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常考易错点专题十二 燃料和能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301731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常考易错点专题十二 燃料和能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考化学常考易错点专题十二 燃料和能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考化学常考易错点专题十二 燃料和能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考化学常考易错点专题十二 燃料和能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考化学常考易错点专题十二 燃料和能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常考易错点专题十二 燃料和能源.docx

《中考化学常考易错点专题十二 燃料和能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常考易错点专题十二 燃料和能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常考易错点专题十二 燃料和能源.docx

中考化学常考易错点专题十二燃料和能源

专题十二燃料和能源

易错清单

1.对可再生能源理解错误。

【例1】 (·重庆)钓鱼岛及附近海域,蕴藏有大量石油和天然气,下列关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天然气是混合物

B.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C.石油是一种化石燃料

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解析】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其他成分,属于混合物,故选项A说法正确;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选项B说法错误;石油是三大化石燃料之一,故选项C说法正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选项D说法正确。

故选B。

  【答案】 B

  【误区纠错】 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如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如乙醇可通过农作物发酵制得。

又如,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而沼气则是可再生能源。

【例2】 (·湖南株洲)绿色能源不会产生或残留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下列能源中可称为绿色能源的是(  )。

A.煤B.石油

C.风能D.天然气

  【解析】 煤、石油、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现实上不可能完全燃烧)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A、B、D不是绿色能源;风能在利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它是绿色能源。

故选C。

  【答案】 C

  【误区纠错】 清洁能源是相对的,如天然气就属于清洁能源;绿色能源不会产生或残留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如氢气是清洁能源也是绿色能源。

【例3】 (·广西南宁)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

B.只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C.把木柴架空,可使木柴更充分接触空气而燃烧得更旺

D.用嘴吹蜡烛,蜡烛熄灭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解析】 A.物质与氧气反应不一定燃烧,还可发生缓慢氧化或爆炸,如食物腐烂、铁生锈等就属于物质的缓慢氧化;故A不正确;B.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故B不正确;C.氧气支持燃烧,所以把木柴架空,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可使木柴更充分接触氧气而燃烧得更旺,故C正确;D.物质着火点一般情况是不会发生改变的,用嘴吹蜡烛,蜡烛熄灭是因为空气流动带走了蜡烛火焰的热量,降低蜡烛的温度到其着火点以下,故D不正确。

故选C项。

  【答案】 C

  【误区纠错】 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可改变的,灭火改变的是可燃物的温度,使之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例4】 (·甘肃武威)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

  【解析】 A.家用电器着火时,最好用干粉灭火器等,用水灭火时,为了防止触电,还应切断电源,故A错误;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或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B正确;C.立即打开所有门窗,会使室内空气对流,为燃烧提供了更多的氧气,故C错误;D.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煤气泄漏时,打开排气扇会产生电火花,引燃混合气体,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故D错误;综上所述,选B项。

  【答案】 B

  【误区纠错】 可燃性气体发生泄漏时,应迅速关闭阀门、开窗通风,切记不可打开电灯、排气扇等电器,以免产生电火花引爆可燃性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

 

名师点拨

燃料和能源问题的主要内容涉及资源的利用、环境的污染及防治、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与社会生产生活联系密切,因此在中考中考查比重呈上升趋势,实际命题难度不大,重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下内容的考查将是中考的热点:

1.结合实际判断物质与氧气发生各种不同程度的反应,如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等。

2.联系实际,考查对灭火原理的理解及对灭火措施的合理选择;考查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3.化石燃料的使用与环境污染问题;新能源的开发及利用等。

提分策略

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特别注意:

着火点是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的最低温度,是物质固有的属性。

灭火时可以采取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的方法,但无法通过降低着火点来解决。

【例1】 (·广东梅州)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隔绝空气

B.森林灭火时,建立隔离带——隔绝可燃物

C.家具起火,用水扑灭——降低温度

D.镁条在酒精灯上点燃——提高着火点

  【解析】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所以灭火原理也基于此三个方面:

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利用了隔绝空气的灭火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B.森林灭火时,建立隔离带,是利用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的灭火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C.家具起火,用水扑灭,是利用了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的灭火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D.镁条在酒精灯上点燃,是为了使镁条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而不是提高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综上所述,选D项。

  【答案】 D。

2.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易燃物:

一般指易燃的气体和液体,容易燃烧、自燃或遇火可以燃烧的固体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

常见的有硫、白磷、酒精、液化石油气、氢气、乙炔、沼气、石油产品、棉絮等。

(2)易爆物:

一般指受热或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地燃烧,使其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可燃性气体(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面粉、煤粉、棉絮等与空气混合时,遇明火或电火花都可能发生爆炸。

(3)火灾自救措施(策略)

