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来个度语文差错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287499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咬文嚼字》来个度语文差错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咬文嚼字》来个度语文差错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咬文嚼字》来个度语文差错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咬文嚼字》来个度语文差错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咬文嚼字》来个度语文差错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咬文嚼字》来个度语文差错Word格式.docx

《《咬文嚼字》来个度语文差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咬文嚼字》来个度语文差错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咬文嚼字》来个度语文差错Word格式.docx

“罄”本指(器皿)空,引申指用尽;

古人用竹简书写,“罄竹难书”意思是把竹子用完了也难以写完,形容事实多得不可胜数。

而“磬”是古代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

04.“亚太经合组织成员”“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

2015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在菲律宾马尼拉召开,一些媒体在报道会议出席情况时出现了“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的说法。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现在共有21个正式成员,其中既有主权国家,也有地区经济体。

“成员”和“成员国”不能混为一谈。

05.“严惩不贷”“严惩不怠”

2015年反腐倡廉仍在深入开展,“严惩不贷”是媒体的高频用词,但常被误成“严惩不怠”。

网络上还有“严惩不殆”“严惩不待”等多种错误写法。

“贷”义为宽恕;

“严惩不贷”指严厉惩罚,决不宽恕。

“严惩”和“不贷”在逻辑上是前后呼应的。

“怠”本义为轻慢,引申指懒惰、松懈等;

误为“严惩不怠”有点前言不搭后语。

06.“勠力同心”“戮力同心”

综观2015年的媒体用字情况,有些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已做出明确规定,但在社会用字中没有得到有力执行。

“勠力同心”误为“戮力同心”便是典型的例子。

“勠”义为合、并;

“勠力同心”意思是协同用力,团结一致。

“勠”曾作为异体字被废止,其含义由“戮”字承担。

但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勠”字已恢复使用,此后仍把“勠力同心”写成“戮力同心”,是不合规定的。

07.“身家”“身价”

名人财富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比如2015年“双十一”过后,许多媒体争相帮马云计算财富,报道中常用“身价”一词来表示他的家产增额,有人说增加了十几亿元,有人说增加了二十几亿元。

这种表述无疑混淆了“身价”和“身家”两个不同的词语。

“身价”旧时指卖身钱,现在多用来表示知名人士的出场费、劳务费、转会费等,显然都与马云沾不上边。

计算马云的家产应用“身家”一词。

“身家”本指自身和家庭,可引申指家庭资产。

08.“发角球”“罚角球”

2015年足球赛事报道中,“发角球”常被误成“罚角球”。

足球比赛中,球被守方队员踢出底线,攻方队员获得发球权,在离球出界处较近的球场角落角球区内发球,此称“发角球”,也称“踢角球”“开角球”等。

“罚”即处罚。

在足球、篮球等球类比赛中,一方队员犯规时,由对方队员执行射门、投篮等处罚,此称“罚球”。

守方队员把足球踢出底线,是正常的踢球行为,不构成犯规。

“角球”不属“罚球”范围,所以是“发角球”而非“罚角球”。

09.“综合征”“综合症”

2015年5月,韩国爆发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引起了世界关注,但许多中文媒体在报道中把“综合征”误成了“综合症”。

征,意思是征象、表征;

症,意思是疾病、病症。

在表示具体的疾病时,用“症”;

在表示疾病的症状时,用“征”。

综合征,即代表一些相互关联的器官病变或功能紊乱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它指的不是某种具体的疾病,因此用“征”字。

10.《失孤》

《失孤》是一部以“打拐”为题材的电影,由刘德华、井柏然、吴君如等主演。

影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孩子走失,雷泽宽走上了长达十几年的寻子之路。

孤,指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也指年老无子的人。

无论是父亲走失孩子,还是孩子被拐与父母分离,都不能称为“失孤”。

[2014年]

