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常考易错点专题突破燃料和能源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28213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常考易错点专题突破燃料和能源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常考易错点专题突破燃料和能源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常考易错点专题突破燃料和能源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常考易错点专题突破燃料和能源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常考易错点专题突破燃料和能源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常考易错点专题突破燃料和能源含答案.docx

《中考化学常考易错点专题突破燃料和能源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常考易错点专题突破燃料和能源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常考易错点专题突破燃料和能源含答案.docx

中考化学常考易错点专题突破燃料和能源含答案

【名师特稿】中考化学常考易错点专题突破:

燃料和能源(含答案)

易错清单

1.对可再生能源理解错误。

【例1】 (2013·重庆)钓鱼岛及附近海域,蕴藏有大量石油和天然气,下列关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天然气是混合物

B.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C.石油是一种化石燃料

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解析】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其他成分,属于混合物,故选项A说法正确;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选项B说法错误;石油是三大化石燃料之一,故选项C说法正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选项D说法正确。

故选B。

  【答案】 B

  【误区纠错】 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如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如乙醇可通过农作物发酵制得。

又如,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而沼气则是可再生能源。

【例2】 (2013·湖南株洲)绿色能源不会产生或残留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下列能源中可称为绿色能源的是(  )。

A.煤B.石油

C.风能D.天然气

  【解析】 煤、石油、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现实上不可能完全燃烧)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A、B、D不是绿色能源;风能在利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它是绿色能源。

故选C。

  【答案】 C

  【误区纠错】 清洁能源是相对的,如天然气就属于清洁能源;绿色能源不会产生或残留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如氢气是清洁能源也是绿色能源。

【例3】 (2014·广西南宁)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

B.只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C.把木柴架空,可使木柴更充分接触空气而燃烧得更旺

D.用嘴吹蜡烛,蜡烛熄灭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解析】 A.物质与氧气反应不一定燃烧,还可发生缓慢氧化或爆炸,如食物腐烂、铁生锈等就属于物质的缓慢氧化;故A不正确;B.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故B不正确;C.氧气支持燃烧,所以把木柴架空,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可使木柴更充分接触氧气而燃烧得更旺,故C正确;D.物质着火点一般情况是不会发生改变的,用嘴吹蜡烛,蜡烛熄灭是因为空气流动带走了蜡烛火焰的热量,降低蜡烛的温度到其着火点以下,故D不正确。

故选C项。

  【答案】 C

  【误区纠错】 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可改变的,灭火改变的是可燃物的温度,使之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例4】 (2014·甘肃武威)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

  【解析】 A.家用电器着火时,最好用干粉灭火器等,用水灭火时,为了防止触电,还应切断电源,故A错误;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或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B正确;C.立即打开所有门窗,会使室内空气对流,为燃烧提供了更多的氧气,故C错误;D.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煤气泄漏时,打开排气扇会产生电火花,引燃混合气体,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故D错误;综上所述,选B项。

  【答案】 B

  【误区纠错】 可燃性气体发生泄漏时,应迅速关闭阀门、开窗通风,切记不可打开电灯、排气扇等电器,以免产生电火花引爆可燃性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

 

名师点拨

燃料和能源问题的主要内容涉及资源的利用、环境的污染及防治、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与社会生产生活联系密切,因此在中考中考查比重呈上升趋势,实际命题难度不大,重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下内容的考查将是中考的热点:

1.结合实际判断物质与氧气发生各种不同程度的反应,如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等。

2.联系实际,考查对灭火原理的理解及对灭火措施的合理选择;考查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3.化石燃料的使用与环境污染问题;新能源的开发及利用等。

提分策略

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特别注意:

着火点是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的最低温度,是物质固有的属性。

灭火时可以采取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的方法,但无法通过降低着火点来解决。

【例1】 (2013·广东梅州)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隔绝空气

B.森林灭火时,建立隔离带——隔绝可燃物

C.家具起火,用水扑灭——降低温度

D.镁条在酒精灯上点燃——提高着火点

  【解析】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所以灭火原理也基于此三个方面:

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利用了隔绝空气的灭火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B.森林灭火时,建立隔离带,是利用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的灭火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C.家具起火,用水扑灭,是利用了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的灭火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D.镁条在酒精灯上点燃,是为了使镁条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而不是提高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综上所述,选D项。

  【答案】 D。

2.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易燃物:

一般指易燃的气体和液体,容易燃烧、自燃或遇火可以燃烧的固体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

常见的有硫、白磷、酒精、液化石油气、氢气、乙炔、沼气、石油产品、棉絮等。

(2)易爆物:

一般指受热或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地燃烧,使其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可燃性气体(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面粉、煤粉、棉絮等与空气混合时,遇明火或电火花都可能发生爆炸。

