

1

信息系统及管理

6

2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6

3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4

4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

9

5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

9

6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

9

7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实施

5

8

信息系统的管理

4

9

其他

2

总计课时数

54

注意:

其他为总复习或机动课时

六、考核形式:

《管理信息系统》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的课程,其考核类型为考试课程,考试采用闭卷,试卷采用统一命题,题量以两个小时为准,其试题类型为:

分值分配如下:

名词解释:

15分

选择题:

10分

填空题:

20分

判断题(辨析题):

10分

简答题:

25分

论述题:

20分

七、教材:

本门课指定教材为:

《管理信息系统》黄梯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2)

八、主要参考书目:

1、《管理信息系统》仲秋雁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7)

1、《管理信息系统》薛华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5)

2、《管理信息系统》陈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9)

3、《数据库系统原理》李建中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4)

4、《现代计算机网络教程》陶世群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1)

5、《信息经济教程》陈禹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3)

6、《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应试指导与强化练习》锯生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11)

7、《管理信息系统》杂志管理信息系统杂志社

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国内外信息化的概况、当代管理环境的变化和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熟练掌握信息、数据和系统的定义;理解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类型,知道信息的特性和管理信息三个管理层次的特征;了解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领会决策和决策过程的概念,掌握决策过程的几个阶段;知道决策科学化的发展方向。

掌握信息量的概念;能说明信息量大小与系统有序化程度的关系;能分析信息系统对管理四大职能支持的内容和信息系统与管理的关系;在应用方面,能用信息量定义化式对简单事件的各种枯能情况的变化利用概率来计算消除系统不确定性所需的信息量;能根据决策问题的特征分析具体决策问题的结构化程度;能说清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且是一个社会系统。

教学要点

第一节信息及其度量

一、信息化概览

1.国际信息化浪潮概览。

2.我国信息化概况。

二、信息的概念

1.信息的定义。

2.数据的定义。

3.信息的特性。

4.管理信息的三个管理层次。

三、信息的度量

1.信息量的概念。

2.信息量的定义公式。

3、信息量的大小与系统有序化程度的关系。

第二节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

一、信息和信息系统

1.系统的概念。

2.信息系统的概念。

二、主息系统的类型

1.作业信息系统及其组成。

2.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三、信息系统的发展

1.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

2.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

第三节信息系统和管理

一、当代管理环境的变化。

1.经济全球化的出现。

2.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二、信息系统和管理的关系‘

1.管理工作成败与信息的关系。

2.信息系统对计划职能的支持。

3.信息系统对组织职能的支持。

4.情息系统对领导职能的支持。

5.信息系统对控制职能的支持。

第四节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

一、决策和决策过程。

1.决策的概念。

2.决策过程的阶段。

二、决策的科学化

1.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性。

2.决策科学化的发展方向。

三、决策问题的类型

1.结构化决策的特征。

2.非结构化决策的特征。

3.半结构化决策的特征。

第五节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

一、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且是一个社会系统。

二、管理工作科学化与发展信息系统的关系。

三、提高企业文化和人才培养对发展信息系统的影响。

四、发展信息系统向政府部门提出的要求。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教学基本要求

在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多种涵义的基础上懂得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纵向层次结构,横向职能结构的概念以及有关组成部分的特征和功能;了解MRPII,JIT(准时制生产),OPT(优化生产技术),西马克粗计划系统,AGILE制造(敏捷制造)和企业虚拟化等现代管理方法的概念,并能扼要阐述MRPII的构成和工作原理,熟知主计划的三个层次的功能和有关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的概念。

掌握管理信息系统横向综合、纵向综合和纵横综合的概念和原理;能分析影响管理信息系统液压用的各种环境因素;领会人和计算机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不同特征;能按MIS应用的实际情况和管理的服务对象对我国MIS进行分类并熟知各类MIS的主要功能;深刻领会在MIS建设中把先进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应用方面能分析不同管理层次对信息各项特性的不同要求;能说明书和分析生产过程特征、组织规模、管理规范化程度、组织的系统性以及人机和谐对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影响。