01.“议案”“提案”混淆

“两会”期间,部分媒体上常见政协委员提交议案、人大代表提交提案的说法。

这混淆了“议案”和“提案”两个概念。

“议案”是具有法定提案权的国家机关、会议常设或临时设立的机构和组织以及一定数量的个人,向权力机构提出审议并做出决定的议事原案。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人大代表提出的是“议案”。

而“提案”是政协委员和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各人民团体以及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向政协全体会议或常务委员会提出的书面意见和建议。

02.“入驻”误为“入住”

中央巡视工作报道中,“入驻”被误用为“入住”。

“住”泛指通常意义的居住,“驻”则特指为军事目的或执行公务而驻扎、留驻。

中央巡视组进入某地或某单位,显然应用“入驻”,不用“入住”。

03.“单独二孩”误为“单独二胎”

我国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后,许多媒体提出“单独二胎”的说法,这是不准确的。

“二孩”指两个孩子,“二胎”指两个胎次。

如果生育出现双胞胎或多胞胎,就可能会导致对新政的误读。

04.病态词语“国际间”

今年11月APEC会议在京召开,一些媒体上出现了“国际间”的说法。

际,即彼此之间。

“国际”是指国与国之间。

再加上“间”,便成了叠床架屋。

05.“通信”误为“通讯”

在马航MH370失联事件中,许多媒体把“通信”误为“通讯”。

“通信”特指用电波、光波等传送语言、文字、图像等信息。

“通讯”是“通信”的旧称,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于2006年已审定公布“通信”为规范词形。

“通讯”则专指一种新闻体裁。

06.“拘留”误为“逮捕”

今年8月,房祖名因涉毒事件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当时许多媒体称“房祖名被警方逮捕”。

“拘留”和“逮捕”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

我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规定:

“在拘留期限内,公安机关收集到足够的证据证明其犯罪事实,办理逮捕手续将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逮捕。

”可见,“逮捕”是在“拘留”之后发生的事。

07.阿拉伯数字和“几”连用

今年下半年国际油价“跌跌不休”,媒体报道“国际油价跌至每桶70几美元”。

“70几”应写成“七十几”。

“几”是数词,表示二至九之间的不定的数目。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明确规定:

含“几”的概数,应采用汉字数字。

如:

几千、一百几十。

08.“碑文”误为“墓志铭”

在追忆逝者生前事迹时,常引用墓碑上的一些文字,媒体报道时常将之称为“墓志铭”。

墓志铭刻在石上,埋在墓内。

在墓地上不可能看到。

碑文是刻在墓碑上的文字,内容为死者的姓名、生卒年月以及子孙姓名等,有时也刻有死者的生平事迹。

09.“松树”误为“鬆树”

影视作品中常需要用繁体字。

多部影视作品中,“松树”误为“树”。

如年内热播的电视剧《红高粱》中,便有“三寒含露泣”的联语。

“松”“”是两个不同的字。

“松”即松树,本有其字。

“”本义是头发乱蓬蓬的样子,引申出与“紧”相对的意思,进一步表示酥脆、放开、解开等义。

简化字颁布实施后,“松”“”合并为“松”。

但“松树”不能因此写成“树”。

10.“折桂”误为“折桂冠”

今年8月,香港小姐总决赛落幕,邵诗获得冠军,许多媒体称之为“折桂冠”。

这是杂糅了“折桂”与“桂冠”两个不同的典故。

古代把名列第一比喻成“桂林之一枝”,后世便用“折桂”指科举及第,现也指考试或竞赛取得优异成绩。

而“桂冠”是用月桂树叶编制的帽子,古希腊人常授予杰出的诗人或竞技的优胜者。

后也可指某种光荣的称号或者竞赛中的冠军。

“桂冠”可以夺得、赢得,但不能说“折”。

[2013年]

01.“[土+从]”误为“枞”

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主考官李梓萌出题jīzōngjūn,荧屏公布的答案为“鸡枞菌”。

其实,正确的写法是“鸡[土+从]菌”。

02.“英国作家戈尔丁”误为“美国作家菲尔丁”

