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方剂.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27054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外科方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医外科方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医外科方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医外科方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医外科方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外科方剂.docx

《中医外科方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外科方剂.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外科方剂.docx

中医外科方剂

中医外科方剂

☆消疮定痛汤

组成:

银花5钱,连翘四钱,浙贝5钱,甘草1钱,乳香1钱,没药1钱

适应范围:

一切痈疮肿痛。

能清热解毒止痛。

用量用法:

水煎一次服。

☆消疮饮

组成:

银花3钱,防风2钱,白芷钱半,归尾3钱,陈皮1钱,甘草5分,赤芍3钱,贝母3钱,炙山甲3钱,角刺3钱,花粉3钱,乳香1钱,没药1钱

适应范围:

一切痈疽,赤肿痛.初起消肿,已成即溃.

用量用法:

水煎一次服。

☆五味消毒饮

组成:

银花5钱,野菊花3钱,蒲公英5钱,地丁4钱,紫背天葵钱半

适应范围:

一切热毒疔疮初起、丹毒等。

用量用法:

水煎一次服.

☆龙胆泻肝汤

组成:

龙胆草3钱,木通2钱,泽泻3钱,柴胡2钱,车前子3钱,生地4钱,甘草钱半,当归钱半,山栀子3钱,黄芩4钱

适应范围:

胁痛、口苦、目赤、耳鸣、白浊、尿血、鱼口、下疳、囊痈。

用量用法:

水煎一次服或分2次服。

☆篓仁汤

组成:

篓仁4钱,枳壳3钱,白芍5钱,蒲公英5钱,土忍冬4钱,麦芽5钱,玄胡4钱,乳香1钱,没药1钱

适应范围:

开郁消肿,治乳痈乳疖。

用量用法:

水煎一次服。

☆透脓散

组成:

北芪5钱,当归5钱,川芎3钱,角刺4钱,炒山甲3钱

适应范围:

治痈疽诸疮、内已成脓而未溃破。

用量用法:

水煎一次服。

☆阳与汤

组成:

熟地1钱,麻黄5分,甘草1钱,姜炭2钱,芥子2钱,肉桂3分,鹿角胶3钱(烊)

适应范围:

一切阴疽,附骨疽,流注.温经通络、活血回阳。

用量用法:

水煎一次服。

☆四妙汤

组成:

北芪5钱,当归5钱,银花5钱,甘草1钱

适应范围:

痈疽溃后。

益气、固托、排脓.

用量用法:

水煎一次服。

☆二陈消累汤

组成:

法夏3钱,陈皮1钱,甘草1钱,云苓5钱,玄参3钱,牡蛎3钱,浙贝或川贝3钱

适应范围:

消累疬。

用量用法:

水煎一次服或分2次服.

☆逍遥散

组成:

当归4钱,白芍6钱,云苓5钱,白术4钱,柴胡3钱,生姜2钱,炙甘草钱半

薄荷5分(后下)

适应范围:

理气与血。

治肝脾不与、肝郁不适,能开郁行滞消结。

用量用法:

水煎一次服.

☆皮肤汤

组成:

生地5钱,云苓皮5钱,蝉衣2钱,木通3钱,蒺黎3钱,防风3钱,苦参3钱

适应范围:

凉血祛风祛湿,治风热湿邪博于肌表之皮肤病。

用量用法:

水煎一次服。

☆四物消风饮

组成:

生地4钱,赤芍2钱,当归2钱,川芎2钱,荆芥钱半,柴胡2钱,黄芩2钱,甘草1钱,薄荷钱半(后下),蝉衣钱半

适应范围:

消风养血。

治血虚风热、皮肤游风隐疹瘙痒等。

用量用法:

水煎一次服。

☆萆薢渗湿汤

组成:

黄柏3钱,苡仁2钱,萆薢5钱,土茯苓1钱,丹皮3钱,泽泻4钱,滑石6钱,通草2钱

适应范围:

一切皮肤湿毒、湿疹瘙痒。

用量用法:

水煎一次服。

☆风疹汤

组成:

防风4钱,银胡2钱,五味子2钱,钩藤4钱,赤芍4钱,蒺黎2钱,乌梅1钱,蜜糖1钱(冲)

适应范围:

治风疹瘙痒.

