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压强》说课稿通用5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初二物理《压强》说课稿通用5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压强》说课稿通用5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步认识压强以及利用公式进行计算,了解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学习控制变量法,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得以提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提升利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过渡句)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压强的概念、公式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难点】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五.教学方法
(过渡句)德国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说:
“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
”因此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谈话法、练习题法。
(过渡句)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六.教学过程
首先是导入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我会出示图片:
展示两个体重差不多的人,穿与不穿滑板站在雪上,效果截然不同。
再举出骆驼为什么不会陷进沙里,蚊子口器为什么容易刺破皮肤,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引出今天的课题——压强。
(板书)
【设计意图】正如高尔基说:
“好奇是了解的开端和引向认识的途径。
”这样的问题学生既了解又好奇,带着想知道这是为什么的悬念进入新课,可以调动学生的探索兴趣。
接下来是新课讲授环节,也是教学过程的核心。
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时我将分别演示两组实验:
(1)在同一块海绵上放两个小桌,甲的小桌上什么都不放,在乙的小桌上放一个砝码;
(2)实验保持与上一次乙实验相同,丙实验把小桌反过来放到海绵上,再在小桌上放一个玛法。
我将引导学生根据两次实验的现象总结出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板书)(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并说明:
上述实验中用的物理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接下来我将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学中称之为压强,定义为:
物体所受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
并提问由学生根据概念写出压强的字母表达式以及单位?
根据比值定义法,P=F/S,单位N/m2。
我将补充:
压强单位除了N/m2外,还有专有名称:
帕斯卡(Pa),并且1N/m2=1Pa。
【设计意图】之因此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认真观察实验,这样不但使他们印象深刻,还培养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
同时让学生知道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础,对于不确定的观点应该通过实验来验证。
最后讲授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板书),我通过出示一些生活实例的图片:
推土机的宽链条、美工篆刻刀的刀头、火车上的破窗锤、火车轨道下面铺设枕木,原因是什么?
学生会说出:
推土机的链条和火车轨下面铺设的枕木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篆刻刀和破窗锤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我将总结:
当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新课讲授完接下来是巩固提升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我会出示一道练习题,应用压强公式进行解决:
水平桌面上放一本书,书所受的重力为3N,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x10-2m2,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并且通过这个题目也能将本节课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相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最后是小结作业环节:
在小结时,我会结合板书来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在课程结束后给学生建立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
在作业环节,我会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任务:
请同学们回去搜集一些生活中是使用什么方式来增大或减小压强的事例。
七.板书设计
(过渡句)最后说说我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重视直观系统的设计,知识点由易到难的排布,重难点突出,能让学生一目了然抓住本节课的核心。
初二物理《压强》说课稿2
我说课的题目是九年级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十四章第一节《压强》。
我说课的内容有教材目标的分析与定位,教法和学法,教学设计流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五个部分。
一.教材目标的分析与定位
1.教材分析:
《压强》是九年级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十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本章的知识核心,是学习全章知识的基础。
压强也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之一,是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
本节内容分三个阶段,分别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什么是压强,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作为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
诠释“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一章书中学习了力学的初步知识,有初步的受力分析能力。
通过以前的物理学习过程,已经历了简单探究实验的过程,对如何用控制变量法探究自然规律有一定的认识。
对探究的七个要素都不陌生,具备了基本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但通过实验现象寻找规律的能力还比较薄弱。
因此,教学中应重视学习方法的引导。
3.教学目标: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特点等因素,我制定本节课目标:
1)认知目标:
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的单位及其意义,会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2)技能目标
通过试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材从展示自然界有关压强的现象开始,通过观察现象,明确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对压强知识的求知欲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兴趣,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进一步了解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对压强形成概念。
在理解压强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了解生活实例,归纳出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据此确定下面教学重点难点。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压强的概念,简单的计算及应用;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难点:
有效组织好探究活动归纳出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真正理解压强的概念并能利用相关知识解答有关问题。
二.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依据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提倡探究式学习的教育理念。
本课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来发现自然规律。
2.学法:
据以上教法和学生的特点,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的学法为:
观察法,实验法,对比法,控制变量法,归纳法,数学推理法。
三.教学流程设计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本节教学程序采用以下几个板块进行:
情景导入,压力的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及计算,增大与减少压强的方法,总结与反馈。
1.情景导入
学生观看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明确提出问题,引入课题,体现了从生活中走向物理教学理念。
2.压力的概念
(1)通过展示钉锤钉钉子,人踩钢丝等代表不同方向的压力的生活现象的图片,明确提出问题,通过受力分析,组织学生讨论出所受压力的共同特征,导出压力的概念并板书,压力是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上的力。
这样让学生体验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喜悦。
(2)由于重力知识的干扰,认为压力都是由重力产生的,学生对压力的概念产生困扰,用了一个演示实验通过一把钢尺中间放个磁铁,改变方向,从形变的大小组织学生分析明白压力不是重力,也不都是由重力产生的,也为接下来压力的作用效果作铺垫。
这样安排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符合知识的递进关系。
3.压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活动,列举实例。
请学生们观察对比教材“想想议议”中蝉和骆驼的图片并明确提出问题。
通过大量的实例,了解对比是一种处理科学问题的常用方法,同时认识到压强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通过对比两幅图片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明确提出问题的意识和探索自然的兴趣,学生明确提出的问题很多,我们重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明确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两个学生体验活动,意在通过体验让学生质疑,激发学生探究愿望,并有所依据的明确提出合理的猜想。
设计试验进行试验先让学生明确在多个因素影响物理量变化时,应采用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提示学生如何控制物理量设计实验。
给每小组准备如下的器材:
海棉、压力小桌、肥皂、钉子、图针、钩码。
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进行探究,学生实验填写的表格。
这样的教学设计对于一些基础较一般,不知从何下手的学生,,他们会打开课本,学会用海棉、压力小桌、钩码作探究实验。
而对于那些程度好的同学,他们的思维很活跃,探究方法也很多。
这样分层次的教学,加深了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在这个实验探究过程中,通过操作、设计、自觉主动地去挖掘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出结论: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相同压力时,受力面积越小,效果越明显,相同受力面积时,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
)
4.压强概念
在以上结论基础上教师设疑:
那如何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呢?
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密度、速度概念的学习方法,对比速度概念分析概括得出压强的定义、公式、单位并板书。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压强的计算公式:
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结合压强计算公式,仍采用数学推理,得出压强的单位牛/米2(帕),1帕=1牛/米2,说明其物理意义。
接着列举实例对帕这一单位的大小形成具体概念。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利用类比的方法,结合学生通过探究实验自身得出结论,自主得出压强的定义和公式。
让学生学会分析,自身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例题:
一本重2.5N的教科书平放到水平桌面上,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x10-2m2,试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通过例题使学生能应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更进一步加深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教师分析例题,主要强调公式的应用和解题规范。
深刻挖掘例题的隐含意义:
首先是单位要一致,第二是正确理解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含义。
第三是进一步加深对压强的理解。
通过计算大家知道了物理课本对桌面产生的压强,那如何让课本对桌面的压强增大一倍?
自然引入下一个问题——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5.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
师生共同列举压强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多媒体展示),分析各用什么方法增大,减小压强的。
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是有用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社会”的新课标理念。
6.总结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