教学要点、

第一节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和特点

1、管理信息系统的多种定义。

2、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

3、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1、基于管理任务的管理信息系统层次结构。

2、不同管理层次上的信息特征。

3、基于管理职能的管理信息系统结构。

4、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的横向综合、纵向综合和总的综合。

三、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1、管理信息系统分类的方法。

2、按服务以象划分的各类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第二节管理信息系统与环境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环境

1、管理信息系统环境的概念。

2、影响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主要环境因素。

二、主要环境因素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影响

1、生产过程特征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2、组织规模特征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3、管理的规范化程度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4、组织的系统性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5、人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实现人机和谐的要点。

第三节管理信息系统与现代管理方法

一、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常用的管理方法。

1、MRPII

2、JIT(准时制生产)

3、OPT(最优化生产技术)

4、西马克粗计划系统

5、AGILE制造、虚拟企业

二、一种典型的管理信息系统——制造资源计划

1、MRPII的概念和发展的几个阶段。

2、MRPII系统的工作原理。

3、主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的要领。

4、MRPII系统的结构。

第四节企业资源计划(ERP)

一、ERP的概念

二、ERP系统的结构

三、ERP系统的实施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数据处理发展的三个阶段;熟知数据处理的目的和内容,了解各种数据文件组织方式的特征;知道数据库系统产生的原因;领会数据库设计中关于三个领域的概念;记住数据模型的种类;熟知数据库设计各阶段的工作内容;知道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种类;了色彩几种典型局域网和国际互联网的特征。

掌握数据组织、数据结构、数据文件、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模型的概念;能用指旬和链说明链表、树、网络等数据结构;能运用实体、属性、联系等要领表述实体联系模型;熟知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的第一、二、三、种范式的特征及其实现方法。

能够运用已学过的程序设计技术编制数据文件建立、排序、合并、更新和检索程序。

能针对简单的问题绘制实体联系图。

教学要点

第一节数据处理

一、数据处理的概念和发展阶段

1、数据处理的目的。

2、数据处理的基本内容。

3、数据处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简单应用、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

4、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二、数据组织

1、数据结构的概念和形成。

2、数据文件的概念和组织方式。

3、数据库的全局数据结构。

三、数据文件的操作

1、数据文件的建立。

2、数据文件的排序。

3、数据文件的合并。

4、数据文件的更新合并。

5、数据文件的检索。

第二节数据库技术

一、数据库系统的产生和构成

1、数据库系统的产生。

2、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二、数据库设计的主要内容

1、三个世界(领域)的概念。

2、数据库设计各阶段的工作内容。

三、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

1、实体和属性的概念。

2、联系的种类和方式。

3、E-R图的设计方法

四、数据模型

1、数据模型的种类。

2、关系数据模型的概念及主要术语。

3、关系数据模型的特点。

五、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

1、规范化理论介绍

2、规范化的范式。

第三节计算机网络

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分类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2、网络拓扑结构。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二、局域网技术

1、网络体系结构。

2、网络操作系统。

3、几种典型局域网简介。

三、国际互联网

1、主干网的概念。

2、因特网。

四、OSI参考模型*

1、开发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的概念。

2、网络功能的层次。

第四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

领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作用,掌握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内容及其组织工作的内容;能阐述制定MIS战略规划的步骤;了解企业系统规划法和关键成功因素法的概念和工作步骤。

掌握企业流程重组的概念,记住企业流程重组涉及的内容;能表述企业流程重组的步骤和流程设计原则;熟知原型法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思路和过程;掌握u/c矩阵划分系统的方法。

记住诺兰阶段模型六阶段的特点,并能用它分析具体信息系统开发单位所处的阶段。

第一节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概念

1、信息系统的发展的阶段论

2、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

3、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作用和内容

第二节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

一、企业系统规划法(简称BSP法)

1、BSP法及其作用。

2、BSP法的工作步骤。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