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275320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烈推荐】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强烈推荐】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强烈推荐】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强烈推荐】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强烈推荐】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强烈推荐】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

《【强烈推荐】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烈推荐】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强烈推荐】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

7.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写:

根据反应事实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质量守恒)

(2)拆:

(可简单认为强酸、强碱、可溶性盐拆;

单质、氧化物、气体、弱电解质、难溶物保留化学式)

(3)删:

(4)查(遵循:

电荷守恒、质量守恒)

二、物质的量(要非常注意掌握几个基本量的计算)

1、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mol)

2、1mol粒子的数目是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约为6.02×

1023个。

3、1mol粒子的数目又叫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A,单位mol-1。

4、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粒子的种类,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

5、N=n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三、摩尔质量

1、定义:

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

用符号:

M表示,常用单位为g·

mol-1

2、数学表达式:

四、物质的聚集状态

1、物质的聚集状态:

气态、液态和固态

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粒子数目、粒子大小和粒子间的距离

2、气体摩尔体积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

符号:

Vm表达式:

Vm=V/n;

单位:

mol-1

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包括混合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L。

五、物质的分散系

1.分散系:

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

分类(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

(10-9m=1nm)

溶液(小于10-9m〉、胶体(10-9~10-7m)浊液(大于10-7m)

2.胶体:

(1)概念:

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

(2)性质:

①丁达尔现象(用聚光手电筒照射胶体时,可以看到在胶体中出现一条光

亮的“通路”,这是胶体的丁达尔现象。

②凝聚作用(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如明矾净水)

3.溶液:

电解质溶液、非电解质溶液

4.化合物

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的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的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5.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方程式

NaCl==Na++Cl-H2SO4==2H++SO42-NaOH==Na++OH-

H2SO3HSO3-+H+HSO3-SO32-+H+

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方法

分离的物质

应注意的事项

应用举例

过滤

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

一贴、二低、三靠

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

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

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

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

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

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

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

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

结晶

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

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二.常见物质的检验

1.常见物质的颜色:

(1)白色固体:

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

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

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 

(3)红色固体:

Cu、Fe2O3、红磷 

 

 

硫为淡黄色 

KMnO4为紫黑色

(4)溶液的颜色:

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

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

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

(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

①盐:

白色沉淀:

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②碱:

蓝色沉淀:

Cu(OH)2 

红褐色沉淀:

Fe(OH)3

2、常见气体和离子的鉴别:

物质

方  法

现  象

①滴加石蕊试液;

②加Zn、Fe等金属

①试剂变红;

②产生可燃性气体

滴加酚酞试液

试液变红

Cl-

滴加AgNO3、HNO3

白色沉淀

SO42-

滴加稀盐酸酸化的BaCl2

CO32-

先加氯化钙溶液,过滤德白色沉淀,往沉淀滴加盐酸产生气体通入Ca(OH)2

SO32-

滴加盐酸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通入澄清石灰水

NH4+

和强碱共热,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Al3+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先产生沉淀后又溶解

Fe3+

滴加KSCN或氢氧化钠溶液

溶液变红或产生黄褐色沉淀

Fe2+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变黄褐色

H2

点燃、火焰上方罩干燥小烧杯

有水珠出现

CO

点燃、产生的气体与石灰水反应

CO2

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SO2

刺激性气味气体,通入品红溶液

褪色,加热后回复红色

O2

带水星木条

复燃

3.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1).物质的量的浓度C(B)=n(B)/V(溶液)

(2).物质的量的浓度的配制:

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

具体步骤:

(1)计算:

固体物质计算所需质量,液体物质计算所需体积;

(2)称量(量取):

固体用天平,液体用量筒;

(3)溶解(稀释):

将固体(溶液)转移至烧杯中,用适量的蒸馏水溶解(稀释),冷却到室温;

(4)转移:

将烧杯中的溶液有玻璃棒小心地引流到(适当规格的)容量瓶中:

(5)洗涤:

有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并将每次洗涤的溶液都注入到容量瓶;

(6)定容:

缓缓地将蒸馏水注入到容量瓶中,直到容量瓶中的液面接近容量瓶的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7)摇匀:

将容量瓶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8)装瓶,贴好标签。

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近代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模型

道尔顿

汤姆生

卢瑟福

玻尔

量子力学

年代

1803

1904

1911

1913

1926

依据

元素化合时的质量比例关系

发现电子

ɑ粒子散射

氢原子光谱

近代科学实验

主要内容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小球

葡萄干面包式

含核模型

行星轨道式原子模型

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排布在能量较高电子层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表示电子层数)。

(3)原子最外野电子数目不能超过8个(第一层不能超过2个)

(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18个(第一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32个。

注意:

请写出Cl、Na、Br、Mg、Al、Fe、S、N、C、O、H、Si等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二、原子的构成

表示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具体的X原子。

1.几个重要的关系式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原子: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阳离子:

核电荷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3)阴离子:

核电荷数(质子数)<

2.两个重要的概念

核素:

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质量数(中子数)不同的原子(核素)互为同位素

3.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该元素的化学性质。

专题二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通电

一、氯气的生产原理

2NaCl+2H2O====2NaOH+H2↑+Cl2↑

食盐水的精制包括了多个离子反应,如何除去

二、氯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有毒性,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1:

2)

2.化学性质

(1)Cl2与金属反应(一般将金属氧化成高价态)

(2)Cl2与非金属反应

(3)Cl2与碱的反应:

氯气+ 碱 → 次氯酸盐 + 金属氯化物 + 水

(4)氯水

成分分子:

H2O、Cl2、HClO离子:

H+、Cl-(还有ClO-、OH-)

氯水的性质

A.酸性:

pH试纸或紫色石蕊试液。

B.氧化性:

HClO或氯气分子,如氯水氧化氯化亚铁溶液生成氯化铁。

C.漂白性:

HClO的强氧化性,氯水具有漂白性(永久性,区别于二氧化硫)。

D.不稳定性:

HClO分解,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

E.Cl-检验:

AgNO3溶液和稀硝酸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F.氯气的用途:

来水的消毒、农药的生产、药物的合成等。

三.溴、碘的提取

1.溴和碘的化学性质:

元素非金属性(氧化性)强弱顺序:

Cl>Br>I

实验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氯水与溴化钾溶液的反应

溶液由无色变为橙黄色

2KBr+Cl2=2KCl+Br2

氯水与碘化钾溶液的反应

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褐(黄)色

2KI+Cl2=2KCl+I2

溴水与碘化钾溶液的反应

2KI+Br2=2KBr+I2

2.单质的物理性质

状态:

气态(Cl2)→液态(Br2)→固态(I2)

颜色:

黄绿色(Cl2)→深红棕色(Br2)→紫黑色(I2),颜色由浅到深

熔、沸点:

液态溴易挥发,碘受热易升华

溶解性:

Cl2溶于水,Br2和I2难溶于水;

Br2和I2易溶于汽油、酒精、苯、CCl4等有机溶剂。

3.检验

I2的检验:

试剂:

淀粉溶液现象:

溶液变蓝色

Br-、I-的检验:

AgNO3溶液和稀硝酸

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