用量用法:

水煎一次服。

☆烧伤汤

组成:

银花5钱,茅根1两,生地6钱,地榆4钱,石膏8钱,竹叶3钱,甘草2钱,蒲公英5钱,玄参5钱,虎杖5钱

适应范围:

适用于烧伤早、中期,实证.

用量用法:

水煎一次服.

☆荆防败毒散

组成:

防风3钱,荆芥1钱,甘草1钱 ,云苓3钱,川芎2钱,羌活3钱,独活3钱,柴胡3钱,前胡3钱,枳壳3钱,桔梗2钱半,党参3钱

适应范围:

解表透邪。

治风热相博,邪气在表,发生疮疡,红肿热痛.

用量用法:

水煎一次服.

☆黄连解毒汤

组成:

黄连3钱,黄芩3钱,黄柏3钱,山栀子1钱

适应范围:

泻火解毒。

治一切火毒疔疮、热毒在里。

用量用法:

水煎一次服。

☆内疏黄连汤

组成:

黄连3钱,黄芩3钱,山栀子2钱半,木香钱半,薄荷1钱(后下),尖槟1钱,甘草1钱,连翘3钱,桔梗3钱,当归3钱,白芍4钱,大黄3钱

适应范围:

清热解毒。

治痈疡热毒在里、烦渴.

用量用法:

水煎一次服。

☆犀角地黄汤

组成:

犀角1钱,生地1钱,白芍5钱,丹皮3钱

适应范围:

清营解热。

治疔毒麻木,神志昏聩。

用量用法:

水煎一次服。

☆普济消毒饮

组成:

柴胡2钱,僵蚕3钱,桔梗3钱半,板蓝根3钱半,黄连3钱,黄芩3钱,甘草钱半,牛子3钱半,马勃3钱,玄参5钱,升麻1钱,陈皮5分,连翘4钱,薄荷1钱

适应范围:

清热解毒,疏风消肿。

治颜面丹毒、大头瘟、乳蛾及痈疮肿毒,一切火毒疔疮、热毒在里。

用量用法:

水煎一次服。

☆独活寄生汤

组成:

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当归,白芍药,川芎,熟地,桂心,云苓,川杜仲,牛七,党参,甘草

应用范围:

治肝肾虚弱,风湿内攻,足胫缓纵或膝痹挛重。

用量用法:

水煎服一次。

☆化痰消疽汤

组成:

法夏3钱,竹黄3钱,白芍4钱,贝母2钱,云苓5钱,甘草1钱,全蝎半钱,夏枯草2钱

应用范围:

除痰散结,治一切阴疽痰核。

用量用法:

水煎一次服。

☆阑尾一方

组成:

金盏银盘1两,三桠虎5钱,虎杖1两,公英1两,银花5钱,桃仁3钱,冬瓜仁1两,川朴后下3钱

应用范围:

急性阑尾炎

用量用法:

水煎一次服.

☆阑尾二方

组成:

金盏银盘1两,三桠虎6钱,虎杖1两,公英1两,银花5钱,丹皮4钱,赤芍4钱,角刺3钱,苡仁1两,木香4钱后下

应用范围:

阑尾脓肿

用量用法:

水煎一次服。

☆槐榆汤

组成:

槐花3钱,地榆3钱,黄芩3钱,桃仁3钱,麻仁1两,甘草1钱,陈皮2钱,入地金牛3钱,木香1钱半后下

应用范围:

适用于内痔出血兼大便干燥者。

用量用法:

水煎一次服.

☆痔血汤

组成:

槐花3钱,地榆4钱,当归3钱,党参5钱,白芷3钱,甘草1钱半,姜炭3钱,入地金牛3钱

应用范围:

适用痔疮出血,体虚者。

用量用法:

水煎一次服。

☆丹石汤

组成:

丹皮2钱,石膏5钱,木通2钱,银花4钱,白芷3钱,甘草1钱半,姜炭3钱,入地金牛3钱

应用范围:

适用痔疮出血,体虚者.