①迅速找到安全通道;②发生火灾时上层空气中毒气浓度大,氧气含量少,所以要匍匐前进;③房间发生火灾时不能随便打开门窗,这样会增加氧气量,使火势更凶猛;④为防止烟尘进入呼吸系统,最好用湿布捂住口鼻;⑤若在山林遭遇火灾,应逆风而跑,因为顺风跑,更易被烧伤或发生危险。

(4)可燃性气体泄漏时的注意事项

当室内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气等泄漏时,室内充满可燃性气体,此环境中不能进行人工呼吸、打电话或打开换气扇、抽油烟机等电器开关,应先关总阀,开窗通风,并在杜绝一切明火的同时,查找泄漏原因。

特别注意:

室内失火和燃气泄漏应采取措施的区别

室内失火时,不要马上打开门窗,以防外界空气进入室内增加氧气而使火势更大;燃气泄漏时,要先关闭阀门,然后立即打开门窗通风,让室内燃气散逸,但一定不要打开电灯和排气扇等电器,以防产生明火而引发爆炸。

【例2】 (·山东临沂)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防止事故发生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是(  )。

A.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B.冬天用煤取暖时封闭门窗

C.到煤窖中挖煤用火把照明

D.厨房内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通风

  【解析】 A.油锅中的油着火可盖上锅盖,使油隔绝氧气而熄灭,所以正确;B.煤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使人中毒,因此冬天用煤取暖时不能封闭门窗,所以错误;C.小煤窑里常常含有一定量的甲烷,如果甲烷的浓度达到了甲烷的爆炸极限,遇明火会发生爆炸,从而导致安全事故,所以错误;D.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会产生电火花引爆可燃性气体,所以错误;故选A项。

  【答案】 A

3.能源

特别注意:

(1)几组能源概念的辨析

①绿色能源和清洁能源:

绿色能源是指对环境无影响或影响很小的能源,如:

电能、光能、风能、潮汐能、氢能等;

清洁能源是指使用时不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但产物排放过多会对环境有影响的能源。

如:

乙醇、甲烷等燃烧产物有二氧化碳,空气中二氧化碳过多会产生温室效应。

②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通过大自然的循环可不断转化的能源称为可再生能源,如水能、氢能、乙醇等。

要经过几百万年才能形成的能源,用一点少一点,这样的能源称为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2)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酸雨、温室效应、PM2.5、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质的污染等。

【例3】 (·四川眉山)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石燃料主要是指煤、石油、天然气

B.实验室用CaCO3和稀H2SO4反应制取CO2

C.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D.选择燃料应从资源、经济和环境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解析】 化石燃料主要是指煤、石油、天然气。

故A说法正确;由于CaCO3和稀H2SO4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的,附着在碳酸钙的表面上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只能收集到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不能用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故B说法不正确;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SO2及氮的氧化物。

故C说法正确;燃料的选择应从资源、经济和环境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故D说法正确。

故选B项。

  【答案】 B

4.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的比较。

燃烧

爆炸

缓慢氧化

自燃

概念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的急速燃烧

缓慢进行的氧化反应

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

能量

变化

放热明显

放热明显

放出的热量随时散失

放热明显

温度

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未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是否发光

发光

发光

无明显发光现象

发光

联系

都属于氧化反应,都有热量放出,只是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例4】 (·上海徐汇区·一模)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  )。

A.都产生发光放热现象

B.都发生了氧化反应

C.都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

D.都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解析】 燃烧、自燃实质都是燃烧,发光、放热,缓慢氧化放热,不发光,所以A错误。

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燃烧、缓慢氧化、自燃都是物质与氧气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所以B正确。

缓慢氧化,反应比较缓慢,放出的热量较少、不发光,不易察觉,不剧烈;燃烧、自燃是剧烈的氧化反应,所以C错误。

缓慢氧化与燃烧不同,不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所以D错误。

故选B项。

  【答案】 B

专项训练

一、选择题

1.(·上海徐汇·中考二模)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

C.煤、石油、天然气燃烧都放出大量的热,都是重要的燃料

D.只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2.(·广东江门·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调研测试)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火上浇油”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A.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

B.增大氧气的密度,可以使燃烧更旺

C.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

3.(·湖南长沙·中考模拟)下列突发事故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

A.有人不慎跌入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深洞中,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立即下洞救人

B.厨房中的煤气大量泄露时,立即关闭气阀,不能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C.眼睛里不小心溅进氢氧化钠溶液,立即滴入稀盐酸来中和

D.图书档案起火,用大量水浇灭

4.(·福建福州·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水果和蔬菜含有人体需要的维生素

C.使用可降解塑料能减少“白色污染”

D.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5.(·黑龙江哈尔滨·初三调研测试)下列有关资源、能源叙述正确的是(  )。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稀有气体的含量为0.03%

B.太阳能、化石燃料、氢能等属于可再生能源

C.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D.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只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2.53%

