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美国在历次战争中的得与失.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2709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数美国在历次战争中的得与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细数美国在历次战争中的得与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细数美国在历次战争中的得与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细数美国在历次战争中的得与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细数美国在历次战争中的得与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细数美国在历次战争中的得与失.docx

《细数美国在历次战争中的得与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数美国在历次战争中的得与失.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细数美国在历次战争中的得与失.docx

细数美国在历次战争中的得与失

细数美国在历次战争中的得与失

【摘要】战争是什么?

克劳塞维茨说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巴顿说战争就是杀人!

但是对于非洲人,战争勾起的更多是对饥饿的印象,对于伊拉克人战争则是心惊胆战和混乱不堪的生活,而对于欧美人,战争可能仅仅是一次是否容忍政府增加军费开支的选择。

  【正文】战争,从来就与美国的霸权紧密相关。

今天,让我们重新翻开美国的战争史,走近美国,思考战争。

  时间:

2003年3月25日——

  参战人数:

2007年10月,驻伊美军人数达历史最高,为166000人。

伊拉克战争爆发时,共有包括美国在内的31个国家参加了驻伊联军。

英军是驻伊联军第二大部队,约4000人。

  伤亡情况:

截至目前驻伊美军死亡总数为4419人,另有约3.2万人受伤。

其他国家也有近250名军人死亡,其中英军死亡人数最多,达132人。

  战争开销:

截止到2010年8月19日,美国已经在伊拉克战争上耗资7423亿美元。

  民众反应:

《今日美国》2010年8月16日公布的一份民调结果显示,有60%的美国人认为伊拉克战争是不值得的;有56%的受访美国民众表示,战后伊拉克民众的生活要好于战前。

    背景资料:

战争对伊拉克造成的影响

  2003年3月20日,美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

7年多过去了,如今的伊拉克,依然政局动荡、经济停滞、安全没有保障、老百姓生活艰难,美国所许诺的“民主与繁荣”并未降临。

    德刊:

伊拉克战争奥巴马受益良多伊拉克一无所获

  一切始于一个人傲慢地发出的最后通牒,此人不仅统帅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军事力量,而且似乎还掌握着时间。

乔治·W·布什在2003年3月17日晚发出命令:

“萨达姆·侯赛因和他的儿子们必须在48小时内离开伊拉克。

他们拒绝这样做将导致军事冲突,军事冲突的开始时间由我们选择。

”这是完全不把联合国放在眼里,而联合国安理会是在这种情况下宣战的惟一合法机构。

对于拒绝参加的盟国,这位美国总统加以蔑视。

    美军结束在伊作战:

十大疑团之破解

  美国总统奥巴马当地时间8月31日晚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美军在伊拉克为时7年多的作战任务正式结束。

就在几天前,驻伊美军作战部队全部撤出了伊拉克。

这一事态引起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

  时间:

2001年10月7日——2004年9月3日

  阵亡:

135人

  结局:

推翻了塔利班政权,基本上摧毁了“基地”组织在阿富汗的网络。

  简述: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迅速把矛头对准中亚的阿富汗,发起了代号为“持久自由”的军事打击行动。

美对阿军事打击于10月7日开始,美及其盟国在阿周边部署了近8万人的兵力,其中美军约5万余人。

截止到2001年12月31日,美军出动作战飞机5000架次以上,投射炸弹导弹1.2万多枚。

  封面故事:

正在失败的阿富汗战争

  文章内容:

“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的国家安全顾问都是小丑,副总统什么也不是,总统令人感到不舒服而且胆小。

”驻阿美军司令官麦克里斯特尔将军的这些评论,比塔利班的任何袭击带给美国的伤害都大。

尽管奥巴马总统解除了麦克

进驻海地。

此后,双方多次发生武装冲突。

1995年3月,美军向联合国维和部队移交任务,1996年4月美军全部撤出。

  8月30日,为削弱波黑塞族的军事实力,迫使波黑塞族接受美国提出的波黑和平方案,北约动用以美国海空军为主的北约部队,对波黑塞族进行猛烈轰炸。

在为期两周的空袭中,北约飞机共出动约34架次,摧毁塞族56个重要目标,60%—70%的防空设施和作战指挥设施。

  12月4日,美国打着“人道主义援助”的旗号,宣布派遣一支2.8万人的部队,参加在索马里的援助行动。

1993年初,驻索美军开始多次卷入武装冲突。

这次干涉共有56名维和部队士兵和500多名索马里人在冲突中丧生,其中美军死亡18人。

1994年3月21日,美军从索马里撤出。

  时间:

1991年1月——1991年2月

  阵亡:

382人

  结局:

2月28日伊拉克重新回到谈判桌上来,宣布无条件从科威特撤军,放弃对科威特的领土要求,同意向科支付战争赔款。

  简述: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出动10万军队,在坦克、飞机掩护下入侵科威特。

数小时后,科威特首都失守,次日全境沦陷,8月8日,伊拉克宣布吞并科威特。

翌年1月17日,根据联合国有关协议,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70万人发动代号为“沙漠风暴”的行动,海湾战争爆发。

  至2月中旬,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共出动作战飞机7.6万架次,从海上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280余枚,严重打击了伊军的士气,并使伊拉克处于瘫痪状态。

  在伊拉克再次拒绝接受安理会决议的情况下,格林尼治时间2月24日2时,多国部队在海空攻势配合下,向伊拉克发动了代号为“沙漠军刀”的大规模地面进攻。

  被误读的海湾战争:

军事革命抑或军事陷阱

  海湾战争是一次刷新美国人观念与信心的事件。

它为"冷战"后的美国带来了一个喜剧式的落幕:

在前苏联解体的短短一两年之后,瞬间荡涤了50年来所有军事上的审慎和担忧;它为"全球化"中的美国带来了一个悲剧式的开始:

"世界警察"沉甸甸的帽子被美国不由分说且郑重其事地扣在自己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坚硬的脑袋上;它为"信息时代"的美国带来了一个好莱坞式的模板:

大片式的神勇--所有科幻片中的异想天开,从此像电子游戏一样当作美军未来战士的基本装备--若不是同一地点、同一敌人的伊拉克战争,让人们看到3千多美军士兵因最原始的步枪和爆炸物而丧生,我们还以为那些武装是能够做到刀枪不入的。

  海湾战争中猎拍美军基地

  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终于爆发,与此同时,一场强手如林的国际新闻媒体角逐战也开始上演了。

尽管近20年过去了,但作为当时的现场记者,一些鲜为人知的经历仍令我难忘。

  1990年8月2日凌晨,伊拉克突然出动10万大军,500多辆坦克、装甲车,以及200多架轰炸机、直升机,对邻国科威特发动了武装侵略。

面对强大的伊军,科威特束手无策。

数小时后,伊军即打到科威特城下。

  6月3日,美国以利比里亚内战威胁到本国侨民的安全为借口,派遣一支由4艘战舰、27架作战飞机和2335名作战人员组成的两栖作战军队,实施“利刃”行动。

8月4日,美海军陆战队从海上和空中侵入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控制了美驻利使馆及周围地区,并开始实施撤侨行动。

  12月20日凌晨,美国政府以“保护美国侨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借口,出动由陆海空三军组成的2.6万名精锐部队,对巴拿马实施代号为“正义事业”行动的突然袭击,作战行动在48小时内完成。

1990年1月3日,巴军政府首脑诺列加向美军投降,“正义事业”行动于1990年1月12日结束。

  1983年10月,美国对格林纳达发动武装入侵,战争起因是格林纳达发生了“军事政变”。

美国以应加勒比国家“紧急要求”和“护侨”为由,出动“快速部署部队”,8天内达到目的。

  久战不胜的美国军队已经变得歇斯底里,对着平民村庄和赤手空拳的百姓狂轰滥炸。

照片拍摄的是一群孩子被从天而降的燃烧弹吓坏了而四处奔跑的情景,特别是中间那个小姑娘因为身上的衣服被烧着,不得不赤身露体地在路上奔跑。

  时间:

1961年5月14——1975年

  伤亡:

34万余人

  代价:

美军损失飞机4000余架,耗资2000亿美元。

这场战争对美国社会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包括军人吸毒、严峻的国内分裂、战争支出造成的资金匮乏等而被忽视的日趋恶化的国内问题。