用量用法:

水煎一次服。

☆车前汤

组成:

木通2钱,滑石4钱,车前子3钱,甘草1钱

应用范围:

适用膀胱炎或尿道炎,小便困难及痔瘘术后小便不利。

用量用法:

水煎一次服。

☆止痛散

组成:

乳香(去油),没药(去油),田七各等量共为细末.

应用范围:

适用疮疡疼痛。

用量用法:

每服1钱,开水送下。

☆蛇一散

组成:

穿心连,龙胆草,山栀子,赤芍,细辛,菖蒲,鬼羽箭,白芷,川连,黄芩,秦艽,大黄,朴硝,灵仙,枳壳,红花,各1两

应用范围:

适用风热型蛇咬伤,即有红肿热痛者适合,如眼睛蛇、青竹蛇、金钱豹、腹蛇等。

☆蛇二散

组成:

法夏,全虫,桔梗,文蛤,白芍,赤芍,麦芽,谷芽,细辛,川贝,龙胆草,夜明砂,使君子,各1两

应用范围:

适用风寒型蛇咬伤,即有金黄蛇、银黄蛇等)局部无明显症状,不红不肿,不热不痛或微痛,全身症状见头晕、眼花、胸翳、作呕、神倦、呼吸困难.

☆蛇三散

组成:

吴茱萸,白芷,细辛,玄胡,木香,川朴,丁香,羌活,外菖蒲,各一两

应用范围:

与蛇二散同时使用,一般用量每种各半,如痰多则蛇二散多些;如风盛则蛇三散多些。

☆疮疡外用药

(一)散剂

☆一号散

组成:

大黄,黄柏,芙蓉叶,各3两,黄连1两

制法:

共研细末

应用范围:

治一切红肿热毒,未成即消。

用法:

水、蜜调敷患处。

☆二号散(如意金黄散)

组成:

黄柏2两,大黄2两,天花粉4两,姜黄2两,白芷2两,天南星8钱,陈皮8钱,甘草8钱,苍术8钱,川朴8钱

制法:

共研细末。

应用范围:

治诸般疔肿、痈疽、流注。

用法:

水、蜜调敷患处.

☆三号散(三黄散)

组成:

大黄、黄芩、黄柏各3两

制法:

共研细末.

应用范围:

治一切痈疽。

用法:

水、蜜调敷患处。

☆四号散(冲与散)

组成:

紫荆皮5两,赤芍2两,白芷2两,石菖蒲两半,独活3两

制法:

共研细末。

应用范围:

治一切痈疽。

行气、疏风、活血、定痛、软坚消肿。

用法:

水、蜜调敷患处。

☆五号散

组成:

青黛

制法:

共研细末。

应用范围:

清热解毒消肿。

用法:

水、蜜调敷患处。

☆消疽散(回阳玉龙散)

组成:

干姜3两,草乌3两,赤芍1两,白芷1两,南星1两,桂皮5钱

制法:

共研细末。

应用范围:

温经通络。

治阴疽,寒湿流注。

用法:

水、蜜调敷患处。

☆石硬散

组成:

生草乌

制法:

共研细末。

应用范围:

治石硬、消肿散结。

用法:

醋、蜜调敷患处。

☆喉散

组成:

枚片1钱2分,正辰砂2钱,甘草末1两

制法:

共研细末。

应用范围:

咽喉红肿疼痛、压痛。

用法:

吹喉,压痛搽牙龈。

☆耳散

组成:

枚片1钱2分,川连8钱

制法:

共研细末.

应用范围:

耳疳、耳流脓水、鼻烂.

用法:

油滴耳或干掺.

☆干擦粉

组成:

滑石10两,硼砂1两,氧化锌2两,硫黄1钱2分,薄荷脑2钱4分,炉甘石2两

制法:

共研细末。

应用范围:

消风止痒。

用法:

干擦患处。

☆黄散

组成:

蛇床子4两,枯凡4两,雄黄4两,密佗僧4两,硫黄4两,轻粉2两,枚片2两

制法:

共研细末。

应用范围:

治顽癣、汗斑、慢性皮炎、神经性皮炎.