6.(·安徽安庆·十八校联考一模)古语道:

“人要实,火要虚”。

此话的意思是说:

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

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7.(·天津南开区·中考一模)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室内起火时,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

B.火灾中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C.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里

D.用汽油擦洗衣服上的油污

8.(·广州荔湾区·九校联考质量检测)卡拉OK歌厅的装修材料使用了许多吸音材料,如泡沫、海绵等。

它们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浓烟。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泡沫、海绵是可燃物

B.泡沫、海绵的着火点很高

C.着火时尽快用湿布捂住口鼻,撤向安全处

D.燃烧的浓烟中含有大量有害气体

9.[·河北·理科综合模拟试题

(一)]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一组是(  )。

①煤 ②核燃料 ③生物质能 ④石油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山东聊城·中考一模)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出了“地球一小时”的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

30~21:

30熄灯一小时。

下列应对气侯变化的有关做法,不宜提倡的是(  )。

A.提高森林覆盖率

B.开发新能源

C.响应“地球一小时”倡议

D.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二、填空题

11.(·河南洛阳·联考信息优化卷)在教材“粉尘爆炸”实验中,面粉属于      ,鼓气的目的是        ,这个实验发生了爆炸,除具备了燃烧的三个条件外,还因为燃烧是发生在          。

 

12.(·湖南长沙·中考模拟)某镇有座硫酸厂,设备简陋,技术陈旧,该厂每天排放大量含SO2的废气和含H2SO4的酸性废水。

当地的其他工厂和居民均用煤炭作燃料。

只要下雨就下酸雨,对该镇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1)分析该镇下酸雨的原因:

 。

 

(2)举一例说明酸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

 

(3)该镇某中学环保小组提出了治理酸雨的下列措施,你认为其中不妥的是(  )。

A.将硫酸厂搬离该镇

B.建议环保部门限令整改

C.将硫酸厂排出的废气中的SO2处理后排放

D.工厂和居民改用较清洁的燃料

(4)可用熟石灰来处理硫酸厂排出的酸性废水,处理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 。

 

(5)浓硫酸弄到手上后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上碳酸氢钠。

若是稀硫酸弄到手上,    (填“需要”或“不需要”)这样做,理由是         。

 

 

13.(·南京鼓楼区·中考一模)下图是关于探究燃烧条件的三个实验装置。

(1)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与甲图装置相比,乙图装置的优点是 ; 

有同学提出乙图装置仍然有不足之处,请你设计实验进行改进。

用文字描述或画出实验装置图:

  。

 

(3)丙图装置中木屑燃烧,煤粉没有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14.(·北京西城区·中考一模)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

煤、石油和    是常见的化石燃料。

 

(2)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不断增长,人类正在开发新能源,如潮汐能、核能、    (填一种即可)等。

 

(3)将煤转化为水煤气可以提高其利用率,水煤气中的一氧化碳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甲烷和水反应也可以制水煤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下列对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B.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2种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D.若有24g的A参加反应,则生成D的质量为9g

三、简答题

15.(·辽宁大连·中考一模)据报道:

近日,一辆行驶在某乡村102国道上运镁粉的罐车起火。

由于镁遇热水反应产生氢气,因此官兵采用了覆盖沙土的方法将火扑灭。

(1)镁粉燃烧通常需要什么条件?

 

(2)覆盖沙土灭火的原理是什么?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 解析:

A.燃烧能放出热量,其他反应如中和反应等也属于放热反应,故选项错误;B.缓慢氧化也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但不是燃烧,故选项错误;C.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都是重要的燃料,故选项正确;D.燃烧的条件有三个:

①有可燃物,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故选项错误;故选C项。

2.A 解析:

A.“火上浇油”的化学意思是向燃烧的物质中增加可燃物——油,可以使燃烧更旺。

合理;B.氧气的密度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应是增大氧气的浓度,故不合理;C.清除可燃物,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但是与“火上浇油”的说法相反,不合理;D.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不合理;故选A。

3.B 解析:

A.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没有防护措施就下洞救人,会造成更大的伤害,故A错;B.大量煤气泄露与空气充分混合,遇电器开关产生的火花会发生爆炸,因此发现煤气泄露时,应立即关闭气阀,打开门窗,故B正确;C.眼睛里不小心溅进NaOH溶液的处理方法:

要用大量水冲洗,不能用稀盐酸来中和,盐酸具有腐蚀性,会造成二次伤害,故C错;D.图书档案起火应该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能用水浇灭,用水灭火会毁坏书籍,故D错;故选B。

4.D 解析:

A.鉴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泡沫多的为软水,泡沫少的为硬水,故A正确;B.水果和蔬菜含有人体需要的维生素,故B正确;C.使用可降解塑料能减少“白色污染”,故C正确;D.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故D错误;故选D。