  结局:

1975年4月30日越南军民解放西贡,越南战争历时1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持续时间最长、最激烈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伊拉克战争能同越南战争比较四点相似之处

  1965年9月,美国军队在越南南方渡河。

  1965年3月,越南民兵抓获美军飞行员。

  民主党老资格参议员特德·肯尼迪上个月将伊拉克称作“乔治·布什的越南”后,布什总统奋起反驳,大多数美国人也不愿意作这样的比较,但是法新社说,这两场战争政治上的相似之处正在变得越来越多。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订,标志着历时3年的朝鲜战争结束。

朝鲜把这一天定为“朝鲜祖国解放战争胜利日”。

这是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朝方代表团首席代表南日大将(右侧)与美方代表团首席代表哈利逊中将(左侧)在《朝鲜停战协定》及其附件和临时补充协议上正式签字。

新华社发

  时间:

1950年——1953年

  阵亡:

36574人

  代价:

美国向朝鲜战场投入其陆军的三分之一,空军的五分之一还海军的二分之一,支出了200亿美元的直接战费,消耗了7300多万吨作战物资。

  结局: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订,标志着历时3年的朝鲜战争结束。

    朝鲜战争的鉴戒

  朝鲜战争期间,美军轰炸机正在对朝鲜进行狂轰滥炸图片来源:

中国新闻网

  朝鲜停战走过了50年的风风雨雨。

如今,沧海桑田,时世巨变。

大国关系早已解冻,北南双方也走向缓和。

然而,半岛至今没有实现统一,美朝双方依然剑拔弩张,核扩散的幽灵时隐时现,东北亚的安全举世关注。

朝鲜战争的“疤痕”没有消失,每逢“阴雨天”,“伤痛”时常发作,搅得世人不得安宁。

  珍珠港事件发生时,港内一片浓烟滚滚

  时间:

1941年12月——1945年9月

  阵亡:

405399人

  意义:

早在1893年GDP就跃居世界第一的美国,终于在1945年二战结束后,真正开始成为“全球重心”。

  时间:

1917年4月——1918年11月

  阵亡:

116516人

  意义:

开启了欧洲霸权的削弱进程,美国从战前的欧洲债务国“变身”为债权国;欧洲工业被战争破坏,美国的工厂却在战时极大需求推动下,犹如雨后春笋般惊人地发展起来。

  简述:

战争的前三年,美国一直保持中立。

随后,德国的U型潜艇袭击和一封被美国截获的、邀请墨西哥参战并许诺分割美国西南领土的电报,让美国最终于1917年参战。

经过美西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基本进入世界强国的“核心圈”。

  时间:

1898年4月——1898年8月

  阵亡:

2446人

  意义:

这场战争通常被称为西班牙帝国的最后挣扎和美国世纪的破晓。

不过,另外的看法认为,美国在菲律宾很快陷入了一场血腥抵抗,直到1946年才承认菲律宾独立。

  简述:

这场“解放”了古巴的所谓“辉煌的一战”,于1898年4月开始。

其原因是一艘在古巴附近的美军军舰发生神秘爆炸,美国将凶手指向西班牙。

战争在当年8月结束,战火一直蔓延到了西班牙在太平洋的殖民地,美国政府声称要保障通向亚洲市场的航路安全。

12月,双方签订了和平协定,古巴获得独立,波多黎各和关岛由美国管辖,美国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菲律宾。

  时间:

1812年6月——1815年2月

  阵亡:

2260人

  意义:

英美打平,双方都没有得失一块领地,英国从此不再在大西洋上袭扰美国船只。

不过,一位法国外交官如此评价——这场战争让美国得到了一直缺少的东西:

民族性格。

  简述:

1812年6月美国正式对英宣战。

此时,在欧洲以英国为主要策划者的反拿破仑战争方酣。

正是由于英国的主要海军力量投入反法战争,分散了它的兵力,而美国的兵力还没强大到一举消灭英国海军军援的能力,结果使英美战争呈胜败难分的状态。

这次战争是美国第二次反英独立战争,主要对手是英国海军,而加拿大人所进行的战争是反对美国侵略的战争,主要对手是美国的陆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