用法:

白醋开成糊状外搽患处。

(二)膏剂

☆一号膏

组成:

当归3两,白芷两半,紫草2两,甘草3两,血竭两半,蜜蜡4斤,油9斤

制法:

油浸3天熬枯去渣,加蜡烊成膏。

应用范围:

治一切痈疽、疮疖溃烂、去腐生肌。

☆二号膏

组成:

生地4两,紫草4两,田七末4两,黄柏4两,归尾4两,川连4两,蜜蜡4斤,油9斤

制法:

油浸3天熬枯去渣,加蜡烊化搅成膏。

应用范围:

止痛拔毒。

治疔疮、痈疖、丹毒溃烂热痛。

用法:

敷患处。

☆三号膏

组成:

炉甘石7两,川连7两半,花士苓50两,枚片2两

制法:

共为细末,与花士苓成膏。

应用范围:

用于皮肤病,干水止痒、消炎。

用法:

敷患处。

☆枚片四膏

组成:

三黄散,花士苓,枚片适量

制法:

将药散与花士苓搅成膏。

应用范围:

痈疮成脓将溃或穿溃未透。

用法:

敷患处。

☆五号膏

组成:

龙骨5两,儿茶6两半,血竭4两,琥珀3两,没药6两半,乳香6两半,白芷2两,内金2两,田七10两,山栀子炭4两 ,煅象皮5两,枚片4两,黄丹2两,油7斤,黄蜡50两,白蜡40两

制法:

共研细末,先将黄白蜡、油溶解后,入药末与匀。

应用范围:

用于溃疡。

消炎、止痛、生肌。

用法:

敷患处。

☆六号膏

组成:

同三号膏,无枚片.

应用范围:

同用于皮肤病。

干水、消炎。

用法:

敷患处。

☆七号膏

组成:

羌活1两,木香1两,川朴1两,吴茱萸1两,细辛7钱,白芷1两,玄胡1两,丁香1两,石菖蒲1两

制法:

共为细末,以药末3两,凡士林1斤调匀.

应用范围:

一切无头疽。

用法:

敷患处。

☆黄油膏

组成:

大黄、黄芩、山栀子、地榆各两半,黄藤两半,花士苓6斤8两,生油13斤8两

制法:

将药放锅内,用水浸过药面,煎至将干水,加入生油,煎至无水,隔渣,放入花士苓搅匀成膏,纱布开贴。

也可将膏同纱布放入器内加热,制成黄油纱,开贴患处。

应用范围:

烫伤、烧伤、皮肤溃疡.

☆局白药

制成:

凡士林,生油各33斤,煅石膏粉130斤

制法:

将凡士林同生油烊开,离火,加入石膏粉搅匀成膏,同时以纱布开贴患处.

应用范围:

烫伤烧伤。

☆阳与解凝膏

组成:

川附子,桂枝,大黄,当归,肉桂,草乌,川乌,地龙,僵蚕,赤芍,白芷,白蔹,白芨,乳香,没药各2两(均为细末)

制法:

麻油10斤,先将牛子、白风仙熬枯去渣,次日,除乳香、没药、麝香、苏合油外,余药陆续入锅煎枯去渣滤净,秤准斤两。

每油1斤加黄丹(炒透)7两,熬至滴水成珠,不粘指为度,拿下锅来将乳香、没药、麝香、苏合油、入膏搅与,摊成厚膏,贴于患处。

应用范围:

阴疽、流注、痰毒、痰核、累疬。

☆三妙膏

组成:

羌活,独活,白芷,当归,千金子,桃仁,红花,赤芍,大黄,生半夏,黄柏,黄芩,黄连,桂心,生山甲,苏木,荆芥,防风,麻黄,石菖蒲,细辛,牙皂,乌药,大贝,蓖麻子,花粉,牛子,银花,黄芪,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