5.C 解析:

A.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含量为0.94%,故说法错误;B.化石燃料不可再生,故说法错误;C.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故说法正确;D.人类能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量的0.3%,故说法错误;故选C。

6.D 解析:

可燃物燃烧通常需要氧气的支持,使可燃物充分燃烧:

一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二是增大氧气的浓度。

一般情况下,增大氧气的浓度较难操作,因为空气中氧气浓度是一定的。

要想燃烧更旺,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火要虚”就是在燃料中间留一些空气,以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可燃物的热值一般是不会改变的,故A错误;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一般是不会改变的,故B错误。

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会改变的,故C错误;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使燃烧更旺,故D正确。

故选D项。

7.C 解析:

室内起火时,急于打开所有门窗,会给火势提供足量的氧气导致越烧越旺,故A正确;火灾中温度比较高,烟尘和有毒气体聚集在上方,所以要尽量贴近地面逃离,为了防止烟尘和有毒气体被吸入体内,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故B正确;燃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容易使人中毒,所以不要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里,故C错误;汽油可溶解油脂,故D正确。

故选C项。

8.B 解析:

泡沫、海绵是有机物,具有可燃性,是可燃物,所以A正确。

泡沫、海绵的着火点很低,易燃烧,所以B错误。

湿布能阻隔燃烧产生的烟尘和有害气体,有防毒面具的部分作用,所以C正确。

泡沫、海绵是有机合成材料,燃烧时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所以D正确。

故选B。

9.B 解析:

煤和石油都属于化石燃料,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核燃料也是从一些矿物质中提炼得到的,矿物质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核燃料也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生物质能是靠生物生产或提供的能源,可以通过种植等生产得到,生物质能是可再生的。

故选B项。

10.D 解析:

提高森林覆盖率能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故A正确;开发新能源能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B正确;响应“地球一小时”,熄灯节约电能,从而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C正确;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故D错误。

故选D项。

11.可燃物 使面粉充满容器,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有限空间内(或爆炸极限内)(合理即可)

解析:

在教材“粉尘爆炸”实验中,面粉属于可燃物,鼓入空气的作用是使面粉充满容器,使面粉与空气充分接触;可燃性气体或易燃物的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明火就会剧烈燃烧,导致有限空间里气体的体积急剧膨胀,从而引起爆炸。

12.

(1)排放二氧化硫废气、用煤作燃料

(2)酸化土壤、腐蚀、破坏森林植物、腐蚀建筑物(答出一点即可)

(3)A (4)Ca(OH)2+H2SO4

CaSO4+2H2O

(5)需要 稀硫酸中的水蒸发后会变成浓硫酸

解析:

(1)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能形成酸雨;

(2)酸雨的危害是影响农作物生长,腐蚀雕像等;(3)将硫酸厂搬离该镇,污染物总量并没有减少,故A错误;(4)反应物是氢氧化钙和硫酸,生成物是硫酸钙和水,用观察法配平即可。

(5)稀硫酸中的水蒸发后会变成浓硫酸,所以稀硫酸弄到手上也需要这样做。

13.

(1)4P+5O2

2P2O5

(2)乙装置在密闭环境中进行,避免了P2O5对空气的污染 将图乙中的橡胶塞换成插入一头连有气球的玻璃导管的橡胶塞。

或见下图。

(3)温度达到着火点

解析:

(1)白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化学方程式:

4P+5O2

2P2O5。

(2)P2O5会污染空气,所以与甲图装置相比,乙图装置的优点是:

乙装置在密闭环境中进行,避免了P2O5对空气的污染;可将图乙中的橡胶塞换成插入一头连有气球的玻璃导管的橡胶塞,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

(3)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

丙图装置中木屑和煤粉都是可燃物,都与空气接触,木屑燃烧,而煤粉没有燃烧,说明二者的着火点不同,是因为没有达到煤粉的着火点,所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14.

(1)天然气 

(2)风能(或太阳能等)

(3)2CO+O2

2CO2

(4)①CH4+H2O

CO+3H2 ②B、D

解析:

(1)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常见的化石燃料。

(2)潮汐能、核能、风能、太阳能等都属于新能源。

(3)一氧化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

2CO+O2

2CO2。

(4)①由分析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

CO+3H2。

②从微观示意图看出,反应物是CH4和H2O,生成3H2和CO,化学方程式为CH4+H2O

CO+3H2,故分子的数目发生改变;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2种;反应前后碳、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设若有24g的A参加反应,则生成D的质量为x。

CH4+H2O

CO+3H2

166

24gx

x=9g

所以正确的是B、D。

15.

(1)与氧气(空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

(2)隔绝空气(氧气)

解析:

(1)镁粉燃烧通常需要的条件:

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2)覆盖沙土灭火的原理是:

隔绝空气(或氧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