(3)火灾自救措施(策略)

①迅速找到安全通道;②发生火灾时上层空气中毒气浓度大,氧气含量少,所以要匍匐前进;③房间发生火灾时不能随便打开门窗,这样会增加氧气量,使火势更凶猛;④为防止烟尘进入呼吸系统,最好用湿布捂住口鼻;⑤若在山林遭遇火灾,应逆风而跑,因为顺风跑,更易被烧伤或发生危险。

(4)可燃性气体泄漏时的注意事项

当室内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气等泄漏时,室内充满可燃性气体,此环境中不能进行人工呼吸、打电话或打开换气扇、抽油烟机等电器开关,应先关总阀,开窗通风,并在杜绝一切明火的同时,查找泄漏原因。

特别注意:

室内失火和燃气泄漏应采取措施的区别

室内失火时,不要马上打开门窗,以防外界空气进入室内增加氧气而使火势更大;燃气泄漏时,要先关闭阀门,然后立即打开门窗通风,让室内燃气散逸,但一定不要打开电灯和排气扇等电器,以防产生明火而引发爆炸。

【例2】 (2013·山东临沂)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防止事故发生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是(  )。

A.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B.冬天用煤取暖时封闭门窗

C.到煤窖中挖煤用火把照明

D.厨房内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通风

  【解析】 A.油锅中的油着火可盖上锅盖,使油隔绝氧气而熄灭,所以正确;B.煤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使人中毒,因此冬天用煤取暖时不能封闭门窗,所以错误;C.小煤窑里常常含有一定量的甲烷,如果甲烷的浓度达到了甲烷的爆炸极限,遇明火会发生爆炸,从而导致安全事故,所以错误;D.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会产生电火花引爆可燃性气体,所以错误;故选A项。

  【答案】 A

3.能源

特别注意:

(1)几组能源概念的辨析

①绿色能源和清洁能源:

绿色能源是指对环境无影响或影响很小的能源,如:

电能、光能、风能、潮汐能、氢能等;

清洁能源是指使用时不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但产物排放过多会对环境有影响的能源。

如:

乙醇、甲烷等燃烧产物有二氧化碳,空气中二氧化碳过多会产生温室效应。

②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通过大自然的循环可不断转化的能源称为可再生能源,如水能、氢能、乙醇等。

要经过几百万年才能形成的能源,用一点少一点,这样的能源称为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2)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酸雨、温室效应、PM2.5、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质的污染等。

【例3】 (2013·四川眉山)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石燃料主要是指煤、石油、天然气

B.实验室用CaCO3和稀H2SO4反应制取CO2

C.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D.选择燃料应从资源、经济和环境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解析】 化石燃料主要是指煤、石油、天然气。

故A说法正确;由于CaCO3和稀H2SO4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的,附着在碳酸钙的表面上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只能收集到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不能用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故B说法不正确;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SO2及氮的氧化物。

故C说法正确;燃料的选择应从资源、经济和环境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故D说法正确。

故选B项。

  【答案】 B

4.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的比较。

燃烧

爆炸

缓慢氧化

自燃

概念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的急速燃烧

缓慢进行的氧化反应

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

能量

变化

放热明显

放热明显

放出的热量随时散失

放热明显

温度

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未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是否发光

发光

发光

无明显发光现象

发光

联系

都属于氧化反应,都有热量放出,只是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例4】 (2013·上海徐汇区·一模)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  )。

A.都产生发光放热现象

B.都发生了氧化反应

C.都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

D.都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解析】 燃烧、自燃实质都是燃烧,发光、放热,缓慢氧化放热,不发光,所以A错误。

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燃烧、缓慢氧化、自燃都是物质与氧气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所以B正确。

缓慢氧化,反应比较缓慢,放出的热量较少、不发光,不易察觉,不剧烈;燃烧、自燃是剧烈的氧化反应,所以C错误。

缓慢氧化与燃烧不同,不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所以D错误。

故选B项。

  【答案】 B

专项训练

一、选择题

1.(2014·上海徐汇·中考二模)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

C.煤、石油、天然气燃烧都放出大量的热,都是重要的燃料

D.只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2.(2014·广东江门·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调研测试)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火上浇油”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A.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

B.增大氧气的密度,可以使燃烧更旺

C.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

3.(2014·湖南长沙·中考模拟)下列突发事故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

A.有人不慎跌入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深洞中,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立即下洞救人

B.厨房中的煤气大量泄露时,立即关闭气阀,不能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C.眼睛里不小心溅进氢氧化钠溶液,立即滴入稀盐酸来中和

D.图书档案起火,用大量水浇灭

4.(2014·福建福州·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下列说法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