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地壳物质循环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288570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地壳物质循环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三地理地壳物质循环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三地理地壳物质循环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三地理地壳物质循环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三地理地壳物质循环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地壳物质循环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三地理地壳物质循环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地壳物质循环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地理地壳物质循环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岩石圈物质循环是自然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表现,它实际上是岩浆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关系,正确掌握该内容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入手:

1.准确理解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由上图可知:

当炽热的岩浆(图中C)从地球内部喷出后,便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如果岩浆未喷出地表便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为侵入岩(图中D);

如果岩浆到达地表后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为喷出岩(图中E)。

岩石在地表暴露,受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常含有化石的沉积岩(图中A)。

沉积岩在高压、高温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图中B),变质岩在地壳深处被高温熔化变成岩浆。

从岩浆到各种岩石的形成,再到新岩浆产生,这一过程就是地壳的物质循环。

2.理清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图上箭头的方向

(1)岩浆岩只能由岩浆转化而来,岩浆指向外的箭头一定指向岩浆岩。

(2)岩浆岩和变质岩能转化成沉积岩,岩浆岩和沉积岩能转化成变质岩。

(3)沉积岩和变质岩均不能转化成岩浆岩。

3.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可以总结如下

岩浆喷出或者侵入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出露于地表的岩浆岩在外力作用下转化为沉积岩,各类岩石受地壳运动影响,经高温、高压作用,形成变质岩,在地壳深处经高温熔融作用又可以重新转化为岩浆。

4.熟悉地壳物质循环的各种变式图

【例题1】

【题干】位于天山南麓的库车大峡谷,被誉为“中国十大最美峡谷”之一,这里岩层层理构造明显,呈波状弯曲,山体呈红褐色,当地人称为“克孜利亚”,意思为“红色山崖”。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构成库车大峡谷的岩石类型最可能的是()

A.侵入岩B.变质岩C.沉积岩D.喷出岩

2.该地区先后经历的地质作用可能是()

A.沉积作用、地壳运动、侵蚀作用B.岩浆活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

C.沉积作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D.变质作用、地壳上升、风化作用

【答案】1.C2.A

【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

第1题,据材料分析,岩层层理构造明显,说明该类岩石为沉积岩,故C项正确,B项错误;

侵入岩和喷出岩为岩浆岩,故A、D项错误。

第2题,外力作用下沉积物进行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后在内力作用地壳抬升的作用下露出地表,最后经外力侵蚀作用形成“红色山崖”,故A项正确。

考点精讲2岩石的分类

按照岩石的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下图中,A是岩浆岩,B是沉积岩(或变质岩),C是变质岩(或沉积岩)。

地质作用:

①冷却凝固;

②外力作用(或变质作用);

③变质作用(或外力作用);

④高温重熔再生作用。

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和用途

类型

形成

特点

常见岩石

有用成分举例

岩浆岩

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

凝结时间长,矿物结晶明显,结晶颗粒大;

坚硬

花岗岩

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

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

玄武岩多有气孔结构。

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成

有流纹或气孔构造,结晶颗粒小

玄武岩

沉积岩

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而成岩石

有层理构造,有的含有化石

石灰岩

砂岩

页岩

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

钾盐是化工原料;

煤、石油、化石等分在在沉积岩中

变质岩

岩石受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使原来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新岩石

重新结晶或具有片理构造;

大理岩

板岩

石英岩

片麻岩

大理岩是建筑材料;

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重要原料

【例题2】

【题干】根据岩石的地质,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致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

1.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

该岩性致密,呈薄板状,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①岩浆冷却较快②岩浆冷却较慢③在地表形成④在地下形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

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

该岩石可能是()

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

【答案】1.D2.D

第1题,根据材料描述该岩石特征“岩性致密,呈薄板状”可知该岩石为侵入岩,可知选项。

第2题,由题干描述该岩石特征“岩性致密,呈薄板状”可知该岩石为变质岩,变质岩坚硬、有片理构造。

【例题3】

【题干】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

读图,回答1~2题。

1.2019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  )

A.②B.③C.④D.⑤

2.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

A.Ⅰ——①B.Ⅱ——③C.Ⅲ——⑤D.⑥——Ⅰ

【答案】1.D 2.A

第1题,教材虽没有讲述昆仑玉的形成,但讲述了大理岩的形成。

大理岩属于变质岩,是由石灰岩受热变质而成的。

图中⑤表示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第2题,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的化石属于沉积环境下的沉积岩形成过程,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

考点精讲3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因素

1.能量来源:

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结果:

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

表现形式

图示

地貌

典型地貌

内力作用

岩浆活动

——

火山(岩浆喷出)

两大火山带

变质作用

地壳运动

水平运动

挤压

褶皱山

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

张裂

裂谷、海洋

东非大裂谷

垂直运动

抬升

(地垒)

断块山

华山、庐山、泰山

下沉

(地堑)

断陷谷地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考点精讲4褶皱与断层的比较

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判断

方法

从形态上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构造地貌

未侵蚀地貌

常形成山岭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

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形成泉、湖泊,如贝加尔湖、死海

侵蚀后地貌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方法技巧】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1)利用地质构造找水——向斜槽部,断层处

向斜岩层向槽部倾斜,利于地下水向槽部汇集,故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成泉的地方。

(2)利用地质构造找矿——向斜槽部探矿、背斜处找油

如果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井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

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掉。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气较轻,分布于背斜顶部;

油较重,分布于背斜中部;

水最重,分布在下部。

(3)利用地质构造确定工程建设——避开断层带、背斜建隧道

在断层地带建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坍塌。

断层能加大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有断层处的地区烈度会变大。

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修筑铁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向斜是雨水汇集区,隧道可能会变为水道。

背斜是隧道的良好选址。

在背斜处开采煤炭等,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在向斜处开采煤炭,易发生透水事故。

【例题4】

【题干】

(2019浙江卷)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

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一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B.甲一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

C.乙一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D.乙一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

2.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

A、石灰岩砂岩B、花岗岩流纹岩

C、大理岩石英岩D、安山岩玄武岩

【答案】1.C2.A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內外力下的地形地貌。

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由此可得甲为向斜,乙为背斜(或从岩石凹凸也可判断背斜向斜)AB错误,甲为向斜受挤压成山的表现;

D错误,乙为背斜受张力被侵蚀成谷的表现;

故答案选C。

第2题,由图中所示,⑤属于沉积岩,A正确,石灰岩、砂岩均属沉积岩。

花岗岩、流纹岩同为岩浆岩,大理岩、石英岩同为变质岩,安山岩、玄武岩同为岩浆岩。

考点精讲5外力作用的表现

主要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

土壤是在风化壳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普遍(例:

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作用

风力

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

雅丹地貌)

水侵蚀

使谷地、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型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红色沙漠”“石漠化”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

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

桂林山水、路南石林)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

海浪侵蚀

形成海蚀柱、海蚀崖、海蚀穴、海蚀平台等海蚀地貌

滨海地带

堆积

冰川堆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流水堆积

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

颗粒大、密度大的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后沉积(具有明显的分选性)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

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风力堆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

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沙丘、黄土高原的黄土)

海浪堆积

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

【例题5】

(2019·

新课标全国卷1)图4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

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

读图,完成1~2题。

1.1975~2019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淤积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D.先淤积、后侵蚀

2.推测1992~2019年期间()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