浙江省2013高考作文题给出的材料里有一句名言:

“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试题把说这句名言的“英国作家戈尔丁”错成了“美国作家菲尔丁”。

03.“服法”误为“伏法”

王立军、薄谷开来被公开审判,有媒体在报道中说:

“王立军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后,认罪伏法,不上诉”。

其中的“伏法”均是“服法”之误。

“伏法”指犯人被执行死刑。

04.“泄密”误为“泄秘”

在“棱镜门”事件报道中,多家媒体把“泄密”误为“泄秘”。

“秘”强调内容隐蔽,如“秘方”、“揭秘”等;

“密”强调隐蔽内容,不让人知道。

05.“蜇人”误为“蛰人”

2013年陕西南部秦岭等地发生严重的胡蜂蜇人事件,有媒体在报道时,把“蜇人”的“蜇”误写为“蛰”。

06.文职干部误称“文职将军”

我国军队中,专业技术三级以上文职干部虽享受将官相应的工资标准、生活待遇,但并没有授予相应的军衔。

07.“弑”

2013年10月浙江温岭市某医院3名医生被患者持刀捅伤,多家媒体在报道时称之为“弑医案”。

“弑”是古语词,指臣子杀死君主或子女杀死父母。

医生与患者之间不存在这种关系,不能用“弑”字。

08.“冒”

“冒”上部,两短横与左右竖不相连不封口,但不少人误写作“曰”或“日”。

09.“受权”误为“授权”

“授权”即把权力授予他人,“受权”即接受他人赋予的权力。

10.“羊蝎子”误为“羊羯子”

羊蝎子指羊的脊椎骨,俗称“羊蝎子”。

“羯”有两个意思:

一指羯羊,即阉割了的公羊;

二指我国古代的一个民族,匈奴的一个别支。

[2012年]

01.在谈论新闻事件时,经常用到“发酵”一词,比如“钓鱼岛争端再次发酵”“韩日岛争连续发酵”。

“发酵”的“酵”往往误读成xià

o。

“发酵”本指复杂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比喻事物受外力影响发生某种变化。

“酵”字历史上有两读:

jià

o和xià

根据《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酵”字统读为jià

o,不再读xià

02.在报道黄岩岛事件时,媒体上多次把“潟湖”误为“泻湖”。

误“潟”为“泻”是媒体的一个习惯性错误。

去年日本大地震时,曾把日本地名“新潟”误为“新泻”;

今年又把“潟湖”误为“泻湖”。

“潟”音xì

,义为咸水浸渍的土地;

“潟湖”是浅水海湾因湾口被淤积的泥沙封堵阻泻而形成的湖,也指珊瑚礁围成的水域。

我国黄岩岛的潟湖,属于后一种情况。

因为“泻”的繁体字“瀉”与“潟”形近,导致误读误用。

03.在报道诺贝尔文学奖时,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常被误为《天堂蒜苔之歌》。

“薹”,是蒜、韭菜、油菜等生长到一定阶段时在中央部分长出的细长的茎;

蒜薹,大蒜的薹,嫩的称蒜苗,是人们喜欢吃的蔬菜之一。

“苔”,是指一类苔藓植物。

有人误以为“苔”是“薹”的简化字,以致把“蒜薹”写作“蒜苔”。

04.在使用繁体字的场合,“皇后”的“后”常被误成“前後”的“後”。

这一差错,在以往的书法作品和商品广告中多次出现。

今年某书画研究机构的书法家,将装裱好的写有“影後”二字的立轴现场送给台湾影星归亚蕾,又一次犯了“后”“後”不分的错误。

由于这一场面曾由电视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影响。

“后”字本已有之,原指君主,引申指“君主的妻子”,和“前後”的“後”是两码事。

05.在报道捕捉悍匪周克华的新闻时,某些媒体很不得体地把周克华称作“爆头哥”。

“哥”字是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